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蒙汉动物谚语对比分析

2024-01-16 10:19包苏日娜李慧贤
语文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蒙汉谚语隐喻

包苏日娜 李慧贤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引 言

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隐喻机制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让它迅速成为哲学、修辞学、文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各大研究领域的中心议题。而在此前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运用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修辞学的范围内,直到I.A.Richards和Max Black为代表的持互动观的学者开始强调隐喻的认知价值,隐喻才被视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被人们加以关注。但是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著作却是1980年由Lakoff 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该书中两位学者认为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甚至是人类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他们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强调“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1],其本质特征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会另一种事物。

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不同民族人民群众在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下对社会生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体现着不同民族人民群众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异同。谚语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表达深刻哲理,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概念性的隐喻表达。国内以往的谚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料搜集与词典编撰(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1984;温端政,2009)、谚语的本体研究(温端政,1985;武占坤、马国凡,1997)、谚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张晓玲,2005;李树新、王冲,2015)以及谚语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李慧贤,2008;鲁畅、吕楠楠,2013)等方面,其中,对蒙汉两个民族谚语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著作和文献相对较少。基于此点,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指导,以蒙古语谚语词典《蒙汉合璧蒙古族谚语》和《蒙古谚语集》(蒙古文)、汉语谚语词典《新华谚语词典》为主要语料来源,对蒙汉隐喻性动物谚语的隐喻映射现象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从而探究两个民族动物谚语概念隐喻产生共性和差异性的原因。

二、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由认知语言学学者Lakoff 和Johnson在其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在本书中,两位学者提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2]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Lakoff 和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隐喻是跨概念的系统映射,换句话说,隐喻是指“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3]。其在表达形式上一般可以归纳为“A是B”的形式,例如Lakoff 和Johnson(1980):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这一过程包含了两个概念域,即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就是将源域的认知图式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源域的结构来搭建和理解目标域。正如孙毅所说:“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4]57此时的隐喻映射,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一系列实体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

此外,动物本身具有的丰富多彩的特征也导致了动物联想的多样性。因此,动物谚语的目标域不单单是“人”,也可以是“事物”。

三、蒙汉动物谚语的概念隐喻对比

通过查阅大量的谚语工具书,我们发现动物谚语在蒙、汉语谚语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由此可见,蒙、汉两个民族人民群众都热衷于用动物谚语来摩形状物、表情达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谚语都具有隐含意义。其中,有一部分谚语可以通过字面意义去直接解读,这一类谚语通常是描写客观事实或自然现象的,如:

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百度网站)

(马鞍、马嚼是骏马的装备,耳环、耳坠是耳朵的配饰。)

另外,有一部分谚语不能通过其字面意义去进行解读,而是需要依靠概念隐喻中的映射关系,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这一类谚语属于具有隐含意义的隐喻性谚语。如:

天下老鸹一般黑。

(喜鹊齐心能抓鹿。)

文章选择第二类具有隐喻性的动物谚语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映射过程中产生的隐含意义的对应程度,将蒙汉谚语中的动物隐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隐含意义完全对应的动物谚语

即使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互拥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但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以及同类动物本身相同的属性,蒙汉动物谚语在隐含意义方面突显出诸多对应性,如关于“虎”“蛇”“驴”的谚语。

1.有关“虎”的谚语。

(1)虎喻高大威武、凶狠残暴的人

例如:虎瘦雄身还在。

伴君如伴虎。

(好像老虎长了翅膀。)

(虎毒不食子。)

(2)虎喻极其凶险的处境

例如:刚逃狼穴,又入虎口。

(百度网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蒙汉文化中,虎又因对人和牲畜伤害较大,而被人们认为是强大的对手。当人和畜遇到虎时,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极小的概率生存下来,因此在蒙汉两族人民心目中,有虎的地方就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困境。如上述例句“刚逃狼穴,又入虎口”,指刚刚逃离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却又陷入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环境中。

2.有关“蛇”的谚语。当“蛇”的目标域是人时,蛇喻指阴险、毒辣的人,这一点在蒙汉谚语中是具有共性的。

例如:毒蛇口中吐莲花。

(嘴上阿弥陀佛,内心狠如毒蛇。)

总体上来说,蒙汉两族人民对蛇有着较为特殊的认知,或崇拜或厌恶。据汉族史料记载,远古时代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而在早期蒙古族文化中,蛇同样被认为是具有灵性的动物而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祭祀。后又因其形态给人一种丑陋、狰狞、可怕的印象以及冷血动物的性质,故而在蒙汉民族心中蛇变成了阴险、凶恶、毒辣的代名词。汉语常用蛇来形容人的狠毒,如“蛇蝎小人”“蛇蝎心肠”等,再如上述例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指阴险毒辣的人,往往装出一副慈悲的样子。

