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 赵文平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提升是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包括工作手册式教材、活页式教材、融媒体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等多种形式,具有育人功能新、组织结构新、呈现形式新的特点[1]。2021 年教育部印发了《“十四五” 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倡导开发新形态教材,并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等有机融入新形态教材建设中[2]。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新方法、新技术、新技艺等融入新形态教材建设中,打造一批优质教材[3]。现行出版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由于缺乏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的评估与监管,加之教材编写者的水平不一,导致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材体系作支撑,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标准是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保障的关键。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研究领域,已有学者研究构建了职业教育 “好教材” 的等级水平认证,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制度体系变革提出策略[4]。在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马晓丽基于教育信息化视角,针对数字教材,构建了教材内容、教材设计、技术应用、教材合规4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16 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5]。刘晓杰等学者基于 “岗课赛证” 的维度,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6]。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标准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其中针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仅基于 “教育信息化” 或者 “岗课赛证” 的视角,进行了部分类别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且未能深入挖掘其实质内容与特点,研究具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当前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问题值得关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新形态教材建设和运用更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提升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亟需加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各级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提出评价指标体系下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提升策略,为未来职业教育相关领域教材编写设计、教材运用等提供有效借鉴。
扎根理论研究法(Grounded Theory)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数据的系统性收集和分析来构建理论。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扎根理论强调从数据中 “发现” 或 “构建” 理论,而不是先有一个预设的理论框架去指导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者通过持续的、循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逐渐细化和完善其理论结构[7]。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中的程序化扎根研究法,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材主编、教学管理者、出版社资深编辑等开展深度访谈,获取一手数据信息。运用Nvivo12 软件对访谈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依次进行逐级编码分析,分别为:开放式编码(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标签)、主轴编码(寻找分类之间的关系)、选择性编码(构建和完善理论的核心概念),以此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选择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主编 “十四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教师、主持职业教育教材相关省级以上课题或发表与教材相关核心论文的教师、出版社资深编辑、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者等作为访谈对象(见表1)。上述研究对象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有利于获取丰富和真实的一手资料,研究数据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确保构建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本研究针对访谈对象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平均访谈时间为55 分钟,访谈过程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并将访谈录音和记录进行整理,全部转化为文本信息。在访谈阶段,结合职业教育教材相关的政策文件,编制了本研究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着重了解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评价关注的维度,具体问题如下:①您在选择和使用新形态教材时,主要关注教材的哪些方面? ②您认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上应注重哪些方面?与传统教材有何不同? ③在技术和交互性方面,新形态教材是否融合了您期待的技术或功能?您认为新形态教材在这方面还存在哪些改进空间?④使用新形态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明显的益处或挑战? ⑤您觉得新形态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何影响? ⑥您认为未来的新形态教材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更好的体现其职业教育特色?⑦如果您要为新形态教材制定质量评价体系,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为了确保访谈参与者对研究问题有准确的认识,同时确保所得资料满足研究标准,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探索性的预实验访谈,邀请了三位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预实验性访谈,旨在评估初步访谈问卷中的指引和问题是否能有效地导向参与者。基于预实验访谈的反馈,进一步邀请了一位职业教育学领域的教授,对问卷的导语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修订,以确保访谈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扎根理论分析的初级阶段,其主要目标是 “打开” 数据,通过详细、深入地检查、比较和分类原始数据来识别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会对数据进行逐行逐句的分析,为各种现象、事件或行动打上标签,从而初步揭示数据中的核心概念。这些标签化的概念随后可以被组织为更高层次的分类或主题。据此,本研究组人员采用背靠背的方式,随机选取13份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剩余的3 份访谈数据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经过采用Nvivo12 软件辅助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最终形成43 个概念和16 个范畴(部分见表2)。
表2 开放性编码形成概念与范畴(部分)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扎根理论中的一个中间编码过程,主要目标是重新组合和连接在开放性编码阶段中识别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识别出中心概念或核心现象。主轴编码旨在深入探索和建立开放性编码阶段中识别的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鉴定出核心现象或中心概念,为后续的选择性编码阶段做准备。本研究通过开放性编码共形成43 个概念,且概念之间相互独立。经过对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归类,最终提炼出16 个范畴,归纳出5 个主范畴,范畴与主范畴的关系如表3 所示。
