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英 王卓琴 张沈红 黄成
作者简介:钱英,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信作者,E-mail:huang680324@163.com
摘要: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和浙东茶产业强区。近年,柯桥区不断探索品牌兴茶新路径,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柯橋茶农共同富裕。平水日铸茶是柯桥区的特色名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然而目前平水日铸茶产业发展仍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足、人才队伍断层严重、品牌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加强标准化生产、优化衍生产业、培育引进人才、加强品牌运维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平水日铸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水日铸茶;茶产业;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4)01-74-4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and Practice of
"One Standard, One Product, One Industry" of Pingshui Rizhu Tea
QIAN Ying1, WANG Zhuoqin2, ZHANG Shenhong3, HUANG Cheng4*
1. Shaoxing Keqiao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School, Keqiao 312030, China;
2. Shaoxing Keqiao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agement Station, Keqiao 312030, China;
3. Keqiao Street Business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Keqiao 312030, China;
4. Shaoxing Keqiao District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Institute, Keqiao 312030, China
Abstract: Keqiao district of Shaoxing city is a key tea producing area in China and a strong tea industry area in eastern Zhejiang. In recent years, Keqiao district has continuously explored new paths for promoting brand tea,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tea industry,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for Keqiao tea farmer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ngshui Rizhu tea industry, such as low standardization, insufficient extens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serious talent gaps, and a long and arduous road to go in brand building. The article propos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ptimizing derivative industries, cultivating and introducing talents, and strengthening br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ingshui Rizhu tea industry.
Keywords: Pingshui Rizhu tea, tea industry, brand building,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和浙东茶产业强区,境内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优越,9个镇(街道)产茶,涉及茶农3万余户,茶园主要集中在会稽山北麓的稽东、王坛、平水和兰亭4个镇(街道)。全区茶企1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6家,建有茶叶专业市场1个。近年来,该区以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公用品牌引领策略,探索品牌兴茶新路径,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柯桥茶农共同富裕。2022年,全区茶园4 358 hm2,茶叶产量7 516 t,其中平水日铸茶及其系列名优茶产量2 000余t。
1 平水日铸茶“一标一品一产业”的建设经验
1.1 挖掘文化,讲好品牌故事
日铸茶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北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赞:“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1]”柯桥区深度挖掘日铸茶文化,先后举办“日铸岭的故事”“走茶園、赋茶诗”“忆茶史、抒茶情”等征文活动,编印了《越地茶情》《日铸岭的故事征文集》《历代名人咏日铸》《走茶园·赋茶诗活动作品集》等茶文化作品,创作绍兴莲花落《日铸茶传奇》并出版光碟。2018年,《越地茶史》《平水日铸茶》两本(套)书籍作品正式出版;2021年,融茶文化历史介绍、茶文化成就展示、茶文化实践、茶文化交流、茶文化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茶博馆正式开馆。
1.2 政府扶持,壮大茶叶产业
柯桥区政府一直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智慧、绿色、时尚”为宗旨,让智慧引领生产,让绿色贯穿品质,全力抓好茶产业这一富民工程。柯桥区委区政府提出茶产业“复兴计划”,做强平水日铸区域公用品牌,依托国家和省茶产业提升项目、标准化示范园创建项目、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推进茶园基础设施提升、良种茶苗应用推广、标准茶厂清洁化改造、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近年来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 000万元,落实本级财政资金1.1亿元。
1.3 探索发展,创新管理模式
柯桥区专门成立品牌管理中心,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合作社)主体、茶农参与”的品牌兴茶路子,坚持“一个区域品牌、多个经营主体、一支创建队伍、一批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一组系列产品”的茶产业发展思路,政府和协会合力打造平水日铸茶“五剑客”,推出鹰爪(平水)日铸、贡熙(平水)日铸、赤堇日铸、若耶日铸和三灶日铸5个档次的日铸茶产品。其中鹰爪(平水)日铸、贡熙(平水)日铸为平水日铸茶,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使用、统一指导价格、统一品牌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模式[2]。
1.4 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
柯桥区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平水日铸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连续多年举办茶叶节,邀请全国各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省绿茶博览会等各类重大茶行业展会;承办迎春茶话会、全民饮茶日等活动,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平水日铸茶专场推介会;深入推进茶文化“四进”活动,已在绍兴街道社区、中小学校及机关单位开展推介活动和专题讲座40余场;借助CCTV频道、浙江经济生活频道、翠花热线、地铁、高铁等平台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
2 平水日铸茶“一标一品一产业”的现存问题
2.1 标准化程度不高
柯桥区茶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茶园经营以小散农户为主,茶企也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缺乏管理指导与培训,导致茶园管护标准不一、茶叶种植标准化程度普遍偏低。在茶园配套措施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灌溉系统、操作道、防虫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存在部分茶叶产品感官品质参差不齐、少数茶叶产品的部分指标检测不合格等问题。
2.2 产业链延伸不足
柯桥区仅有2家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为珠茶生产企业。生产平水日铸茶的企业中仅有1家市级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研发能力偏弱,没有研发中心和研究团队。近年来,仅玉龙茶业有限公司开发出花草茶等新产品,其他企业大多数仍仅生产绿茶、红茶等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力有限,发展后劲不足。茶产业链延伸需要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但茶叶主产区现有的基础设施与其旅游发展水平并不相称,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茶旅融合发展。
