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艳,牛 奕,张 英,陈文涛
(1.武汉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2.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 100102)
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围绕复杂工程问题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安全领域的行业多样性导致了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与交叉性。然而,在有限的学分制体系下,培养学生解决多行业的复杂安全工程问题是有挑战性的。因此,加强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迫切的需求。
国之大者,一流大学担负着培育卓越工程师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致力于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创新能力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提出:统筹安全生产支撑保障,加强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科群建设,创新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模式,培育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同时,《“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发展与需求”。因此,加快对新时代卓越安全工程师教育培养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根据国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3万,而高校每年培养的专业安全类人才数量不足2万,安全生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新产业、新技术不断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新版《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对新工科行业人才的安全素养和安全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安全+行业”协同育人已成为安全生产领域内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传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新经济、新产业的需求发展,导致了安全类人才行业适应性不足与行业类人才安全素养不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安全类专业具有鲜明的“横断性”属性,是典型的综合交叉学科[1],但是现阶段“大安全”类人才培养以安全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为主,在当前学分制背景下行业安全类课程偏少,导致其行业适应性存在明显不足[2];另一方面,随着OBE工程教育和新工科建设的推行,工科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工程实践对安全、健康等社会问题的影响,安全素养和安全创新能力已成为行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人才培养仍以工程技术和专业技能为主,对安全素养的培养严重不足。
W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自2013年开始本科招生,2015年积极开展“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并于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模式,尤其注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生命至上、遵守工业伦理、具有科学素养、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卓越安全工程师队伍[3]。为对接国家公共安全战略和应急管理人才需求,基于已有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学校于2019年建立华中地区首个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并在2020年获批国家本科目录内的首个应急管理专业。为了促进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科群的发展[4],依托结合W大学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的三大行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发挥一流专业的引领作用,应急管理、大数据专业双轮驱动“工管融合”,形成一体两翼的“安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为卓越安全类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具备明显的行业横断性和学科交叉性,因此,安全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行业能力培养多样性需求和培养方案学分学时有限的矛盾,导致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于安全基础能力培养,弱化了行业安全能力的提升[5]。目前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大都是通用型安全人才培养,缺少行业背景依托,通用安全知识与行业安全知识模块设置零散,衔接不畅[6]。安全人才培养没有具体行业作为支撑,同时学生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掌握始终停留在浅层,不了解各行业对于安全工作的需求和应用,导致其行业适应性不足,制约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7-8]。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当前行业人才的安全素养培养存在滞后性[9]。主要体现在安全能力素养培养并未纳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尤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中,安全素养存在明显缺失,课程体系中的通识安全教育和行业安全教育参差不齐[10]。因此,社会行业安全生产对专业人才安全能力素养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满足。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横断性与交叉性学科,围绕“人、物、料、法、环”5个方面的知识体系,涉及工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是众多学科知识在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的融合。此外,行业的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安全工程专业只有与行业协同起来,才能真正为行业培养专业的安全人才,解决行业的复杂安全问题[11]。然而,当前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主要依托院校的优势学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12],背景单一化问题突出。因此,需要深层次探究出清晰的安全工程专业学科交叉模式,以及安全工程专业与多行业多领域的协同路径,并且提升和完善学科交叉与行业协同的保障体系[13]。
针对上述安全类行业人才适应性不足、行业类人才安全素养不足、学科交叉与行业协同路径不清等问题[14],W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科群聚焦安全应急类人才的行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安全工程一流专业,引领安全类人才培养;实施“工管融合”,打造“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机制;面向三大行业,构建“安全+行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强安全类人才的行业素养与能力,形成“安全+”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在一流专业、工程教育、卓越计划背景下,W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围绕学校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的优势[15],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生命至上、遵守工业伦理、具有科学素养和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安全工程师队伍,形成以OBE理念[16]为指导的“学生-课程-教师-平台-评价”五位一体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完善的招生、指导、就业、评测和警示帮扶制度;以三大行业安全需求为导向,构建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体系,围绕工程安全、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等方向,从毕业要求出发重构课程体系;以战略科学家、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打造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依托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和实训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构建“政-校-所-企”交叉融合的实验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队伍,提升以学生为中心、同行评价、督导监督的“三位一体”校内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以用人单位、毕业生、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主体的校外评价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评估-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评价制度。
图1 “五位一体”的卓越“安全+”引领支撑模式
面向行业人才安全素养的需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个人(知识-能力-素养-价值)、企业(意识-行为-责任-文化)、社会(人本-法治-道德-哲理)3个维度、4个层次进行安全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以安全思政元素为轴心,构建校政所企协同、专业协同、师生协同的安全思政育人队伍。
为实现新工科行业教育模式下人才的“专业+安全”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培养,以安全课程思政体系为主线,以安全应急学院为实施主体,以安全工程专业为点,以行业专业为面,发挥安全的辐射作用,融合通识安全教育与行业安全教育,创建“通专结合”的大安全教育新模式,顶层设计行业人才安全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通识教育阶段,通过开设《安全应急教育》《职业安全与健康》等通识安全教育课程群,其中《安全应急教育》纳入全校新生入学资格要求;在专业教育阶段,安全工程专业协同建工建材、交通、汽车等相关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共建共享多学科的行业安全教育课程群。“三维四递进”安全思政体系为核心的“通专结合”安全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三维四递进”安全思政体系为核心的“通专结合”安全育人模式
