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涵养美育:新文科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专业美育教学实践探索

2024-01-23 07:57王丹谊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天工 2023年26期
关键词:文科美育艺术

王丹谊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一、美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时代使命

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建立与其教育革新背景息息相关,作为近代美育的开创者,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1903年)中写道:“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则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①顾梁飞、李珍:《君子——清华名师谈育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第210-211页。此番阐述回答了美育在教育使命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导向、政策紧密相连。近十年来,国家对于学校美育工作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学校美育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还整合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建立联动机制,逐渐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发展美育的大格局,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决策。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肯定了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观点。《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三个指导原则:第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立德树人,实现价值观的塑造;第二是坚持面向全体;第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并举,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国务院明确提出将美育纳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考评标准,美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同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文科教育在新时代承载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新使命。新文科八大学科门类分类推进建设中,艺术学是人文学科板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学科的基本方略确定为“化人”“美人”。艺术自身的相互参照融合和综合性扩展,以及对文科审美情感的濡染外化都展现了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意。②周星、董阳:《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建设关系的观念思考》,《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3期,第108-114页。

《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文科教育需融合发展,深度融通,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大学的教学实践中,作为审美教育的美育,并非局限于艺术的专业教育或是学术教育,而是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起到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教育维度融会贯通的作用,即艺术的素质教育层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认为,美育促进了艺术教育从“专业”走向“通识”,经由艺术教育连接和融合了更多的学科教育,发掘各个学科之间的“共性”,凸显各个学科的“特性”。在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辩证关系中,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学科在整个新文科建设中对于其他学科起到的最重要的外输能力便是审美能力,美育以艺术审美的感知力给予理论研究形象化的再现,使抽象的科学变得更具亲和力,成为实现学科专业通专融合、构建共生的学科体系的重要纽带。

二、工艺美术教育中美育体系的构建

工艺美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工艺文化,根植于厚重的中国文化基因与造物智慧。工艺美术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其本身具有材质美、工艺美、装饰美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强调实用功能、审美功能的统一,可以引发人们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从而培养人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育作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推崇到国家教育方针战略高度, 工艺美术教育中美育体系的构建体现在通专融合及跨学科合作育人的建设上。

首先,通识教育的美育课程设计是工艺美术教育中美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培养学生对美的基本感知和鉴赏力,以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涵养。通过开设艺术史、中外工艺美术美学史、设计思维等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审美理论,拓宽审美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性工艺通识课程的开设同等重要,开设优质的实践选修课程,以各种形式的手工艺为媒介,吸引非艺术类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关注手工艺的博大精深,自觉弘扬中国的造物文化。

其次,专业教育的美育特色提炼是工艺美术教育中美育体系建设的核心。专业教育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特点,提炼各自的美育教学特色。一方面,依托地域文化,感受不同地区的独特性,领略民族多样性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和风格特征;另一方面,依托不同的工艺门类,从材质、造型、工艺等各个层面,建立立体化的审美认知和系统学习,掌握技艺的同时感悟匠心,摸索工艺之道,提升其专业素养。

最后,跨学科合作是工艺美术教育中美育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通过与科技、工程、计算机等理工学科,以及管理、文博等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促进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催生新的工艺形态和思想表达。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赋予工艺美术作品时代感和实用性;与算法的结合将智能设计与传统手作完美结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将为工艺美术教育在美育建构中注入新的活力,以美为媒,培养更具创新意识和跨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三、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专业美育教学实践

(一)以历史民俗文化为滋养,搭建跨学科美育课程教学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展示途径可以在美育中得以充分体现。历史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审美资源。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其背景的挖掘与理解,探索艺术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应用于美育课程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搭建美育课程教学平台需要历史民俗文化的滋养。一方面,历史民俗文化为美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营造了真实的情景体验,使学生在强化对艺术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认知的基础上,理解创作的要义。例如,遵从文科深度融通的新文科教育理念,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专业联合历史文博专业构建跨学科教学模式,将“造型基础”“中国传统器物造型”“器物设计与制作”课程群原有的利用博物馆调研+创作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升级建设。历史文博专业有着丰富的历史考古资源和一手资料,所提供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以及传统工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考古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技能,通过模仿和分析出土文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晰地学习其中的传统工艺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分析能力。比如通过对大量出土的陶罐的工艺、功能、材料、纹饰设计的由来进行历史考古信息的客观分析,从艺术学角度和文化根源上对作品进行更加透彻的解读(见图1)。在进行二度创作时,结合现代技术和审美需求,创造更具现代感和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作品。

