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璇 陈传哲 吴亚军
2023年8月28日,在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分享晚会现场气氛热烈,一系列极具土家特色的歌舞表演后,村“两委”对村级建设发展中表現突出的最美手艺人、最佳调解员、最美庭院家庭、最美创业者等8类村民进行了表彰。
2023年以来,沙洋县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共同缔造由试点示范向全域推进。
群众家园群众建
走进五里铺镇陈池村,村道干净整洁,绿树鲜花掩映下的农家小院乡韵十足,家家户户新建的柴房整齐划一,俨然一幅和美、整洁的乡村画卷。
2022年秋天,陈池村“两委”通过塆组会和入户走访,摸清群众需求,收集汇总意见19条。其中,村民们提得最多的就是柴房的改建事宜。
陈池村村民都有烤柴火取暖的习惯,柴房是家家户户的“标配”。但各家柴房大小、样式各异,时间久了,房内乱堆乱放、蚊虫滋生,还有村民用来养鸡、种菜,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大家都同意统一改建,但改成什么样,家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陈池村党总支书记陈克红说,出去参观过,会也开了好几场,但村民们对于改建样式意见不一,方案始终定不下来。
“要不先从我家开始改,欢迎邻居们每天来监工,改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村里的泥瓦匠提出拿自家“打板”,边施工边观摩,边提议边改进,完工后再推广搭建。
看到了改造效果,村民们都忙活起来,清杂物、买材料、约工期。“统一规划确实好,新柴房美观又整洁,以后得好好维护。”村民陈少林说。
“以前村‘两委一手包办,干部干、群众看,村民还不领情,现在把投票权都交给群众,一起定、共同干,工作都顺手多了。”陈克红说。
和陈克红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党支部书记杨祖安。三峡土家族村是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移民村,千名土家族村民陆续从峡江迁移到平原。如今,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进一步优化环境迫在眉睫。
“不搞大包大揽,方案大家定、主意大家拿,具体建什么、建成啥样、要怎么参与,村民自己说了算。”杨祖安说。
在村民们共同努力下,新修建的红蓝相间步道旁,多了村民集中议事的“会场”和秋千座椅;民居改建保留土家族风格,统一外墙色调、屋顶吊檐;房前屋后是一排排造型独特、齐整规范的新菜园。
“从居民房前屋后的‘小事着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实现了‘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现在参与的主体更多、共识度更高、力量更强。”杨祖安介绍,村“两委”还牵头成立村民议事会等“七会一队”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村民“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事事有人管、监督有办法”。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平湖社区地处沙洋县老城区,辖区内有沙洋最古老的商业街、最密集的老旧小区、最集中的学区。文卫巷则是平湖社区人流量最大的巷道,店铺多,又是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一度成为最难治理的巷道。
2022年夏天,平湖社区党总支以片区为单位入户征求居民和商户意见,收集整理关于文卫巷片区早点铺油污治理、占道经营整治、电动车乱停乱放整治的相关建议15条。社区党总支邀请文卫巷25户商户代表、党员群众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面对面敲定整治重点。
“店铺太小了,不摆出去没地儿经营,能不能限时摆放?”“下水道疏通后没几天又会堵,大家得约好什么能倒什么不能倒。”……商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巷道治理问题。
众力并则万钧举。市政部门疏通下水道;环卫部门定期清洗路面顽固油污,增设垃圾箱并指导商户分类;社区党总支组织群众成立交通劝导队,每日定时维持秩序;商户也主动认领卫生责任区,有的还带头承担巷道绿植的日常维护。考虑到小商户经营不易,社区及居民代表主动分摊一半治理费用,巷道“邻里情”不断升温……
在李市镇刘淌村,蝶变也在悄然发生。为带动群众参与自治,刘淌村以塆组为单元,设置生产互助员、文明实践员、环境治理员、平安共建员、志愿服务员“五员”小分队,每户至少一人加入某一支小分队,塆组党小组推选2至4名党员中心户,每人联系一支小分队,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基层治理格局。
“村民通过‘五员小分队参与村级治理可获取积分,除兑换奖品外,积分还可以用于村集体幸福食堂兑餐。”刘淌村党支部书记许乐乐说。
一花引来百花开
“张池三月好风光,油菜花开遍地香。”每年三月,中国农谷荆门(沙洋)油菜花旅游节盛大开幕,张池村已连续10年作为旅游节主会场,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品花赏花。
在此之前,村里没有特色产业,如画的美景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近年来,张池村紧紧围绕“产业强村、金色张池”目标,带领党员群众在农旅融合上做文章,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与群众“双增收”。
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冠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村里有意发展产业的党员群众组织起来,以人力入股分红,共同参与到果蔬大棚种植与管理,让“资源”变“资金”。同时,借助油菜花旅游节平台,积极发展农家乐、果蔬采摘、垂钓园等旅游产业。
“现在来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村民胡峰感叹说,自己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还当上了农家乐老板,不但实现年均收入15万余元,还能带动邻里乡亲脱贫致富。
如今的张池村,四季有果蔬、月月可采摘的农产品格局初步形成。村里有近20家农家乐,高峰时平均每家日营业额可达6000元。公路沿线新建49个种植蔬菜瓜果的大棚,一建好就被村民承包一空,既满足了游客采摘需求,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围绕一朵小小油菜花,沙洋做出全域农旅融合振兴乡村产业的大文章。沙洋县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带动村民稳步致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旅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打造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