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下的废弃矿坑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州露天矿为例

2024-01-16 02:26杨金曦范剑才郑雄凯
工业建筑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海州矿坑共生

杨金曦 范剑才 郑雄凯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工业遗产作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兴衰变化和历史变迁,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对工业遗产的更新保护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内容。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从建国开始就始终支撑着我国基础工业和经济的不断前行,很多的基础工业城市均以煤炭而兴起,因煤而生。截止到2017年,我国利用相关技术手段治理矿山总面积约41.91万hm2,但目前全国仍有114.40万hm2废弃矿山、83.12万hm2采矿塌陷区等大面积损毁土地亟待修复和治理[1]。而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作为我国第一批“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项目之一,它为阜新乃至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对其进行再生修复规划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电镐作业场面先后为1954年B2邮票和1960年五元人民币图案,北京世纪坛 300 m甬道石壁上刻有海州露天矿诞生日,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明确指示,“要支持阜新海州矿、抚顺西露天矿等特大露天矿坑开展综合治理,把综合治理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决不能为治理而治理”。

1 矿区现状及问题

1.1 矿区周边现状

海州矿位于阜新市区南部,海州矿北起煤城路中段,北部为阜新发电厂及太平街道;东南部为高德煤矿;南部为金鑫、鑫发、鑫鑫、正阳、安顺煤矿[2];周边遍布苏式风格的多层矿工家属楼,是过去矿区工人的主要生活区(图1)。作为阜新市曾经的辉煌,它经历了从起初建设、巅峰、破产再到重新拾起的四个时期(图2)。在2006年动工建设的海州矿山公园,规划占地面积为28 km2,共计四大核心模块,但历经数年,在阜新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最终只实现了第一大核心模块。场地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展开,由北向南,以公园大门为主导,两侧布置生态恢复展示区,东西布局矿业博物馆,以海州露天矿纪念碑和观景台为中轴尽头。但目前,公园整体为半荒废状态,受众辐射范围小。在功能上,它目前所能提供的功能服务与周边民众对于休闲散步的需求不能相互匹配。其次在城市发展需求上,海州矿目前的更新并不能给阜新的产业转型发展带来刺激性的动力,相比普通的公园绿地式的城市局部更新措施,更需要的是能够整合城市文化、经济和环境资源的整体性更新策略(表1)。

表1 海州露天矿周边城市文化产业资源

图1 海州矿区位图

图2 海州矿发展历程

1.2 城市层面

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及煤炭的使用效率和地位的下降,导致资源型城市急需进行产业转变以及城市的升级。阜新作为全国的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出现了被迫转型,产业难续,虚假城市化,经济压力巨大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逐渐陷入了低收入陷阱。21世纪以来,阜新市政府对海州矿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措施,但是在实施效果方面并没有为海州矿乃至阜新的转型带来实际性的进展。

1.3 居民层面

发展了几十年的海州矿,矿区周边已经形成了配套的居民社区,居民以矿区下岗职工、退休老人以及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由于矿区的衰退,家庭收入逐渐下降,是整个阜新市收入较低的群体区块。同时人群年龄构成上,年轻人较少,区域活力较低,同市区的整体发展割裂。在经济需求上,目前的矿区再更新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经济生活需求。而在功能需求上,废弃矿坑遗留大面积土地,自身的绿地属性不强。对海州矿的更新、景观规划以及绿地资源配置需要更加丰富合理。以上两点导致目前海州矿的发展和定位是同居民需求相割裂的。因此对于海州矿的进一步更新,应当着眼于如何深入挖掘海州矿的实际价值,将海州矿的发展同周边市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改善矿区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1.4 环境层面

阜新市政府已经累计投入近4.9亿元,完成了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及周边基础调查项目,组织了相应的科研高校和团队全面深入地开展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地质灾害、地下水、残煤自燃、土壤植被、可利用资源和关键技术研究,为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和后续工程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初步消除了海州露天矿北帮西部和南帮部分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矿坑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同时从人文环境的层面,海州矿承载的工矿时代记忆已经和城市文脉紧紧结合在一起。对其进行重新的规划定位、更新重塑,可以重新调配城市资源,使其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地带,满足周边居民对公共服务、商业聚集和运动娱乐的需求。并且实现环境的重塑,凭借自身独特的旅游文化属性,来推动城市转型,向多元化发展。对海州矿的更新研究实践对于环境保护、城市工矿历史价值的延续、城市公共服务的填补以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2 相关理论及措施

