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二胡曲创作特征分析

2024-01-16 10:31郭琴星
参花(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二胡曲二胡旋律

一、引言

金伟作为二胡演奏家,继承了老一辈二胡表演艺术家“自创自演”的优良传统,是目前“秦派二胡”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一名音乐教育家,在“秦派二胡”艺术的传承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品是音乐表演的源头,二胡曲创作对于近代二胡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刘天华与华彦钧(阿炳)两位先生开启了近代二胡表演艺术“自创自演”的先河。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这种“自创自演”的方式一直是二胡曲创作的主流。从蒋风之、陈振铎、黄海怀、鲁日融,到王国潼、刘长福、陈耀星、朱昌耀、周维、邓建栋等二胡表演艺术家,先后创作了诸多经典名篇佳作。金伟正是其中“西北风韵”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金伟的二胡音乐创作之路

纵览金伟的艺术成长之路,对其影响最深的是他的师长先生们。1972年,17岁的金伟考入陕西省广播文工团(前身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拜师于吴桐先生,学习胡琴演奏。吴桐是金伟“自创自演”艺术之路的第一位伯乐,他创作的《秦川谣》《秦中吟》《心中的信天游》都是“秦派二胡”的经典作品,对金伟艺术理念与追求的形成起到了引导作用。

1978年,金伟考入西安音乐学院,1982年毕业留校工作,工作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与研究生七年的学习生涯中,他的导师是“秦派民乐”“秦派二胡”的倡导者与创始人鲁日融先生。鲁日融对金伟的指导与帮助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他对二胡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对陕西地域风格二胡的探索与实践,都对金伟日后的二胡演奏和创作之路刻下了深远的影响。

金伟于2019年将过往的部分作品整理出版了《金伟二胡作品集》,其中共收录二胡独奏曲10首,双二胡重奏1首,二胡齐奏3首。依照创作和演奏时间划分,分别是:1976年,《丰收歌》(后于2016年修改整理,改名为《秦巴行》);1980年,《快乐的纺织姑娘》;1981年,《湘江欢歌》(后于2015年修改整理,改名为《茶乡新歌》);1983年,《思乡》(与溪平合作);1984年,《秦风》《眉户小曲》《陕北民歌联奏》;1985年,《曲江随想》《家乡小唱》;1988年,《黄土情》(与张新怀合作);1992年,《欢庆节日》;2000年,《夜思》;2015年,《南腔北调》(编曲);2016年,《秋梦》。

从整部曲集中可以看出,金伟创作的时间跨度较大。从1976年至2016年,四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反映了其在二胡艺术探索和实践中的坚持不懈,体现了金伟对二胡艺术的坚持与热爱。同时,这些优秀作品的涌现,与前文中提到的二胡界“自创自演”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可以看作是由作曲家正式介入二胡音乐创作的首部作品,自此之后,二胡演奏家们从未间断或停止创作和演奏的热情。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代表着中国音乐界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比赛,在近几年的比赛章程中,对传统作品和地域风格类作品有着明确的选曲要求,且逐渐加大重视程度。由此可见,“自创自演”在近代二胡表演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伟坚持二胡曲创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自鲁日融先生以来开创的一种风气,鲁日融先生在任学院副院长时曾提出过“三个一”理念,即一场高水平音乐会、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一首原创作品。多年来,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师生们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为“秦派民乐”的创立和发展不懈努力。《金伟二胡作品集》所包含的14首作品中,陕西风格二胡曲占8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金伟二胡曲的创作重心。

金伟的二胡曲创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教材建设做了增补,同时也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金伟二胡作品的音乐元素与构建方式

(一)音乐素材的民族性

金伟二胡作品的音乐素材几乎全部取材于地域风格的民族民间音乐。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湘江欢歌》,有京腔京韵的《欢庆节日》,还有福建歌仔戏味道的《思乡》,当然,最多的还是来自“三秦大地”的秦风秦韵。取材于陕西地方民歌和戏曲的8首作品,其主题也均是表现秦人秦地的风土文化,极富秦地音乐风格和魅力。

