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转变,有利于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供给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重点在于加强榜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文化作用,创新振兴路径。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要构建高校学生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平台,设立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大学生工作服务站,引导高校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自教育部提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以来,全国各地高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倡导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各类课程,以形成协同效应,强化立德树人。民族地区因自身独特的条件,在课程思政建设当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当前思政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从而为民族地区培养对口人才,如何将课程思政通过合适的实践平台与传播载体发挥其“春风化雨”的作用,仍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通过精准培养、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校地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支能够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服务的全方位、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转变
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转变。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高校在课程思政模式与方法的建设中,更应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搭建合适的实践载体,将民族地区的发展特色融入课堂,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与服务意识。要实现传统思政教学模式向民族地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的转变,思政教育的手段、方法及实践平台的转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民族地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但民族地区还存在“致贫原因复杂、市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实情”[2],因此需要更为专门化、精细化的人才。所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乡村振兴供给人才,必须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托,促进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培养一支品德好、专业强、情怀浓的人才队伍,这对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快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转变。
(二)有利于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供给全面发展的人才
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供给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民族地区创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以培养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己任,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持久动力,同时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践性与教育性的拓展,为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提供参考。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学生自觉投身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心系民族地区的发展,高校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实践中给予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指引,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在二者相融合的模式下,培养出一批真正热爱民族地区、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重点
民族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自愿投身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中,民族地区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利用思政资源,强化学生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青年自觉关注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和人格塑造。
(一)加强榜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课程思政引领学生主动投身民族地区建设,应加强榜样教育,坚定大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的理想信念。首先,高校通过加强榜样教育,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民族地区建设。民族地区的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从民族地区的榜样人物教育中,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服务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使命感,使学生了解到真实、生动的民族生活,使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将榜样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里,激发大学生向各个领域榜样人物学习。如青海省可可西里的“守望先锋”邱培扎西,坚定理想信念,毅然投身于藏羚羊保护工作,为民族地区生态振兴做出贡献。
(二)发挥文化作用,创新振兴路径
民族地区文化特色鲜明,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民族高校課程思政要将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振兴发展结合,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青海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青海高校和地方政府需重视本土文化形象的挖掘,如“三江源头,神山圣水;西羌古地,聆听史音”,突出青海的地理风貌、民族风情,实现民族地区区域联动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除对民族地区提供物质和人力帮扶外,也要注重对民族地区的思想引领。民族地区多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宣传,提高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建设+网络宣传”相结合,使“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推广民族特色文化,并不断赋予民族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将民族地区打造成具有强烈情感意识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实现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路径
高校应逐步探索出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学生从多个维度服务民族地区振兴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培养模式,构建民族特色教育品牌。
(一)构建高校学生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平台
高校应结合区域发展特色、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地方政府需求导向,发挥高校的优势,通过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平台优化,培养出真正能扎根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水平低、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旧严重。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在培养计划里,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与民族地区发展的结合点,构建高校学生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平台。基层党组织可通过此平台诉诸自身的需求,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平台向基层党组织建言献策,高校通过建立此类平台,可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驻村实习,作为社会实践项目,由学校组织、乡村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校学生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参与度。
(二)设立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大学生工作服务站
高校可在民族地区设立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大学生工作服务站,鼓励学生驻村下乡,促使高校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发展瓶颈,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真正把服务民族地区落到实处。民族地区高校可结合地方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学有所用。大学生对民族地区缺乏全面的认知,对民族地区的振兴发展更是认识不足,而高校思政教育承担了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大学生工作服务站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的平台,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发展的现状,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立足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找到推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引导高校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地区更是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资源禀赋,因而民族地区的振兴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发展战略。如何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做到“知行合一”,则需要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努力。如青海高校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结合青海地区乡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产业资源,加强环境类相关学科、经营类相关学科、人文社科类相关学科,以实现乡村振兴为导向,改变单一课程设置结构,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个学科间的协同发展与优化升级,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的精准对接,解决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下,培养学生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全力以赴、大爱忘我的奉献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肩负起推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0).
[2] 李桂,孙善杰,李蓉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8-33.
【基金项目:青海民族大学2022年校级规划项目“自媒体对青海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2022XJX05)】
(作者简介:喻雯,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