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4-01-18 06:01王莹丹
山西农经 2023年23期
关键词:指标值甘肃省指标

□王莹丹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是用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用来衡量经济的发展是否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都得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指的是经济发展效率,即在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或者在保证一定量产出的同时付出最小的投入。广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经济行动和产生的一系列结果。

从效率角度来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表现为较高的投入产出率;从现代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质量,还要考虑之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机会、收入等方面的公平;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经济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1]。

1 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在汲取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等原则,筛选出反映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指标,构建出包含6 个一级指标和25 个二级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2 评价方法

文章选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2.1 指标数据标准化综合评价中,共有10 个年度共计25 项指标,用m表示年份,n表示指标,初始矩阵为X={Xij}m×n,其中i={0≤i≤10},j={0≤j≤25},Xij表示第i个年度第j项指标的测量值。

为了使各个指标具有可比性,需要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正向指标用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对逆向指标用式(2)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是第i个年度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

1.2.2 计算指标信息熵和效用度

标准化处理之后,计算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值的权重,见式(3)。

计算指标的信息熵,见式(4)。

式(4)中:k为调整系数,,其中0≤ej≤1。

计算指标的效用度,见式(5)。

1.2.3 计算指标权重

计算指标权重,见式(6)。

1.2.4 计算指标综合得分

计算指标综合得分,见式(7)。

1.3 数据来源

文章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其中,我国人均GDP(元)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8—2020 年三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计算得出的;2018—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得出;投资效果系数、GDP 增长率、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等指标均依据相应公式计算得出。

2 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计算得出的一级指标权重,见表2。

表2 一级指标权重 单位:%

可以看出,在一级指标中,创新能力指标对于甘肃省2011—2020 年这10 年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单个指标权重达到26.600%,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结构指标次之,指标权重依次为23.702%、19.127%、18.113%、11.293%,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标权重最小为1.165%。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描绘出2011—2020 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变动图,即图1,和2011—2020 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一级指标值变化趋势图,即图2。

图2 2011—2020 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一级指标值变化趋势图

由图1 和图2 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指标值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该指标的走势与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高度趋同,说明创新能力在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主要源于R&D 经费内部支出(甘肃省统计年鉴中的固定名词)、科学技术支出、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数的增加。其中,R&D 经费内部支出由2011 年的48.53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109.64 亿元,在这10 年间增加了61.11 亿元,涨幅达到125.92%;科学技术支出由2011 年的132 215 万元增加到2020 年的320 654 万元,增长了188 439 万元,涨幅高达142.52%;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由2011 年的284.33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662.99 亿元,增加了378.66 亿元,涨幅达到133.18%;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1 年的2 004 件增加到2020 年的9 516 件,增加了7 512 件,涨幅高达374.85%;同时,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数由2011 年的1 108 项增加到2020 年的2 140 项,增加了1 032 项,涨幅达到93.14%。

10 年来,甘肃省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不懈努力,兰州、白银两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 年的718 亿元增至2020 年的859 亿元,两年增长了141 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10 年前提高近12%。今后甘肃省仍需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补齐创新环境和科研支撑等方面的短板,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资源环境指标值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小。资源环境指标值主要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等的影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1 年的623 902 t 下降到2020 年的85 763 t,减少了538 139 t,降幅为86.2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从2011 年的396 606 t 下降到2019 年的59 521 t,减少了337 085 t,降幅达到84.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2011 年的6 524 t 波动下降到2020 年的5 450 t,减少了1 074 t,降幅为16.46%。但能源(标准煤)消费总量从2011 年的6 393.69 万t 逐渐增加到2020 年的8 104.71 万t,增加了1 711.02 万t,涨幅为26.76%。

“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性任务,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值下降,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甘肃省应该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