如代表作《秦风》,主要音乐素材来自陕西合阳的“线腔木偶戏”,其特殊的定弦方式和演奏手法也借鉴和模仿了线腔的主要伴奏乐器皮弦胡。除此之外,还巧妙地结合了迷胡以及碗碗腔音调,在人们通常对秦地音乐认知的高亢、粗犷之外,又增添了乐观、幽默、风趣的意味。

又如《长安忆事》与《黄土情》,这两首作品并不是直接取材于某个特定的民间乐种,而是金伟在陕西地方音乐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一种“自觉性”,这种“自觉性”体现在即兴演奏中可以很自然地利用陕西音调的旋法特点以及“声腔化”的演奏手法,凸显出浓郁的地域风格。这两首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音乐旋律大气磅礴,更注重表现人文情怀,把对黄土地的眷恋与故乡的热爱融入了乐曲中。

此外,金伟的二胡作品中也不乏人文情怀的体现。他以民族调式音阶为基础,依托胡琴这一极富音韵表现力的乐器,试图展现中国文人如诗般的心境。例如,《秋梦》这首作品便是中国古代文人“伤春悲秋”情怀的一种体现。金伟用二胡写秋梦,梦里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寂,有“散上峰头望故乡”的祈盼,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惬意,还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又如作品《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中有欣喜也有离愁,创作者将这份思念化作了两弦上的浅吟低唱。

(二)金伟二胡作品的創作技法特点

金伟并非职业作曲家,其创作也主要集中在二胡音乐方面,他在二胡独奏旋律的创作上所展现出的作曲技法虽不能与专业作曲家相媲美,但其却在“秦派二胡”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主要集中于演奏技巧的进一步器乐化以及利用主音音高位置的变化推动音乐情绪发展等方面。

1.二度关系转调

主音音高位置的变化会使音乐情绪得到发展与升华,金伟在创作中便时常运用这一表现手法。20世纪80年代前创作的“秦派二胡”作品,极少运用这种方式的转调,以《秦韵十谱——鲁日融二胡作品选》为例,转调的两首作品《欢乐的秦川》与《长安社火》调式调性布局分别是“D徵-d商-D徵”和“D宫-D徵-D宫”,主音音高位置并未发生改变;而在金伟的创作中,作品《秦巴行》的快板部分出现了“C宫转D宫”,《长安忆事》里有“a商转b商”,《湘江欢歌》中出现了“a羽转g羽”,这样的转调手法相较之前的创作显得更为新颖,体现出金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创作思想。

2.连续切分节奏

节奏的变化也是音乐发展和情绪推进的重要手段,金伟在旋律的写作中常用连续切分的节奏型表现欢快与跳跃的情绪。如,《黄土情》的第一个小快板,情绪为欢快活泼地。在开始的9小节旋律创作中,金伟使用了7次切分节奏,并有两次是连续切分;《湘江欢歌》的第37-42小节也同样采用了大段连续切分的节奏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3.二拍律动与三拍律动的转换

变化旋律中重音的位置,可以使音符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断句”效果,使旋律进行避免枯燥单调。在金伟的创作中这样的变化往往出现在快板段落临近高潮的部分,如,《秦巴行》的第188-193小节,四二拍转八三拍,伴随着力度的变化,情绪表现更为热烈。又如,《长安忆事》的第134-137小节,四二拍转为四三拍,通过律动的变化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这样的表现手法不仅出现在二胡旋律声部,在扬琴伴奏声部中也有类似的体现,如《秦风》第56-59小节的扬琴间奏中,重音位置和律动组合方式的改变使音乐更富弹性与动感。

4.一指扩伸指法在旋律创作中的运用

金伟在他的二胡曲創作之路上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仅体现在旋律和节奏上,更体现在演奏技法上。作为一名演奏家,金伟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独特的见解,他将这些能够表现音乐特点的演奏技法在一度创作时就写进了乐谱中。例如,《秋梦》的第89小节,左手3指在演奏a2音高时,1指的音位通常是f2。而此时1指却向上(二胡演奏的左手按指向上移动,音高是向低音区方向变化的)移动了一个大二度,演奏出降e2这一音高。这个指法是原谱中就已经标记好的,并非演奏时的二度创作处理。又如,《湘江欢歌》的第6-9小节,这里1指的音位在外弦演奏c2,那么对应的内弦音位应该是f1,金伟在不换把的情况下将1指向上扩伸到了e1。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方便了演奏,还表现出音乐的地域风格。

