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传播下“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引导

2024-01-20 05:27朱泽东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亚文化思想大学生

○朱泽东

互联网飞速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新兴词语,“网络亚文化”便是其中一种。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具有独特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其具有渗透力强和影响范围大的特性。目前,网络亚文化最容易对未成年人以及刚刚成年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形成影响。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理论在进行优化更新时,“网络亚文化”这一词语赫然在列。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而“00 后”是社会公认的最年轻、思维最标新立异的群体。“00 后”诞生于网络时代,自小开始接触互联网信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受到了网络亚文化的持续影响。但网络亚文化之所以为“亚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内容体系尚不成熟,其内容的价值参差不齐。故而,网络亚文化对“00后”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积极层面,其所具有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对此,为了应对网络亚文化对“00 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教育者应当立足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基本逻辑,对该文化传播下“00 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进行定位,从而构设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和行为引导策略,有效优化当代“00 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一、网络亚文化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一)网络亚文化的概念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区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态,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网络亚文化共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新媒体”,即网络亚文化基于新媒体而产生,主要在新媒体领域内进行传播。第二是“群体传播”,网络亚文化无法在只有单一个体的情况下生产和传播,必须具有一定的受众范围和传播主客体,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第三是“明确观点”,网络亚文化的具体类别多种多样,但每一种“正在流行”的文化内容,都具有明显的内容观点,也正是这种观点吸引了不同的受众人群。由此来看,网络亚文化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概念,受众复杂但传播速率极快[1]。

(二)网络亚文化的类型

对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和传播形式进行调查后发现,网络亚文化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首先是爱好交流类。一些人群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喜爱的事物,具体可以包括任何一种形式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现象或文化客体本身。而当相关信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后,会有其他喜爱者积极响应,当喜爱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沟通关系,并在信息场域内积攒了足够多的数量后,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网络亚文化。

其次是隐蔽开放型。所谓隐蔽开放型文化,指的是一些人在进入网络时,主要目的是逃避现实世界。这些动机相同的人也会在新媒体平台内互相认识,再结合成为小团体。但由于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有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形式的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当积攒了一定的受众人群,这种亚文化便不断扩大阵势,成为较具代表性的,同时也十分“矛盾”的网络亚文化类型。

再次是释放现实困顿型。目前,无论是社会人员还是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困扰。社会人员大多对工作、赚钱、成家有着一定的困惑;而大学生往往在自我实现、自我认知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顿。但他们互相之间往往又对困顿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当人们对生活中的困顿产生了倾诉欲望,但又出于某种原因不能和家人诉说时,就会借助新媒体平台互相沟通。而在大家阐述自身困顿时,又往往会以诙谐自嘲的形式输出,配以图片、短视频等素材作为媒介缓冲,一来二去便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现象。

最后是违抗型。所谓违抗型,就是刻意对网络主流文化进行对抗,意图降低主流文化的影响作用和权威地位。这种文化的最初诞生,是由于网络主流文化中产出的某些文化产物,普遍背离了网民的需求,并且相关文化产物的创造者拒绝对文化产物进行改造。这就使得一些网民直接塑造与之形态类似的网络亚文化,并持续提升亚文化的受欢迎程度,以此达到对抗和警示的作用。但也有一些违抗型亚文化的成型以“跟风”的形式出现,这种文化的创建者只是为了违抗而违抗,属于不正当行为。但由于部分网民缺少最根本的价值甄别能力,使得这种“刻意为之”的文化形态也经常能一呼百应[2]。

(三)网络亚文化的特点

纵观网络亚文化的类别可知,每一种亚文化的成型都不具有“创造价值”的目的,而只是人们出于某种喜好、宣泄的目的而创建的文化。因此,网络亚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娱乐性。人们创建和参与亚文化都是为了娱乐。而调查发现,很少有网络亚文化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创造者还是追随者,都只能对某一种文化保持短暂的喜爱。这便构成了其第二个特点,那就是生命周期短。网络亚文化基于新媒体平台而生成,新媒体平台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的创造没有门槛,这使得网络亚文化做到了赋权至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亚文化的创造者,获得文化共鸣的成就感。也正是以上三点特征,使其能够得到许多网民的认可和推崇。

