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理论实验一体化模式在视障生教学中的探索

2024-01-16 12:30冯国营王利民张乃丽王志强刘洪付赵冬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视障解剖学视力

冯国营 王利民 张乃丽 王志强 刘洪付 赵冬梅

在全球推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1-3],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是较为适合视力障碍大学生的专业,也是我国首个面向视障生设立的硕士专业[4-5]。系统解剖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架构出完整的人体结构,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名词,还要知道其形态、位置、毗邻结构和功能。视障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听觉和触觉来接受知识,其渠道相对单一,很难建立人体的三维空间构象,所以针对视障生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无论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还是考试形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6-7]。为了更好地提高视障生的学习效果,与培养目标相衔接,笔者针对视障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汇报如下。

1 教学分析

1.1 视障生的特点

视障生是指视力受限的学生,包括全盲和低视力者。全盲的学生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接受知识,且仅部分全盲学生认识盲文,可以借助于盲文教材获取理论知识。挂图、幻灯片等平面的教学工具不适用于全盲学生。教师在讲解专业相关知识时,全盲学生有更好的专注力,而低视力学生需借助于放大镜、近距离等方式看清部分幻灯片、课本上的内容,辨清标本、模型上的结构,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性,但低视力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被课本、幻灯片(powerpoint,PPT)以及图谱上的内容吸引,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视障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视力缺陷,与正常大学生一起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对自己能力认同方面有一定的自信基础,但是同样也存在自卑、胆怯的心理问题[8],由于其视力受限,对于抽象知识的接受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习同样的内容与普通医学生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师的关注[9-11]。

1.2 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及在针灸推拿专业中的地位

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人体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属于形态学的范畴。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器官以及组织结构的位置、毗邻、形态特点和功能,是后续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石。学习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需要学生非常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重要的体表标志、重要脏器、血管、神经以及骨骼肌的位置和毗邻关系。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人体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相应的针灸、推拿等操作。

1.3 视障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中存在的困难

1.3.1 现有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视障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课程依赖的人体标本,多由甲醛固定,气味大,不适用于视障生长时间、慢节奏的接触;挂图、板书、课件均为平面结构,视频、数字人也只用于正常视力的学生[12-13]。虽然有大量新技术已用于解剖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将无形、抽象的内容以有形直观的形式呈现,然而视障生不是其受益群体,视障生更多的是借助于仿真模型。

1.3.2 适合视障生的教学资源需要建设

由于目前还没有专用于视障生的人体解剖学教材,现用的绝大部分教科书都是从正常视力者的角度出发阐述知识点,即使转换成盲文,也不利于视障生结合标本模型进行自学。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活动也是在普通视力大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在数字化和融合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已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14-16],而针对视障生的网络教学资源还有待建设。

1.3.3 对授课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融入学生群体中,不仅要对视障生的身体特点有所了解,还要关注其心理变化,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进行专项培训,了解视障生的心理特点,掌握面对视障生时的语言使用技巧。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视障生源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的突发情况,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师资队伍。

2 教学设计

2.1 规划教学内容,切合培养目标

为了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结合视障生自身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更突出与针灸推拿专业相关的内容,如体表标志、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讲解知识点时,教师要综合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表面解剖学以及解剖生理学等内容,结合典型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个立体丰满的认识。如在介绍颈椎时,从常见的颈椎病入手。颈椎病分为多种类型,不能全通过推拿按摩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目的,其中脊髓型颈椎病不适用按摩,而对于其他神经卡压型颈椎病、肌肉僵硬型颈椎病,推拿效果近乎是立竿见影的[17-18]。教师需要详细地了解颈椎的组成,特点以及周围毗邻的结构。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增加局部解剖学等相关内容,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2.2 增加学时,知识讲深讲透

