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1-18 06:01田梦涵李红英
山西农经 2023年23期
关键词:转基因黑龙江省大豆

□田梦涵,李红英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

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其大豆出口量占全国大豆总出口量80%以上[1]。随着大豆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相应补贴政策的缺失,黑龙江省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有所降低[2]。与此同时,我国并未树立起“绿色”大豆的品牌形象,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的不同。此外,我国大豆产业链深化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面对跨国企业的冲击显得力不从心[3-4]。因此,改善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不利状况、充分发挥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有助于增强黑龙江省大豆的出口竞争力。文章将从生产规模、播种面积、品牌树立、大豆加工产业链、科研动力、国家政策等方面研究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市场,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扩大出口、树立品牌形象、丰富大豆出口贸易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

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及出口贸易概况

1.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概况

1.1.1 黑龙江省大豆播种概况

黑龙江省的土地质量、生态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十分优越,大豆种植面积占据了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的近50%。如表1 所示,2017—2020 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受经济收益的影响[5],2020 年玉米价格上涨,因此,2021 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民倾向于扩种玉米,大豆的播种面积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和东北等大豆主产区在大豆生长期间遭遇不利天气,导致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

表1 2017—2021 年大豆播种面积

1.1.2 黑龙江省大豆产量概况

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表2 所示,2016—2020 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呈上升趋势,2020 年产量最高达到920.29 万t,占全国大豆产量的46.95%。但在2021 年,由于种植面积减少,产量降为718.80 万t,但仍占全国大豆产量43.84%[6]。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大豆产业保持明显优势。

表2 2016—2021 年大豆产量

由表3 可知,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远超其他主产区,2019—2021 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都在700 万t以上,排在第二位的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量约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1/3。在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量仅有168.50 万t,占全国的10.27%,而排名第三位的四川省大豆产量仅有104.40 万t。

表3 2019—2021 年全国及各主产区大豆产量

1.2 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概况

从表4 可以看出,2017—2021 年黑龙江省大豆出口量都未超过2 万t,全国大豆的出口量也在逐渐降低,2017、2020 和2021 年黑龙江大豆出口量不足全国大豆出口量的5%。黑龙江省大豆出口量持续减少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同时,由于国际四大粮商的控制,我国大豆市场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优势,我国从大豆出口大国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振兴显得尤为重要[7]。

表4 2017—2021 年黑龙江省大豆出口情况

2 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大豆属于土地密集型作物,我国通过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的可能性较小,这样将会导致三大主粮产量降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通常是农户自主种植,规模较小,而美国、阿根廷等地大豆种植规模大多达到了1 500 万hm2。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尚未形成规模。小规模种植致使推行机械化种植的成本过高,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人力成本投入较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2 播种面积受限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其粮食生产动态必然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大豆和玉米的种植一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大豆作为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没有种植比较优势,农户更愿意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玉米,加之受到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锐减,致使2018 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仅为3 567 740 hm2,而玉米的播种面积为6 317 820 hm2。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我国大豆供需不平衡,提高了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

2.3 绿色品牌影响力不足

我国的大豆行业想要崛起,必须利用好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种优势,走好非转基因的特色发展道路,打造属于我国大豆特有的绿色品牌。黑龙江省的非转基因大豆替代性低,因为其蛋白质含量比转基因大豆高,非常适合用作可食用豆制品的加工。但在黑龙江省大豆出口时,并没有着力宣传非转基因大豆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这一优势,同时没有完善的认证体系将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有效区分开来,没有发挥其绿色品牌效力。

2.4 大豆加工产业链短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产业链较短,主要是加工初级产品,深加工的企业非常少。黑龙江省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中,可以做到精加工的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1/6,其余企业包括传统加工企业和初级加工企业,以加工素制品、豆粉和基础蛋白为主,油脂加工也是以加工色拉油为主。由此可见,黑龙江省豆制品加工仅停留在对基础原料进行加工阶段,对于加工大豆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涉及的较少。相比之下,美国、巴西等国的豆制品加工产业链长,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5 产业扶持力度不足

为解决大豆生产、出口、需求等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 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生产”。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大豆生产”。我国为稳定大豆产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从政策的出台到具体落实仍有滞后性。我国加入WTO 后,黑龙江省大豆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跨国粮商的价格打压让大豆出口贸易发展举步维艰,这与国家给予大豆产业保护政策的力度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3 促进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的对策

3.1 大豆出口贸易产业化

黑龙江省应该坚持以贸易带动加工、加工带动产业融合的原则,将产前、产中、产后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这样既解决了大豆种植户分散经营的问题,又解决了生产和贸易无序的问题。同时应鼓励农户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组织合作社、公司、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的行业协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将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大豆贸易集群,促进大豆出口贸易社会化、集群化发展。

3.2 推进机械化生产

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就必须扩大种植规模,推进机械化生产。根据黑龙江省对现代农业的要求,要建立以生产高品质大豆为主的大豆种植基地,为推进机械化生产做足准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大豆单产低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农田水利开发,提高地表水管理能力,推广机械装置灌溉,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推进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快速更新大豆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加快农业机械配套的步伐;培植土壤,把培土与养土结合起来,增施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3 树立绿色品牌形象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以天然的优势超越了国外转基因大豆,黑龙江省在出口时应该加大对非转基因大豆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明确非转基因大豆低脂高蛋白的优势。黑龙江省必须利用好“绿色”大豆这块招牌,形成完善的认证体系,将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严格区分开来,对外大力宣传食用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从而扩大黑龙江省大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大豆行业协会的宣传来吸引国外厂商,为黑龙江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3.4 加大科研投入

在选育方面,应确定大豆品种研发方向,以黑龙江省大豆高蛋白、低脂肪、非转基因作为卖点,扩大需要健康有机产品的买方市场。同时,提高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延长大豆的深加工链,着力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在一起,确定大豆育种体系,培育出高产量的大豆品种。此外,应该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例如以初榨豆油为基础,开发更精细的工艺,大力发展大豆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蛋白粉等优质产品。

3.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黑龙江省应着力提升大豆的生产加工水平及出口贸易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提升大豆的国际影响力。大豆主产区的相关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形成大豆收购组织,调整对国外大豆收购的范围,降低国外大豆对国内大豆企业的冲击力。提高黑龙江省大豆的行业认可度,以促进其大豆生产、加工和出口。对黑龙江省的大豆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跟踪大豆收购进度。政府也应该支持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发展,避免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扰乱非转基因大豆市场。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并且以满足市场对健康有机产品的需求为目的,激发市场对高蛋白作物的需求,以此提高黑龙江省大豆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4 结束语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地,其大豆产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出口规模较小,播种面积受玉米种植挤压而减少,绿色品牌影响力不足,大豆加工产业链短,产业扶持力度不足。面对这样的困境,应促进大豆出口贸易产业化,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注重绿色品牌建设,延长大豆加工产业链,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黑龙江大豆出口贸易发展。

猜你喜欢
转基因黑龙江省大豆
探秘转基因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转基因,你吃了吗?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