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中国化: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2024-01-19 19:57:19林绪武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月刊中国式现代化

林绪武

内容提要 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是20世纪以来对现代化讨论的又一次浪潮,回顾历史上关于现代化的讨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化”概念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而中国“现代化”实践要早于“现代化”概念。近代以来,社会各方力量都为探索中国现代化做出一定贡献,然而,他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成功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雏形。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从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现代化探索的中国化。

中国现代化的讨论,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独立评论》为代表的自由知识分子和以《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的作者为代表的唯物史观知识分子,是这一讨论浪潮中的主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带来关于现代化讨论的再次浪潮。当前,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对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又一次浪潮。在不同时空形成的现代化讨论浪潮,与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紧密相关。因而,在当前对中国式现代化讨论的浪潮方兴未艾之际,回顾历史上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讨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及未来发展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民主革命时期从现代化到中国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现代化”实践早于“现代化”概念

众所周知,“现代化”源自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发生产现代化之端”[1]郑林庄:《生产现代化与中国出路》,《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现代化包含多方面内容,诸如现代化的概念、起源、理论、进程、实践等。就中国现代化而言,近代中国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中国“现代化”实践要早于“现代化”的概念。曾有人提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中国现代化,始于前清末年”,“所谓‘西学为用’的运动,即是要把船舶和军器工业化”[1]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陈旭麓先生把洋务运动称为“近代化一小步”[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96页。。这一中国现代化开端之说,是指由中国人推进的中国现代化。实际上,此前近代的西学东渐,已开启中国现代化实践。

推动近代西学东渐的群体最初是西方的传教士,他们翻译出版图书,创办新式报刊,设立教会学校,开办西式医院……“传教士引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开启了当时中国面向世界的眼界。这无疑较封建思想是先进的,并可成为近代中国人选择和借鉴的内容,对近代中国的改革运动也不无促进作用”[3]杨生茂:《序言》,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一方面,传教士通过传播西学对晚清中国现代化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传教士的活动又同晚清中国现代化进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甚至造成对中国现代化的误导”[4]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514页。。因此,关于传教士传播西学及同中国现代化关系的问题,我们须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

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开启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主动了解、吸收西学的趋向”[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第508页。。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西学传播的主体。之前,西学更多来自“泰西”,学的是“欧风美雨”;此后,西学多来自东方的日本,戊戌变法尤其庚子事变以后,“要学西方,先学日本,几成为国人共识”[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第508页。。梁启超曾说:“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尽管西学来源和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但当时所言现代化即是指“西化”或“欧化”,后来甚至有人提出“全盘西化”。传教士之外,西学东渐的群体逐渐以中国人为主体,主要有洋务派、驻外使节、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革命派、留学生等,他们都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赴美幼童,是中国近代官派的第一批留美学生,这得益于容闳的积极推动,试图“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8]容闳:《西学东渐记》,恽铁樵、徐凤石译,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这虽无现代化之名却有其实。此后形成了留学欧美、日本等持续不断的留学运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特殊运动”。留学生群体,“就是中国最早、最直接地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和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特殊群体”[9]周棉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近代中国留学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中国的现代化”[10]张海鹏:《序》,周棉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综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同程度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1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因而,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历史重任落到中国共产党人身上。

二、由“近代化”到“中国现代化”

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是“近代化”而不是“现代化”。1922年3月,《民铎》杂志提及“近代化的孔家思想”[12]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上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74页。,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最早出现“近代化”一词。也有学者指出,1921年9月,《申报》登载的题为《西厢(近代化)》的一则广告[1]《西厢(近代化)》,《申报》1921年9月4日。,才是中国最早使用“近代化”一词。1922年初,《东方杂志》一文提出乔治·鲁素尔的诗“比较的更多现代化”[2]化鲁:《爱尔兰诗人A.E.访问记》,《东方杂志》第19卷第1号,1922年1月10日。,则是“目前所见的中国最早使用‘现代化’一词”。1923年,《东方杂志》刊文将“农业文明”向“商工文明”的转化概括为“中国的现代化”[3]丏尊:《马尔萨斯的中国人口论》,《东方杂志》第20卷第10号,1923年5月25日。。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近代化”“现代化”概念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4]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

