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小语种为例,探讨思政教育在小语种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小语种教学,以提升小语种教学的质量与吸引力。
近年来,小语种越来越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大了对小语种教学的投入力度。在小语种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思政教育融入小语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小语种学习过程中学习到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提升高中小语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是第一要务。小语种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小语种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准确把握当下的最新教学任务与教学要求,将提升学生的小语种水平与加强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家讲座等,从思想上提升小语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公开课展示、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将好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案推广开来,让教师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数字化时代的小语种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优化小语种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小语种教学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设计更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和活动方案,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三微一端”等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使思政教育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融入高中小语种教学。
小语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地方语言和文字等,并在课堂上进行PPT展示汇报。学生在探索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培养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师还可以举行小语种词汇竞赛、演讲比赛、文化辩论赛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际运用小语种。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汇报展示或作品通过校园海报、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学生感受小语种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此外,教师不仅要将中华文化置于国际视野之中,同时也要将世界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的坐标轴,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从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
高中阶段是小语种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时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铭记于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出真正具有文化自信的优秀学子。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