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骃玉版分为甲、乙两件,材质墨玉,仅甲版正面为刻铭,甲版反面和乙版两面为朱书,计入重文、合文,字数达二百九十八字。甲版背面字迹被水垢覆盖,从露出字迹推测与乙版背面文字相同,故释文依据后者推知。内容记载了秦曾孙骃在孟冬十月遭病难愈,不知病因,故向华大山祈祷,其后逐渐康复进行还愿的事。该玉版是古代礼俗中祷病与祭祀的实物,文辞用韵且有书、刻两体,对于研究战国晚期秦文字和书法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玉版字体,应视为篆隶相间,朱书更近于秦简,或许是出于告神的功用,夹杂篆书较多,以示郑重。此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秦文字在巫师手中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普遍性。朱书方折化、直线化程度更高,且使用了一些古隶字形。如“川“字刻铭作“ “,朱书作“ “;“天“字刻铭作“ “,朱书作“ “;“人“字刻铭作“ “,朱书作“ “。由于二者风格有别,故学者普遍认为刻写非同一人所为。除此之外,“小子“这个称谓在当时只有“王“和“公“才能使用,从记载的“芥圭““吉璧““牛牺““路车“等祭品看,此次祷病等级是很高的。甲版刻铭除了基本恪守篆书构形以外,其形态方折多、圆转少,大小不一,正斜兼有,原因除了文字尺寸小(约不到0.8c m)、字数多、玉质硬以外,或与其并非用于昭告天下,而是用于祷告神灵、埋于地下有关,故而其余版面手书亦无不可。
从书法的角度,两块玉版文字是否一人所为并非关键,其相同文字的书刻之别反而值得重视。首先,两块玉版中铭刻比朱书更规范化,甚至是刻意规避使用古隶字形,如甲版正面中出现四个“神“字,至第六行最后一“神“放弃了屈曲復杂的篆字,采用了古隶字形,也许是书手或刻手最后仓促所致。相比而言,书丹则体现了书手相对放松的书写状态,可以自由参用古隶,且乙版文字结体方折、左高右低几乎是古隶的风貌,乃是手写体冲击正体使然,是一种篆隶兼有的手写体。相较而言,甲版文字除了构形是较为标准的小篆,多有方折化,与书同文之后的诏版体遥相呼应,体现了古隶方折因素的递增。可知甲版、乙版文字看似相近,实则内在遵循两条演变线路。
因甲版正面刻铭清晰,故以下艺术解析以甲版为例。其大部分笔画有反复修正的痕迹,藏头收尾,较为圆润。也有类似单刀一划而过的笔画,呈丰中锐两端形,多存在于斜笔。与之相比,朱书笔画更为匀称。章法方面,布局疏朗,文字大小几乎一致,且彼此距离较为固定。好在文字结体丰富,大致分为四类:梯形状、放射状、正斜参用状、高低不等状。梯形状体现在字形并非一味方正,多由笔画正斜、部件长短对比而成,如“东“作“ “,“官“作“ “,“周“作“ “,“间“作“ “。放射状多由笔画延长和中心线移位形成,如“芥“作“ “,“极“作“ “,“而“作“ “,“士“作“ “。正斜参用状由字之左右部件正斜对比呈现,如“明“作“ “,“神“作“ “,“姓“作“ “。高低不等状大量出现,体现在左右部件高低错落。另外,一些借笔现象亦体现出艺术思维,如“曹“字中部一竖为左右部件共用,作“ “;“靡“字中间一竖笔为左右部件共用,作“ “。
或认为以上诸多艺术效果乃是因刻写无意间导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此版书刻者确有求美的意识,如“ “最后一笔只须作斜笔即可,却又额外多一转折,同样情况也见于“ ““ “等字。正是在求美与实用的共同作用下,艺术之美在有意无意之间得以传达。(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