1927年8月,《大公报》提出“建造近代式国家”,指出“我们要想建造近代式国家,须先建造近代式社会,要想建造近代式社会,还得要养成近代式国民”[5]《中国国民的衣食住》,《大公报》1927年8月23日。。“近代式国家”“近代式社会”“近代式国民”等新名词及彼此的逻辑关系,是对“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景。此后,该报为探求中国政治现代化展开了一系列讨论。1930年7月,该报指出,“所谓现代化的政治,第一须确立法律秩序,第二须表现民众意志”。然而,时人最大苦痛“更在于言论自由完全消失”,民众意志无宣泄机会,“从前不过不许说,近来则一变为不许不说。……此种政治,谓之非现代化固可,谓之超过现代化,亦无不可”。政治既非现代化,“则社会上任何事业之畸形发展,终无补于国计民生,中国今日所苦,正在此点”。该报疾呼:“欲促进各方面之平衡发展,应以促进政治‘现代化’为捷径。”[6]《现代化与非现代化》,《大公报》1930年7月7日。因为政治现代化对现代化国家而言尤为重要,为当时中国所急需。不过,九一八事变之后,《大公报》认为国难当头,“救国亟务在工业化……工业化而后有国防,故此为民族兴废存亡之关键也!”[7]《中国之工业问题》,《大公报》1932年5月1日。中国的存亡问题将取决于能否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是民族经济建设的出路”[8]《经济建设的出路》,《大公报》1935年6月28日。,经济现代化更为急需。同时,该报称“:现代化乃自然必至之趋势”,是进化公例所要求的[9]《现代化与非现代化》,《大公报》1930年7月7日。。即是说“,现代化”蕴含着进化论的逻辑,任何民族和国家终将走向现代化,中国亦然。

20世纪30年代初,建设“现代化国家”更为中国知识界关注,傅斯年、胡适、蒋廷黻等自由知识分子都在《独立评论》发文有所探讨。傅斯年提出:“一个大民族之统一与近代化,一面需要自身的努力,一面也要适宜的环境。”[10]孟真:《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一瞥》,《独立评论》第22号,1932 年10月16日。胡适指出,“满洲国”取消后,中国政府恢复东北领土与行政主权时应该声明,“东三省的政治组织应该尽量现代化,政府人选应该以人才为标准,决不使军阀割据的政治复活”[11]胡适:《论对日外交方针》,《独立评论》第5号,1932年6月19日。。蒋廷黻认为,中国落后于日本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化的迟缓”[12]蒋廷黻:《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与国际》,《独立评论》第45号,1933年4月9日。。能否实现“现代化”,成为事关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现代化”道路成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重要出路,建设“现代化国家”则成为核心目标。

南京国民政府体制内的翁文灏提出,“立国虽不妨以农业,建国则必须以工业”,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农立国,以工建国”[13]翁文灏:《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论丛》,资源委员会秘书处1943年印行,第1、3页。。这一主张“综合双方观点之所长,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14]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上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3页。。翁文灏的工业化理念及对经济制度的主张,没有拾取英美的自由的民主经济模式,而是采取折中的国家干预的经济制度,这同古典自由主义市场导向的主张有矛盾之处,实际上仍是新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工业化后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1]李学通:《幻灭的梦——翁文灏与中国早期工业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追求中国现代化的一次理性选择和具体尝试。然而,在南京国民政府体制内,这一政策推行后的实质性效果却是城乡对立的加剧,政府主导的统制经济型工业化则助长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的工业化努力,只能是为虎作伥。同样,吴鼎昌主政贵州时,省政府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各县县与乡镇权责划分方案》,是对县、乡基层行政体制的大胆革新和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该方案引起媒体的关注,认为吴在“基层上也在做着亘古未有的改革,以期配合全局,使国家早日走上现代化和工业化”[2]徐盈:《“平淡的设施”——记吴主席鼎昌谈黔政》,《大公报》(重庆)1943年9月28日。。

