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创新发展趋势

2024-01-24 12:48莫修权
城市设计 2023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高等院校

莫修权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协同、价值传递等方面的任务,以及其对校园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以下几点发展趋势:构建跨学科教学科研综合平台,打破传统大学的建筑布局按学科或者院系设置的模式;建设开放、创新、协同的校园空间,推动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校园建设,提高校园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关键词:校园空间;校园规划;研究型大学;高等院校;产业协同

0 引 言

21 世紀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处于一个爆发阶段。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由1998 年的9.8% 增长到2022 年的59.6%,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 万人[1](图1)。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逐步放缓,2023 年迎来人口拐点,我国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这对未来的大学发展提出新的课题,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进一步封锁,国家与社会对我国大学创新研究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积极建设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趋势。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大学在类型、职能、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慢慢从中世纪大学成长为现代大学。19 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大纲后,德国率先建立了现代大学体系并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理念二战后在美国发扬光大,并成为全球的潮流。研究型大学这个特定称谓来自于卡内基基金会1973 年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即将一些具有研究功能的大学定义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培养和造就出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二是产生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2]。

回顾历史,历次工业革命都成为新型大学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反过来,研究型大学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美国上个世纪的很多原创科技成果发端于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并且围绕研究型大学群催生了硅谷这种全球领先的科技孵化基地。

1“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及特点

当前,全球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是否也会产生一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我国政府早在21 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迫切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3]。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4]。2021 年3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5]。当前,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正式写入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相一致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政策,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尤其是在如何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卡脖子”现状,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将走出我们自己的新路[4]。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新型大学”。与同时代其他大学相比,它们当时也具有新型的特征,并引领后世大学的发展,进而成为人类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典范。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创造研究成果的基地,除了师资、设备等指标外,其校园空间规划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研究型大学对校园空间规划也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校园空间规划的新要求。

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也是来自西方,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一脉相承。在霍华德田园城市(图2)理论以及《雅典宪章》关于城市四大功能分区“工作、居住、游憩、交通”的影响下,大学校园也基本遵循功能组团模式。对应城市的不同功能,可将校园用地及建筑划分为教学科研、生活居住、运动休闲、交通联络若干片区,而图书馆礼堂等公共建筑及其围合的广场也对应了城市的市民广场,大学就如同一个小的城市(图3)。校园划分为各个功能片区,建筑成组布置于各个功能组团之内,清晰明了,便于管理。这种模式发展近百年,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常常达到数万人,上述功能组团布局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通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经愈发不适应我国当代大学发展的需求。近年虽有类似“书院组团”的高校规划概念,其实也受到城市规划“邻里单元”的影响,但大多实质上只是把一个巨大规模的学校拆分为几个小规模的 “书院”,减少大规模校园的通勤问题,在校园规划的逻辑还是以功能主义为其空间原型。

大学的事业发展规划会引领校园空间建设规划,因此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一定位的提出,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必然对校园空间创新规划提出更多的要求。笔者认为,围绕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协同、价值传递等方面的任务,其校园规划和空间营造方面主要体现出如下几点发展趋势。

1.1 知识创新——构建跨学科教学科研综合平台

传统大学的建筑布局是按学科或者院系设置的,譬如清华大学,除了公共教学实验楼外,随着资金支持,在20 世纪 90 年代末,陆续建设了若干独立的院系楼,一个学院一栋建筑,21 世纪以来某些学院还进一步扩建其学院大楼。这种各自独立的院系楼虽然便于管理,但是无形中也难免形成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给不同学科之间学者的交流和融合带来诸多不便。

2016 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菲利普·阿特巴赫和萨尔米等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了一次关于新兴大学的专题研究会,后形成《从初创到一流—— 新兴研究型大学崛起之路》一书[6]。在阿特巴赫看来,新兴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传统学术壁垒,把跨学科作为其“院校基因” 纳入学科组织之中。例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将“纳米—生物—信息—认知”作为一个学科,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于一体;美国奥林工程学院不设院系,将工程、创业、艺术与人文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奥林三角”学科构架。这种方式不仅仅“跨学科”,甚至采取“去学科”的组织架构,达到彻底打破藩篱的目的。