3.有关“驴”的谚语。

(1)驴喻愚蠢倔强的人

例如:春风不入驴耳。

(像毛驴一样倔强,如刺猬一样好斗。)

“驴”在蒙汉人民心目中都是低下、愚昧、笨拙、倔强的象征。出现这种认知情况,大概与驴本身的一些特征有关:驴脸长而丑、笨而缺少灵气、叫声凄惨难听、性情倔强固执。因此蒙汉语中的一些词语、谚语、歇后语等都把驴当作了嘲讽对象,在汉语中,形容人愚蠢倔强叫“蠢驴”“倔驴”,形容人脸长用“驴脸”等,再如上述例句“春风不入驴耳”,比喻对蠢笨的人再好言相劝,也无济于事。

(2)驴喻没有能力的人

例如:瘦驴拉硬屎。(源自百度网站)

(往驴耳朵里放沙子也摇,放金子也摇。)

(二)隐含意义部分对应的动物谚语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有着相似的感受和认识,所以不同民族动物谚语中的隐含意义呈现出跨文化的相似性。却又因为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使得人们又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从而导致动物谚语的隐含意义出现部分对应的情况,如蒙汉谚语中关于“牛”“马”的谚语。

1.有关“牛”的谚语。

蒙汉谚语中“牛”共有的隐含意义:

(1)牛喻强大的事物

例如:杀鸡焉用牛刀。

(猛虎虽老斑纹犹存,公牛虽老犄角犹存。)

牛的体型大、力气大,在整个汉族和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牛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不仅把它视为一种原材料,去食其肉、喝其奶、用其皮,还当作一种耕作、驮物的工具,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正因力大体壮,牛更是在汉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具有代替人力去获得丰收的巨大功绩,人们常以“牛高马大”“力大如牛”等词语来赞扬像牛一样强大的事物,再如上述例句“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不必动用大人物或大的力量。

(2)牛喻勤劳踏实、无私奉献的人

例如: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1932)

(猛虎靠名声,老牛凭实干。)

(刘富华,左悦:2019)

对于蒙古族和汉族人民来说,牛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上,也体现在民族精神的塑造上。牛在工作时的卖力以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质,与其他动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优秀的品质也逐渐被映射到人的身上,成为蒙汉民族人民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象征。汉语中,“老黄牛”用来形容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再如上述例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孺子牛”的性格特点来比喻具有崇高奉献精神的人。

汉语谚语中“牛”特有的隐含意义:

(3)牛喻关键的事物

例如:牵牛要牵牛鼻子。

在汉语谚语中,不仅牛本身的隐喻义含褒义色彩,甚至连牛身上的器官也被赋予了正面的隐喻义,如上述例句“牵牛要牵牛鼻子”,比喻做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蒙古语谚语中“牛”特有的隐含意义:

(4)牛喻粗暴莽撞的人

(像横冲直撞的公牛,如肆无忌惮的盗贼。)

(宁像羊一样抱团,不像牛一样顶架。)

2.有关“马”的谚语。

蒙汉谚语中“马”共有的隐含意义:

(1)马喻有志气、有作为的人

例如: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汉不达目标不罢休,好马不到终点不停蹄。)

在古代社会,马因其灵敏、快捷、善跑等特质,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驮运工具,还是最得力的作战工具。在与马一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后,人们总结出马的习性与生活特点,把马看作是一种灵活、矫健、有智慧的动物,常用马来代表处于杰出地位的人,用马的特点来映射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如上述例句“好马不吃回头草”,比喻有志气的人不走回头路。

(2)马喻过失、失误

例如:马有失蹄,人有失足。

(没有不失蹄的骏马,没有不失误的好汉。)

汉语谚语中“马”特有的隐含意义:

(3)马喻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例如: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

马不知自己脸长,牛不知自己角弯。

在汉民族农业生产生活中,牛是农民最好的帮手。因此,人们对马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厚,故而汉语谚语中“马”的隐喻义也有一些包含了贬义色彩,如上述例句“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用马不知道自己身上最大的缺点来比喻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蒙古语谚语中“马”特有的隐含意义:

(4)马喻蒙古男儿

(男儿心中能装下佩雕鞍的快马。)

(男儿在于意志,骏马在于跳跃。)

值得一提的是,马在汉语中是一个整体概念,而蒙古族对马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他们用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性情的马来隐喻具有相似特征的人或事物,所展现的隐含意义更加细小精妙。