二、网络亚文化传播下“00 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总结

(一)思想特点

1.激进或颓废的两极化。调查发现,当代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讨论区域内,“00 后”大学生的参与频率极高。而“00 后”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下的思想表现也比较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思想要么激进、要么颓废,呈现不正常的两极化。所谓两极化,指的是大学生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信息,或者表达自身价值观时,学生的反应要么是激进强烈的,要么就对一切事物都没有突出观点,呈现出虚无主义的状态。此外,少部分学生在面对自身的相关问题时,也都会呈现出两极化的现象。对他人与自身关系的判断,要么无理由地相信,要么因为一些小事便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见,随后便主动与他人产生矛盾。这种现象在与网络中的陌生人对话时尤为明显。学生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中,也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要么充分认可家长所说的言论,要么否定所有言论,无法根据现实情况冷静思考,一切观点都受到情绪的直接影响,情绪带领意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事实上,健康正常的心态应当是清晰可辩证的。

2.普遍的自我价值错误认知。当代“00 后”大学生经常参与释放现实困顿型文化的讨论,但调查他们的观点可知,许多大学生对自我价值都存在错误认知。要么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在大学期间因能力不足也没能学到有用的知识,或者认为自己将无法适应社会,要么就认为自己毕业后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并且羡慕走不正当途径成名赚钱的所谓“社会名人”。归根结底,使大学生不但无法正确看待自我,甚至缺少正确辨识“人的价值”的能力。他们的倾诉欲望却十分强烈,渴望与他人就“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沟通,但又害怕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出自身社会价值不强的负面结论[3]。

3.盲目追随流行。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对自身真正的喜好进行挖掘,而是跟随着网络亚文化的流行风向转变自己的爱好。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始终处在追随流行的进程中,却始终无法在接触网络亚文化之时产生真正充实的精神满足感。有许多学生已经对此产生厌倦情绪,但又由于缺少自我认知的能力,以及缺少精神满足感,而始终沉眠在追随流行的过程中。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追随潮流也是个人爱好的一种,在盲目的基础上还产生了为自己行为寻找合理逻辑的潜在意识。

(二)行为特点

1.行为缺少有意义的、明确的动机。综合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中的表现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就是行为缺少明确的、有意义的动机。理论上,网络亚文化的产生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只有消极作用,但大学生却出于某种原因,只愿意被动跟随网络文化,而不愿利用文化赋权这一便利提升自我。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大学生丧失了进取心,他们不再愿意主动去思考,而是依赖于追随别人的脚步。这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思想懒惰现象,且对价值的追求“眼高手低”,既清楚明晰自身应该积极建立个人价值,但又不愿意努力思考和积极创造,只愿意通过追随亚文化的方式,试图与亚文化的创造者们共享“流行”的满足感,从而主动逃避思考,略过动机直接执行。属于明显的本末倒置,极容易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造成持续性的消极影响。

2.更热衷于追逐碎片化信息。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亚文化信息时,主要的目标是获取其中的碎片化信息,以满足自身在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与网络主流文化不同的是,网络亚文化的理解门槛较低,且基本都以娱乐为主,这进一步降低了了解信息的难度。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有所下降,从而使得他们更愿意处理难度较低的信息,而这明显不利于大学生的长期发展。而从更深层次来看,则是因为大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他人的思想成果。短视频当道,碎片化信息之所以能够获得大学生的一致喜爱,正是因为短视频的“短”,直接省去了本该有的思想思考活动。无论是观看科学知识还是影视文学类的碎片信息,学生们其实都应该对相关事物建立认知,再基于自身的看法对相关知识展开辩证性思考。经过思考后得出的认知,才能被学生思想内化为真正的知识积累。而学生之所以更愿意追逐碎片化信息,是想要略过思想辩证的困难过程,直接享受认知的最终成果。但事实上,基于短视频对知识产生的印象,只能停留在浅层记忆范围内。可见学生的这一行为特点,依然只具有负面特性。

