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2024-01-17 14:43:12屠丹华陈燕芳
吉林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脑外伤偏瘫康复训练

屠丹华,陈燕芳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脑外伤作为神经外科高发疾病,偏瘫是其高发后遗症。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及语言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脑外伤偏瘫患者需尽快接受康复训练,以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2-3]。患者由于伤后日常生活能力已显著下降,因此应尽早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模块式康复训练时将运动、语言及机体康复训练等融为一体的有效训练措施,其对于帮助脑外伤患者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4-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1~74岁,平均(45.52±7.01)岁;疾病类型:脑挫裂伤29例,颅骨骨折20例,硬膜外血肿26例,颅内出血25例;偏瘫部位:左侧52例,右侧48例。纳入标准:车祸致脑外伤;经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外伤偏瘫;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存在认知功能、语言交流障碍;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颅脑恶性肿瘤;存在影响下肢功能活动的疾病;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差。所有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床上主被动锻炼、站立及行走锻炼等,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以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

1.2.2试验组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

1.2.2.1语言模块:①发声练习:唇训练:干预人员指导其进行单侧和双侧鼓腮、龇牙、抿嘴等动作锻炼;下颌训练:进行张、闭口和咀嚼训练。以上训练动作从慢至快,每个训练3~5次,3~5min/次。②口语练习:干预人员指导患者首先进行韵母发声练习,包括a、o、e、i、u、v等,然后进行声母发音,包括b、p、m、f、d等,最后进行是韵母、声母结合发音,包括m-a、b-a等。再嘱咐患者进行诗歌朗读练习,由干预人员朗读第一句,患者朗读后一句。干预人员嘱咐患者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对着镜子,从而实时调整口型。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挑选容易发音的单音节进行练习,在其完全掌握后逐步过渡至词语、句子、段落等。③表达能力练习:干预人员鼓励患者家属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与患者交流,充分激发患者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并在交流期间通过提问的方式多鼓励患者进行表达。

1.2.2.2肢体模块:①上肢锻炼:肩部。患者在干预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患侧肩部内旋、外旋、上提、下降等被动运动,在第一次锻炼时可照着镜子以明确运动的方向,然后进行肩胛D1、D2对角线训练,逐渐向辅助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过渡。②腕、肘关节锻炼:干预人员指导患者借助Bobath球训练,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进行腕部、肘部伸展运动,并对Bobath球作向外推动训练。干预人员全程于一旁观察,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姿势。③上肢控制能力锻炼:干预人员嘱咐患者取坐卧位,使用肘部、肩部弯曲以用手触及鼻尖、嘴、耳朵,然后进行肩部外展90°活动,保持10 s后复原。④下肢锻炼:干预人员嘱咐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小腿支架支撑和固定住患侧下肢,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运动模式,20 min/次,2次/d,共锻炼4 w。

1.2.2.3运动模块:①平衡训练:卧床期。干预人员嘱患者取屈膝卧位,双手置于躯体两侧或交叉于胸前,双脚放平置于臀部下方,在患侧肢体无法支持时,干预人员于一旁辅助固定其膝部,并协助其臀部尽可能抬离床面,并于最高点保持4 s作用,然后复原。强化训练:在患者能够较容易完成上述训练后,可在臀部抬离床面后调整膝关节方向,从而使其呈内或外旋状态,并保持10 s,干预人员于一旁用手在其患侧肢体关节上方施加向下压力,以使患者伸髋的同时骨盆向侧方运动。②站立行走练习:单腿站立练习:干预人员指导患者用健侧手扶平行杠站立,用患侧腿部支撑,用健侧腿迈台阶,保持8 min,若发生膝反张后停止训练。能够轻松完成上述练习后进行小范围单腿屈曲、伸展膝关节练习。步行诱导练习:干预人员嘱患者取站立位,干预人员站于其后方,用手扶住患者骨盆两侧,协助患者用健肢向前移动,并将骨盆向前方移动,以诱导其发生迈步反应,30 min/次,2次/d。下楼梯锻炼:干预人员站在患者患侧,协助其将患肢置于前方台阶,患者用手帮助其膝盖完成重心转移,再用健侧脚踏上台阶。以上训练15 min/次,2次/d,锻炼4 w。

1.3观察指标:①语言能力:采用波士顿失语症评分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训练4 w后语言能力,共5项内容,26个条目,每个条目1~3分,评分越高则语言能力越强[6]。②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训练4 w后运动能力,共2项内容,上肢共33个条目,总分0~66分;下肢共17个条目,总分0~34分,评分越高则运动能力越强[7]。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训练前、训练4 w后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良好:61~100分;部分依赖:41~60分;重度依赖:≤40分[8]。④并发症:统计两组压力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训练前后语言能力比较:训练4 w后,两组语言能力明显提升,且试验组语言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训练前后语言能力比较分,n=50)

2.2两组训练前后运动能力比较:训练4 w后,两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且试验组运动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训练前后运动能力比较分,n=50)

2.3两组训练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训练4 w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训练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n(%),n=50]

2.4两组并发症比较: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50]

3 讨论

车祸所致脑外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其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也会出现明显降低,所以此类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9-10]。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科学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其修复受损大脑神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早期给予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11]。模块式康复训练是通过多个模块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训练,并充分根据不同患者特点,提升其训练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康复训练效果,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12]。

本研究表明对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分析原因主要为,该模式能在语言模块训练中,干预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营造良好语言交流氛围,并从口唇训练开始,再到口语练习[13-14],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韵母发声练习过渡至声母发音,再逐步过渡至词语、句子等,同时让患者对镜子练习,从而尽可能调动其语言功能的潜力,使其语言中枢功能得到充足,最终有效提升其语言能力[15-16]。本研究表明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其运动能力。分析原因主要为,通过上下肢及各关节锻炼可有效帮助患者大脑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并重组病灶周围脑细胞,加速代偿功能,最终有效促进关节肌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其运动功能[17-18]。本研究表明对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为,车祸致脑外伤患者会因为中枢神经受损,造成肌群张力明显升高,从而可造成交互抑制反应,致使屈伸力量平衡受损,最终引发肢体功能障碍而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19]。而通过模块式康复训练能够提升其语言和运动能力,促进患者提升表达欲望,提升自主生活能力。本研究通过科学、系统的模块式康复训练能够让患者尽早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升锻炼效果,同时其并非一味鼓励患者肌力提升训练,最终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20]。

综上,模块式康复训练在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可改善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脑外伤偏瘫康复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