跨学科的组织构架需要校园规划空间形态的支撑,即构建跨学科的教学科研综合平台,而不是把传统的教学、实验、院系/ 科研各自为政地分布在校园的不同组团中。

西湖大学作为国内新近创建的研究型大学,在规划层面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跨学科的构架,通过一道圆弧形的学术廊将若干教学科研建筑贯串为一个整体(图4),形成综合共享的平台(图5)。

位于青岛的康复大学是一所多学科交叉型大学,采用跨学科、集约型的群落功能组织策略。地块呈三角形,在直角地区规划校园的中央智慧“创新核”(图6),并以此为中心,环绕布局六大康复学部中心,通过两条康复长廊,将各个组团和创新核串联起来,营造多层次的师生交往空间(图7)。

在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新校区规划中,规划团队提出的校园HUB 综合体的概念,跨越了东西向的城市道路(图8),并和规划地铁站衔接,串联起南北校区的院系楼、教学楼、实验楼等一系列单体建筑,不但形成了教学科研相融合的学科交叉综合体,而且还体现了交通大学特色的TOD 校园的理念。

1.2 产业协同——校城融合带动学科创新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英国学者吉本斯在思考知识产生模式的新变化后提出“模式II”理论。简而言之,“模式II”下知识生产是在特定的应用情景中进行的,应用不仅是知识研究的目标,而是全过程贯穿研究过程。模式II 的知识与纯学术、学科导向的知识(模式I)完全不同,是在问题导向下,汇聚学科知识,为应用而生。在工程技术等应用领域,模式II 的特征尤其突出并催生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其研究毫无例外地注重工程和技术、知识转移和应用开发、与产业的合作,并根据产业和社会的具体需求组织科研活动。

在阿特巴赫看来,选择符合本国发展议程并与当地经济直接相关的卓越教学与科研领域,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型大学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孵化,如果离开了产业的支撑,最终只能束之高阁;而良好的产业转化,则为创新研究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反馈,这种迭代是在封闭象牙塔里完全没法做到的。因此,新型研究型大学格外注重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与所在城市的无缝衔接。

1951 年斯坦福大学率先开启了产学协同新模式,时任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提出一个构想,将学校闲置的一千多英亩土地以象征性的低廉价格出租给企业,尤其是校友创办的企业,再由这些企业给学校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这是美国首家在校内设立的科技园区,成为全球科技高地“硅谷”诞生的摇篮(图9)。

据统计,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企业的产值达到了硅谷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吸引了很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科教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硅谷“附近两所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和大学毕业生在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创办公司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大学也许是发展新工业中心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部第一批在雄安设立新校区的4 所高校的整体规划中,也充分考虑了校城融合、产校共建对城市的创新带动引领作用。一方面,城市规划在雄安第五组团4 所高校用地之间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城市产业、配套、生活用地,形成校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为将来围绕几所高校的创新产业预留了发展可能(图10)。另一方面,各所高校自身也在校园外围利用自身用地,规划了一定数量的校城融合设施,如北京科技大学,就在校园周边设置了科创中心、钢铁书院、先进装备中心、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材料联合研究生院等一系列校城融合设施布置在校园周边,为对接雄安、服务雄安做好规划准备(图11)。

1.3 人才培养——营造以师生为本的教学生活共同体

新型研究型大学打破学科壁垒,强调科教协同,在培养人才方面具备更多的优势。吉本斯等学者所讨论的主要是知识生产模式,甚少涉及人才培养问题。对于研究型大学,曾经有一个通俗的标准,即研究型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人数要超过在校本科生人数。但是,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创新研究的质量,在培养高层次、跨学科的新型人才方面,“书院制”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

传统高校的学生都是归属于院系的,学生的居住也基本按照院系来划分,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归属感的培养,但也不利于学科充分交流。21 世纪以来,我国大量建设高校新校区,在校园规划方面流行的“书院组团”模式,也仅仅是不再将全部学生宿舍集中设置居住组团,全部教学院系集中为教学组团,而是按照不同院系或者学部,将同一院系或者学部的学生宿舍、文体餐饮设施就近与相应院系楼组合设置,减少了大型校园按传统功能组团布局规划带来的“潮汐”交通问题,便于学生通勤效率,但这种“书院制”对于师生跨学科的交流创新并无裨益,甚至因为学生吃住学都在本书院内部,还更加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交流。

