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训,杨咏梅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2],他把生产和交换称之为“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乃是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分配方式以及相关生产力、上层建筑的创新型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3]党的二十大创新了恩格斯经济坐标理论,使社会经济发展“合力论”的观点立体化,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坐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需要深入领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李正图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以下简称“课题”),正是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和精神开展深入调研、提炼和总结的,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新坐标体系中的优秀成果,本文在此亦作简论。
党的二十大核心精神之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用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坐标,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开拓,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纵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开展的伟业,既遵循经典理论家勾画的基本原理,又揭示了前人未曾预料的新特点。因为客观世界极其复杂、变幻多端,如何抓住最根本的东西?那就要找出最重要的坐标,以此指导长期面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应对充满风险的时局,保持在任何条件下不迷失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以敏锐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多个特点的画龙点睛,其他都要从属于这个根本原则和根本保证。就是说,不管客观形势如何变换、如何复杂,只要由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就不会迷失方向、使社会变质。为深化理解,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些人总是机械地以为经济制度决定社会性质,而不懂得为什么上层建筑也是关键?这就是要有辩证思维。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制度上层建筑的核心,领导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列宁曾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4]。这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辩证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善经济建设和社会制度,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坚强领导。不能只片面地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却不懂得二者的决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的“自觉”为特征,不能像以前的社会形态那样完全靠自发行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它的敌对势力是强大的,尤其国际反社会主义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扭曲、毁灭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在如今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中国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更需要强化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否则经济建设就会走上邪路,乃至蜕化变质。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把握方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克服险阻,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也表明,胜者在党,败者在党,苏联的兴衰是最好的镜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蒸蒸日上,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而今后战胜各种风险也要靠党掌握航向。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二是始终忠于人民;三是政治上的顽强;四是组织上系统强劲;五是一以贯之,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朝令夕改;六是能够自我革新、团结一致,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那种内耗(如常见的激烈派别分裂斗争)。中国共产党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强的执政党,党的领导决不可削弱,只能旗帜鲜明地加强,这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坐标。
第二个问题。共产党本来就是很坚强的,为什么还要强化自身建设?这与经济有什么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处理党的坚强领导与党的自身建设辩证统一,是一个重要法宝。党之所以坚强,就在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自我革新。苏联共产党本来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因后来疏于党的自身建设,使得反动势力潜入党的肌体,让政治野心家逐渐成为特权阶层,导致党的变质,最终造成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变质、垮台。中共二十大总结了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坚持发扬“打铁必须自身硬”,对此,习近平作了深刻的理论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十五部分里提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任务,特别强调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是深化整治的重点。事实表明,从严治党是党的领导坚强正确的自身保证,是党执政规律的关键。
习近平的精辟论述和历史事实,使我们深刻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坐标的重大意义,坐标也应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终,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这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与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具有世界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3.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面作具体分析,回答一系列疑问。
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什么重要?一个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国家的现代化是历史首次,标志着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趋势。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都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崭新一页,它唤醒广大人民依靠共产党领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更全面的现代化。中国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旧模式,使全人类看到希望、认清榜样。从世界范围考量,人口众多的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正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支柱,这将改变全球范围的力量对比。
如何才能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这也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新中国刚成立时,时任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曾预言,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世纪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艾奇逊自负地认为,哪个中国政府都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问题。对此,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响亮地回答: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5]。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是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人口多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也会形成世界上最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现代化建设。随着当前中国人口质量的提升,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源,将释放愈加强劲的现代生产力。
再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个特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有何深刻寓意?这同第一个特点是相联系的。共同富裕是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全人类解放的巨大动力就在这里。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由此才能全面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第三个特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何也很重要?贫穷和愚昧都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同以往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的新型现代化。习近平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这一点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要点。物质财富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升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有人民全面幸福的生活,才能有人才辈出的条件;精神文明又会反作用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促进人的智慧无限释放。这就克服了以往西方现代化的奴役性、偏颇性。所以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强调“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代的要求,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应有的大觉醒。西方式现代化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至今还是人类生存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 世纪就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对大自然不要过度索取,以免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共产党提出在经济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优化的系统观念,特别是习近平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要领。党的二十大更是进一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特点。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创造一种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化,这是时代的重大命题。
