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晓 宋泽艳 李佩瑾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工程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 长沙 410081)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为2100万人[1],而农村人口仍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在2000年到2016年期间仅农业劳动力全国年均减少1133万人[2]。毫无疑问,中国的城镇化规模与速度史无前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录。城镇化人口虽然在数量上巨大,但目前城镇化的质量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着城市无序扩张、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衰落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3-6]。这些问题多数基于我国城乡结构以及城镇化特殊性导致的,此外,过去业内人士对人地地域系统演变规律认识不清及城乡规划不合理等种种原因一同引发了这些问题[7-8]。为解决城镇化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从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分离出来[9-10]。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空间发展的依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并指导各种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11]。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逐步完善,其对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育模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12]。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变革对于复合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相关专业,学科内容横跨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大类;专业教育需要覆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地理等知识领域;专业教学面临有限课时与融贯庞杂知识点、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等诸多要求相冲突的现实难题[13]。因此,为了应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给专业人才培育带来的挑战,需加快构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有力推动未来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需要把握好国家战略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并处理好随之而来的巨大挑战[14]。本研究试图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响应有机结合,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探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并丰富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新时代的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需要一批不仅熟悉土地评估、管理和规划设计等专业知识,同时又熟练掌握GIS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技术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通过制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在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经历了从“物质性规划”到“综合策略性规划”再到“资源性规划”的演变,并在教育基础和课程内容上有了重大变革和新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变革是国家空间治理格局的重塑,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发展格局以及学科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对当前空间规划教学提出全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反思与创新的机会。当前,中国的空间规划教育遇到了许多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 “力不从心”的局面。所以,构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在推动高等教育进步以及助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教育部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15]。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等为检索词,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通过CNKI搜集整理有关该两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有效研究文献共计284篇,平均每年发表35.5篇(见表1)。
表1 2015—2022 年论文数量变化
整体来看,研究成果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见图1):第一阶段(2015—2016年)减速发展期:2016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研究文献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发文30篇,约占八年总发文数量的10.6%,说明专业研究关注度存在不稳定变化特征。第二阶段(2017—2019年)快速成长期:论文数量稳步增长,共发文140 篇,约占发文总数的49.3%,年均论文数量46.6篇,专业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特征,说明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等课题持续投入,促进了教研成果持续增长[12]。第三阶段(2019—2022年)转型发展期: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研究重心转移到国土空间规划上来,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直接的研究关注度有所下降。
图1 2015—2022年论文数量变化(单位:篇)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实践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存在差异。其中,王玉芬[16]认为财经类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应该立足于财经特色,发挥管理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以地理学科为背景,依托遥感、GIS、计算机制图等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才学养和专业技能,成为能够从事城乡区域规划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王亚辉等以西南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认为地方性高校要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努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国内一流的地理科学类特色专业[14]。学生学习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知识,其目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只有协调好人地矛盾,才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经历了关联、联姻和融合三个阶段,目前形成了多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网站信息及相关文献了解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类课程,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该类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基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形成良好的地理学思维意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17]。二是环境科学类课程,如环境学、生态学等,这类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土壤环境、城市环境以及生态修复的技术原理,促使学生利用综合知识去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提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8]。三是城乡规划类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最后是地理信息技术与规划技术类课程,比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规划CAD等。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地图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动态查询与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提高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城市建设起到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并在工程选址、辅助设计、对城市长期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决策等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这也就同时要求进入这些相关领域的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GIS技能[19]。
专业实践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的实践技能包括:一是专业基础技能,学生应具备地理科学、城乡规划、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基于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的思维方法;二是人文地理与规划的技术技能,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定量分析、规划制图等;三是区域分析与评价的技能,学生应具有对研究区域的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通过对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研究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具体的培养方式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入手。并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构建尚未展开深入研究[20]。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坚持“强基础、宽领域、多元化”的培养理念,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构建“一主线二驱动三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推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如图2。
图2 一主线二驱动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线”是指围绕“规划体系变革”这一主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把握规划体系变革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新趋势,按照专业办学要求,将人的情怀(德)与做事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从知识、能力与素养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途径,构建核心课程链、技术需求链、师生互动链,将“三链”系统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优化育人体系结构,使学生具备基本常识、掌握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如图3。
图3 “一主线”的“三链”体系
