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24-01-22 10:57:30于洋韩香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白内障视力

于洋, 韩香平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眼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障碍疾病, 主要是由于眼睛内的晶状体变得混浊, 影响光线进入眼内, 导致视力下降, 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 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 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如眼内感染、 角膜水肿、 视网膜脱落等, 严重者会对患者视力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研究[1]表明,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提高其手术依从性和满意度, 同时亦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病情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 有效的护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于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80 例白内障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 对照组男25 例, 女15 例; 年龄52 ~78 (65.91 ± 5.29) 岁。 观察组男28 例, 女12 例; 年龄51 ~79 (66.21 ± 5.33)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协助患者完成详细的术前评估、 术前访视、 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 病房环境护理、 饮食指导、 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 具体如下: ①术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 包括视力、 眼压、 角膜、 晶状体等, 了解患者眼部情况和全身状况。 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 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 以便于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护理措施。 ②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 结合患者个体需求和临床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 包括术前准备、 术后观察、 康复指导等,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确保患者在围术期得到全面的护理。 ③个体化宣教。 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前准备事项, 如停止服用某些药物、 清洗眼部等, 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 让患者了解手术相关知识, 同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和恐惧情绪, 了解负性情绪的原因, 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 ④术后观察。 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 包括视力、 眼压、 角膜愈合情况等,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全身状况,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⑤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个体化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如眼球运动、 眼保健操等,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视力, 向患者解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 包括术后视力水平、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②分别于术前、 术后1 个月随访时评估生活质量, 评估工具为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CLVQOL)[2], 内容包括调节能力、 精细运动、 日常活动能力、 移动和观感四个维度, 满分125 分, 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 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感染、 眼内炎、 角膜水肿、 高眼压、 眼前房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相关指标 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组别n术后视力水平住院时间 (d)住院费用 (元)观察组400.70±0.216.22±2.843484.95±408.54对照组400.58±0.248.01±2.763957.21±512.81 t 2.3802.8594.556 P 0.0200.0060.000

2.2 生活质量 术后1 个月,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分)

组别n术前术后1 个月tP观察组4059.43±8.0584.76±12.2810.9100.000对照组4060.17±8.4378.20±10.978.2420.000 t 0.4022.520 P 0.6890.014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老龄化、 不良生活习惯、 眼部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 白内障发病率逐年上升[3]。 现阶段,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方式, 具有切口小、 损伤小、 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但若术后未得到优质、 科学的护理指导, 容易出现切口渗漏、 感染、 角膜水肿等并发症, 影响术后康复[4]。 本研究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 从术前个体化评估、 术后并发症观察、 个体化宣教和康复训练入手, 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细致的护理服务。 个体化护理是一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护理方式,较传统常规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5]。 也有研究[6]表明, 个体化护理可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 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表明个体化护理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个体化护理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护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提高其生活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1 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表明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张慧敏等[8]的研究表明, 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提示个体化护理可明显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其原因可能是个体化护理更加注重对患者病情的细致观察和记录, 能及时发现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 个体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白内障视力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7:26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保护视力等
小读者之友(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自我保健(2019年1期)2019-01-12 13:26:01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