这里还需要深化认识的是,如何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如前所述,传统的现代化与农耕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总是要以破坏绿色为代价,过度垦殖、化石能源依赖、工业废弃物排放、塑料滥用等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这种严重破坏乃至扩展到海洋、大气层。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涉及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等问题,还要治理原来造成的土地沙化碱化、水源污染、沙尘雾霾等问题。从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积累了可观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党的二十大在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目标和举措。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了深刻阐述。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
为什么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难理解,此处不再多论,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和平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中,人们习以为常。回忆历史上的中国战争连年不断,而如今世界上一些国家也还在饱受战乱的困扰,人民陷于危难之中,应该能体会到安定生活的重要。所以,我们党把人民的“安全感”当作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之一。实际上,战乱与和平的矛盾始终在,仍然不能忘记战争的危险和维护和平的责任。帝国主义靠战争发家,其现代化发展都是靠对外侵略、发动战争实现的,充满血腥味道。特别是日本,主要是依靠明治维新后迅速扩张军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崛起。中国不需要也不允许侵略别国,立场坚定地反对侵略战争,反对靠搜刮世界人民血汗实现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是中国新时代进程的坐标。以这个坐标为灯塔,具体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征途。必须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不是仅求产品数量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更重要的是质量水平要在国际市场上立住脚。以往强调的是一个“快”字,今后要追求的是一个“优”字,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要做“领头雁”。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多在高质量发展上作文章,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质的转变。上海社会科学院李正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正是认真贯彻了这一宗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制度坐标,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6]我们党在全面总结中国的实际时一直遵循着这项原则。
如果说全面建设现代化主要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那么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则是生产关系的保证。没有优越的生产关系,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就此也作了深刻论述。
党的二十大部分修改并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写道:“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坐标,是廓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乃至消费方式的规律[8]。苏联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很快消灭多种成分,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宣布建成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实际上违反了历史唯物论所阐明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形式的规律。历史表明,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单纯追求公有制的高级化、纯粹化,从几大基本方式的角度看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二十大深邃地回答了中国之问、时代之问,科学地界定了中国经济制度的社会性质和特有的巨大优势,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有利于扫除新自由主义和教条主义等的思想影响,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创新点有两个方面需要认真深化领略。
首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系统化、立体化,即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这四大方式的整体化。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消费方式,可谓“一体四式”。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有机整体,包含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有机统一,不能抽出其中一个元素作为整体化身,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表述形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深刻回答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经济运行坐标原理,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理论更加完整。
再进一步深入领会,这四个组成部分的内涵都做到了高质量结合: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而生产、分配、交换方式又与消费方式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各个要素、各个方面都起主导作用,规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进一步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视域。分配制度拓展为三种具体形式,即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确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匹配,政府“放、管、服”效能全面综合施展。如果把政治经济学对象仅仅局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甚至提出“生产关系标准论”,则是对历史唯物论的片面理解。实际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并非仅仅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是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组成的社会经济整体,以及上层建筑有关功能。课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整体要求,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
课题还揭示了中国经济基本制度的内在联系。恩格斯说,生产和交换“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各自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9]。两者的相互作用又影响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这就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时时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经济运行的循环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完整地贯穿了几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不同职能,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特殊形式。课题贯彻了这一整体思维,运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揭示其中的关联度,实质上就是深化理解国内大循环的本质和特殊性,最终的归宿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富裕。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矛盾运动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解消极效用,从而更符合中国的现实,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课题创新性地提出基本经济制度指标体系,具有了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因为,制定基本经济制度的量化指标比较困难,不仅层次多、形式繁、交错关联复杂,而且操作中的变动性、定位的弹性往往较大。课题组克服困难,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研究工具,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同时,研究了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创造更能发挥公有制优势的具体模式,打破了追求纯粹、单调的僵化、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引导公有制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化。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干兴邦,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正确地认识世界,更要致力于改变世界,后者比前者更要费功夫。教条主义者最喜欢用经典名著夸夸其谈,课题组则力避这种弊端,总体上促进了理论力量转化为可践行的治理能力。
