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化手段在常见军人训练伤规范化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2024-01-15 16:40王婷婷陈建民冷楠楠陶慧曾敏黄静
康复 2023年26期
关键词:伤病员军人患肢

王婷婷 陈建民 冷楠楠 陶慧 曾敏 黄静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江苏 南京 210002)

军人训练伤对于军队战斗力产生不利影响,战时则是非战斗性减员的因素,因此为确保训练效果,需要规范化指导军人的训练,同时还需要针对已经出现训练伤军人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及规范化康复训练。随着智能手机普及﹑4G / 5G网络的应用及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医疗领域,将互联网同护理相结合,能够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做到对出现训练伤的军人做规范化康复训练指导[1-2]。本研究分析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化手段在常见军人训练伤规范化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骨科住院训练伤的军人伤病员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4例,占3.17%;男性122例,占96.83%;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32岁,平均年龄为(24.86±2.28)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及中专30例﹑大专及本科60例﹑硕士及以上12例;身高168 ~ 188 cm,平均(178.86±2.48)cm;体重59 ~ 71 kg,平均(64.02±1.58)kg。均自愿参加研究,并能正确应用智能手机。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

(1)调查方法与工具:应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军队医院军人常见训练伤住院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高﹑体重。应用信息化手段提供规范化训练伤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可行性及成效,包括军人训练伤后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患者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能力评分。其中康复训练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采用百分制评分法;疼痛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0 ~ 10 分;焦虑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临界值为50分;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百分制评估,总分为100分。

(2)调查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研究的目的意义﹑调查的程序﹑问卷调查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问卷中相关词语的内涵界定等,培训中每位调查员预调查数名调查对象,然后调查员再次集中,提出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调查问卷修改的建议,研究人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统一标准,直至所有的调查员都掌握调查方法。

(3)调查质量控制:在医院发放调查问卷前,调查员详细解释研究目的﹑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由其负责向被调查者解释。采用集中派发问卷﹑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毕﹑集中收回的方式。调查员现场调查,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并仔细讲解填答方式和注意事项后,让被调查者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自行填答。借助信息化手段制订常见军人训练伤康复训练规范化健康教育视频﹑微课﹑处方等,对军人伤病员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主要是可应用智能手环,让患者佩戴手环进行训练,先让患者自行训练,训练期间监测并记录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对康复训练方案的调整。可应用规范康复训练视频播放关于肢体训练的规范动作,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训练动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伤病员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后,伤病员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患肢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伤病员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评分对比(,分)

表1 干预前后伤病员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评分对比(,分)

?

2.2 干预前后伤病员疼痛程度与焦虑情况

干预后,伤病员VAS 评分﹑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伤病员VAS评分、SAS评分对比(,分)

表2 干预前后伤病员VAS评分、SAS评分对比(,分)

?

3 讨论

军人训练伤是部队参加训练人员因为军事训练引起病理生理功能变化的损伤疾病,常见损伤类型包括软组织损伤﹑骨及关节损伤﹑器官损伤,而训练伤为非战斗减员以及一些患者退役的重要原因之一[3]。军人训练伤属于常见的情况,现阶段虽然很多研究确定针对伤痛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于伤痛控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训练方面以及训练伤发生后的康复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或者是滞后性,这样对于军人训练伤的防范及干预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分析某部队军人训练伤的特点,并且经互联网环境指导对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3.1 军人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分析

(1)健康意识:刚刚入伍的军人容易发生训练伤,大多数新兵在进行训练上,对于高强度的拉练容易损伤局部组织,使得损伤情况发生[4]。新兵在入伍前缺乏锻炼,对于规范性训练认识不足,常常忽略训练前后的热身,在高强度训练下就容易出现损伤或者是相关伤痛的出现。对于中学学历的军人,对于训练防护知识掌握不佳,训练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使用防护知识,这样无法避免错误训练引起的训练伤的发生。

(2)年龄及疲惫程度:进行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军人训练的时候状态不佳并且情绪低落,容易出现训练损伤。训练时训练量的增加造成巨大伤害风险,其中情感压力以及焦虑﹑此外睡眠不足等也是重要危险因素,进行短期大强度训练或者长期持续高负荷训练,因为缺乏对训练后恢复的认识,可以出现损伤的出现。而训练科目多以及训练任务繁杂,在日常训练活动中,官兵常缺乏充分准备时间,这样造成训练科学性的缺失以及合理性缺乏,引起训练损伤的发生。

(3)体质量水平:从理论上而言,对于体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军人,因为髋关节外展力矩比较高,为了弥补较大力矩进行训练的时候身体就可能增加髋关节外展肌肉强度,而更大膝盖刚度也使得在相关关节面临损伤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对于体质量指数比较低的军人,训练伤风险也较大,主要是体质支撑不了训练,引起相关训练伤情况的出现。

3.2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手段对常见军人训练伤规范化康复训练

(1)信息化宣传手段:在认真贯彻落实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相关规定及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对所有参加训练人员对于预防军事训练伤的认识,帮助了解常见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以及普及防护知识,掌握正确规范操作以及防护用品的应用[5]。因此需要加强宣教教育,而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则是可以依托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从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制作PPT或者打印成纸质的资料,提供参考,让教官可以根据科学的依据进行安全训练及防护的相关指导[7]。针对常见的一些损伤操作进行讲解,比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做现场演示教学或者是通过规范视频进行演示,提高参训人员自救能力。

(2)运用科学组训方法:利用互联网搜索大量关于军事训练的相关文献或者是现实案例参考,制订出合理训练负荷,可以智能化设备连接计算机系统,对于军人训练过程的心率﹑血压等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测数据制作模块化的训练方案,计划制订出科学组训方案。对于训练方案的制订做到精心策划,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的渐进性原则,合理安排训练进度以及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确保军人长期做持续性训练,提高训练水平。

(3)严密训练组织实施:在完成规定的军事训练课目和训练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依据,有效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时间等资源,进行训练内容的合理安排。军事训练时强调循序渐进,强度逐步增加,做好准备活动,重视循环训练法,完善场地设施设备﹑注重训练保障等[6]。开展有针对性的错误动作纠正和伤病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化手段在常见军人训练伤规范化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伤病员训练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肢功能,缓解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有助于保障军事训练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伤病员军人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军人就该这个样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军人“四有”歌
打包式分诊模式在突发群体伤病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