“共生”最早是一个生态学领域的概念,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物种共同生活,相互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送,彼此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共存体[3]。由于目前海州矿各层面所存在的割裂问题,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概念,从理论剖析、构建矿业废弃地共生更新框架,组织共生单元、建设共生环境和构建共生模式来对海州矿更新发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海州矿坑的改造提供一定的设计理论参考。

2.1 共生理论的研究现状

目前共生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研究领域。首先在建筑设计领域,黑川纪章对于“共生”理论的实践应用最为广泛,他强调整体设计思维,将个体互相紧密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强大的整体,推广支持建筑以及城市功能形成类似细胞一般的互存关系[4]。并且在诸如大阪万国博览会H馆、广岛现代美术馆、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等相关设计实践中均有所体现。在城市区域规划研究中,施一峰在《共生理论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协调研究——以铜川市为例》中,对区域协调互适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拓宽共生界面、整合资源优化共生模式和提升共生单元能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区域协调策略[5]。牟宗莉等《“共生”理论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以嘉兴市秀洲区省级田园综合体为例》中分析共生理论与田园综合体两者的耦合关系,从多元空间、复合空间、集群产业和多样环境四个层面的共生提出了规划策略[6]。在景观更新设计领域研究中,周建华等在《基于共生理论的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研究》中着重分析保护与复兴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寻求两者平衡协调点,从文化、功能、空间三个角度提出了共生策略和措施[7]。李博在《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中表明景观设计思维逐渐由静态线性向动态非线性转变,以共生理论为主导的设计哲学逐渐取代机械主义二元论的思维理念,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多元复杂的系统[8]。在工业遗产保护更新领域研究中,高长征等在《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探索——以洛阳轴承厂为例》中提出了不同时代、建筑、活动的共生模式对轴承厂进行改造,进而实现文化、格局和环境的共生,实现了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融合的模式[3]。

综上所述,共生理念在生态学领域提出后,逐渐渗入其他学科领域之中,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交叉的特点。尽管共生理论的概念及方法不断地扩展外延,但终究离不开基础的三大基本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单元是整个共生体进行活动及能量互换的基本单位,是共生系统的构建基础。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外在条件,是共生模式作用于共生单元的联系介质,环境可以分为正向、中性、反向三种。共生模式是整体共生关系的运作方式,在众多共生模式中,互惠共生是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模式,推动整个共生体优化发展。现阶段研究已经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及框架,但很少将共生理论同矿区废弃地进行结合的研究,针对阜新海州矿目前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服务缺失及文化活力孱弱等问题现状,可以利用共生理论中的互利共生模式改善现存矿业单元,增加地域文化及提升活力的共生单元,建设城市、生态和人之间平衡发展的共生环境,构建功能、文化、景观协调发展的矿区动态共生模式。

2.2 矿业废弃地更新的共生理论框架

海州矿作为一个有机性的共生系统,其形成的关键就在于对区域内共生单元进行分类、识别以及增加,建构共生界面,使得矿区内共生单元形成有效的联系并彼此之间产生共生效应,在统一的共生环境中构建行而有效的共生模式。根据共生理论的基础要素,构成了废弃矿区共生更新的整体理论设计框架(图3)。通过该共生系统,让矿坑遗址的生存发展脱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矛盾,让工业遗产与城市整体的发展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图3 共生框架

2.3 矿业废弃地共生单元的组织

共生单元作为共生体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单位,是共生系统中的基础要素。海州矿作为矿业废弃地,其本身最有特点同时最多的也就是历史工业遗存产物,是共生单元的最基础选择,此类共生单元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是矿区场所精神的外现寄托[9]。阜新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过去靠单一矿产资源发展城市,导致产业单一和难续,这使得历史遗存共生单元其本身发展能力较弱,对人群的吸引能力差以及自身单独发展不利于矿区的可持续性更新。所以根据共生理论,尽管单元之间可能会产生竞争,但在一个稳定的共生系统中,不论是同类还是异类单元,相互之间吸引、合作、补充与促进的共生关系将是最普遍的共生现象。阜新拥有众多的文化产业,但分布较为零散、统一性差,需要一个整体的统一体来扩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海州矿作为阜新市的地标性场所,将阜新其他文化产业作为非历史遗存共生单元置入其中,可以在两大共生单元之间实现要素流动,完善矿区功能更新,扩大矿区的整体影响力,可以更好地避免资源浪费,进而为工矿遗产的发展带来更强的动力,实现稳定发展的互惠共生关系。