因此,实现中国现代化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追求的重要目标。他们观察到,尽管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内讧不已,南京国民政府“虽非情愿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模仿西方以寻求国家的现代化。而这些点滴的进步,在他们看来,毕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社会,进而逐渐把国家引向现代化”[3]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历史证明,他们追求中国现代化无可置疑,然而,把现代化的希望寄托于南京国民政府无疑是缘木求鱼。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现代化的中国化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民主政治的争取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3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前,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为中国近代民主的探求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两大诉求,“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5]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方面,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传统的儒家封建礼教思想,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切旧道德、旧政治的根源,“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6]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另一方面,他们宣扬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7]《陈独秀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7页。。“欧美现今一切之文化,无不根据于人权平等之说。”[8]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欲尊重一己之自由,亦必尊重他人之自由……以养成互相尊重自由权利之习惯,此谓之平等的自由也。发扬共和精神,根本赖此。”[9]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这一“平等的自由”概念,对于当时社会认可和接受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具有重要的价值。显然,先进知识分子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从一开始就体现了移植和转化相结合。尽管先进知识分子所宣扬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但相较于封建专制,仍具有进步意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加先进。一方面,他们肯定共和政治的重要价值,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俄国革命前的亚洲,打倒封建主义就是共和政治的功劳。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代替资本主义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要起来代替共和政治,也和当年共和政治起来代替封建制度一样,按诸新陈代谢底公例,都是不可逃的运命”[1]《陈独秀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把发展民主放在重要位置,党的二大正式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民主共和国”等,民主集中制逐渐成为党的根本原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边区的“三三制”政权,都体现了重要的民主思想和理念。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要求国民党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在抗战胜利前夕又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都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现代化探索的重要成果,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工业化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李大钊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早在1921年3月,李大钊就提出:“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2]《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54页,第360页。他又提出:“今日在中国想发展实业,非由纯粹生产者组织政府,以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抵抗此世界的资本主义,依社会主义的组织经营实业不可。”[3]《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54页,第360页。强调要建立民主政府,推翻国内反动统治和国外资本主义统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推动工业化。1923年5月,瞿秋白主张中国要“以工立国”,认为从当时中国现状来看,“全国经济生活已渐入工业的范式”,“以农立国”根本就是“纯纯粹粹的唯心论”[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7、59页。。同年10月,恽代英撰文指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吾以为殆无疑议。”即中国只有成为工业国才能立足于不败,和“以工立国”几无不同,批驳了“中国不宜工业化”之说。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国人之生路俱为外国工业之所压迫而日趋逼狭……此非吾之工业有以与外国相抗衡,盖惟有万劫而不复。岂尚得谓中国不宜工业化乎?”[5]《恽代英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130页。显然,中国并非不需要工业化,而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国资本的掠夺,才能走上属于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同时,瞿秋白提出,各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根据各国“现存的实有的基础”,必然建立“种种‘社会主义生产’之不同形式”,“必暂呈互异的社会主义,——各国各有其特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51页。。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不存在定于一尊的问题,各国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具体形式,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29年12月,瞿秋白再次提出:“只有工农革命的胜利,方才能够解放中国,使他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之下,用极快的速度,实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64页。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才能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社会条件。

20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许涤新指出,中国若想“立国”,“必须更进一步,从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上,从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剥削关系上,从这种障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观点上去给‘以农立国’论以坚强而致命的回答”。即以中国革命完成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从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尽量的工业化”,“使农业工业化”[8]许涤新:《关于中国以何立国的问题》,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下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03、1007页。。抗战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仅是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雏形。