民生改善指标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主要源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增加。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从2011 年的15 706.83 元增加到2020 年的33 821.83 元,增加了18 115.00 元,涨幅达115.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 年的4 277.57 元增加到2020 年的10 344.30 元,增加了6 066.73 元,涨幅达141.8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1 年的28.04 m2增长到2020 年的34.97 m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1 年的23.65 m2增加到2020 年的31.92 m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2011 年的202.84 万人增加到2020 年的361.92 万人,增加了159.08 万人,涨幅达78.43%;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2011 年的787.31 万人增加到2020 年的13 88.18 万人,增加了600.87 万人,涨幅为76.32%。

10 年来,甘肃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支出的8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高于经济增速。甘肃省不断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加强对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的建设,将城乡居民和农村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城乡所有参保失业人员;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保障;大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甘肃省在未来将不断书写民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经济增长效率指标值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主要是受GDP 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系数以及人均GDP 的影响。其中,投资效果系数指标值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先是由2011 年的1.15 下降到2016 年的0.72,再从2016 年增加到2020 年的1.43,投资效果系数是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投资效果系数越大,说明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越高;GDP 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由2011 年的13.2%下降到2020 年的3.9%,经济增长速度在研究时间内逐渐减慢;人均GDP 由2011 年的18 845.62 元持续增加到2020 年的35 995 元,增加了17 149.38 元,涨幅为91%;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1 年的32 157.49 元/ 人增加到2020 年的64 197.28 元/人,增加32 039.79 元/人,涨幅达到99.63%。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虽然甘肃省全员劳动生产率在2016 年之后逐年提高,但在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甘肃省应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持续聚焦产业结构、生产工艺、管理能力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甘肃省现代化发展。

经济增长结构指标值呈现出先升后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经济增长结构指标值的变化主要受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城镇化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变化的影响。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2011 年为89.09%,在2020 年为86.71%,在2011—2020 年在80%~90%波动,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反映了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城镇化率由2011 年的37.25%增加到2020 年的5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由2011 年的1 782.85 亿元增加到2014 年的2 070 亿元,在2015 年减少到1 662 亿元,之后增加到2020 年的1 879.42 亿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息息相关,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通过集群和辐射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过努力,虽然甘肃省城镇化率有所提高,城镇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逐步增强,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比较落后。今后仍是甘肃省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甘肃省应以县城为载体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标值的波动比较小,走势较为平稳。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影响。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2011 年的10.80 万人波动变化到2020 年的12.20 万人;2011—2020 年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比较平稳,通货膨胀率在2011 年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基本在2%左右波动。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如果经济过度波动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加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国际社会把2%~3%的通货膨胀率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能够适当降低存款比例、刺激消费和投资、提高就业率、减少失业人数。2011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020 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甘肃省始终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首要位置。稳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工作,甘肃省根据形势变化持续将各项就业政策压紧压实,实现高质量就业。

3 提升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

3.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甘肃省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及省政府对于企业研发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使财政科技投入更加精准化。始终把科学技术相关支出作为支出的重点领域,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力争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坚持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政策扶持,统筹利用各项奖补资金,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加强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培育,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不断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企业能够建立自主研发团队,强化研发投入,加大对专利的研发力度,让企业真正成为科研组织、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的主体[3]。

3.2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之路。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做出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甘肃省应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统筹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综合运用税收、财政、金融、产业等相关政策,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着力培育数字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生物医药、文旅康养、路衍经济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的绿色产业经济增长点。坚持全产业链思维,构建“1+N+X”产业发展布局体系,不断延伸、拓宽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锻造新的竞争优势[4]。

3.3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要加大稳就业力度,不断夯实民生之本。甘肃省要继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继续落实助企纾困、稳岗拓岗等各项举措,面向特定群体开展就业帮扶、职业技能等培训,积极动员研究机构、企业单位、工业园区、行业主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多方协调联动,打好政策“组合拳”,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就业政策落地落实。通过推动就业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增加民生投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甘肃省应该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投入力度,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兜底保障,针对困难群体做好社会救济和临时应急补助,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甘肃省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5]。

4 结束语

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重要保障。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结合甘肃省历年经济发展情况,找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着力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甘肃省经济发展质量。

猜你喜欢
指标值甘肃省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