表3 主轴编码
3.选择性编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择性编码是围绕先前在主轴编码中确定的核心现象或中心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和整合。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选择性地审视编码数据,只关注与核心现象或中心概念紧密相关的那部分数据,从而确保构建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的核心类属范畴是: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核心范畴的 “故事线” 进行概括:首先,“教材内容” 的质量是确保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对教材内容的精准解读和评估至关重要。其次,“教材呈现” 也是评价教材质量的关键维度,不仅关注教材的形式特质,还重视与学习者互动和体验的深度。再次,“教学适用” 突出了教材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确保教材在传达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最大效益,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挑战。同时,“教材设计” 旨在创造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教学体验。它涉及教材的整体架构和细节表现,确保信息的流畅传递和学习者的高度参与。最后,“教材职教适应” 体现了教材与职业教育特性和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强调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成功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综合上述分析,在构建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5 个主范畴构成了一级指标,16 个范畴构成了二级指标,43 个概念构成了三级指标(见表4)。
表4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理论饱和度检验。理论饱和度检验是为了确保研究中的理论构建是基于充分和完整的数据,从而确保其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随机预留的3 份原始访谈资料和2 名职业教育专家反馈意见共同进行饱和度检验。首先,将预留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将编码形成的概念与范畴,与现有的概念和范畴进行对比,未发现新的概念和范畴,也未发现新的关系。其次,将扎根理论的编码结果和构建的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专家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通过反馈意见发现,均得到了肯定的回复。由此可见,本研究构建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层次分析法(AHP)是多准则决策的一种定量工具。首先,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模型来描述决策问题,涵盖目标、标准、子标准及备选解决方案。然后,通过配对比较来确认各标准和子标准的权重,从而产生相对的重要性系数。这些系数进一步用于对备选方案的整体评估,并为其定出优先次序[8]。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制定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专家评估问卷,然后使用9 级评价体系,通过对比矩阵,专家对各指标进行两两配对比较,根据专家反馈结果,计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值。
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分环节,本研究主要采用专家咨询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自编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专家咨询问卷》,作为确定教师教材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工具。在专家的选择上,依然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的16 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共发放咨询问卷16 份,回收问卷16 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回收率大于70%,说明专家参与研究的积极程度高[9]。
1.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建立。根据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yaahp 层次分析法软件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见图1)。第一层为目标层,内容为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第二层为中间层,主要包括 “教材内容”“教材呈现”“教学适用”“教材设计” 和 “教材职教适应” 5 个一级指标;第三层为中间层,主要包括 “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表述” 等16 个二级指标;第四层为方案层,主要包括 “课程思政和职教理念”“知识科学性”“知识实用性” 等43 个三级指标。
图1 层次结构模型
2.构建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首先,根据已建立好的层次结构模型,设计《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专家咨询问卷》,通过对专家咨询问卷反馈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确定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具体指标的权重。专家以咨询问卷的形式,对构建好的判断矩阵进行两两比较,评分时共分为1—9 个评分等级,其中1 代表两个元素相等,3 代表一个元素比另一个稍重要,5 代表明显更重要,7 代表非常明显地更重要,9 代表一个元素比另一个更为重要,2、4、6、8 代表上述相应值的中间状态。如专家认为某一评价指标相对重要,则该指标的赋分值较高[10]。根据建立的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构建的判断矩阵共22 个(其中一级指标1 个,二级指标5 个,三级指标16 个)。其次,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本研究中,为确保专家判断的合理性,对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经过该检验,基于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进一步推导出权向量。具体流程如下:对16 位专家的咨询问卷执行一致性检测,对于“不一致” 或数据缺失的状况,借助yaahp 软件进行修正与完善,确保所有咨询问卷的一致性检验均获通过。在此次研究流程中,采用了群体决策方法来综合分析专家问卷数据。利用几何平均数的计算策略,构建了一个基于专家评分平均值的判断矩阵。对集成后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CR=0.0022,CR小于0.1,表明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1]。
3.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经过详细的一致性检验,所有判断矩阵均已满足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特征向量法为各评价指标计算相对权重。为确保综合考虑的权重向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研究应用了yaahp 软件来计算各维度的组合一致性指标。所得结果表明,综合排序的权重满足组合一致性要求,进而确保了依据此权重体系进行的决策有足够的学术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地构建并确立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见表5),为后续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表5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提升是推进职业教育 “三教改革” 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据本研究构建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和确立的各项指标权重,提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提升策略如下。
教材内容是决定新形态教材质量的核心要素,新形态教材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尤为关键,不仅决定了学生能否获得最新、最实用的知识,还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新形态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与策略设计尤为重要。
