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旭东 胡金波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为强国目标而奋斗,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诉求的回应。19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求强”“求富”。面对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将“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1]作为建国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后,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开始逐步确立起建立“富强”新中国的目标。
第一,提出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建国目标。1922 年7 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打倒军阀,进而将中国打造为“真正民主共和国”。[2]显然,“真正民主共和国”,正是针对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建国目标。这一建国目标显然是阶段性的,是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后建立的国家。
第二,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国目标。面对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的问题,毛泽东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即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3]他从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三个方面明确了“新中国”的建设目标,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目标由革命胜利时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推进到了革命胜利后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阶段。
第三,明确提出“富强”的新中国建设目标。随着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开始深入思考要把“新中国”建成什么样子。对此,中国共产党给出的答案就是:“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4]同时,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在打败日本侵略者后,建立的新中国,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5]可见,此时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富强”目标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建设目标。这一点在1949 年9 月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也再次得到确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6]而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形成了“富强”的新中国建设目标,而且开始对“富强”的内涵,特别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初步探索。
首先,先救国再富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军阀与帝国主义国家勾结,造成了当时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因此,对于近代中国而言,要实现“富强”的目标,前提是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现人民的自由、民族的独立、政治的民主,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现代国家。
其次,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近代中国农村,占乡村人口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大部分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建立在这种生产关系基础上,广大农民处于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因此,要实现“富强”的目标,必须要进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实现农民的彻底解放。194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明确指出,必须“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让“耕者有其田”。[7]
最后,发展生产、实现工业化。在形成“富强”的国家建设目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意识到实现富强必须要走工业化道路。1945 年4 月,党的七大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规划了新中国的建设,特别强调了“在革命胜利以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刻把握中国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中国共产党,承续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逐步提出了建立“富强”的新中国建设目标。虽然此时“富强”的奋斗目标还是被置于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来思考的,且带有远景的特点,但是党对“富强”内涵的探索也开始呈现出具体化的趋势。这就是党明确意识到救国与富强的关系,探索并思考解决富强的路径等问题。这些探索为日后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日后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开创了国家富强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向着国家富强目标前进。随着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党提出的国家富强目标,逐渐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根据当时贫穷落后的现实,延续了革命时期设定的国家建设目标,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950 年4 月26 日,中共中央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号召,努力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9]
一方面,“富强”目标被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之内。在向社会主义前进过程中,党开始把“富强”目标置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之内。1952 年,党中央提出了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加快推进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党的最初设想中,“富强”进程是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步的。1953 年12 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党明确指出革命胜利后的基本任务,是要把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建设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10]但是,随着实践中三大改造的推进、完成,“三改”先于“一化”完成。1955 年10 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国家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比当时“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11]所以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及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一段时期内,“富强”都是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一部分的。
另一方面,“富强”内涵不断丰富。随着革命的胜利,党对“富强”内涵的理解更加明晰。首先,“富强”重点解决的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强盛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富强”目标中,其核心是针对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而界定的“民富国强”的涵义。其次,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承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富强路径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党不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主要路径,而且开始了以“一五”计划为代表的推进工业化的实践。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党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那么就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2]最后,初步亮明了实现“富强”的时间表。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并向着“富强”的目标奋进。因为新中国的建设是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所以党对于实现“富强”目标的长期性有着深刻的认识。1956 年9月,毛泽东提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13]可见,在党看来,实现富强的目标是需要“几十年到一百年”的。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在此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共产党逐步将“富强”目标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实现国家“富强”目标,必须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从1953 年开始,党领导人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解放和发展。特别是“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完成,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党的八大在强调推动实现“富强”的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强国”的建设目标。随着认识的深化,党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目标。[14]在此过程中,党逐步赋予这一目标以“四个现代化”的内涵。1954 年9 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15]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谈到国家建设目标时,除了要求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还要求具有“现代科学文化”。[16]“现代科学文化”目标的提出,凸显了对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的追求。1963 年5 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的目标。[17]1964年底至1965 年初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正式出现在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8]至此,“富强”目标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发展到了“具有‘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强国目标的内涵日趋丰富、具体。
第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依据。党在提出强国目标之初,就将其与“社会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究其原因,就在于党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建成并实现“强国”的根本依据。1955 年10 月,毛泽东指出,当时实行的“一种制度”“一种计划”,是能够让国家一年一年走向富强的。[19]毛泽东这里所说的“一种制度”实际上就是指即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一种计划”就是指“一五”计划。在这里,党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进一步明确中国能够而且必须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强国目标对富强目标的具体化。如前所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国家建设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从“富强”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最终定格在建设“具有‘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变化,也是党对强国目标的内涵初步具象化的过程。如果说实现“富强”这个目标的参照系是中国自己,即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那么,建成“强国”的目标,就不仅包括解决中国自身积贫积弱的问题,而且具有了引领世界进步的涵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论述的“强国”的参照系就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此后,党从国内外实际出发,对强国目标的内涵进行了调整、深化,从而使强国目标更加符合实际。