对于中医学专业正常视力的学生,人体解剖学讲授采用先理论后实验模式,共78 学时,一个学期结束课程。对于视障生,人体解剖学分两个学期学习,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每个学期60 学时,共120 学时。在分享理论知识时,从器官的发生、发展、功能、位置和毗邻等入手,融入课程思政、临床案例、生活常识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男性生殖腺时,从睾丸的发生开始,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后壁,随着胎龄的发展逐渐凸向腹腔并下降,出生前已降到阴囊内。睾丸从腹腔内如何到达腹腔外,此时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腹壁的层次,引入腹股沟管的概念,由此引出精索的概念。

2.3 在小班环境下,建立“视触听”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满足全盲和低视力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建立“视触听”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包括准备适用于低视力学生的专属大图PPT 和教师上课的录音文件和充足的模型等。授课老师提前1 周通过学习群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在授课过程中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标本或者模型。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和指正,自己能准确触摸到标本上的结构。教师讲解时会更多地照顾全盲的学生,比如认识肱骨时,按照3W 原则(Who,Where and What),让学生掌握骨的名称(Who),位置(Where,包括左、右侧)和骨上的主要结构(What),先让学生区分肱骨上的特殊结构,继续从盲人的视角,了解肱骨的结构。例如,肱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叫大结节,沿着大结节向下延续,可以摸到类似山嵴样的结构称为大结节嵴;继续向下触摸,大约到肱骨的中部有一个倒三角的粗糙骨面,称为三角肌粗隆(三角肌的附着点);在其后方可以触摸到一浅沟,追踪其方向发现其为由内上斜向外下,称为桡神经沟,顾名思义,桡神经从这里经过。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找到结构,有问题时及时反馈。

通过分析2015—2017 年6 个学期视障生的班级人数与学习成绩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班级人数有一定的相关性,5、6 组班级人数较1~4 组人数少,平均成绩更高,见图1。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易及时、有效地给予解答学生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环境的相对安静有关,便于学生更清晰地接受知识。

图1 视障生班级人数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

2.4 双师指导共同助力视障生人体解剖学学习

由于视障生本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一名教师负责10 名左右学生,既需要讲授知识,又需要一对一地帮助学生触摸模型,无法保证课程进度,也不能满足学生想准确触摸标本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班级同时分配两名教师,资深教师负责理论知识讲解,青年教师协助学生确认标本、模型结构,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青年教师可以给学生示教,在不打断主讲教师节奏的前提下,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双师指导不仅可以提高主讲教师的讲课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效果,保证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需求都能够被顾及和满足,同时也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升,为视障生的教学提供后备力量。

3 教学效果评价

3.1 满足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规划教学内容,切实满足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知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动力。教师不断补充新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标本,保证课上每名视障生都能够触摸到所介绍的特征结构,有利于视障生对知识有更形象的理解,建立空间架构。青年教师的加入可以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帮助其准确定位解剖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激情。

3.2 理论、实践并进,学习成绩显著提升

每次课前都由年轻教师带领视障生以提问的方式一起回顾复习上次课内容,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比较不同人数的教学班的学习成绩,发现视障生更适合小班上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照顾好每一名视障生,学习环境也相对安静,小的群体环境也更有利于视障生一起进行问题的讨论,课堂气氛更活跃。通过比较2015—2020 年两位教师共同授课与一位教师单独授课的视障生班级成绩,发现青年教师加入后,视障生的成绩有一定提升,班级内成绩也更趋于平稳,见图2。

图2 青年助教教师协同教学对视障生学生成绩的影响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融合教育,我国也在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教育质量[19-20],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滨州医学院是第一所为视障生开设中医学本科(针灸推拿方向)的医学院校。视力残疾学生接受信息以声音和触觉为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既能够形象的描述专业知识,又能够指导视障生准确的在模型上指出相应结构。理论实验一体小班化教学和双师指导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指认结构,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习激情,同时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学输入新鲜血液,积蓄后备教学力量。

猜你喜欢
视障解剖学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