如果把音乐作品比作是有生命的“人”,那么创作中的调式、音阶、旋法则可以看作是基因。这些因素有了地域特点,这个“人”就具备了地域属性。若是想让“人”开口说“方言”,那么,赋予其血肉和生命的就是这些极富地域特色的演奏手法。

5.搂弦技法在旋律创作中的运用

搂弦技法是指掌关节一个整体连贯的动作,通过快速地闪动改变琴弦的张力和触弦位置来实现音高的“无缝”衔接,模拟人声的音腔和韵味,是“秦派二胡”的主要演奏技法之一,也是金伟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性总结。在《秦风》《黄土情》与《长安忆事》中,金伟频繁地使用这种“拟人化”的演奏手法模拟戏曲音乐中的声腔,使音乐形象的表现更为生动形象。

四、金伟二胡作品的意蕴及情感表达

金伟二胡作品的创作初衷主要是为了舞台表现的需要,因此他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或原创或改编或移植,最终追求的是舞台演奏的可听性与观赏性。金伟创作的艺术特色可总结如下。

其一,金伟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极具地域性。不论是各地的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还是民歌旋律,其都能运用于二胡演奏中。例如,《陕北民歌联奏》这首作品创作于1984年,由13首陕北民歌巧妙地的设计串联而成,衔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极富歌唱性;又如,二胡重奏《南腔北调》,这首作品创作于2015年,是为与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的“南北二胡风云会”音乐会而构思并执笔编创的,乐曲中一“南”一“北”两道熟悉的二胡旋律相互碰撞,互相交织,展现出南北共融的独特艺术魅力。

其二,金伟二胡作品极具演奏技巧的观赏性。随着二胡表演艺术的发展,金伟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舞台表现方面的观赏性,例如,《秋梦》《秦巴行》中的快速连顿弓与快速跳弓,快速连顿弓是演奏者用琴弓快速持续地断奏,一气呵成地完成32个甚至48个十六分音符,快速跳弓在保证了音符弹性与颗粒性的同时,还能准确清晰地完成音乐表达,为欣赏者带来极佳的视听效果。

其三,金伟二胡作品极具艺术表现的群众性。金伟创作的旋律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家乡小调,再加上“声腔化”的艺术表达,更容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同时,他的二胡音乐融入了浓浓的时代气息,有丰收的喜悦、有节日的狂欢、有生活的期盼,还有相思的苦涩与甜蜜。南腔北调、小曲大戏、高楼雅座、市井喧嚣,这些都反映在他的创作思维中。

五、结语

金伟作为“秦派二胡”艺术的传承者和践行人,他的创作丰富了原有的曲目库,拓宽了原有作品的类型。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还包含了一些创新式的演奏技法,这些技法在服务于“秦派二胡”作品的同时,更能体现其“方言性”与“声腔化”的艺术特点。作品是二胡艺术发展的原动力,金伟的二胡曲创作根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突出展现了西北大地的黄土精神与魅力。

参考文献:

[1]金伟.金伟二胡作品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9.

[2]王倩亚.二胡音乐及其演奏技巧的发展研究[J].参花(下),2023(04):104-106.

[3]郭琴星.“秦派二胡”的传承与发展——写在金伟教授执教40周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41(02):139-143.

[4]陈宫羽.探析金伟秦派二胡作品《曲江随想》中搂弦、搂揉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24):75-77.

[5]杨国栋.弦搂金声振,弓挑新韵长——“金伟、郭琴星原创获奖新作品展演音乐会”刍议[J].北方音乐,2018,38(06):79-80+90.

[6]王雯雯.独揽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金伟胡琴类乐器演奏的艺术魅力探索[D].西安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郭琴星,男,硕士研究生,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胡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二胡曲二胡旋律
春天的旋律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齐白石妙说二胡曲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我躲进二胡曲里纳凉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7月,盛夏的旋律
老头子的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