2.4 矿业废弃地共生环境的建设

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影响因素,根据类型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政府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根据属性也可分为正向、中性以及反向三种环境。首先,矿区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矿坑普遍存在浮尘、表层余煤自燃等现象,对于周边居民和整个城市的环境而言,影响是极大的。这种反向共生环境不利于共生单元的相互作用和共生系统的运作。所以在更新修复阶段,生态修复手段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实现矿坑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同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生态修复可以逐步改善矿坑的土壤和局部气候环境,独特的地势地形又可以为自然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并且为周边的区域整体带来新的发展机会[10-13]。通过景观绿化、湖泊水体、地质地貌的再构建,更好地实现在环境层面上矿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共生,各个共生单元[5]之间实现最大化的融合,使得彼此之间达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环境。

其次,社会环境是实现共生系统运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人是环境参与的基础,是社会生活构建的基本单位。城市目前面临活力下降、人口流失等问题,阜新人口已经由2000年的181万人下降到2022年的164万人。由于矿产资源的消逝,伴随而来的缺乏相关替代产业,连锁反应导致经济不断下降。如何将失意转变为希望,将流失转变为机会?矿坑综合共生系统建设是其良性发展的关键,让居民充分受益,通过矿坑的修复与复兴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建设,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便利性[14-15]。推动海州矿同居民生活相互交融,将废弃矿坑打造为阜新市的副中心,集合阜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吸引周边游客,使未来海州矿坑成为市民与游客共同参与、共同相处,共享城市的综合文化场所,深度挖掘矿坑遗址的现有价值,对原有功能进行置换,实现共生环境的正向发展。在留住工业时代的记忆的同时,也进一步延续在地文化脉络,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动力[16]。

2.5 矿业废弃地共生模式的构建

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中的关键,也被称之为行为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彼此作用的行为方式。共生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三种,其中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是矿区更新所追求的最佳发展目标,实现这一最佳共生模式的一大关键就是在共生单元之中形成共生界面,其可以为共生单元的信息以及物质交换提供平台载体,为共生系统提供共生能量。构建矿区综合体这一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提供交流空间,实现不同文化与矿区产业的交融发展,为矿业废弃地的更新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3 矿区更新发展定位

3.1 矿区发展定位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为致命的一环就是由于产业单一所带来的城市活力下降的问题,要想摆脱这种困境,首先就要依托于城市现有的文化、地质、旅游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将矿区作为一个信息经济能量交换的媒介与载体,重新建构区域发展的定位规划[5]。将共生理论的设计框架和要素与海州矿的功能、文化以及环境相结合,营造出矿区文化综合空间。

3.2 共生单元的组织——文化交融的场所

对于场所使用的主体——人的吸引是尤为重要的。阜新市目前经济低迷的一大问题也是城市人口的流失和吸引力低下的问题所导致的。阜新市在近年来已经做了诸多尝试和措施用以应对产业难续等问题,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是温泉产业,已经诞生诸如宝地温泉小镇等旅游度假区,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其中黄家沟滑雪场和黄家沟水上乐园,因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特色吸引力,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各个产业的个体影响力小,转型离不开内部环境的提升与改善,更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协调和调动。更新后的矿区可以通过历史遗存共生单元发挥自身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与城市特有文化进行结合,既能发挥自身特色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提升。对同质性和特色化进行分析,实现单元之间协同发展,打造品牌效应,扩大各个单元的影响力,实现互惠共生的生存状态。矿区本身就具有特色的地形优势,具备一定的地质文化特色,温泉则是一种优秀的地质资源,两者存在内在关系联结,将温泉产业作为共生单元置入,与矿区特色进行结合带来了独特性的体验。结合东北地区特色的季相变化,将滑雪等冰雪项目同矿区独特的高差优势结合,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阜新作为世界玛瑙之都,置入城市地质文化空间作为共生单元,依靠更新后的矿区引流,吸引本地大批量的艺术家入驻,开设创意工作室为外来游客提供相应的雕刻体验,从而逐步演变成创意型产业基地,成为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生场所,为市民与游客和其他主体打造共享场所,实现不同共生单元的交融。

3.3 共生环境的建设——矿山公园

在生态共生的层面上,废弃矿坑属于自然开采后所产生的遗弃场所,重新赋予其自然属性,将自然元素与工业元素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形成具有全新功能和意义的景观环境,实现正向共生环境的转变。废弃矿坑改造成自然地质公园已经有了诸多先例,例如抚顺西煤矿国家地质公园,其在矿坑的自然环境以及泥岩土壤的改善技术已经有了借鉴(图4)。同时南京园博园相关改造项目以及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对于废弃矿坑与温泉酒店以及绿地公园等其他产业融合,为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提升提供了证明。其次在社会环境上,整个阜新市南侧缺乏一个大型的可供居民进行散步以及休憩的休闲场所,将矿区坑下地块重新整合设计成矿山公园是符合周边居民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对于周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图4 生态修复技术