3.军队的现代化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讨论,最早始于全面抗战时期的军事现代化。无论是政治上实行民主还是经济上搞工业化,前提都是要取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首先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军事现代化则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影响因素。1938年1月,周恩来在《怎样进行持久抗战?》中指出:“我们虽不赞成唯武器论的观点,然而军队技术的提高,装备的现代化,是迫切需要的。没有装备好的技术高的政治坚定的现代化的几十个师,是不能最后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要在提高技术条件和军队现代化的基础上”战胜日本帝国主义[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明确阐述“现代化”问题。这一认识显然是着眼于抗日战争的实际需要,面对日本以现代化的装备和军队侵略中国,中国军队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也要努力提高军事技术和装备等领域的军队现代化,才能赢得胜利。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这是毛泽东最早明确使用“现代化”一词。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中也提到,抗日的民族自卫战争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有政治坚定、指挥统一、装备优良的数百万正规的、现代化的国民革命军作为主力才能达到目的”[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同时,朱德也意识到了现代交通建设对于现代化军队的重要作用,提出“交通对于现代化的军队,是一个决定胜负的要素”[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抗日战争胜利还有许多重要论述。1938年7月,毛泽东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指出,为了达到战胜日本和建立独立、自由、幸福新国家的目的,“首先在军事上必须求得前线作战部队战斗力之加强,敌人占领区域中人民游击战争之大规模的发展及有现代化武装之坚强部队的创立”[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多方设法从外国输入新式武器,用以逐渐改善军队的装备,创立真正现代化的机械兵团。”[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1939年9月,毛泽东等发表的《我们对于过去参政会工作和目前时局的意见》再次提出,“建立国防工业,加紧对外购置,期于两年内完成××个国防师的现代化装备”[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95页,第555页,第864页。。随着抗战形势和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更为注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这既是着眼于抗战需要,也是基于长远的目标。1943年8月,朱德在《军事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所谓技术教育,并不是指那些现代化的新技术而言,而是如何把现有的技术练好,务使每个战士在现有条件下,既能在部队中集团作战,又能在分散时各自为战。”[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55页。此外,林彪、贺龙、左权等人,对于军队现代化也有探讨。1938年5月,林彪强调了建立现代化国防工事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的防御战,是依靠有坚固的现代化的防御工事的。中国过去因民族的不团结和国家的贫困,还没有能够建立起起码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事。”[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第101—102页,第118页,第492页,第614页,第451页。1939年7月,贺龙在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会议上的讲话谈道:“各级司令部要进步到能组织阵地战和现代化军队的战斗,因而我们司令部将有着更伟大的任务。”[10]《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95页,第555页,第864页。左权则认为:“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技术,没有灵活的战略战术是不能把敌人赶到鸭绿江边的。”[1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95页,第555页,第864页。

从全面抗战时期我军注重提高装备现代化的努力,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这正是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队,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重要保障。此时,现代化军队的各项保障工作的现代化也引起共产党人的重视。1947年1月,陈毅的《一面打仗一面建设》提出:“我军装备改善已接近现代化的水平,而交通条件、运输条件、供应组织条件则尚是手工业式的。”[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第198、201页。5月,刘伯承也提道:“马歇尔把交通问题、铁路问题,提得很高,也是为了东北。现代化没有铁路,就等于黄牛拉汽车,炮兵怎么办?吃饭怎么办?都解决不了。”“现在敌人是现代化的。我们就要学习、自修,否则要吃亏。”[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第198、201页。正是基于敌军的现代化,我军不得不加快现代化的步伐,而军队现代化亦涉及诸多配套和保障因素,特别是现代化交通至为关键。

总体来说,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军队现代化形成了许多共识,并在此指引下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具体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中国现代化先决条件;第二,中国现代化的方式[3]《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这次讨论中,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观点得到更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转变的社会基础。

首先,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有讨论者提出,“健全之经济,清明之政治,安定之社会,适当之教育,及良好之心理”是先决条件[4]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有讨论者主张,“现代化的关键在普及教育”[5]金仲华:《现代化的关键在普及教育》,《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因为“政治的影响是由上而下的,教育的影响是由下而上的”[6]杨端六:《中国现代化之先决问题》,《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重要的是,有讨论者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7]孙静生:《产业革命与中国——欧美日本产业革命之经过与我们今后应取之途径》,《申报月刊》第2 卷第7 号,1933年7月15日。,或“脱离帝国主义的羁绊”[8]吴觉农:《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或提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唯一的前提要件是‘打倒帝国主义’”[9]樊仲云:《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前提》,《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更有讨论者提出,中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根本上应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现社会制度”[10]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

其次,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主义方式。多数讨论者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应当采取社会主义的……推进社会主义式的‘中国现代化’”[11]李圣五:《中国现代化的条件与方式》,《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另一种是资本主义方式。资本主义方式又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欲使中国现代化,以采用私人资本主义为宜”[12]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的方式“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即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13]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

