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苗苗 李小梅(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检验科)
临床血液检验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开展治疗。但是,在进行检验时,会出现预处理误差和实验室操作误差,也会出现标本采集、处理、保存以及仪器校准不准确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最终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造成影响。那么,血液的检验标本误差都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呢?如何避免这些误差呢?本文就此进行介绍。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采集方式不当、采集工具选择不合适以及患者状态不好等。其中,不恰当的采集方法会导致血液量不足、血液稀释或血液成分改变,从而影响各项检测指标的准确性。例如在进行静脉采集时,针头插入的深度、采用的血管径选择以及采集部位的清洁程度,都可能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
2.血液标本的保存也是血液检验标本预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如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环境温度不适当会导致细胞破裂、蛋白质分解等现象,从而影响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
3.实验室操作过程中,样本处理误差是一个常见问题。一旦样本进入实验室,就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处理,例如离心、血浆和血清的分离等。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就会导致样本被污染、丢失或混淆,最终造成误差。如果在检验时,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各种检验仪器老化,校验不准确,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4.人为操作误差也是实验室操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在样本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录入等环节,操作人员可能因为技能不足、疏忽等引发误差。因此,培训有素的操作人员、严格的操作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都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分类误差的发生类型和主要原因,那怎么才能减少这些误差呢?
在进行标本采集之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确保标本采集顺利进行。在选择采样工具和部位时,应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不同进行准确的选择,确保采集的标本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真实生理状态。同时,选择适合的标本容器,并严格遵循相关的标本采集流程,尽量减少容器污染和误差,确保采样质量。
在标本保存和运输方面,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保障标本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保存,以防止其成分发生改变。对标本进行准确标识是标本识别和追踪的基础,避免标本混淆和错误。在标本运输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运输容器和方式,以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稳定。特别是在长距离运输中,需要采用冷藏或冷冻的方式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以防止温度变化和振荡对标本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还要建立记录和追踪机制,及时监控标本的流向和状态,有效解决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标本的接收和登记是流程的起点。一旦标本送达实验室,操作人员应迅速接收并准确登记,准确核对标本标识与患者信息是否一致,查看标本容器是否完整。
对于需要进行离心分离的标本,如血清或血浆,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离心速度和时间进行分离,确保上清液和沉淀充分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要避免振荡或混合,以防止样本成分再次混合。样本分配是将标本分配给不同检测项目的过程,在这一步骤中,操作人员需要按规定的方式进行分配,确保每个检测项目所需的样本量准确,并避免同一标本被多次冻融,以防止样本成分的变化和损失。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规定的储存温度,确保不同类型的样本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以防止样本成分的变化。
在整个标本处理流程中,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非常重要。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包括标本接收、分离、分配和储存等,以便追溯和核实,发现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不同类型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测量误差,需要对其定期进行校准。校准过程包括仪器的零点校准和斜率校准,以校正仪器的偏差,确保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要对仪器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本来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质量控制样本应覆盖检测范围内的多个浓度水平,以检验仪器在不同浓度下的表现,以便准确判断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质量控制还包括质控图的绘制和分析。质控图是根据多次质量控制结果绘制的图表,可以用来监测仪器的长期性能变化和稳定性。通过分析质控图的趋势,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纠正措施,以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
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操作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环节。内部质控和外部质评是质量控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辅以数据分析和异常结果处理,一起构建了高质量实验室操作的有效策略。内部质控是实验室内部使用标准样本进行自我评估的方式,以监测实验室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每次检验中,操作人员应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本进行测试,然后将结果与预期值进行对比。通过持续监测内部质控数据,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外部质评则是与其他实验室共享标本,将自己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室应定期分析质控数据,保持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如果出现异常结果,操作人员应立即进行调查,确定异常的原因,如是否存在操作失误、仪器不精准、样本变异等问题。针对异常结果,建立明确的处理流程,比如重新检测、核查操作步骤等。对于多次出现的异常情况,应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总之,临床血液检验关乎患者的治疗方案,它的准确度对判断病情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样本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流程,定期校准仪器,在不断的实践中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还要加强对检验的质量控制,通过不断优化质量控制策略,为临床血液检验提供更加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