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司扑兰:国内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首个口服药物

2024-01-15 12:40张益志
药物与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肌萎缩注射器脊髓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以发病率低、诊断难、可用药物少为主要特点。2021年9月11日,《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在上海发布,首次提出“中国罕见病定义”,即应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列入罕见病。

近些年,随着基因诊断与治疗的发展,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的管理取到了巨大的进步。SMA是《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录的121种疾病之一,因为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备受关注。在上期文章(《儿童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治疗药—诺西那生钠》,2023年9月刊)中,我们详细介绍了SMA的第一种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本期,我们聊聊另一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看看它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问题一: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由于脊髓前角及α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肢体及躯干发生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肉萎缩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位居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首位。

脊髓性肌萎缩症中,最常见的是由5号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纯和缺失引起。因此,该类患者只能通过“双胞胎”SMN2基因进行转录,但仅有一小部分(15%)SMN2基因可以转录出完整的SMN蛋白。所以,当患者SMN1基因缺失时,只能通过SMN2基因表达少量蛋白保持神经元活性,维持生命所需。研究发现,SMN2基因拷贝数越多,患者症状越轻,生存周期也越长。

目前,根据发病年龄、获得的运动功能及病情进展速度,临床上常将脊髓性肌萎缩症分为4型(表1),读者朋友可以简单了解。

问题二:利司扑兰是什么药?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疾病本质是神经元流失,进而导致神经元功能丧失。因此,药物治疗也应由此入手:2016年,经美国FDA批准,第一款基因修饰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上市;2020年,美国FDA又批准了第一个选择性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利司扑兰上市。

在中国,随着社会对罕见病重视程度的日益增长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们再次加深了对基因治疗的认识,积极引入“孤儿药”。2021年6月,利司扑兰正式在中国上市,是首款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终生性口服基因治疗药物,适用于2月以上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2023年1月18日,利司扑兰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这进一步减轻了罕见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问题三:利司扑兰和诺西那生钠有何区别?

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说,诺西那生钠上市略早于利司扑兰,具有更多的用药经验与临床数据。诺西那生钠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可提高SMN2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本中外显子7的纳入以及全长SMN蛋白的产生。但是,由于本药分子量较大,无法穿透血脑屏障,只能选择鞘内给药;而且,本药半衰期很长,需要分别于第0天、第14天、第28天和第63天负荷给药,之后每4个月给药一次,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多与给药途径有关,如给药后腰痛、继发的感染等。

利司扑兰则不同,它是一种小分子口服药物,口服即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中枢与外周之中,作用机制也与前者有区别,它主要针对SMN2前体mRNA中的两个位点结合(内含子7的5'ss和外显子7中的ESE2)促进生成功能性的SMN蛋白。简单来说,利司扑兰根据体重在家给药,无需鞘内给药,可以减少患者来院次数,降低院内感染和腰穿感染的风险。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利司扑兰需要口服给药,对家长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严格掌握给药剂量、储存条件,对患儿的依从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等。

因此,二者各有优势,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目前也没有完全的临床研究对比,需要个体化地选择药物。

问题四:利司扑兰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截至目前,围绕利司扑兰共进行了四项国际多中心研究,包括FIREFISH研究、SUNFISH研究、JEWELFISH研究和RAINBOWFISH研究。这些研究覆盖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分型的患儿和成年人,以及用药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无论是疗效还是安全性,患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益,且未见严重的不良事件。

问题五: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利司扑兰给药前,一般先由医生评价患儿基本情况后配置成溶液,以供家长使用。本药可经口给药或胃管内给药,按照医生医嘱剂量给予,每日1次(本品自带两种注射器:6 mL注射器,提供1~6 ml剂量使用;12 mL注射器,提供给6 mL以上使用),建议饭后固定时间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

(2)药液被抽入口服注射器后,务必在5分钟内使用完毕。用药后,应饮用不少于20 mL水,以保证药液全部进入胃肠道。

(3)对于漏服,如果发现时距离正常服药时间不到6小时,可进行补服;如果超过6小时,则跳过该剂量。任何时候都不得加倍服用以及额外使用。如果呕吐,无论何时都不应补服。

(4)用药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头痛、发热、腹泻等,也有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关节疼痛。如果出现大面积皮疹、舌头肿胀、呼吸困难等,需要立即就医。

(5)本品口味較好,需放置于患儿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配置后的药液应置于冰箱中冷藏(2~8℃),不得冷冻。64天后,如药液仍有剩余,请直接丢弃。

张益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药物治疗管理药师,药学部质量管理组成员。多次参与所(院)级课题,参与申报2023年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举措项目。致力于小儿神经内科相关疾病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解读、药事管理等。

猜你喜欢
肌萎缩注射器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复电刺激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