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小说新面相
——评《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

2024-01-18 10:14贺昌盛
关键词:维度转型小说

贺昌盛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近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相关学者在这一领域作出了诸多探讨。其中,陈平原先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王德威先生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可以说代表了两种不同范式。前者偏重形式研究,重点关注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后者侧重文化研究,重点探讨近代小说蕴含的多种“现代”可能。这两种研究范式,对于推进近代小说研究的深化,理解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起到了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然而,何为现代,如何转型,依旧是学界可以而且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黄晓华教授的《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以下简称《认同模式》,出自此书的引文只标页码)在一定程度体现出一种整合形式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意向。通过修辞理论整合话语形态与话语内涵,从“立人”的角度理解何为现代,从认同的角度把握如何转型,《认同模式》创设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范式,描绘出中国近代小说的一副新面相。

《认同模式》从一个基础性的命题——“文学是人学”开始,将小说视为作者与读者在特定情境中实现相互认同的修辞话语,由此把握小说修辞认同模式的基本架构。在《认同模式》看来,“小说的‘立人’命题包含三个方面:‘立什么人’——小说作者与读者如何理解‘人’?‘人’应该具有什么特征?什么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如何立人’——如何才能让读者认同作者关于‘人’的观点?怎样才能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实现小说的‘立人’目的?‘人能否立’——小说是否能对读者产生预期的效果?读者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并认同作者的人学观念与价值排序?这三个方面正对应了小说的修辞目的—认同维度、修辞策略—认同向度与修辞效果—认同强度,构成了小说作者与读者认同模式的理论框架。”(P22-23)通过这一理论框架,《认同模式》对近代小说进行了全面立体的扫描,描绘了近代小说一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全息影像。

《认同模式》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在修辞情景中理解认同维度的质变,由此把握近代小说“立什么人”的现代特性。“正是在‘立什么人’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小说的巨大差异,近代小说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P102)。然而,对于这种巨大差异的理解与把握,必须结合具体的修辞情景,才不至于出现脱离实情的拔高或贬低、超前或滞后。《认同模式》通过系统爬梳,总结近代小说在认知、伦理、审美等认同维度表现出来的“鼓民力”、“新民德”、“雅民趣”等现代特性,由此切入了近代小说在经济主体、政治主体、文化主体建构方面的现代转型。

在经济主体转型方面,《认同模式》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积弱积贫对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影响,由此把握“鼓民力”走上前台的历史机缘。正是在这种语境中,传统的义利之辨出现重大翻转,个体的经济状况与国家民族命运建立起了直接关联,个体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由此也在小说中逐渐得到真实与详尽的书写,理性化的经济主体由此逐渐浮出历史地表。在伦理主体转型方面,《认同模式》系统总结了近代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各种伦理关系产生的巨大冲击,在这一语境中,传统的“三纲五常”已无法解释、回应、适应这种社会变化,近代小说必然也会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想象性回应”与“象征性解决”,由此开始全面反思与解构传统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近代小说中也就必然出现具有明确现代意识的伦理主体。在文化主体转型方面,《认同模式》同样结合历史语境,深入揭示了近代小说紧跟时代变换、强调写实精神的取向。这种回应现实的介入意识与写实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具有雅正趣味的文化主体的期许,由此也才可能使小说成为“文学之最上乘”。

《认同模式》以严谨的维度划分与切实的语境还原,从认同维度的质变方面把握近代小说“立什么人”的特质,其论述新意迭出。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也已经解决了近代小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认同模式》的目的显然并不仅限于此。其不仅关注近代小说“立什么人”,而且关注近代小说“如何立人”,也就是近代小说在修辞策略与认同向度方面的现代特质。在这方面,陈平原先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显然具有重要的开拓引领作用。陈平原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断突破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局限,探讨了近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背后隐含的历史文化动因。但该书还是以文本内部结构为中心,未曾探讨作者与读者如何通过文本进行的修辞互动。这也正是《认同模式》试图接着讲的地方,也就是在修辞互动中探讨认同向度的翻转,把握近代小说“如何立人”的转型轨迹。

《认同模式》借鉴整合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分析框架,以认知、伦理、审美三个维度为经,以故事、叙事、叙述三个层面为纬,构建了一种把握近代小说修辞策略的立体模型,由此系统梳理把握近代小说“如何立人”中隐含的认同向度翻转。《认同模式》结合具体史料,分析了近代小说市场机制的变化,以及近代小说读者数量与质量的变化,由此把握近代小说认同向度出现翻转的客观条件。由于读者话语权的提升,传统小说那种作者通过集体型权威对读者进行宣讲教训的姿态难以为继,近代小说作者需要创立新的修辞交易模式。通过强化“新益”、“新情”、“新味”等方式,近代小说努力完善作者与读者“进行对话协商的修辞交易机制”(P196),通过部分满足读者需要,换得读者认同其“新民”理想,从而将“如何立人”落到实处,推进认同向度的现代转型。