(三)隐含意义无法对应的动物谚语

在蒙汉两种文化中,人们因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对同一动物存在不同的褒贬、爱憎、吉凶等认识。因此,在蒙汉动物谚语中,动物所表达的隐含意义又出现了无法对应或完全背离的现象,语料中较为明显的是关于“狗”和“龙”的谚语。

1.有关“狗”的谚语。

汉语谚语中“狗”特有的隐含意义:

(1)狗喻卑贱附和的人

例如:狗肉上不了筵席。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汉民族的发展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狗的作用不如牛、马等家畜,人们养狗只是为了让其看门防盗,因此便有了“看门狗”这样的词,用来形容地位低下、身份卑贱的人。再加上狗平时对主人温驯听话,常常跟随在主人后面的特性,人们又赋予了它谄媚、奉承、附和的喻意,反映到人身上,就是用“狗”映射地位卑贱且爱依附的人,如上述谚语“狗肉上不了筵席”,比喻素质差或者地位卑贱的人,不能在大的场合露面。可见在汉文化中,人们对狗的厌恶心理远远大于对狗的喜爱心理。

蒙古语谚语中“狗”特有的隐含意义:

(2)狗喻兴旺繁荣

例如:(养狗兴家,养猫败家。)

(斯琴巴特尔:1998)

(走马遥路之伴,好狗兴家之星。)

(刘富华,左悦:2019)

2.有关“龙”的谚语。

汉语谚语中“龙”特有的隐含意义:

(1)龙喻高贵的人

例如: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龙是中国神话中可以掌控雨水和吉凶的水中神兽,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由此可以看出龙在中华儿女心中的高贵地位。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由此,在汉文化中,常用“龙”来映射地位高、身份贵重的人,如上述谚语“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比喻身份高贵的人,识别东西的能力比普通人高。

蒙古语谚语中“龙”特有的隐含意义:

(2)龙喻强大、不可撼动的事物

(龙君手下有虎臣,强将手下无弱兵。)

(乌鸦不自量,想吃蛟龙肉。)

四、蒙汉动物谚语概念隐喻产生共性和差异性的成因

(一)人类认知的共性

“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获得了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从而探取了相似的概念结构,形成认知的共性。”[4]244同时由于同种动物本身相同的自然属性,导致扎根于不同民族文化中的隐喻性动物谚语有了异曲同工之处。比如,在蒙汉民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虎、蛇、鼠、驴、狐狸等动物,无论是从外形还是习性上来说,人们对它们的认知基本存在共性,反映到谚语中同样具有相同的隐含意义。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因素对谚语形成隐喻差异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处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受到这种气候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以传统的农耕为主,顺带畜养家畜如牛、马、猪、狗、鸡、鸭等。另外,由于我国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有绵长的海岸线等,在独特又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汉族地区也孕育出了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如熊猫、猎豹、鱼、虾、蟹等。而蒙古族则分布在内陆边疆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比较适合草类植物的生长,因此蒙古族主要发展畜牧经济,他们与汉族的农耕经济相似,也畜养了大量的牛、马、羊、狗等动物。但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也有不同甚至完全不对应的动物,如山羊、盘羊、狍子、驼鹿等。同样,在汉族地区出现的虾、蟹、鲤、蚌等,在蒙古族谚语中亦不常见。因此,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使得蒙汉两个民族谚语中经常出现找不到对应动物意象隐喻的情况或者即使能够对应同一动物的隐含意义也不尽相同。

(三)隐喻的文化异质性

“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里的隐喻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带有特定的文化烙印。”[4]114因此,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怀揣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同一具体概念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使得隐喻的生成和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在汉文化中,狗被认为是具有奴性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词语和谚语多含贬义,如“走狗”“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与之相反,狗不仅是蒙古族家庭中的一员,还被誉为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深受人们的爱护,与狗有关的谚语也多投射积极的情感。再如在汉文化中,龙是高贵、权力的象征,总是与美好的意义相联系。与此对应,龙在蒙古族文化中只被认为是天上的神兽,不具有其他象征意义。

五、结 语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上文的对比分析中看出,蒙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对虎、蛇、驴等动物产生了相同的认知;却又由于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隐喻的文化异质性,蒙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发生了偏差,导致对牛、马、狗、龙等动物有着同中有异的认识。

总之,蒙汉动物谚语中各种动物意象的隐含意义出现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的现象,都是受到了两个民族文化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挖掘其中的微妙联系,对于促进蒙汉文化交流、加强蒙汉民族间的团结和交融有着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蒙汉谚语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简论蒙汉蛇文化比较研究
浅析关于蒙汉章回小说的结构
说说谚语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草厂纠纷与蒙汉关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谚语趣画(一)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