3.4 共生界面的构建——矿区综合体及环境

共生界面的构建能够为共生单元提供作用载体,共生界面产生能量去推动共生模式的运作,而界面按照构建方式可以分为功能界面以及活力界面。其中功能界面的搭建可以促进单元间的信息物质交换,而活力界面的搭建可以为共生系统提供共生能量。因此在功能界面上,构建以地质博物馆为主的矿区综合体可以实现不同共生单元业态的组合,注入温泉酒店及冰雪运动文化的多元化矿山文化综合体,为各个共生单元与主体之间的交融共生提供发展场所,整合功能单元,提高共生单元与主体间的信息交换效率,实现城市工业文化的再利用,唤醒城市新活力。而在活力界面方面,从交通流线组织上,矿区空间自身高差变化大,建构立体化、系统化的步行网络,可以有效解决游览交通与地形地势变化之间的矛盾,空中栈道的高差变化顺应地势,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景视角,也能使得共生系统核心能量——人加快在共生单元间的流转效率,为共生系统提供共生能量。而在城市层面来看,矿区整体更新使其与周边环境之间也形成了宏观上的共生,矿区自身环境的更新也带动了周边环境空间的协调统一发展。

4 矿区更新策略与实践

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个区域的发展就像是一部城市的纪录片,海州矿的更新项目首先要基于现有的资源角度,实现新与旧的彼此共生,激发不同人群多元化的行为共生。在整体规划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架构,在保证原有的工业文化以及场地的原生性上进行更新。以工矿文化和地质文化的遗存为出发点,激发既有价值,实现城市与废弃矿区的协调共生发展。

4.1 组织共生单元,构建矿区共生体系

海州矿在21世纪初已经历过一次更新建设,虽然效果甚微,但是场地区块关系以及整体景观架构已经完备,并且均可作为历史遗存共生单元加以保留,新的更新规划立足于现有的场地关系进行重塑,置入新的非历史遗存共生单元活化场地。进而产生了“一轴一带三阶梯六单元”的场地共生体系,对整个矿区的自然人文共生单元进行串联,并置新旧单元,促进共生单元间的有机协调,打造丰富的对景关系,发挥地理文化优势,实现矿区空间肌理的延续(图5)。

1—矿坑综合体; 2—滑雪道; 3—空中跑道; 4—户外泡池区; 5—阳光草坪; 6—地址文化中心; 7—自然恢复路; 8—观光塔; 9—入口广场; 10—纪念碑。

一轴,是由第一次更新时的主入口—海州矿广场—纪念碑的轴线,整体将地上部分进行串联形成了收—放—收—放的空间关系。作为场地最为明显的空间要素特征,也是场地记忆最深厚的体现,新的更新应当在此基础上将此轴线纳入到坑下环境重塑的体系中来,轴线进一步延伸,将矿坑综合体主体、大滑道以及景观塔进行串联,在轴线关系上将旧有共生单元与活化共生单元在场地肌理层次上进行串联,使得新的共生单元可以更加容易地介入场地之中,实现主轴线的贯通。

一带,是贯穿整个场地的空中栈道带,由于矿区本身高差变化大的空间特征,且矿区历史遗存共生单元灵活性差,已植根于矿区场地之中,不可随意移动。而新置入的共生单元由于地理空间因素,分布各有不同,栈道作为水平与垂直向上的连接要素,可以将不同高差的各个单元进行串联,加快了共生单元间的信息能量交换效率,同时增强了参观过程中的连贯性。栈道在岩壁间游走,更好地满足了游客及居民的观赏体验,增强了沉浸感。

三阶梯,既第一、二、三级景观阶梯,三级景观阶梯依次梯度下降,从纵向上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层次,实现了不同的高差变化,有助于新的共生单元的置入,充分发挥了矿坑的地质地形特色,为环境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六单元,依次是综合体入口广场、户外泡池、阳光草坪、景观塔、矿区自然恢复路以及大滑道。六个不同的共生单元节点分别体现不同的人文价值,地质文化、温泉文化、冰雪文化以及工矿文化。自然恢复路作为矿区开垦后的遗存单元,保留有矿区最根本的历史记忆。而大滑道作为适应高差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是一个完全新置入的文化活动单元,与旧有的历史遗存单元之间是一种对立、冲突的共生模式。而要缓解两者之间的对立矛盾需要寻求中间态势的共生单元。在文化层面上,温泉文化自身具有地质特色要素,在地质地性上可以与旧有历史遗存产生共生联系。而景观塔则是对于场地旧有地形的顺应,垂直方向上又能与大滑道之间形成对景关系。中间态势的共生单元可以进一步缓解双方的矛盾,实现三者之间的共生。同时六大共生单元利用景观节点的聚集性以及展示性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成为矿区对外的文化展示体验窗口(图6)。