在新形态教材内容选择层面,需要确保整合课程思政和职教理念,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相一致。同时,挖掘行业需求,集成科学、实用、前沿的知识,使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此外,鼓励跨学科内容融合,将技术、艺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形态教材内容组织层面,构建知识体系是基础。新形态教材需要按照从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来组织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逐步且系统地掌握。新形态教材融入案例和项目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新形态教材内容表述层面,文字准确性和清晰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任何歧义或误导性的文字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图表、实例、案例等辅助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也要与知识点紧密相关,既突出重点,又易于理解。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是教材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化教材内容研究、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等方式,可以确保教材内容具备科学性和前沿性,满足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教材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纸质模式,而是越来越强调实用性、前沿性和交互性。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因此这需要教材具有高度的实际应用性和与行业适用性。
教学适用性是决定新形态教材质量的重要维度。首先,新形态教材的交互性与多媒体元素应增强。利用模拟实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体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结合社交媒体工具,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也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有效方式。其次,为了确保新形态教材可以在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上有效运行,数字资源与平台的兼容性不容忽视。选择开放标准和技术制作教材并建立云端的教材资源库,可以使教材的更新和维护更为便捷,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为关键的是,教材内容、结构和教学策略之间必须高度匹配。这要求在教材设计阶段就与一线教师、行业专家进行深入沟通,确保教材真正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的学习监控,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最后,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新形态教材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支持。为教师提供详尽的教材使用指南和案例,为学生设计学习路线图和自学资源,这都是提高新形态教材使用效果的关键措施。
综合上述策略,不仅可以确保新形态教材的高度适应性和实效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设计的核心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因此,需要对新形态教材进行多元化的优化设计,使其更好地凸显职教的类型特性。
在新形态教材结构设计方面,可以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知识点划分为独立但互相关联的模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结构,同时为教师提供更为灵活的教学组合方式。此外,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可视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形态教材界面设计方面,导航的易用性至关重要,教材应采用直观的导航设计,并配合清晰的目录结构,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内容。同时,界面的视觉吸引力也不能被忽视,配合现代的平面设计理念,如简约主义和扁平化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在新形态教材图文设计方面,文字排版应确保字体大小、行间距和段间距的合理性,同时,图像的质量和信息图表的有效性都应得到充分的考虑。可以通过引入信息设计的原则,将复杂的知识点通过信息图表进行可视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新形态教材互动设计方面,交互元素的有效性是首要考虑的,如模拟实验、互动练习和虚拟实践,这些都可以提供更加真实和直观的学习体验。而用户的互动反馈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实时的学习数据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调整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教材的呈现方式也应当不断创新,以满足职业教育的日益复杂化需求。因此,需要在出版质量、多媒体与立体性和新形态丰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以达到新形态教材呈现的最佳效果。
首先,在新形态教材出版质量方面。教材编校质量是其核心,应对教材进行多轮审核和专家评审,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教材的物理和数字质量,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还应重视数字教材的布局设计与技术支持,确保在各种设备上的兼容性。教材的持久性与耐用性也需考虑,纸质教材应采用高质量的印刷和装订技术,电子教材应保障使用流畅性,确保其在日常使用中的稳定性。其次,新形态教材的多媒体与立体性是提升其呈现效果的关键。辅助教材资源和网络数字化资源的引入,将使教材更为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引入AR、VR 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同时,数字化资源的链接,如视频教程、模拟实验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直观的学习材料。再次,教材的新形态丰富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教材的形式应具备新颖性,同时具备模块化与灵活性,使其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场景进行调整。此外,实践应用资源的丰富性也是关键,应当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如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
综上所述,从提高出版质量,到引入多媒体与立体性资源,再到探索教材的新形态各个层面创新新形态教材呈现策略,从而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立体化教材。
新形态教材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和桥梁,应具备行业前沿性、实践导向、强调职业道德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特质。新形态教材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行业的技能和知识,进而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彰显职业教育特色。首先,行业前沿性技术技能的融入不仅要求新形态教材内容结合当前行业发展,集成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实际案例,而且要反映行业发展的趋势。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而且能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方向。与此同时,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尤为重要,能够为教材提供及时的行业更新和深度的案例分析。其次,新形态教材需要有明确的实践操作与技能导向。详细的实践操作指导、大量的技能练习题目及其评估机制,结合数字化工具,如VR 或AR 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和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最后,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不容忽视。行业相关的职业伦理规范、职业行为的情境模拟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如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等,都应纳入新形态教材之中。这样新形态教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职业素养和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