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
——基于13 位理工科博士(生)科幻迷的深入访谈研究

2024-01-19 07:33许艺琳赵文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科幻受访者经历

曹 喆,许艺琳,曹 麓,赵文杰,彭 超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2.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4.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北京 102249)

1 研究背景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最先兴起于欧美,对应英文中的science fiction。science fiction 最初是指科幻小说,后来随着科幻题材向影视、动漫、美术、舞台剧、电子游戏等文创领域的扩散,science fiction或科幻逐渐成为了这一类型文艺作品及其文化、商业衍生品的总称[1]。一般认为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发表于1818 年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2],荒江钓叟发表于1904 年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3]。由刘慈欣创作的《三体》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科幻小说,该作品于2019 年荣获第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被誉为“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级水平”。国产版《三体》电视剧于2023 年1 月15 日在央视8 套首播,美国Netflix 版《三体》电视剧将在2024 年1 月上线[4]。

科幻因兼具科学内核与想象特质,蕴含丰富的科技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与好奇心,唤起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近年来“科幻热”不断发酵,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也逐步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1865 年发表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影响了后世众多火箭工程学研究者;1950 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预言了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案;在1992 年发表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元宇宙”(metaverse)概念首次面世,在近年来引发了一波互联网新兴投资热潮;《自然》杂志因关注到科幻对科技工作开展研究的激励作用,从1999 年开始刊登超短篇科幻小说至今……从Steinmueller[5]、Robinson 等[6]以及Bell等[7]众多学者的研究可见,科幻以合理、瑰丽而浪漫的想象为人类认知宇宙、重塑世界观打开大门,描绘了一种更具希望的未来图景,并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成为现实。王春[8]曾在《科幻小说的科技创新功能》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幻蕴涵着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最宝贵的未来意识和探索精神,蕴含着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视域。

随着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索。目前通过实证方法揭示和解释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深层次机理研究较为有限[9]。本研究致力于探究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具体拟从个体层面出发,将一线科技工作者受科幻影响而产生科技创新活动视为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种代表性反映,并基于扎根理论和访谈数据,构建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模型。一方面,通过对上述转化路径与影响因素的揭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所得模型的细致解读,有助于增进对科幻促进科技创新本质与过程的理解,从而为相关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为科幻如何更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提出建议。

2 文献综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统称,是对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技术领域创新的综合概括[10]。科幻反映了人类对世界历史的思考方式[11]。Michaud[12]、李娜[13]均指出,因特有的前瞻性,科幻天然地与科技创新具有紧密的关联,并且通过对未来世界与无限可能的生动描绘,激励着人们将其变为现实。可以说,科幻是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促进剂和催化剂[14]。Bassett 等[15]曾系统总结了科幻与科技创新相关联的6 种方式:(1)科幻作品中的技术被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现实技术;(2)虚构的技术对科技发展计划或目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科幻作品激发了某些新兴产业的形成;(4)科幻作品促进了特定文化圈层的形成;(5)科幻作品引发科学界及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讨论和评判;(6)科幻作品改变了公众认知和理解科学技术的方式。王一鸣[16]和邹贞等[17]一些国内学者则聚焦科幻电影这一细分领域,认为科幻电影通过运用与展示新兴技术、预见和启发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普及与传播等方式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可见,从认知塑造到技术实现,再到文化与产业生态形成,科幻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系已十分显著。

尽管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已在概念层面被广泛探讨,但关于这种促进作用究竟如何发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尚未在实证层面得到较充分的研究。Appel 等[18]提出科幻作品影响现实技术的两种路径:一是为科学家或发明家提供有用信息或深入钻研的动力,二是对决定一项创新是否成功的消费者、技术使用者等普通公民产生影响,并基于第二种路径调查研究发现科幻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对仿人机器人的接受度。Fleischmann 等[9]则基于Appel 等[18]提出的第一种路径,通过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2 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访谈调研发现,虽然他们拒绝承认科幻小说对其职业选择和研究轨迹有决定性影响,但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关联。Michaud 等[19]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论证了科幻小说在帮助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实现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相较而言,Appel 等[18]提出的第一种路径从科技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对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揭示更为直接,但现有相关研究的丰富性、深入性和系统性均相对欠缺,因此,本研究拟在此方面进一步深入,以期对现有研究作出有益补充。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Barney Glasser 于20世纪60 年代提出的扎根理论为基础。作为在研究中引入量化手段自下而上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研究问题及理论的自然涌现,要求科研人员扎根于经验数据并通过规范、严谨的研究程序构建理论,适用于具有行动或互动性、过程性的研究问题[20]。扎根理论在操作层面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依据研究问题搜集原始资料,通过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范畴,依据范畴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范畴,构建能够较好阐释范畴之间联结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预留数据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进行解读和归纳并得出结论。该方法具有深入具体情境、探索性强、解释力高等诸多优点[21],已广泛应用于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之中,例如戴胜利等[22]、林艳等[23]、王进富等[24]、王松等[25]的研究。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本研究面向有过丰富的科幻经历,且目前正在处于前沿科技创新一线的理工科博士研究生选取访谈对象。其中,科幻经历指与科幻相关的行为活动,包括阅读科幻小说、观看科幻电影、参加科幻展览等;科技创新活动指有助于科技创新的行为活动,包括进一步深化原有研究、解决某项关键科学问题、产出颠覆性创新成果等。这类群体对本研究的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认识。高校科幻平台的青年科幻创作者人才库中,入库对象主要为公开发表过科幻作品的创作者,目前入库人员超过230 名,笔者最终从中遴选出13 名正在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科幻迷作为调研对象。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在原始资料的搜集方面,采用半结构化的一对一访谈来获取调研对象的真实感知和态度。在访谈之前,确保受访者熟悉访谈提纲的内容,每次访谈约为1 h,具体围绕以下5 方面展开:(1)请回忆某次科幻经历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的事件;(2)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产生了这样一段科幻经历?(3)在这段科幻经历之后,产生了怎样的科技创新活动?(4)从这段科幻经历中具体有何收获,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发生?(5)您认为科幻经历之所以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了影响,与个人的特质、能力等是否有关?是否与一些外部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动态调整访谈内容和进程,运用NVivo 质性分析软件对一手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完成理论模型的构建。

