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江坤
短视频毫无疑问仍然是目前最为活跃的视听形态,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短视频的内容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开始的野蛮生长到早期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创作,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短视频内容的赛道已经高度内卷,各类博主不得不持续提升内容质量,不少博主的短视频内容质量已经达到了被粉丝评为“不敢催更”的程度。时至今日,有不少热门短视频的选题策划、画面质量、整体呈现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逊于传统主流视听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流视听媒体的内容创作又该何去何从?
传统主流视听媒体在短视频内容创作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早期的跟随潮流自主摸索和中期的深耕各类新闻内容现场报道两个阶段,涌现出了诸如四川观察、天眼君、第一现场等隶属于各级广电媒体、节目栏目的优秀广电媒体短视频账号。但在今天短视频内容生产高度内卷的背景下,追求短平快的新闻现场报道的竞争优势似乎已不再是显著优势,传统主流视听媒体亟需寻找新的内容发展突破口。
配以简单的文字或画外音,再加上时下流行的背景音乐,这样的传播内容在短视频发展早期确实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然而,以目前的眼光审视这些内容,则难免显得不够精细,如现场拍摄的简单画面内容质量不够高、信息不够丰富、形式高度同质化,显然难以满足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短视频用户。
客观上讲,用户审美偏好的转移对于传统广电视听媒体而言或许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催生出更多可能。短视频用户对于各类高质量短视频内容的欣赏、认可反映了用户对于此类内容审美能力的提升,用户开始追求更专业、更高质量的视听内容,期望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而不再是像短视频发展早期追求内容的数量和感官刺激。
传统主流视听媒体作为视听内容生产的“国家队”,显然拥有更强的选题策划和内容生产能力,过去短平快的内容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传统主流视听媒体内容从业者的创作精力,致使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数量相对较少。如果将有限的内容生产能力高度聚焦,不追求内容的“第一现场”、时更周更,而是追求内容的真、质量的精、审美的美,或许更容易获取时下短视频用户的认可,拓展传统主流视听媒体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