3.重视宣泄、轻视价值塑造。在网络亚文化的生产以及传播过程中,许多“00 后”大学生都出现了激进反应。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困顿,且这种桎梏长期无法解开。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又找不到有效的渠道宣泄情绪,故而便在相对匿名的网络环境中释放自我。因为网络亚文化环境中,以此心态进行发言的人数众多,使得学生根本不认为网络亚文化具有价值创造的作用,故而也不会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主动产出有价值的观点。从更深层次来看,当代大学生已经普遍成年,未必不明白价值塑造和情绪宣泄之间的区别,以及网络本不是宣泄情绪的合理渠道。学生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十分主观的故意宣泄,是刻意做出的负面举动。将这种宣泄情绪的相关行为称之为“亚文化”,则也侧面反映出学生内心对情绪宣泄这一行为的不认同,故而才需要以“亚文化”的形式将宣泄行为合理化[4]。综合来看,在亚文化传播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即便以负面为主,也并非只能代表负面,而是能够体现出学生内心思想形态的深层状态。

三、网络亚文化对“00 后”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干预作用分析

(一)消极干预

1.降低了大学生的信息甄别意识。结合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中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形态来看,网络亚文化无疑对大学生造成了消极影响。而其中最严重的影响,就是网络亚文化自身的“受欢迎”属性,影响了大学生对“价值信息”的判断,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的信息甄别意识。这是因为教育者疏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才导致大学生认为“受欢迎”就是创造价值。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学生自身的信息甄别能力不足,对价值观的正确认知不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欠缺,才导致亚文化成为思想崩塌的导火索。

2.降低了大学生的情绪把控力。网络亚文化的创作以及传播环境,明显缺少严格的内容管制,这会将负能量集中展现给大学生,导致大学生片面地认为进入社会只有消极的事物。在此基础上,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然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心理。为了消除这种心理,大学生会对现实进行抱怨。这种逻辑关系,会消解大学生对情绪生成和释放的正确认知,使大学生形成即使尚未感到压力,也会产生负面情绪的错误心理机制。当代网络环境内的信息质量明显良莠不齐,许多社会人士出于对生活有怨气,也会在网络上发泄,在网络上肆意发表言论,甚至直接针对于某些正常的观点进行冲击,以有效宣泄情绪。这种畸形心理影响了网络的舆论风气,这种风气又会影响到辨别能力明显不足的大学生,使得他们片面地认为网络就是“无主之地”,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一些大学生甚至会认为网络亚文化就是宣泄不满的所在,这自然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情绪把控力。久而久之甚至会令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畸形,这明显不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是比较明显的负面干预现象。

(二)积极干预

1.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亚文化也是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亚文化切实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即使部分大学生主要是为了跟风,才在网络亚文化的传播场域中发表意见,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确会对某些社会现象、政治新闻进行了解。相比于“90 后”大学生,“00 后”对于社会热点的参与热情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而大学生社会参与度的提升,无疑也是一种机会。教育者可以利用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将他们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信息场域中,从而实现有效的潜在教育影响。尤其在当下,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场域中,教师要想切实地输出思政观点,也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思政观点有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积极参与,明显为思政教育人员搭建了合理可用的渠道。并且,教师明显可以通过对网络亚文化及其受欢迎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当代“00 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其产生根源。这有利于教师更具针对性地设计思政教育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从另一角度来看,“00 后”学生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也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可选案例增多,降低了思政教师备课的难度[5]。

2.提高了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灵活参与网络亚文化的传播,也是因为他们普遍具有成熟的互联网操作能力。这同样是给予教育者的一种机遇。教育者可以利用大学生的互联网操作能力,以及对新媒体信息交流的喜爱,转而在互联网区域内搭建教育平台,并邀请学生作为主要的操作者开展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互联网操作的需求可以被满足,教育者的教育目标也能够达成。但具体的操作仍然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这是因为当代“00 后”大学生属于资历较深的“网民”,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喜爱,拥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浅层规则,如更喜欢图文形式、内容言简意赅的信息;也有比较难以理解,甚至学生自身都尚未察觉的深层规则,如学生热爱网络信息其实是心态怠惰的一种表现,以及学生喜欢亚文化是出于主流文化喜爱者众多,想要做更“特别”的人的这一动机。思政教师必须充分理解,能够准确定位不同学生热爱网络亚文化的根本原因,才能给出真正有实际作用的思想及行为引导策略。