新的“书院制”是一种机制上的新构架,将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学生纳入一个书院,住在同一个宿舍,在同一个食堂用餐,基础课和通识课在一起教学,只有专业课是回到自己的院系听课,这样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学科的学生交流分享,学生在不影响原有的院系归属感的同时,又形成了新的“书院”归属感。2014年,清华大学陆续成立新雅、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求真、为先、秀钟9 个书院,将多学科深度交叉融通作为人才的培养方向。

人才培养的学科融合方面,我们还可以去中华传统中找根源。传统中医教学讲究师徒传承,徒弟住在师傅家里,同吃同住,教学相长,也不分中医科还是中药科,还是外科、内科,学科是完全融通的,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融会贯通学科交叉的视野。苏州新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定位为中医学科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我们在传统的功能分区之外,特规划有“师承学院”(图12), 在这里,无论是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这些不同学科的优秀学生,还是青年教师,都在一栋建筑群中学习、研究、生活、居住、健身、交流(图13),打破院系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培养了具有全面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中医传承人才(图14)。

1.4 价值传递——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校园

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未来的学术高地,而且是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创新,更应关注迫切的社会发展问题,传递价值导向。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要求,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在2022 年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应是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快速吸收者、有力推动者和实际践行者。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极端气候不断变化,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责无旁贷地将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传递碳中和碳达峰理念。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完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在新校区建设和既有校区改造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

新型研究型大学需要探索校园建设的碳中和标准,通过构建校园低碳建筑体系、综合能源体系、绿色园区体系、智慧管理体系,实施校园碳管理,将零碳理念融入到校园教育及制度体系中,积累低碳校园可推广、可落地的建设经验,实现校园全域在运营过程中的净零碳排放及可持续发展,并在碳排放、能源使用、建筑运维、交通、景观、废弃物、水资源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指标要求(图15)。

在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规划中,规划设计团队应用了多项减碳技术,包括被动式建筑、主动式设计、装配式建造、综合能源规划、能源管理、绿色交通、海绵城市等一系列技术策略。在校园中轴钢铁脊梁上,我们规划了主教学楼——绿色三星建筑、校史馆——绿色技术集成示范、图书馆——健康建筑、报告厅——超低能耗零碳建筑等一系列低碳绿色建筑,成为向学生传播低碳绿色理念的鲜活案例(图16)。

2 结 语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大学高质量发展重要承载的校园规划,也面临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规划建设方向与趋势,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及规划设计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202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

学率达59.6%[EB/OL]. [2023-05-01].https://news.eol.

cn/meeting/202303/t20230323_2331956.shtml.

[2] 史静寰, 赵可, 夏华.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美

国的研究型大学[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2):107-

119,190-191.

[3]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EB/OL].[2023-05-01].https://www.

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40244.htm.

[4] 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

讲话[EB/OL].[2023-05-01].https://www.gov.cn/

xinwen/2020-09/11/content_554285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3-05-01].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103/

t20210323_1270124.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EB/OL].[2023-05-01].https://ww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09/content_5725566.

htm.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

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EB/OL].[2023-05-01].http://www.moe.gov.cn/s78/A16/

s7062/201410/t20141021_178441.html.

[8] 史秋衡, 季玟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大

学职能的演变与使命的升华[J]. 江苏高教,2019(6):1-7.

[9] 陈洪捷. 从初创到一流: 新兴研究型大学崛起之路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19(4):2.

[10] 王峰, 李博, 施一公. 新型研究型大学将成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力量[N].21 世纪经济报,2021-03-

09(2).

[11] 刘婷.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2012.

[12] 王晓玲, 张德祥. 试论学科知识生产的三种模式

[J].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2):12-17.

[13] 杨建军, 连城, 汤燕. 研究型大学与周边地区协调

发展的规划研究: 以浙江大学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

( 理学版), 2006(3):338-345.

[14] 赵沁平. 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

化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6( 增刊3):9-11.

[15] 邱勇.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

展新局面[J]. 求是,2023(12):61-66.

[16] ALTBAC P G 從初创到一流: 新兴研究型大学崛

起之路[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17] 董丹申, 范须壮, 陈瑜, 等. 多主体共建、多人群

共生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西湖大学(一期)的人性化

设计实践[J]. 世界建筑, 2023(8):34-39.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高等院校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