根据“一主线”的内涵,制定“课题+导师”双驱动教学模式,即一人一课题、一人多导师,致力于培育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宽广的专业视角、更坚实的学科基础、更强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的高校精英人才[21-22]。其中,课题驱动是指发挥教师队伍的科研资源优势,坚持项目导向、课题驱动,借助教师队伍所拥有的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县级、乡镇、村等国土空间规划)等,帮助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本科生进课程、进实验室、入研究队伍,培育学生的科研兴趣、基本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把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换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内容,让高质量科研反哺高效率课堂,促进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3]。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基于教师课题的研究基础,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挑战杯”等项目。
多导驱动是指探索推进本科生多导师制,主要包括科研导师、学业导师和社会导师,实现全面教育。其中,学术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科学研究课题,帮助学生培养科研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学业导师主要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社会导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就业。与此同时,导师可在导师班中让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论文选题,尽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潜能[24]”,围绕“规划体系变革”主线,将科研导师、学业导师和社会导师等导师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激发人才培养的新动力。
科教融合是利用各类科研平台,组织专业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使学生具备一定科研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创作大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竞赛等,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为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技术的学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思路。学科竞赛是科教的粘合剂,通过竞赛可以将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为科研成果。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协同合作、双向互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转变。聘请企业资深专家作为学生社会导师,并邀请其深度参与学生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不断优化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强化专业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需要邀请企业资深专家给学生授课解惑。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生产岗位,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位需求的匹配度。其中,拥有相关校办企业的高校,依托校办企业的优势,让校办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带动学科的发展。
学创融合是指在传统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扩大创新创业教学功能,以创新创业为指导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实践教育平台、高校科技园、创新实验区等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块。以科研创新性活动或比赛为主要项目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同时,健全研究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抓好大学生技术创新项目的专利确权、保护等工作,支持各孵化载体按照一定比例为大学生开放部分免费空间,切实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科以“课程群”+“课程串”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子领域”。根据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要求,设计了“三类七群”的课程体系,赋能高质量教学。“三类”主要是指“基本原理与理论类”“研究方法与技术类”和“规划设计与实践类”;7个“课程群”主要是指“基本原理课程群”“空间布局理论课程群”“区域规划理论课程群”“要素支持理论课程群”“计量模型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规划设计与实践活动”,以满足解决当前复杂人地矛盾的客观需要和国土空间规划各阶段顺利实施的主观需求。
一是创新实践教学。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主线,依托省级双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设置多个实践教学模块;做实做亮“野外实习”“三下乡”“暑期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新式实践教学。二是学科竞赛增量提质。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力争覆盖所有专业学生,打造土地资源管理系和城乡规划与管理系的精品竞赛项目。三是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国土空间数智规划与生态治理”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立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人本为中心、提高区域的生态价值,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新目标。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导向[25],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教材研究力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等,培育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库。通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适应性,来应对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体系提出的新需求。
根据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人才培育做出新部署,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安排:一是面向新时代绿色发展要求,突出财经院校办学特色[26]。根据绿色发展需求,在培养方案中安排“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模块”,支持学生秉承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可持续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国土空间规划涉及的理论较为复杂、广泛,开设了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经济等多门课程[27],支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将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并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三是强调提高学生引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熟练掌握规划领域常用的时空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测量以及土地测绘等,提升学生在相关行业的竞争力[28-29]。
构建“理论-实践-科研”协同增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培优、实战以及强研这三大环节。培优的模式侧重于精英化和开放化,精英化是指以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基础设立“兴趣小组”,鼓励引导部分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提前学习理论知识和练习软件操作,从而发掘动手、统筹能力强的学生,在后续的课程学习、学科竞赛、创新项目中让其承担组长的角色,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形成“先会带后会”“立足基础、指向拔尖”的精英化学习模式;开放化是指把学生从传统封闭的教室空间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多个开放式的共享空间、虚拟空间以及大自然中去学习,由此推进零边际成本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流程,达到了综合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30]。
在实战环节中,遵循“校企协同,提升技能”的原则,学院与校办企业在师资和人才上互通有无,例如经地公司的研究员、工程师在学院兼任实验教师,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实战经验,而学院的教师可以在经地公司兼任技术负责人,为项目实施落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现学生们真实化实习,经地公司合理安排学生参与承担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任务,比如永久基本农田调整预案项目、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等实践。该类项目学习内容着力地域特色,匹配地域多元化、高层次工科人才的需求口径,有助于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此外,依托暑假期间的“课题调研”“三下乡”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最后,在强研环节中侧重于教学的“科研化”,并致力于构建“课题研究”“学术会议”“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强研模式。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参加课题,完成课题的基础内容,教授最新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政策,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依托教师课题内容,申请创新项目,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感受学术氛围,发掘学习动力。此外,将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赛事活动,大力推进以赛“促教、促学、促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充分展现“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成果。
纵观当前各类高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仍有竞争力不足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各大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各类高校,应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顺应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2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极大提升了地理学的科学地位,让地理及相关专业的学者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为城乡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贡献。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为人文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必然推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31]。作为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主流专业之一,未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专业发展方向需要紧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服务[20]。因此,建构新的“一主线二驱动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适应当前背景人才需求的必要手段。积极建构综合课程体系,结合实际的规划项目提高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保持技术的更新,将规划与其他新技术进行融合,拓展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