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党根据实际情况对强国目标的内涵进行了调整。
第一,重申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1977 年,党的十一大重申了在20 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号召。[20]1979年9 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21]这说明这一目标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
第二,提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奋斗目标。1981 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带领人民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还要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22]这一奋斗目标既体现了对四个现代化的继承,也为目标自身赋予了新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内涵。
第三,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早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党就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论述新中国成立32 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23]的根本保证,是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4]奋斗目标。
第四,提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5]作为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和谐明确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全会首次将“和谐”纳入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内,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26]这一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重要调整。调整中也蕴含了强国目标内涵认识的深化,体现出强国目标的内涵日趋具体,可行性不断增强。
首先,两个“高度”目标的涵义。“文革”后,重申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希望实现民富国强的愿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无疑与全党和全国人民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期内,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没有给予调整。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随着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党意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7]
其次,调整参照系。1982 年,党的十二大把现代化建设目标中的“强国”调整为“国家”。[28]1987 年,党的十三大将现代化建设目标中的“四个现代化”和“两个高度”调整为在中国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29]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聚焦为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同时,“高度”不再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因此,要“把标准放低一点”。[30]邓小平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参照系也由发达国家调整为中等发达国家。1986 年9 月之前,邓小平是将到21 世纪中叶我国的发展目标确定为“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986 年9 月之后,邓小平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再次,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发展中也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这集中体现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贫困问题亟待彻底解决,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和扩大,能源不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31]对于这些现实问题,党有着深刻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社会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这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最后,实现目标的举措走向具体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调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也日益具体化。一是形成分步骤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发展战略。随着对实现现代化目标长期性认识的深化,党对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把“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1997 年,根据第二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的实际,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2002 年,党的十六大对此战略作了细化:在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第二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2]二是明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2002 年11 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成为全党的共识。
2012 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在此过程中,党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世纪之问,使得强国目标内涵不断走向具象化。
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对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深化,党对强国目标内涵认识更加具体、深入。
第一,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制度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逐步认识到实现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之初,党就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问题。邓小平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阐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3]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因而全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党明确提出建立在国家制度体系现代化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4]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第二,把“美丽中国”和“强国”作为现代化建设核心目标,正式提出“五位一体”的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却日益严重。21世纪初,经历了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粗放经营方式仍比较严重”[35]等等问题。为推动中国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被纳入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到21 世纪中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36]成为这一强国的鲜明特征。由此,“美丽中国”正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内涵。这一内涵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对应,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特征。党的十九大不仅把“美丽”正式作为目标内涵之一,而且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方面是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因此,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使命,更是新时代的重要内容、标志和目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取得,使得党和人民有充足信心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7]
第三,强国内容更加具象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将建成“人才强国”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形成“1+13”的强国目标体系。“1”是总目标,即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是13个具体领域的强国目标,即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此外,还提出了新时代强军目标。党的二十大对强国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形成了“1+14”的强国目标体系。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1+13”的强国目标体系相比,“1”是总目标不变;“14”则是在“13”个强国目标基础上增加了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后,面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这就使实现强国目标成为可触可及的具体图景。
一是探索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路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这一路径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这一路径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拼搏,人民生活从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为这一路径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推进和拓展。实践证明,要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唯一正确道路”。[38]
通过对实践创新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为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则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保障和道路,是强国目标的具体要求。其中,党的领导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目标的具体化。
二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求,作出切实可行的部署。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大局,总结历史经验,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刻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军队和国防建设、推进国家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内容。
三是设置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7 年,党的十九大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作出了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从2020 年到2035 年为第一个阶段,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十五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为第二个阶段,要在第一个阶段达成的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了2035 年。党的二十大对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内容进行了擘画。从这一目标蓝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届时强国目标将在多个领域得到实现。当然,这是全面实现强国目标的阶段性成果,强国目标将在本世纪中叶得到全面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从国内外形势出发,根据自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设计强国目标的具体内涵、规划强国建设的路径、制定强国目标的实现步骤,并在实际的国家建设中,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强国内涵、强国路径、实现目标的步骤进行调整。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强国建设走上了一条更加科学的道路,强国目标离国家发展实际的距离越来越小,从远景走到了具象。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