其次,党的二十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平台和动力系统勾勒了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关联图式,这是新的逻辑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部分作了如下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意味着全面高质量现代化需要高水平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成为全部经济运行、联系的平台,强化社会主义制度下发达交换方式的社会化属性,使正在形成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联系逐步紧密,从而促进各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以微观经济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资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命脉,是市场第一主体。市场作为最稀缺的资源、最大的联系平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姓“社”,不姓“资”,也不是什么“中性”的。当然,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两面性,但党和政府的力量能够积极发挥它的正能量,抑制它的负能量。
党的二十大是否以市场化取代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主次地位?两种不同的表述已经鲜明体现出来。前者要“巩固和发展”,后者要“支持、鼓励、引导”,可见公有制经济是依靠对象,非公有制经济是统战对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这就是重点的着力处,使国企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中坚力量,同时对非公有制经济也是保护与支持的。这充分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是一以贯之的,并且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具体化了。
同时,党的二十大对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新的部署,对财政、金融积极作用的发挥作出切实地引导,强调加强金融监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1]。诸类表述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要求,而不是放纵和依赖私人资本,对于未来迈向更高形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深远的意义,应当以长远的视角深刻领会。至于对“资本”等同于“私人资本”的错误理解,也无须细论,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到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早已区分了“公有资本”和“私人资本”。“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公有制企业就必然有公有资本。这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列宁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教条。”[10]政治经济学界应当与时俱进,不能老是拘泥于以往的特定概念和个别结论,无视现实的发展变革,尤其注意要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片面僵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邓小平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讲过:“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党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这三项标准是一个整体,在今天的国内国际条件下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是为了更充分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增强共同富裕的经济实力。
以上简述的政治经济学创新论点,我们应当切实领会,要善于认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变化,以改革的思维深化经济理论;并且要懂得扬弃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与照搬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不能把扬弃的辩证方法妄称为“折衷主义”,不能望文生义,用教条主义歪曲现实情况。在这方面,课题阐释得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紧密联系实际,思想深邃、观念创新。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由此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应当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坐标,特别是对理论工作者克服教条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侧重谈三点。
第一,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密切联系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而不是照搬照抄书本。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1]。比如,有人从本本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经典理论家当年的设想,应改为马克思提出的“过渡时期”,强调不能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这种急于速成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认识必然会带来认知上的缺陷。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就错在一个“急”字上,不顾生产力、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凭主观臆断指挥经济社会发展,到头来欲速不达,不仅造成许多虚假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生产力反而遭到严重破坏。实际上,邓小平早就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运用人民政权(即无产阶级政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从中国实际出发,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处于世界前列。要真正从量与质上全面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还需要多年的艰苦努力。为科学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积极引导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维护和优化已有的基本制度,更加突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这就是党的二十大所要求的积极与扎实相统一。我们研究经济社会问题,一定要摆脱本本主义的束缚,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和深入实际的学风,学好用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方法论的要求。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习近平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不能把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仅仅视为纯粹的学术问题,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更不能用马克思主义词句包装个人主义,为个人去沽名钓誉。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及形形色色脱离人民的理论,看起来似很玄奥(如数学模型很迷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对造福民生毫无用处,遭到了人民的唾弃。同时,那些脱离人民的教条主义陈词滥调,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冒牌的马克思主义根本不关心人民的生活,更不听群众的呼声,比如,有的学者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人民群众生活日益富裕视而不见,去夸夸其谈什么“真正的社会主义”,难道人民贫困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吗?必须明确,脱离人民切身利益的论调,不管打着什么旗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种主张至多是空想社会主义。
1930 年,为反对当时红军队伍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在文中尖锐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12]。如今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要警惕潜在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个人沽名钓誉资本的情况。有些闭门造车的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持否定态度,根本不关心亿万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富裕有余、走向现代化生活的现实视而不见,算什么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党的二十大倡导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就是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不良学风。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研究时,应当引导人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及其具体制度,并且把本质与形式、客观与主观、现实与长远、成果与问题、中国与世界的实践联系起来,做到把握时空尺度。这种学风和方法对学术界很有针对性,并因此要求创新政治经济学树立的系统观念。少数人热衷于以个别取代一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片面性必须认真克服。
我们回过头来学习与阅读课题的系列成果,从研究方法上就深切感受到课题体现了上述思想。课题组带着问题到基层深入调查,到各类企业调研相关经济关系、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及其效果,在收集海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数据并上升为理论。课题组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做法值得提倡,成果可信度、科学性坚实可靠。
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坐标,要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千万不可浅尝辄止,更不应用教条主义态度去否定真理,这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