4 基于扎根理论的科幻促进科技创新模型构建

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将原始资料打散后进行概念界定与内涵提炼,以实现原始概念范畴化的过程。为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本研究将访谈记录去口语化后,基于原始语句直接进行范畴的挖掘。如表2 所示,从原始资料中共提炼出26 个范畴。

表2 开放式编码

4.2 主轴编码

开放式编码的主要功能在于挖掘出原始资料中有意义的初始概念并形成范畴,而主轴编码则致力于进一步揭示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序列关系、相似关系等内在逻辑关联。基于26 个范畴,本研究共提炼出6 个主范畴,详见表3。其中,行为动机指受访者的科幻经历形成的具体原因,例如无意间接触到科幻作品、受某种因素驱动而进行科幻阅读或写作等;科幻经历指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普遍提到的、在现实中真正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作用的科幻相关活动;转化媒介指在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过程中,受访者从科幻中吸收的具体元素,它们促使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发生;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普遍提到的、真正能够受科幻经历驱动而产生的科技创新相关活动;内部因素指与科幻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且能够影响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因素,包括科幻作品本身的题材和质量、受访者从事科技创新的研究领域等;外部因素指科幻或科技创新之外的个体、群体、社会等层面的,能够影响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因素,包括受访者个人的品性特征、专业能力、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的相关需求、保障条件、政策制度等。

表3 主轴编码

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通过对主范畴进行梳理和凝练,以确定核心范畴,建立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解释该联结关系并确定其内涵的理论构建过程。最终构建的理论模型即研究结论的雏形,旨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对本研究所获得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26 个范畴和6 个主范畴共同围绕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这一过程展开。其中,行为动机、科幻经历、转化媒介和科技创新活动等4 个主范畴构成“动机—过程—行为”主路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则均为能够对上述路径产生作用的影响因素。

4.4 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模型

经过以上分析,构建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理论模型如图1 所示,该理论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科幻促进科技创新在个体层面的具体路径和影响机制。

具体而言:

(1)行为动机描述了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这一路径的原始动力,即促进科技创新的科幻相关活动受何种因素驱使而产生。可以发现,鲜少存在以科技创新为目的而参与到科幻相关活动中的现象,而真正实现上述转化过程的初始动因大多出于个体对科幻或科学本身的热爱和追求,这种动力能够带给人更加沉浸而持久的科幻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幻更加深远的影响。

(2)科幻经历则是对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产生的科幻相关活动的概括,即哪些科幻经历能够真正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可以发现,科幻经历可大致归为由浅入深的3 个层次,包括观看科幻影片、阅读科幻小说和科幻科普写作,其中在受访者的叙述中较为突出的是阅读科幻小说。相较于观看科幻影片,阅读科幻小说更能够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引发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相较于科幻科普写作,阅读科幻小说是一种输入而非输出的科幻体验方式,更容易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而非科技创新活动对科幻经历的反作用)。

(3)转化媒介侧重于反映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具体过程,即从科幻经历中能够获得哪些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产生的要素。可以发现,相关要素涵盖从微观到宏观的多个方面,包括概念方法的启迪、思维能力的培养、精神品格的塑造和科技风向的引领。不同的转化媒介来源于不同的行为动机和科幻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表现形式。例如,有受访者受兴趣驱动阅读了大量有关无人机的科幻小说,从中吸收了相关概念与灵感,构想了一种无人机定位的新思路,从而发明了一项专利;而有受访者则是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深受其中宏大场景与氛围的感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在学术研究的路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转化媒介构建起了各个主范畴之间的关联,是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核心所在。

