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娅玲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对促进教育公平、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十分重要。在助学金实际评定过程中,存在评审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度难以研判、评定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多、受助和未受助的学生容易出现思想变化及心理健康问题等,建议从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严格审核认定材料,强化监督评定过程等方面入手,在保护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基础上,推进国家助学金公平公正的评定。
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帮扶,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其中助学金政策与学校的大部分贫困学子息息相关。每年秋季学期是评定助学金的时段,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进行评定,按相应名额和等级发放。最新的助学金补助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了10%,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都十分关注助学金的评定,如果出现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对助学金评定过程有异议的情况,势必带来不良影响。班主任是助学金评定的主要负责人,在实际评定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改进评定过程并推进助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
一、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审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度难以研判
以往,学生在申请贫困生认定的时候,需要提交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当地街道或者村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几乎所有交上来的材料都有这个证明。班主任在翻阅班上学生贫困证明时,可能会思考该材料是否存在工作人员懒政的情况,是否存在学生只要去找他们开,他们在没有认真核实家庭情况的基础下就直接在表格上盖章的可能。因为部分开了贫困证明的学生从在校生活条件来看,和表格上的贫困情况描述存在着一定差异,有很多学生确实不算贫困。所以,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和准确度难以研判。
现在,国家资助中心强调推行“去证明化”,即学生不需要找街道、村委会等部门开贫困证明,只要学生本人承诺自己家庭条件困难,在承诺书上签上名字,就可以申请纳入贫困生库,具体的贫困等级将对学生提供的个体化贫困材料由评审小组认定。相对之前需要由行政部门认定贫困,转而由学生自己承诺贫困,看似避免了行政权力的滥用,但是导致的问题是——贫困生的门槛越来越低。行政部门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公信力的,不盖章后虽然省去了盖章的繁琐,只用填承诺书就行,因此跟风申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带来的后果就是评选助学金的竞争性大大增加,评审小组的评阅量大幅增加,材料里的自述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原本该真正的贫困生落选,不是贫困生的同学被评上。
(二)评定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1.贫困生和班主任老师以及同学互动较少
一部分贫困生因为自身家庭条件较差,存在自卑、内向的心理,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情况透露给别人。在班级里面,和老师、同学互动较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条件较好,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和评审小组的同学往往更容易关注到显性的贫困生——即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是和班主任老师交流多的班干部贫困生。在这种因素影响下,评定小组成员就容易在评定过程中对这部分显性贫困生进行情感倾斜,相应的,在班级默默无闻、内向、敏感类型的贫困生容易“吃亏”。
2.评审小组打分公平性难以把控
为了公平起见,首先,需要对评审小组的成员进行限定,评审小组一般要由班主任、学生干部、各宿舍代表组成,尽可能避免与某些参评者关系好的同学参与。其次,由学院和班级会制定量化评分表,使评审人员在一定的制约范围和标准下打分。然而,这两条公平化措施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方面,评审小组的同学自己对贫困程度的认知标准不统一,即使有量化评分表,但每个人心里有杆秤,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按量化表来打分。另一方面,虽然各宿舍派一名代表打分,但是不一定能保证打分者不会因为远近亲疏关系实事求是地打分。所以,评审小组打分公平性难以把控。
(三)受助和未受助的学生容易出现思想变化及心理健康问题
一方面,评定过程中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无法避免的会被评定小组成员知晓,贫困生因担忧他人知晓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倍感自卑,因此大多数贫困学生很介意自己贫困生的身份,几乎都不愿意透露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如果不是经济压力太大,他们绝不会申请助学金,因此,申请贫困助学金会给贫困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获评助学金的同学还需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特别是在日常消费上,他们可能需要小心翼翼,以防花费过多被举报。实际上,部分贫困生是因为自己勤工俭学有一定收入才想提升生活水平,而某些未评上的同学可能存在嫉妒心理,希望从获得助学金的学生的消費中察觉可以举报的蛛丝马迹,这就给评上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另一些未评上的学生可能会抱有投机欺骗的心理,有可能在下次助学金的评定中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以使自己被评上,这些情况都需要关注。
二、对策与思考
(一)班主任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及时更新贫困生档案