四、网络亚文化传播下“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策略

(一)政策带头,清朗环境:聚焦“00 后”需求,优化教育环境

经过上文研究可知,网络亚文化是一种场域宽广、参与者众多的文化形态,那么教育者若要对抗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就必须对网络亚文化的环境进行肃清,要尽可能降低错误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引导。但对环境的肃清,不能直接掐灭所有亚文化话题,而是要尽可能去除糟粕、保留趣味,才能不引起大学生的反感造成反作用。建议由政府或者高校联合出面,带头肃清网络环境,对一些网络亚文化的不文明、不健康本质进行披露,对一些不文明文化现象进行摒除。对此,建议高校方面要先总结整理出不文明文化现象、类别,再和大学生们共同商讨,在多方协同情况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好坏,再由学生引领完成肃清行动,进而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环境。考虑到网络亚文化中的不良内容及其不良影响存在多年,且在网络环境中根深蒂固这一现象,建议国家强化对网络亚文化的法制管理。目前,国家对网络亚文化及其不良影响的法制管理,仍然具有较大的空白区域,要基于现状,从现实出发完善法制管理。地方政府需要基于一定的规则,及时对网络环境中出现的亚文化进行定位和强力的网络治安管理,对于对学生思想、社会稳定有明显消极影响的亚文化,要杜绝继续传播。高校方面也要加强对校园内部舆论环境的监管,一旦出现仍旧推崇错误亚文化的现象,要先对学生们进行口头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基层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切实的、实际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屡教不改,且对高校舆论氛围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学生,则需要与当地网警联系,及时采用法律手段对学生进行制裁[6]。由此来有效约束高校的舆论环境,通过对环境的大力度管理,帮助学生约束思想和言行。

(二)积极优化文化供给:做好网络监督,强化内容建设

在摒除了不健康网络亚文化后,为了满足学生对亚文化的认知需求,建议高校进一步强化文化供给,并同步做好网络文化监督工作,让学生的亚文化需求得到健康的、正确的满足。基于学生喜欢网络亚文化,是因为对自身的爱好认知不清晰,对“受欢迎”文化有所崇拜等特征,高校应当自主建立形式自由、内容健康但不失娱乐的亚文化。例如,校方可以将教师作为素材,“披露”一些教职人员在求学、就业期间的趣事,或者教职人员的个性特征,供学生进行探讨。这些信息趣味性较强,更能够拉近学生和教职人员之间的距离,并且学生可以班级、学院为单位进行模仿,这也满足了学生创造网络亚文化的需求[7]。如此一来,学生的亚文化需求得到健康的满足,便能够降低错误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也可以强化对主流文化的供给,但务必要调整主流文化输出的形式,尽可能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对主流文化加以宣传,务必突出主流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彰显主流文化的综合价值。还可以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相对比,帮助学生意识到主流文化的文化意蕴,和网络亚文化的浅薄,用明确的文化价值对比,引导学生建立对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推崇。必要情况下,高校也可以将主流文化以网络亚文化传播的方式呈现,转变传播形式,先将学生带入主流文化场域中积极感受,再通过润物无声的文化内蕴传播,进一步降低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认可。例如,高校可以将京剧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先提升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兴趣,而后再引导学生观看高质量的国粹表演,用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帮助学生建立对高质量文化的认知印象,从而有效搭建学生对文化的质量甄别能力,促进学生自主脱离网络亚文化的束缚。