(4)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对受科幻经历影响而真正能够产生的科技创新相关活动的概括,即科幻经历究竟能够促进怎样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可以发现,科技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树立职业理想、产出研究成果、学科交叉探索和科技政策支撑4 个方面,在长、短期的不同时间周期内会作用于科技创新的形成。事实上,在个体层面实现科技创新并非易事,此要素重在表征能够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促进科技创新产生的行为活动。

(5)内部因素用于指代涵盖于科幻和科技创新内涵之中的影响因素,即科幻与科技创新自身的哪些特征会影响二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从科幻视角来看,科幻题材、作品质量会显著影响人们能否从科幻经历中吸收对科技创新有价值的要素;从科技创新视角来看,具体的研究领域则是影响转化过程的关键要素,例如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可能会从科幻作品中吸收有助于实际研究工作的灵感,而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更可能在精神层面受到科幻作品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作用于“科幻经历→转化媒介”这一过程,即此类因素倾向于对人们从科幻经历中收获的具体内容产生影响。

(6)外部因素用于指代超越科幻和科技创新自身内涵的影响因素,可视为一个伞式术语,旨在涵盖除内部因素之外可能影响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过程的各类因素。具体包括个体层面的品格特征与专业能力,及其家庭环境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条件机遇,以及社会层面的科技水平、文化氛围、现实需求、政策制度等。这些因素主要作用于“行为动机→科幻经历”和“转化媒介→科技创新活动”两个过程,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为能否发生。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根据理论饱和原则确定样本数量,即在理论中各部分已经建立相关、合理的联系之后,进一步访谈的对象不再能提供新的重要信息时便停止抽样。在现有的研究对象基础之上,在访谈第10 位受访者之后便不再能获取新的信息;为确保理论饱和,又继续访谈至第13 位受访者,亦未获取到新的信息。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模型在理论上具备饱和性。

5 结论与启示

伴随着科幻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之外更广泛的社会功能逐渐引发人们关注,相关的循证政策需求也愈发强烈,而当前相关学术探讨远远滞后于科幻照进现实的脚步。本研究在现有理论论证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讨。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这一过程切入,通过对13 位理工科博士生的深入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起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理论模型,并对“动机—过程—行为”的主路径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作出一定揭示与解释。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提供启示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相关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路径。

根据以上结论,从相关具体实践层面提出如下四方面建议:

(1)鼓励科幻文艺作品及文化的传播,促进创新创造氛围的营造。研究表明无意识接触、兴趣驱动等行为动机是个体发生科幻经历的前提,科幻经历又经由概念方法启迪等转化媒介对个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应重视科幻作品在传递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从内容创作、产品孵化、技术赋能等方面鼓励优质科幻作品及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拓宽优质科幻图书、影视等的传播渠道,展现科幻所蕴藏的科学文化及其独特审美价值,吸引受众接触科幻、了解科幻。

(2)充分利用科幻资源推动科幻教育多形式、多路径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窗口方能得以体现,并且其具体作用机制以科技人才储备、科研文化塑造等间接方式为主,因此,应从鼓励青少年释放科学幻想、培育科技人才后备军的角度出发,推动科幻教育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融合,通过科幻阅读、科幻写作、科幻绘画等多种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科幻与创新思维、提升想象力,激发青少年的探索之心与科技创新精神,鼓励其探究将科学想象转化为科技现实的具体路径。

(3)建立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促进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行为转化。研究发现,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具体机制在身处不同专业领域、社会环境等的受访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科幻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在计算机、电气工程等应用型、工程类研究领域的体现相对直接,在基础医学、理论物理等基础型、实验类研究领域的体现则相对间接。这种差异不仅与学科自身的特质密切相关,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与研发成本、资助体制、文化氛围等方面均有一定关联。因而,科技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幻对科技创新作用的差异化机制,从而为相关具体实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制度。

(4)推动多主体参与、多方面联动,为科技创新注入强有力的催化剂。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文化环境、资本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因素或多或少地作用于科幻经历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这一转化过程,例如,多有受访者表示,2021 年兴起的元宇宙、2023年爆火的ChatGPT均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相关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极大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科幻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科技创新的最终实现仍需要来自多方的合力,因而,需要充分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使科幻更好地赋能科技创新。这一观点在如吴岩等[26]以往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印证。

诚然,本研究尚存以下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首先,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不同路径和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结合定量方法实现对具体机制的精准量化;其次,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方式在个体、群体、社会等层面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视角,实现对相关过程与机制更加多维、立体的揭示和解读。

致谢:本研究的开展得到了众多科幻爱好者与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在此特别向李霜氤、刘洋、齐然、宋培城、赵晓宇、子平等13 位受访对象表示感谢。(排名不分先后,另外7位受访者暂不公开姓名信息)

猜你喜欢
科幻受访者经历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PL-01:科幻飙车党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