在认知维度,《认同模式》以“有新益”总结近代小说建立理性协商机制的动力与机制:故事层面的具体科学知识有益于读者了解最新知识成果;叙事层面对超自然情节的排斥与向生活逻辑的靠拢有益于读者把握逻辑思维模式;叙述层面的双层叙述、演说论辩、评点评论等理性沟通平台有益于读者独立运用理性。通过这些“新益”,使得读者愿意与作者进行协商对话,同时使得读者的主体性逐渐凸显。在情感维度,《认同模式》以“有新情”把握近代小说建立伦理协商机制的机理与特征:近代小说在情感发生上以集体感受为基点,构建命运共同体;在情感特质上以公德为旨归,抢占道德制高点;在情感表达上以旧瓶装新酒,注重传统延续性。这种注重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情感协商方式,从总体上强化了近代读者对政治的关注度与敏感度。近代小说作者由此凸显了近代小说情感发生、情感特质、情感表达等方面与传统小说的本质区别,逐步建立了与读者进行伦理协商的机制,重构二者进行情感交流的价值基础。在审美维度,《认同模式》以“有新味”梳理近代小说建立审美协商机制的轨迹与目标:通过凸显白话的启蒙意义,肯定阅读白话小说的读者的启蒙者身份,换取读者对近代白话小说的肯定;通过凸显近代小说内在对话性的启蒙价值,肯定接受新形式的读者的先锋意识,换取读者对近代解构倾向的认同;通过凸显社会批判与社会写实的启蒙性质,肯定关注日常生活的读者的文化自觉,换取读者对近代写实主义的接受。这种审美趣味层面的修辞交易机制,改造了读者关注情节、倾向好奇的审美趣味,初步打造了近代小说审美协商的平台。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修辞互动,最终会体现在认同强度方面。而这也正是对近代小说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难题。一方面,近代小说当时巨大的数量必然产生了广泛的“觉世”影响;另一方面,后世用文学史的眼光进行评价的时候,又容易局限于其“传世”潜能。同时,对于其是否“觉世”,有着长效与短效、显效与隐效的分野;对于其能否“传世”,又会由于观照角度与批评标准的不同而产生分化。例如,用后现代的解构去评价前现代的混沌,也就可能出现明显的错位与拔高。《认同模式》同样注重从历史语境出发,试图建构一个认同强度的评估矩阵,从而解决评估“能否立人”这一难题。

《认同模式》创造性地建构与使用偏至理论来把握近代小说的认同强度。也就是说,重在考察近代小说在某一维度发挥的作用,以及其如何发挥作用,认真考察其优长,而不是以求全责备的姿态凸显其短板。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近代小说认同强度的全新面相。近代小说在价值等级上,总体表现为对“新”与“雅”的推崇,由此与传统小说的“旧”与“俗”形成鲜明对立。但不同作者从一开始就注重从不同侧面进行重点突破,通过明确的价值排序,预设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固化与凸显特定认同维度对读者的影响,以认同强度的“偏至”来实现小说预期的修辞效果。

这种对近代小说的立体观照,使得作者与研究对象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对其成就与局限也就有了更清醒与更全面的把握。优长标志着近代小说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但短板则决定了近代小说所能容纳的厚度。《认同模式》并没有因为近代小说在认同维度、认同向度、认同强度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现代特质,就将其无限拔高,而是充分认识并准确评估其历史局限。在《认同模式》看来,从1895年到1917年间,中国小说实现了多重跨越,打通了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多重关节,为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培育了作者、读者、核心话题,推进了中国小说认同模式的现代转型。但由于时代及个人的局限性,近代小说认同模式还存在着多重缺陷。在认同维度方面,近代小说与传统小说形成了巨大分化;但近代小说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建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新旧杂糅色彩。在认同向度方面,近代小说表现出“教”与“乐”的分离,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良好的修辞对话与修辞交易关系难以建立。晚清小说作者更多地强调启蒙,忽视了小说的娱乐功能;民初小说则过于强调娱乐,忽视了小说的启蒙使命。这种“教”与“乐”的脱节,成为近代小说修辞策略的致命伤之一。在认同强度方面,近代小说一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过于偏重单一维度;另一方面存在力量性缺陷,各维度认同强度的力量都缺乏突破。这些局限使得近代小说在“觉世”使命完成后,难以留下“传世”之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回应了晚清与五四之间,为什么会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存在本质上的重大差异这一重要的史学问题。

尽管在史料把握的全面性与作品分析的细致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认同模式》通过考察特定语境中作者与读者如何通过文本展开认同互动,整合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化研究与审美研究、本体研究与效应研究,创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并通过这一视角考察近代小说的认同维度、认同向度与认同强度,发现与描绘了近代小说一副新的面相。这种新面相的发现,对于更清晰、全面地把握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与机制、成就与局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更重要的是,《认同模式》从认同机制的角度切入小说修辞,建构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拓展性的理论体系与批评框架,明确体现出创建新型研究范式的理论自觉,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猜你喜欢
维度转型小说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转型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沣芝转型记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