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悦 孙明涵
1.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 青岛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青岛266100
渔业是我国传统农业优势产业,也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2020 年全社会渔业总产值已达到27 543.47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2.7%。水产品作为我国农业传统优势品种,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目前农产品贸易中唯一保持贸易顺差的品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作为两个世界级的渔业大国,一直以来都是彼此水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2017 年,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水产品进口来源市场,仅次于俄罗斯,同时美国也是我国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水产品出口市场。随着中美之间水产品贸易联系的密切性逐年增强,自199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美双边水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已经从3.24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30.12亿美元。两国的水产品市场结构也已经形成相互补充、彼此渗透的贸易格局。
从2018 年3 月美国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起,美国对华开启大规模加征关税,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全面爆发。随后中美贸易争端也开始殃及渔业以及水产品贸易领域。2018 年6 月15 日,美国政府发布了针对中国的第一轮加征关税产品清单。自2018 年7 月6 日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340 亿美元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包括水产品)。2018 年7 月10 日,美国公布的加征关税商品的第二轮清单中,对我国2 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包括原产于我国的几乎所有输美水产品。由此中美贸易摩擦正式大规模影响到我国渔业以及水产品贸易领域。2018 年中美水产品贸易额减少至29.82 亿美元,2019 年则继续下滑至22.46 亿美元。中美在彼此渔业以及水产品市场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也使得此次贸易战对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剧烈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即《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中美贸易争端有所缓和,但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方面表示将会暂时保留特朗普时期对华关税。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将向长期化趋势发展。因此,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政策效应对我国水产品贸易以及渔业发展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少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渔业生产及贸易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过描述性研究。在影响效用分析方面,刘子飞等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挤压我国海洋渔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我国捕捞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水产行业从业者失业的风险[1]。张瑛等的研究表明集约边际在中美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2]。郑莉等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海产品以及海洋渔业的影响概况,并阐述了贸易摩擦对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海产品进出口、海产品消费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3]。刘钊对于美国FDA-117 法规对于大连输美海产品的贸易影响及策略进行了研究[4]。李文文从产业安全角度分析了贸易摩擦产生原因以及水产品在贸易摩擦下的发展情况和特征,分析其经济效应,发现水产品贸易摩擦会通过增加贸易成本来影响贸易条件、模式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5]。在应对策略展望方面,胡玥等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加强同美方进行水产贸易谈判,在稳定既有市场的同时要加速渔业产业转型,减少对美市场的依赖[6]。杨碧琴等对海南省水产品应对中美贸易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对策[7]。宋海英等对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地区的水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为我国积极应对中美摩擦,寻找第三方贸易替代国提供了支撑[8]。也有少数学者在贸易摩擦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领域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卢昆等构建多变量灰色模型运用反事实推理法对2018 年和2019 年的中国水产品贸易额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实际值与预测值来测度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的影响[9]。陈明康等对水产品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采用ARIMA 模型对2018—2022 年的中美贸易差等警兆指标进行预测[10]。贺梅英等利用三元边际分析模型以及VAR 模型探究中美双边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关税对中美双边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的影响。中国对美国水产品出口中,整体来看,数量边际贡献最大;从关税影响来看,关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最大[11]。
已有文献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一方面由于时间的限制,已有实证研究很少对贸易摩擦发生前后水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对比,建立模型定量分析贸易摩擦的影响。另一方面,少有文献将我国与美国的水产品贸易状况同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设立对照组控制假设不存在贸易摩擦时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这些因素导致难以深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净政策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于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验证,为常态化应对水产品贸易摩擦,实现渔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双重差分法是指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指标变化趋势差异的比较,构造出反映政策效果的双重差分统计量,通过数值结果来量化估计某政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在我国,周黎安和陈烨最早将双重差分法引入经济研究领域,将安徽省的农村税费改革视为一次准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效应[12]。相对于静态比较法,双重差分法使用个体数据进行回归来判断政策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13]。该方法能够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的涉渔政策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控制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从动态角度评估贸易摩擦涉渔政策效应。因此,为了有效识别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所施加的净政策效应,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来测度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涉渔贸易政策效果,增加了对照国家组进行研究,使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利用双重差分变量did的显著性作为判定政策影响是否显著的主要依据。借鉴参考谢建国等[14]对于中美贸易冲突贸易后果的研究,将基准模型设置如下。