中国现代化之所以要采取社会主义方式,是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生产与分配才有合理的处置”[14]张良辅:《中国现代化的障碍和方式》,《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同时,“许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根基”[15]戴蔼庐:《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加之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已露出破绽,“濒于没落”,中国现代化须采用“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中国的“产业革命”要打破封建的地方经济,完成现代的国民经济,“必须为社会主义的准备”[16]樊仲云:《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前提》,《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为此,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应当用国民资本来促进”[17]陈彬龢:《现代化的方式与先决条件》,《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这也表明,“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是不需要,亦是不能依靠外资的”[18]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同样,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选择资本主义的方式“是无法走的一条远路”,“应该采用社会主义的方式”[1]吴觉农:《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

而提出中国现代化要采取资本主义方式,是因为中国是“生产落伍之国家”,“社会主义重分配,而我国当前之问题乃属生产”[2]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同时,“实现中国现代化,不能不借用外国资本”。除苏联外,“与我国经济与政治有密切关系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国家”,由此,中国现代化“不能采用急进的社会主义”[3]陶孟如:《中国现代化问题》,《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不过,政府可以采用社会主义性质的立法,以便减少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即使这样,仍有论者提出当时社会主义“非我国所需”,将来“或有施行之之必要”[4]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

总体而言,“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关于现代化的讨论,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观点占据主流。不过,有些观点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讨论者提出“中国目前的急务是应厉行社会主义革命政策”,强调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废除私有制度,要由国家掌握土地、铁路、矿产、银行等国民经济的控制权[5]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这一见解后半句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但前半句显然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一致,其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下一步。

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影响

前述讨论中曾提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踏上现代化之路,“根本上应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现社会制度”。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根本前提和基础,这实际上符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毛泽东说:“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6]《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2页。然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之下,中国不可能建立和发展新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需要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具有明确现代化目标的革命”[7]黄一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次历史性跨越》,《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因而,中国现代化要采取社会主义的主张切合了这一点。同时,“(一)排斥帝国主义在华一切势力,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二)消灭帝国主义在华的工具”[8]陈彬龢:《现代化的方式与先决条件》,《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是中国经济结构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先决条件。而如何实现这样的条件,讨论者们并没有给出答案。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则给出了科学回答:“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只有中华民族大翻身和中国人民大解放,才能“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1935 年6 月,时人指出,中国现代化不仅要吸取、运用西方文化,还要“保留中国民族特征,加以中国民族创化,成为一种新文化”[10]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中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560页。。即是说,源自西方的现代化,被引进到各民族国家后,需要实现民族化、本土化。1940 年2 月,马克思主义学者则把“国粹论”“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中国化运动”等多种思潮,整合为中国“一步一步的在‘现代化’”的发展史,现代化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经过中国民族的消化,而带上一种特殊的中国味道”[1]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中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93—695页。。因而,这时关于“现代化”和“中国化”关系的思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某种借鉴,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中国现代化“总要归结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3]董之学:《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15日。。有学者提出,“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是在唯物史观兴盛的语境下发生的,或具有党派政治的背景,可以视作日后中共普及的中国现代化观念的一种思想源头”[4]孙宏云:《中国“现代化”观念溯源——〈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唯物史观对这次讨论产生了直接影响。讨论中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观点占据主流,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定的民意支持。当然,以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首要任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所以,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又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最终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五、结语

“现代化”同其他舶来品一样,引入中国后一定有本土化、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一方面,近代中国的社会各阶级、各群体或多或少为现代化的探索做出了一定贡献,中国现代化是多种社会力量合力共同推动的进程。另一方面,受阶级、时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社会力量并没有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在从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奋斗是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转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转变的社会基础。同样,中国共产党对这次讨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现代化到中国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现代化发展的一般性,又具有中国本身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各种社会合力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连续性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新飞跃。这既是对向西方和苏俄学习现代化成败的总结和借鉴,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月刊中国式现代化
数 独
中学时代(2022年9期)2022-10-08 02:33:12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 14:53:36
画与理
诗选刊 月刊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4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8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中国式失败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民主与科学(2014年5期)2014-12-20 01:58:26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