图6 场地更新体系轴测

4.2 构建共生界面,完善共生交流平台

共生单元单独行动,一对一直接联系与对应,信息间的交换效率是低下的,而共生界面的构建可以降低单元间的能量交换实践和成本。而在矿区更新空间中,单元间交换的核心能量是人与经济的流通,所以更新措施应当从居民以及游客的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城市工矿遗产和地质文化的优势,采取“商业综合体+城市特色产业”的模式,构建矿区共生界面,打造城市新地标,使其成为城市新的发展起搏器,加快文化与经济间的能量流动。

设计策略采取以太平区所缺乏的商业体为主体核心,改善周边居民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差和活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整体的共生关系正向发展。首先,在活力界面层面上,活力界面的搭建可以为共生系统提供共生能量,以核心串联的组织方式将冰雪运动场、地质博物馆以及温泉酒店综合布局,分析功能布局以及人群流线组织,将商业体的一楼作为人群分流层,提升共生单元之间的交换效率。顶层、底层以及西侧分别布置冰雪运动场、地质博物馆和温泉酒店。合理组织丰富、多维的空间动线,通过西、中、东部的三大交通核进行垂直串联(图7)。其次,在功能界面层面上,为实现工矿文化的延续,应当立足于情景的真实再现,通过内部墙壁的纹理设计以及现代科技打造的多媒体声光体验展示,提升展示空间的沉浸感,让地质博物馆成为工矿文化的延续以及海州矿奋斗精神的寄托。深度挖掘文化产业价值,打造室内冰场,儿童室内滑雪道等特色娱乐功能空间。同时,凝练东北温泉洗浴文化,打造多种多样的洗浴空间,同时精准定位玛瑙等文化业态,整合多元化的文化共生单元,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多维的体验,促进共生单元间的有效链接,提升能量交换效率,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图8)。

图7 建筑功能分区

图8 更新方案立面

4.3 建设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作为共生作用进行的载体,不同的共生环境对于共生关系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按照影响机制进行划分,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首先,硬环境是在场地空间基础上进行更新,顺应场地肌理的延伸层次,为共生单元的展开与置入设置好场地空间基础条件,因此发挥露天矿特有的地上地下高差优势,打造独特的空间以及视觉体验,更好地驱动矿区共生单元间共生作用的发挥。矿区共生环境的更新根据场地原有地形关系采用三段式景观节梯的布局方法,依次降低景观空间层次顺应场地整体地形变化(图9)。矿区建筑综合体通过建筑与室外景观的高差关系,打造室外滑道,利用东北地区鲜明的季相变化特点,实现夏天滑水道、冬天滑雪道的两种使用方式,同时滑道的形态犹如山间瀑布,增强了整体与环境的生态有机性联系(图10)。室外泡池借助地形优势,实现了多种泡池的混合使用,增加了使用的不同感受,让矿区旅游变得更加有趣。坑下第二景观阶梯,构建坑下景观的核心区域——阳光草坪,大块的平坦地面,不仅可以承载居民对于多种活动的需求同时也能承担一些大型文娱活动的使用,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其次,软环境的构建也是重要的一环,软环境主要是社会对于矿区的认可程度和保护意识的形成,因此对于坑底的第三阶梯,采用自然恢复保护的更新方式。第一,坑底的道路景观系统采用自然恢复的方式,保持矿区原有的生态模式。第二,岩壁对于矿坑作业挖掘的痕迹进行保留,并且贴附阜新地区特色地质材质肌理,构建地质材料的科普教育系统,作为历史遗存共生单元来实现工业遗存同生态环境的两种碰撞,唤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实现矿区软环境的建立,提高市民对于矿区历史的认知度(图11),形成集旅游、科普、娱乐、博物以及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共生新模式,成为城市文化新窗口。

图9 矿坑综合体

图10 大滑道景观节点

图11 坑下科普教育

5 结束语

废弃矿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再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更新再利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以及居民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种涉及因素众多的命题,仅仅依赖建筑学以及环境设计相关的学科还是不够的,其中经济以及政策的因素对于各方面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自然资源,历史沿革,将共生方式的选择进行因地制宜考虑,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未来研究将深入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生方法及共生机制。

猜你喜欢
海州矿坑共生
近代海州城市中心的转移与发展困境
江苏省海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海州绣——十二生肖儿童吉祥玩具》
海州刺綉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