在该模型中,c表示与中国进行水产品贸易的各个国家,t表示贸易时间节点。其中被解释变量Tradect代表中国对于国家c在t时期的水产品贸易额,did=period×treated表示时间虚拟变量period与地区虚拟变量treated的交乘项,Xc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除此之外,模型还控制了国家固定效应Dc以及时间固定效应Dt,最后εct表示随机扰动项。本文根据不同因变量Tradect构建以下3 个实证模型进行具体衡量。其中被解释变量lnsumct、lnimct、lnexct分别表示对数化处理后的中国与国家c在t时期的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水产品进口贸易总额以及水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用lngdpct、lnratect、lnreservect、lntotalct来表示对数化处理后的控制变量,分别表示对数化处理的某国c在t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汇率、外汇储备以及进出口总值,变量具体说明见表1。
表1 模型中涉及的控制变量及简要说明
1.2.1 被解释变量
2019 年底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全球贸易行情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水产品贸易变动产生了较大的叠加效应。为了避免该因素扰乱模型测度的准确性,同时考虑研究数据的时效性,本文采用中美贸易摩擦中水产品贸易限制政策实施(2018 年第二季度)前后共16个季度的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组成的季度面板数据。选取与我国水产品贸易总量排在前列的9 个代表性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泰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将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与这些国家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水产品贸易数据采用中国HS2012 以及HS2017 编码中03 章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获取自EPS 中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在实证检验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平稳性,同时避免样本出现异常点现象和异方差问题,将贸易伙伴国的水产品进出口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外汇储备以及进出口总值进行对数化处理。
1.2.2 解释变量
根据双重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设置了国家虚拟变量treated、政策时间虚拟变量period以及两者的交乘项did。其中国家虚拟变量中作为实验组的美国变量值为1,其余国家作为对照组,变量值均为0。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清单中涉及渔业的绝大部分水产品的政策文件于2018 年6 月提出并宣布于同年7 月实施,所以本文将政策时间节点定于2018 年第二季度。政策时间虚拟变量中以2018年第二季度为界,2018年第二季度以前季度变量值都为0,在此之后的季度虚拟变量数值都为1。
1.2.3 控制变量
高金田等利用双重差分法发现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显著促进国家间水产品贸易[15]。荀梓莹等在研究中国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时认为各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外汇储备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16]。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货物贸易状况区别,本文纳入了货物进出口总额作为反映两国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控制水产品贸易国别异质性季度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以及可得性,筛选出表1 内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表内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国家统计局,获取自EPS 世界宏观经济数据库以及锐思宏观数据库。
本文模型中涉及的各变量的基本统计指标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在应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冲击效果的测度时,需要满足3个前提条件[17]。
①随机性假设。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满足政策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因为该争议的产生取决于美国单方面国家战略和政府决议,是中美两大国在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动态博弈的过程。贸易战的发起、结束以及相关政策对于渔业的冲击无法进行预知。因此,本文认为中美贸易战的涉渔政策的发生对于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满足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②唯一性假设。2018 年6 月15 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包含水产品在内的第一轮加征关税产品清单。2018年7月6日,进而对包括水产品在内的约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8 年7 月10 日,美国对原产于我国的几乎所有输美水产品加征10%关税。因此本文认为2018 年第二季度是中美贸易涉渔摩擦政策的起点,政策实施具有唯一性。
③平行趋势假设。要求在政策发生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解释变量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轨迹,从而排除政策后因变量的趋势变动是由于本身处理组和对照组变更前的不同变动趋势所驱动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实证回归的方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保证参与DID有效估计模型的变量满足共同趋势假定的前提条件,如果中国与作为实验组的美国与作为对照组的其他国家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前的各项贸易额指标变化趋势没有差异,即代表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检验模型如下:
其中,period()t表示检验的时期,其余变量的设定与模型2一致。为了将数据整体时间跨度进行均匀检验,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时以2018年第二季度为界,前后各划为3 个时期。其中pre_1 到pre_3 分别代表2018 年第一季度与2017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以及2017 第一季度与以前的时期;current代表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实施当期;post_1到post_3分别代表2018年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201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以及2019年第三季度与以后的时期。并且为了避免产生完全共线性问题,去掉政策节点前一期作为基准组。lnsum、lnim、lnex分别表示水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以及出口额。由表3 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知,被解释变量为水产品进出口总额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pre_n结果均不显著,即政策冲击发生之前,处理组国家和对照组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状况区分并不显著,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条件,可以进行DID 的基准回归。被解释变量为水产品进口总额的pre_2结果显示显著,未通过平行趋势检验,说明实验组国家和对照组国家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前的水产品进口状况不具备共同变化趋势。
表3 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平行趋势检验结果
进一步通过图示对中美贸易摩擦政策作用的动态经济效应进行呈现。从图1 以及图3 中可以看出,在政策发生的前三期交互项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内并不显著异于0,这说明政策时点前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模型2 和模型4 通过平行趋势检验。从图2 中可看出模型3 在政策发生前第二期的交互项系数显著异于0,处理组和控制组不具备稳定持续的平行趋势。
图1 lnsum平行趋势图
图2 lnim平行趋势图
图3 lnex平行趋势图
基于通过平行趋势检验的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水产品进出口总额以及出口总额的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基准回归结果
在表4 的2 个模型中,核心解释变量did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的R 值均大于90%,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解释能力较强。其中水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核心变量did在1%的置信水平上表现显著,水产品出口总额也在10%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两者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
对于控制变量汇率。在两个模型中,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变量汇率对我国对美水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出口总额存在显著关系。在模型2 的结果中,汇率对水产品进出口金额有正向显著关系;模型4 表示汇率对出口总额有负向显著关系。国际贸易中,当人民币升值时本币汇率上涨,即本币价格提升、兑换外币的能力提高,一般会起到抑制出口、促进进口的作用。从模型4 的实证结果来看,汇率与水产品出口成负显著关系也印证了这一点。水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与汇率同方向变化,表示我国水产品进出口以进口为主。市场购买力增强时,水产品进出口总额整体会随汇率上升而增加。
在两个模型中,国民生产总值以及货物进出口总额与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结果并不显著。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表明生产总值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并不明显。同时外汇储备与水产品出口额存在一定的负显著关系。一般来说出口增加并且大于进口时增大贸易顺差会拉动外汇储备上升,但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时,进口与出口同时下降,当进口产品贸易额下降幅度小于出口产品贸易额下降幅度时,会导致外汇储备上升,从而可能会造成外汇储备与水产品出口金额反向变动的情况发生。
2.3.1 安慰剂检验
为了检验以上实证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考察评价方法和实证结果解释能力的可信度,还需要通过进行稳健性检验来进行验证。参考曹春方等[18]的研究,采用前置政策时间的方法对通过DID 检验的模型2 和模型4 进行检验,以避免实证结果受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固有差异影响。具体采用将政策时间节点提前两年的方法进行安慰剂检验,即将中美贸易摩擦中涉渔政策颁布的时间节点从2018年第二季度提前至2016年第二季度,将2016 年第2 季度之前的period虚拟变量值设为0,2016年第二季度及其之后季度的period数值设为1。稳健性检验仍旧控制了国家固定效应与时间固定效应。如果提前政策时间节点所得到的新的交乘项did1的回归结果仍显著,则不通过稳健性检验;如果核心解释变量did1的结果不再显著,改变政策时间节点结果不再相同,则表明上述模型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安慰剂检验结果
上述安慰剂检验结果表示模型4 的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这说明基准回归结果中,中美水产品贸易状况改变正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所颁布的渔业相关贸易限制政策所导致,排除中美贸易摩擦政策因素后中美贸易并未出现相同变化形势。中美水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检验结果中核心变量did的系数为负,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引起的渔业政策变化对中美水产品出口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美国以往作为中国水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随着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中水产品贸易关税政策的实施,我国对美的水产品出口渠道受到相当程度的堵截,导致我国对美水产品出口总额大幅下滑。
而模型2 中改变政策发生时间后形成的新的核心解释变量did1仍然显著,这表示模型2 未通过稳健性检验,也就是说中美水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并不是纯粹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存在其他解释因素,贸易摩擦对我国对美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卢昆等的研究,水产品进口企业在美国政策压制下反而会产生积极的胁迫效应,通过市场调整化解并超过中美贸易摩擦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9]。进口方面与出口方面相互抵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中美进出口总额的整体政策效应的不明朗。
2.3.2 动态影响效应
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的可靠性,在以上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对我国当期水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考察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对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动态影响效应。考虑到季度变量的时滞性,将基准回归方程(1)中的核心解释变量did改为treated与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前后2017年到2019年各季度的虚拟变量period相乘(以2018 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从而得到拓展后的DID方程,以考察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与我国前期及后期水产品出口总额和控制变量的动态关系。动态DID模型方程如下:
动态效应的实证结果如图4 所示,其中期数0 以前的各期交乘项的系数未表显著,说明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冲击前,实验组国家与对照组国家的水产品贸易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满足平行趋势假定。在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冲击后,从期数2 开始2019 年各季度的核心解释变量didt的系数整体为负向显著区别于0,考虑到季度数据存在一定的政策反应时差,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冲击后系数较之前产生显著变化,该结果也较好地证明了中美贸易摩擦涉渔政策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政策效应,且政策具备一定的持续性,增强了本文研究模型的说服力。
图4 中美贸易摩擦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动态影响效应
中美贸易摩擦历经萌芽、爆发、反复直至如今的将近缓和,整个过程一直处在动态博弈状态中。中美水产品贸易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整体贸易规模收窄。自2018 年7 月中美开始向水产品施加各种加征关税措施以来,到2020年中国对美国水产品的进口总金额下跌37.9%,出口总金额下降37.1%。该事件引致了我国渔业产业格局的巨大动荡,也对我国谋求渔业长远稳定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面对将长期存在的中美贸易摩擦,应当制定精确有力的反击措施,以降低美国的各项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水产品贸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一,发展多边国家市场,优化水产品贸易格局。我国主要渔业资源种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世界性广布种和大洋性洄游鱼类[19],在水产品的进口中存在较大依赖性。水产品主要出口大宗淡水产品以及各种来料及进料捕捞水产品种[20],出口市场主要依赖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当前贸易摩擦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水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争取巩固原有合作厂商和已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新兴国家市场,并扩大如鳕鱼、大马哈鱼、金枪鱼等重点水产品的进口与来进料加工贸易。中国应当始终与其他国家保持充分交流与对话,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等经济发展机遇以及中非和中国-东盟等多边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发展多方贸易关系,调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降低对美市场依赖程度,为我国水产品贸易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行业主体联合互助。我国水产品贸易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面临多种冲击,我国水产企业面临养殖加工及生产成本上涨,营业利润被加征关税所挤压,产品价格被迫提升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企业经营压力显著增大。政府应当发挥作用对水产企业进行帮扶,提升企业经营信心。首先,增加渔业政策支持力度,给予受贸易战影响较大的水产品进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的优先权。发放如用水用电、机器设备等补贴。其次,发挥地方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定点帮扶行动,推动水产品出口转内销,帮扶受贸易壁垒影响企业打通水产品国内供需渠道。同时,增加水产企业整体投资,拓宽受贸易摩擦影响的进出口厂商的融资渠道,弥补水产品外贸企业在贸易战中的损失。最后,大力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发展渔村专业合作组织[21],扶强扶优,以强带弱。鼓励行业领先科技示范企业及经营实体以技术、供销、资金等为纽带,牵头带动其他中小微水产企业共同发展,推动水产外贸行业的市场主体共同联合,建立专业化的帮扶协会或合作社。
第三,推进生产技术革新,加快水产企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水产企业普遍技术含量较低,加工及运输等技术和设备落后,多以出口初级水产品与初级水产品制品为主。存在出口水产品种类单一,可替代性高,附加值低等劣势,出口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可从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市场升级等路径着手。首先,在养殖、捕捞、加工等基本环节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导向型产业转变。企业要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合作对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一线生产技术的效率,加快水产企业各类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深加工技术的革新。如升级海洋捕捞作业的技术装备,创新冷冻保鲜以及物流运输技术。其次,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要由家庭式的分散经营向专业化公司经营模式转变。加强信息化建设,组织系统化的渔业技术培训,提高渔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引进高校或科研单位的高层次渔业技术从业人员,实施人才战略。最后,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升级产品线、普及推广名优品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贸易产品种类。要从低级产品线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变。
本文立足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依托于中国对各国从2016 年第一季度到2019 年第四季度水产品贸易额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中美水产品进出口的净政策效应。通过使用stata17 软件对各模型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基准回归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主要得到两点结果:一是被解释变量为我国对美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模型最终通过全部检验。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水产品出口额在政策节点前具有共同趋势,满足平行趋势假定,同时也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在基准回归中核心解释变量did 表现显著并且相关系数都为负值,这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输美水产品的出口总额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渔业领域中所采取的关税调整等各项贸易壁垒政策对中国对美水产品出口贸易确实起到了负面效果,打击了中美水产品贸易积极性,产生了负向政策效应。二是中美贸易摩擦与我国进口水产品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水产品进口未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进口状况不满足共同趋势前提,表明中美水产品进口与中国与其他国家水产品进口贸易状况存在趋势差异性。水产品进出口总额未通过DID 实证检验,表明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与中美贸易摩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能存在其他解释因素对中美水产品贸易总额产生扰动,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未对这项指标产生明确的单向政策效应。进口方面与出口方面相互抵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中美进出口总额的整体政策效应的不明朗。我国为了实现渔业产业复苏以及未来稳健发展,仍需在国际市场开拓、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政策制定等方面多般努力,从而破解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难题,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