(三)立足根本,积极转变:基于学生现实问题,化解思想桎梏

归根结底,学生之所以会对网络亚文化产生依赖感,以及缺少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造成压力,致使他们需要沉浸在虚拟世界才能得到放松。对此,也建议高校开通思想教育或者心理教育的日常通道,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都可以承担该工作。辅导员工作范围偏重于解决日常问题,例如学业、就业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负责挖掘学生依赖情绪背后的原因。心理健康人员也需要将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提交给教育管理者,再基于问题重塑教育机制和文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网络亚文化依赖的原因。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还需要对网络亚文化中错误的价值观引导现象加以解析,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情感、对人生的困惑已经在无形中成为网络资本利用的对象。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可以基于网络自媒体营销的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媒体运营者如何利用网民对某个事物的观点,刻意制造出一场舆论风暴,进而从中操控舆论,通过获得大众的讨论热度来实现流量变现,等等。还可以具体指出某个学生参与过的网络亚文化舆论建构案例,让学生设身处地意识到网络亚文化现象并非是由大学生们自主创造的文化,由此来引导学生走出对网络亚文化过于信任的误区,帮助学生形成平衡、冷静、基于辩证的网络心态,可以正确看待网络亚文化的产生、传播。在自身产生比较复杂或负面的情绪时,能够第一时间求助于专业的教育人员或心理辅导人员,而不是直接借助网络舆论场域发泄情绪。

(四)树立领袖,以身作则:以言传身教带动培养良好品德

价值观教育的最好办法,并不是环境影响,而是言传身教。“00 后”大学生比较在意长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那么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高校领导都应当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经常转发一些内容有争议的公众号,却反过来批评自己追随网络亚文化。对此,建议高校和学生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先提升校方和家庭的信息素养,再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日常生活中,家长面对社会新闻和政治信息,要建立平和辩证的心态,不能激进。要在学生产生激进或者消极心态时进行规劝。在校期间,所有教职人员面对问题都要做到处变不惊,尽可能客观理性地处理问题,从而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意识到两级情绪的不正确,学会用乐观冷静的积极心态看待事物[8]。与此同时,也要开放家庭文化讨论的环境,家长与学生的沟通需要平等、互动,不能只是家长们的“一言堂”,也不能过于弱化学生意见的重要性。即便家长认为学生的某些观点仍旧比较偏激,或学生的思维仍旧倾向于认可网络亚文化,家长也要秉承着客观冷静的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网络亚文化以及学生对网络亚文化认同的根本原因,继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与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沟通协作,提升家长教育学生的水平。家长们也可以适当学习一些学生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正确方法。继而用良好的沟通作为支撑,用积极的家庭文化作为填充,用家长独有的人生阅历,帮助学生更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亚文化,认真对待学生的情绪、看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而后才能有效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建立正确的行为逻辑。

(五)抵制消极,知行合一:树立规划习惯,在自我实现中增强获得感

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素养,光是对思想意识进行引导不能达到最终目标。教育者应当让大学生养成进取奋斗的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对此,教育者应当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加入积极进取的相关内容。例如,每周举行一次运动赛事,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网络亚文化的分辨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甄别网络信息视作必要的知识技能;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回到现实,在现实中找到爱好,实现自我价值,在提升学生社会参与感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现实获得感,从而阶段性剥离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依赖,回归现实。当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以后,校方可以适当提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难度。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对案件的审理,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威严,来扩展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还可以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需求,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更立体的印象,在明晰法律严肃性、权威性的同时,基于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遵守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秩序的主动性。校方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讲座,让学生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累,用真正具有丰富意义的文化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坚定维护主流文化的价值,在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自觉维护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

时代发展的脚步无法阻挡,与之相对的,时代发展对新一代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也无法完全规避。对于教育者来说,当代“00 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互联网的了解颇深。这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次机会。教育者对网络亚文化应当抱有客观审视的态度,要积极看待问题,找出网络亚文化吸引学生的优势,并善用这种受欢迎文化的特点,以柔克刚,扭转大学生不健康、不正确的价值观。既然网络亚文化的盛行是由于当代主流文化环境难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那么教育者就应当对环境做出改变,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具价值、更贴合其精神需要的文化服务,只有填补了学生的文化空虚,才能对抗网络亚文化的传播影响。归根结底,教育者不能只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加以批评,而是要挖掘其中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决策,如此才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达成思想引导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亚文化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大学生之歌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