一是班主任老师要花时间多和学生交流。抓紧在大一秋季刚开学时同学之间不算很熟悉、对助学金政策了解不全、交流时更没有“目的性”的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时学生反馈的信息可能更真实。
二是做好家访工作。学校要结合教育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搞好寒暑假学生家访活动,重点到贫困生家里,将家访工作和“五帮五促”相结合,摸清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记录,用心、用情、用力为困难生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实现对贫困生的动态化管理。学校老师平时要和学生多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家庭遭遇的变故,及时更新贫困生档案,在评选国家助学金获得人员时,优先考虑家里出现新变故的学生。另外,要通过谈话和家访调查以及学生反馈,将学生家庭已经脱贫脱困的学生及时退出贫困生库,保证贫困生库里的学生都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困难生。
(二)严格审核认定材料,制定科学评定标准
因为班主任家访的次数有限,无法对所有贫困生进行家访,所以学校可以通过生源地调查,直接联系学生当地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部门,或者请同乡学生回家时顺道去当地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手数据。另外,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通过查看学生饭卡消费数据、各级扶贫信息大数据、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化平台以及通过和学生室友深入沟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此作为助学金评定的参考。
助学金评定的标准尽量量化且符合实际。要根据《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及上級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细则,首先要确定优先评定范围,例如烈士子女、孤儿、残疾人家庭子女或自身残疾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很低的学生,以及近三年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学生等,要保证这些群体的学生优先评定助学金;同时要明确一票否决的不得评定范围。其次要规范评分细则,制定量化评分表。国家助学金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日常消费、学习情况和思想品德这四项进行评定,并规定相应的分数比例,每一项列举出具体的分值档次,方便评分人量化打分。还要及时修订量化标准,比如学生家庭年收入标准要随着社会平均标准的变化进行修改等。
(三)评定过程强化监督,多渠道反馈
评定中,由班级设立由班主任、班委、各宿舍代表组成的测评小组,形成一个相互制衡且兼顾各方利益的决策小组。在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基础上,根据量化评分表打分,班主任老师要仔细讲解评定要求,监督每位评定人员公平公正、科学有序地打分。最后测算出每位参评学生的平均分(见上表),按照分数高低和名额来确定受助名单。名单电子版要在班级群线上公示,纸质版在学院公告栏公示,充分接受第三方监督。学生可以通过和班主任、辅导员、学院领导见面、微信、qq留言和email等多种方式来监督受助学生。如果存在质疑的问题,班主任需要第一时间核实,并邀请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
助学金评定后,班上同学有权监督获评同学,重点监督受助同学是否存在挥霍助学金和将助学金再次分配的情况。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醒受助同学守住初心,如实申报,鼓励其他同学用好监督权。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的情况,要追回所发款项,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是诚信教育。很多老师感觉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单纯老实”,诚然,有些学生为了申请到助学金,不惜编造虚假材料,病历造价、公章造假、口头哭穷,骗取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心。所以,在助学金评定前,在班会上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强调诚信,组织学生填写《助学金申报承诺书》,通过仪式感和现场宣贯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德,使助学金能发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上,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其次是关爱教育。关爱的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申请助学金但没评上的学生,另一部分是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对前者,落选会带来失望,班主任老师需要对他们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安慰。首先在精神上要做好思想疏通,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衡量贫困的程度不同,名额有限,结果无法让每个人满意。然后在物质上,优先把学校的勤工俭学、义工补贴、其他困难补助的资源向他们倾斜,减轻他们没评上助学金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后者,更需重点关注,既要考虑他们因为贫困导致的自卑、孤僻、压抑的心理,又要提醒他们拿到助学金后不要肆意挥霍,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的谈话记录。
最后是感恩教育。在主题班会上,各班级围绕学校资助政策、感恩教育、如何合理使用助学金等主体展开交流,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心存感恩,教育学生懂得节俭,用心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关爱;教导受助学生把资助用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合理使用助学金。
结语:
助学金评定工作考验着班主任老师的智慧和责任。虽然在评定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对评定过程产生各种质疑,老师们会受到不理解甚至责备,但班主任老师仍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总结经验教训,将暂时的困难作为不断前行的动力,让助学金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作用,努力用知识、能力、爱心来帮助学生改变自身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