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清,汤利军,朱君成
(1.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234;2.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上饶 334000)
2022 年4 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此次新课标最大的亮点与特色就是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①季浏:《新版义教课标: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 年第6 期,第2 页。新课标的颁布昭示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进入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②尹志华,等:《核心素养时代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挑战与五大新关键能力——基于〈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分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2 年第4 期,第3-4 页。新课标所建构的“学、练、赛”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三者一体化教学,从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及学科育人等方面③于素梅:《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定位与发展》,《体育教学》2022 年第9 期,第1 页。向体育教师发起新挑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当前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2022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第2-6 页。,将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⑤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课程·教材·教法》2022 年第10 期,第54 页。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动核心素养时代下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全面落实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高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政府部门网站等资源库,查阅相关专著、期刊论文以及政策性文件等,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有效地收集和整合专家意见,从而解决复杂问题与支持决策制定。研究主要通过电话、邮件和微信等方式咨询我国体育学、教育学等领域专家,围绕新课标中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维度的确定,以及指标初选等问题展开探讨,而后选取一定数量的专家完成对指标体系的筛选和确定。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需要,共选取了10 名体育学、教育学等领域专家以及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
研究总共进行3 轮专家问卷咨询调查。第1 轮:将初选指标体系设计成问卷调查形式,设置“赞同”“不赞同”“建议增设”和“建议剔除”4 个选项的调查问卷,另设指标修改建议选项。目的在于邀请专家对经验性初选指标的合适程度进行评判,并由专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第2 轮:为进一步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适用性,通过对第1 轮专家问卷意见的反馈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改,第2 轮专家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对指标体系重要性进行打分评判,其中设置“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一般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5 个程度类型。第3 轮:根据第2 轮反馈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最终确立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将确定后的指标体系进行指标重要程度两两比较,以确定权重系数。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指利用数学建模将同决策相关联的元素进行拆分,将相关元素转变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分析模型,并且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分析的方法。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赋予权重。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5.0 软件对专家函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专家意见集中度、变异系数以及肯德尔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运用Yaahp12.8 软件依次绘制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模型,通过群决策功能输入专家两两比较数据构建判断矩阵后,得出指标体系权重。
本文依据新课标等政策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初步拟定经验性预选指标(见表1),包含3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40 个三级指标。
表1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德尔菲法要求,本研究选取10 名体育学、教育学等领域专家以及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发放问卷。教师年龄集中在38—50 岁之间,工作年限大于15 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0%,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权威系数Cr=0.846,表明专家权威程度和可靠性较高。三次专家函询数据Kendall协调系数均在0—1 之间,且p<0.01,说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根据以下3 轮专家函询结果,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1)第1 轮问卷咨询结果
通过设计“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调查问卷”相关内容,将初选的3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40 个三级指标汇总。指标评判依据王珂等提出的指标选取办法①王珂,等:《新时代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 年第3 期,第93 页。,按照多数性原则,将专家选择“赞同”指标项达到2/3 以上作为第1 轮入选指标。并且,专家可根据自身学识经验在“修改意见”选项中填写具体的指导意见。经过第1 轮专家问卷咨询,3 个一级指标赞同率达90%以上,说明一级指标维度基本符合要求,予以保留。二级、三级指标具体问卷咨询结果如下。
关于剔除的指标说明:在三级指标中,删除C4、C7、C12、C16、C28、C38 这6 个三级指标。综合专家反馈意见主要包括:某指标与同级指标有重复性、指标与上级指标不对应以及指标表述意思不明确。
关于增设的指标说明:在二级指标B5 通识性知识中增设三级指标“现代化信息知识”;B7 体育教学能力中增设三级指标“体育教学保护与帮助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B8 体育科研能力中增设三级指标“发现体育科学问题的能力”;B10 评价反馈与发展能力增设三级指标“专业创新发展能力”。
关于修改的指标说明:修改意见主要是指标意思表达不清晰、不简洁或词语使用不当,与同级指标存在重复或未能突出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2)第2 轮问卷咨询结果
为进一步完善与确定指标体系,根据第1 轮专家咨询问卷反馈意见,将指标修改后设计“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咨询调查表”。指标计算筛选依据主要依靠“专家意见集中度”和“专家意见协调度”进行筛选。②汤利军,蔡皓:《基于“立德树人”的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 年第10 期,第75 页。其中专家意见集中度<3.5,专家意见协调度≥0.25 的指标被剔除。
通过对专家团队发放第2 轮问卷咨询,结果显示一级和二级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度>3.5,专家意见协调度≤0.25,均符合量化要求。在三级指标中,C30 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度和协调度值分别为2.6 和0.32;C36 指标两数值分别为3.2 和0.25,不符合保留要求,因此,删除C30、C36 两个指标。
经过两轮专家问卷咨询调查,最终确定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36 个三级指标。
(3)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通过向专家团队发放第3 轮问卷得到指标间两两比较数据。而后运用Yaahp12.8 软件建构层次分析模型,最后汇总专家问卷数据进行指标权重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在一级指标中,能力素养指标权重(0.5259)高于品行素养指标权重(0.3274),知识素养指标权重为0.1466。能力素养作为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体育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运动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能力素养,体育教师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11 个二级指标中,学科育人能力(0.1591)、高尚的体育品德(0.1574)、正确的价值观(0.1345)、体育教学能力(0.1309)指标权重排名前列。学科育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应紧扣“育人为本”这个主题,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成长的双向转化与建构。①刘加霞,王秀梅:《读懂学科育人价值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中小学管理》2019 年第10 期,第39 页。高尚的体育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教师而言,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此外,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回应时代所求、学生所需的必然要求,需进一步将体育教学与技能运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效结合,在一定广度上有效衔接学生的核心素养②陈雁飞:《新时代的体育教育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同课异构”之策》,《中国学校体育》2018 年第2 期,第2-3 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表2 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研究构建了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以“品行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为主要维度的3 项一级指标、11 项二级指标以及36 项三级指标,并将各级指标赋予权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的教育实践中既要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单个维度素养的提升,也要深刻把握各素养维度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做到不断优化品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从而使得自身专业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品行素养”下属3 个二级指标,其中“高尚的体育品德”指标权重最高(0.1574)。我国新课标中建立了以体育品德为导向,涵盖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的概念体系①季浏:《突破关键,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 年第3 期,第249 页。,这为教师自身品德养成以及培育学生品格提供直接的借鉴。所以在未来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中,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重视自身体育品德的培养,如此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知识素养”下属3 个二级指标,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指标权重最高(0.0725)。学科专业知识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内容,主要强调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性。①侯敬奇,毛齐明:《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反思》,《现代教育科学》2017 年第4 期,第142 页。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未来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知识储备的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才能更好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促进其思维发展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季浏:《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发展趋势》,《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 年第10 期,第12 页。
体育课以教学实践为抓手③季浏,钟秉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版,第16-18 页。,具备关键的实践能力素养才是体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力素养”下属5 个二级指标,其中“学科育人能力”指标权重最高(0.1591),“体育教学能力”指标权重次之(0.1309)。故基于当前新课标背景,体育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核心素养时代的新要求进而转型升级,体现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季浏指出: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精神是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抓手④季浏:《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体育科学》2022 年第5 期,第10 页。,“体育教学能力”和“课后体育活动指导与训练能力”是对体育教师课内外与校内外教育教学的综合性要求,这与新课标中“学、练、赛”一体化发展理念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