图1 课程教学中使用的考古出土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另一方面,在美育课程中融入历史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品味传统、感悟经典,不仅可以从专业角度拓展知识领域、拓宽思考维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格特征中独特的民族气质,延续到课题内外审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领衔,跨学院跨专业合作开设了“应时造物:二十四节气中的生活美学”校级鉴赏类通识选修课,课程通过对二十四节气非遗中有代表性的文献、建筑、书法、绘画、服饰、工艺品、民间美术等艺术遗存的解读和分析,使学生对中国人因二十四节气而产生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形成较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并以此为窗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及发展演变,获得对古代艺术更强的鉴赏力和更深的感受力,从多视角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之美、科学之美、历史之美、风俗之美和艺术之美,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审美思维与感受,以此对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同,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为抓手,开展艺术美育创作实践教学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以历史文化为载体,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和艺术气质,其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赋予作品极高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美育意义,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开展美育,赋能艺术创作实践教学,不仅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审美素养、促进创新思维、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充分将非遗植入美育中,以美培元、以美启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在创作活动中延续二十四节气主题,形成系列化、可持续性的实践教学模块,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构建艺术美育创作实践教学特色。例如,甄选剪纸、草木染等非遗技艺,开创“拾遗·识美”非遗美学创作营。在创作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融通古今,教师从非遗IP的引入到非遗技艺的展示,再到产品孵化落地,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设计的作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以技艺为载体,融入现代科技和创新材料,使作品具有更加时尚的审美情趣。以草木染技艺为例,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是来自草木之中的天然色素,植物因节气而生发,大自然将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线老师”。导师带领学生从做田野调查开始,在乡间寻找各种可染色植物进行实验,植物中不同的叶与花的形态、脉络、色泽让我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植物染既要懂工艺,又要通晓植物的特性与作用,同时需要掌握色彩调配的科学方法,艺术之美与技术之美浸润在每一种植物煮沸试染的整个过程,最终调试出那一抹最符合节气气质的色彩,再加上敲拓染和转印术的工艺,使之固定于织物上(见图2)。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种色彩,二十四方飘逸的丝巾,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其中(见图3)。二十四节气传递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将节气与草木染非遗技艺结合的创作实践,是我们在艺术美育创作实践教学设计中对于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一次探索,对于环保的守护,对于传统技艺的创新,对于审美创造力的开拓。

图2 丝巾制作过程(图片由杨慧子老师提供)

图3 二十四节气草木染丝巾作品(图片由杨慧子老师提供)

(三)以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实现美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道:第五大重点领域是手工艺赋能,提出鼓励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工艺作为非遗,在培育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和大众美育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通过文化生态修复、构建村校融合的艺术乡建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美育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和价值。

近两年,北京联合大学承担了北京市“百师进百村”乡村振兴特色营造的系列项目(见图4)。师生团队把教学与研究资源放在乡村大地上,村校联动双向赋能,激活在地文化和内生力,协同乡村策划分期打造11个非遗工坊,以手工文化为吸引,建立美育基地,实现非遗传习、研学体验、产品营销等综合目标,文旅融合打造传统手工文化特色三产,扩展传统文化美育功能:一方面,可以培养乡村居民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社会性美育,学生可以从衣、食、住、行中理解乡村,尊重乡村,感受乡村,在实地调研中被乡村生活中最朴素的美感动着。他们利用当地文化IP,研发系列主题文创衍生品,帮助乡村实现产业增值、文化增益,以艺术创作呈现非遗之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为社会美育提供优质的资源(见图5)。

图4 师生在北京龙头村进行田野调查(图片由朱利峰老师提供)

图5 IP衍生品形象设计(图片由朱利峰老师提供)

四、结论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面对“交叉、融合”的时代主题,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体系设计、课程结构设置迎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脉为根基,在推陈出新中寻找突破,强化美育组织保障,根据工艺美术所承载的美育功能不断思考和探索其内涵和外延。“美”本身是个性与共性共同孕育的,一方面,坚持精专教学,需要在工艺美术各技艺门类百花齐放的特色中创造个性化的审美表达;另一方面,投身融通教育,利用手工艺自身所具有的贴近民众的美学特性和中国独有的传统造物美学,帮助学生形成对美的感悟,培养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通专融合”形成合力,从不同维度使美育成果惠及全体学生,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以美培元,使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与品德,展现泱泱中华宏大的审美风范;以美启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智慧与修为,激发年轻后辈的担当意识。美育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事业,美育成为滋养一生的精神根脉,滋养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文科美育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孙文科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