2.3 人才队伍断层严重
柯桥区现有技术人员较少,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仅1人。全区茶业干部仅1人,乡镇基本无茶叶干部。同时后续新生力量不足,柯桥区30余家茶企中,完成“茶二代”接班的仅2家。茶产业是柯桥区农业主要产业之一,但农业方面就业人员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力量。
2.4 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全区已有平水日铸授权生产类企业20家,授权经营类企业50家。随着品牌影响力提升、茶叶产量和销量增长,品牌管理新问题不断显现,如每年都有“日铸”相关商标的抢注事件发生,维权成本不断上升;存在未授权的经营企业售卖日铸茶的现象。平水日铸茶虽然实行统一指导价,但仍存在茶企和经销商的零售价格差距过大、茶企提供经销商的批发价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出现低价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平水日铸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3 平水日铸茶“一标一品一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标准化生产
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在平水日铸茶良种选育、茶树种植、栽培管理、加工技术等方面制修订《平水日铸茶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平水日铸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同时制作平水日铸茶标准样,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标准样发放等,使生产单位完全掌握生产技术规范与标准化操作;帮助企业引进中茶108等适制性较好的新品种和金观音、黄金芽等特色茶树品种;实施茶叶标准化项目9个,开设平水日铸系列名优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23条。目前,全区已实现40%平水日铸茶机采、70%茶企连续化加工,“平水日铸茶产业化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被登记为浙江省科技成果。
3.2 优化衍生产业
由茶叶、茶园衍生出的产业主要是茶园旅游、茶产品等。在茶园旅游方面,柯桥区规划建设以“游美丽乡村、走御茶古道、品千年贡茶”为主题的日铸茶文化体验风情线,已先后获评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沿线建成王坛大越山风情茶园、兰亭花坞茶谷、稽东茶韵广场等五大核心美丽茶园,打造王坛丹家高山茶叶公园、王化·日铸岭、云端丹家等茶旅景区,积极建设周边农家乐、民宿等配套设施。在茶产品方面,引导茶企找准产品定位,贴合市场需求,开发不同消费层次的名优茶、养生茶、花茶、冷泡茶、抹茶粉、茶多酚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年轻群体市场,形成品牌差异化优势[3]。绍兴市柯桥区玉龙茶业有限公司在生产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果茶系列产品,如金桔柠檬茶、玫瑰红枣茶及竹筒果茶等,原料采用花、果、叶,产品兼具便捷、安全、时尚、体验感强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
3.3 培育引进人才
倡导、鼓励和支持师父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依托相关企业、高校、培训机构等,发挥专业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扩大传帮带范围,并有意识地进行区域性或行业性人才梯队培养,解决茶产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落实一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团队,以日铸茶品牌管理中心为核心,辐射组建一批茶叶技术中心,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茶企开展技术培训、技能提升等活动,如联合举办茶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培养一批茶领域创业型、技能型人才,夯实创新基础,助力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积极开展“青茶计划”,培育“茶二代”,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突出贡献人才给予奖励或表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善职业、职称发展通道,让“茶二代”看到茶产业发展前景,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茶产业发展。
3.4 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品牌保护和管理,政府可加大对平水日铸商标的保护力度,打击抢注和侵权行为,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可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对授权企业严格监管,确保合法合规生产经营。此外,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未授权经营类企业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规范价格体系,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可制定统一指导价,并加强对茶企和经销商的监管,确保其零售遵守指导价,避免价格差距过大;可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低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政府可通过举办各类茶叶文化活动、参加国内外茶叶展览等方式,加强对平水日铸品牌的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认可平水日铸品牌。
4 展望
4.1 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政策落地
编制新的发展规划,以“三茶统筹”为引领,以“浙江茶业学院-平阳茶产业核心区-王坛大越山风情茶园-稽东茶韵广场-兰亭花坞茶谷”为主线,以玉龙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平水日铸茶+平水珠茶+抹茶”为核心产品,打造“三茶统筹”核心示范区。根据当前茶产业发展和茶企诉求,加大有机肥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新产品研发等项目的补助力度;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特色品牌,对企业在各个平台、媒体所做品牌宣传进行奖励补贴。
4.2 内扶外宣结合,助推产业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未来要更加重视对龙头茶企的扶持,引进或培育有基地、有工厂、有销售网络、带动力强的龙头茶企,积极鼓励昌祥茶叶、两溪茶厂等珠茶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出口茶研究中心、企业研发实验室等;引导御茶村做实柯桥子公司,鼓励企业与涉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壮大企业软实力;借鉴浙江绿茶博览会举办模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地举办茶叶节,邀请当地客商、乡贤参加,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推动柯桥区茶产业快速发展。
4.3 探索共富模式,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柯桥区积极探索“共富茶”发展模式,下一步将通过“龙头企业+强村公司+茶农”的发展模式,扶持一批涉茶强村公司,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有效盘活现有闲置茶叶资源,促进产业群体共富[4]。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御茶古道”茶文化旅游线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线路打造中,提炼了一批优质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茶+度假”模式,形成乡村茶园-农家康养度假、农事采摘体验教育等旅游模式。通过参与农事,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从而深切感受平水日铸茶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金银永. 绍兴县多措并举合力打造平水日铸茶品牌[J]. 中国茶叶, 2011, 33(10): 16-17.
[2] 宋曉, 冯启华, 任金祯, 等. 山区茶叶地理标志的管理与保护——以“平水日铸茶”为例[J]. 中国茶叶, 2022, 44(4): 68-71.
[3] 管曦, 杨江帆. 中国城乡居民茶叶消费对比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4): 397-403.
[4] 万俊毅, 曾丽军. 合作社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2): 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