面向三大行业急增的安全人才需求,以安全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融合应急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及教学平台等,将安全科学技术、应急管理、大数据与特定行业的独特规律有机结合,打造“安全管理”和“安全信息化”平台课程群,形成专业课程体系的“平台+模块”设计,强化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化技术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应急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翼驱动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从安全应急专业群共性和个性能力培养出发,共建共享湖北省应急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武汉市火灾调查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实验室、工业安全实验室、工程安全实验室、职业安全卫生实验室等安全应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支撑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的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化等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加强校内行业专业协同,通过组建跨行业教学团队和个性化课堂教学,构建“安全+建材建工”“安全+交通”“安全+汽车”等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安全类人才的行业能力和素养。W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自主开设了《新能源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化工安全》等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课程;同时,协同相关专业学院设立了《建筑防灾与安全》《水路危险品运输》等具有安全素养的行业专业课程,为安全类专业学生和新工科行业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双向性的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吸纳院外、校外导师组成教学团队,组建跨院校、跨行业的虚拟教研室,获批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与W大学虚拟教研室,打通协同教学路径。推行小班化授课,通过案例研讨、项目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教师教学的互动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
为创新“工管融合”的安全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大数据管理”深度融合的大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多元协同的“安全+”人才培养实施主体—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为安全应急类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校内协同方面,以安全应急学院为实施主体,坚持OBE教育理念,以安全工程为核心,协同各学院与专业,开展安全素养培养目标设置、毕业要求制定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形成安全素养可达成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工程教育对“工程师与世界”的基本要求[17],全面提升三大行业人才的安全素养。“一流引领-工管融合-行业协同”模式下的卓越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一流引领·工管融合·行业协同”模式下的卓越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
以安全应急学院为主体,通过“校-政-所-企”多元协同,实施“师资共育、课程共建、平台共享、过程共管”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学校为主,政府、企业广泛参与的专兼职“安全+”师资育人队伍,发挥湖北省教学团队、虚拟教研室、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战略咨询委员会等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了坚实的“安全+”人才培养组织保障,指导和推动安全应急专业群建设发展。围绕“安全+”课程模块群,发挥安全应急学院和各学院专业的特色优势,以课程教研组为主体,加强研讨,明确专业课程安全素养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更新完善教学大纲,协同开展“安全+行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共建共享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安全+”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安全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保障。运用“校-政-所-企”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了一批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平台[18],包括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共建的湖北省应急管理培训学院、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建的湖北省首个校消联合火灾调查实验室、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国家公共安全研究基地、与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等国家重点企业共建的省级人才联合培养与实训基地等。
构建“学生-教师-学院-学校-企业”五级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保障“安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过程持续改进。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院监督、学校督导、企业反馈的五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各专业的安全素养达成程度,指导“通专结合”安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基于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立德育人,践行“五育并举”。安全应急学生党支部积极参与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场馆人员疏散、新冠疫情防控、地方政府与企业隐患排查等活动,并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称号。近5年安全类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4以上,就业质量持续提高,尤其是行业适应能力提升显著,面向建工建材、交通、汽车特色行业的就业比例从40.5%增加至66.7%。通过在学校9个学院25个专业推广应用“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受益学生超3 500人/年,行业人才安全创新能力与安全素养得到明显提高,以“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国创”等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如图5所示。图中展示了2016年至2021年学科竞赛中与安全主题相关的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数量,其中2021年的获批数量为42项,比2016年获批的11项显著增加了约300%。
图5 安全主题相关的省部级以上获奖国创项目数量
安全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W大学获批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且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大数据等安全应急专业群全面协同发展;安全应急学院协同9个学院对2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安全素养要求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40余门行业安全教育课程,并更新完善教学大纲,助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交通运输等7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形成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湖北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1个、湖北名师工作室2个,入选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名。
W大学在教育部安全教指委主办的第29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就安全类人才培养模式做主题报告,产生广泛影响;安全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毕明树教授、全国安全类教育认证委员会主任宋守信教授等专家来我校调研,并对“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数十家高校调研并借鉴我校“安全+” 人才培养模式;W大学的“安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效被应急管理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社会媒体广泛报道。
目前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安全类行业人才适应性不足、行业类人才安全素养不足、学科交叉与行业协同路径不清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新行业、新形态、新技术等对人才安全行业适应性的要求。
(1)W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公共安全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学校三大行业特色,成立具有“工管融合”特色的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以安全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建设为契机,院内与应急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院外与三大行业进行深度协同,形成了“一流引领、工管融合、行业协同”的“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2)以安全应急学院为主体,协同各学院专业,开展安全素养顶层设计,形成了“师资共育、课程共建、平台共享、过程共管”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通过上述“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育人保障体系探索,为安全类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