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宇 龙潭 张莹
佷山故地,夷水名疆。宜昌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
在共同缔造实践中,长阳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一起谋事、一起干事、一起干成事”,共同描绘出一幅城兴、村美、人和的兴旺图景。
景村共建 山美民富
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一处被武陵山脉环拥切割,奇峰怪石、溪河纵横的神仙地界,便是位于龙舟坪镇郑家榜村的方山。
2015年,清江方山景区建成营业。去年6月,为加强景村共建、产业共谋,景村共建联合党支部,双方主要负责人交叉挂职。
党组织的融合,将共同缔造景村融合的理念向纵深推进,双方围绕生活、工作、情感、梦想的“四个在一起”,让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安置就业一批,扶持创业一批,我们要让村民变成员工,当上股东,通过产业振兴,引导村民在思想上的变革。”村党支部书记郑金鹏说。
景区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近百名村民入职景区企业上班。村民刘洪波成了停车管理员,每年不仅有3万元纯收入,还能享受“五险”待遇。村集体也成立了村民入股的旅游服务公司,村民每年可以分红。
景区的22间商铺和餐厅,全部交由村集体经营。村集体以每年1000元一间的低价租金,让困难户开店当老板。
方山的“文旅流量”,让景村得以共享。共同缔造,掀起了全村的创业热潮。今年秋季,一拨又一拨学生从全省各地而来,在村里新建的实践基地进行研学旅行活动。
在广东打工的“80后”村民郑志雄,和老婆回村开了一家“夫妻民宿”,一年能挣几十万,“现在自己在家开民宿,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截至目前,全村共3家民宿,52家农家乐,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2023年可突破100万元。下步景村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文旅康养旅游产业。
旗帜鲜亮 凝聚力量
从G50高速驶出高家堰收费站,在通往流溪村的石金路上,村民魏锡平的半开放式庭院,成了路边一处最美打卡点——一盆盆六月雪、兰草、鸡冠花花团锦簇,俨然成了一场“家庭园艺展”。
石金路曾是一条仅3米多宽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走两台车都错不开,把路搞好一点,方便上下高速嘛。”2020年6月,村民在屋场会上提出倡议,并当场敲定协商决议——将石金路拓宽至6米,能双向会车。
然而,难题立马摆在了面前。“路对面是河岸,不能扩。路这边又有成片的违建,还有家家户户的晒场。”村党支部书记任云木说。
“我家虽然不在路边,但搭了160平方米的钢棚,我先拆!”又是一次屋场会,村干部向建国率先发话。
看到村干部带头自拆违建,村里的党员群众纷纷跟进。2个月内,沿路67户村民让出晒场,4000平方米违建得以拆除。
一年后,石金路成了柏油路。魏锡平推倒自家院墙,打造出理想中的美丽庭院,“现在路上灰少了,院里绿意盎然,屋里窗明几净。”
路边一面面围墙推倒了,村民们的心墙也推开了。
去年10月,流溪村发布了《流溪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公约》。有了村党支部的大力宣传,村民的自治思想和共同缔造的理念在流溪村深入人心。
共事共行 微光成炬
龙舟坪镇三渔冲村,距离县城直线距离仅三公里,然而,该村却没有真正融入“县城生活圈”,直到去年仍未通天然气。
“做顿饭还要备柴,啥时候才能过上城里的日子?”村民李志一说,由于管道延伸进村投资大,大家的愿望只能搁浅。
去年9月的一次湾子会,村“两委”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商定,以共同缔造的模式启动天然气入户试点项目建设。
“以一组为试点,整体项目预算投入145万元。”“还是太贵了。”“项目中最贵的部分是管槽开挖成本。”“那我们就不请人了,干脆自己来挖。”
不久后,凝聚着村民智慧的《三渔冲村天然气入户共同缔造项目实施方案》出炉,第一期入户工程的一组82户村民签订了《天然气入户项目承诺书》。
“一共4000米的开挖长度,我们一共分成8个小组,每组10或11户,每组认领500米。”不少村民主动当起项目规划师、设计师、施工员、监理员。
转眼到了国庆长假,一组的百余村民扛起工具,走出家门,分步分片、投工投劳,沿着设计管槽线路开挖。
群众自己事,群众一起干。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工程仅用时10天便迅速完成。在村委会以奖代补政策下,该工程实际投入仅80万元,比预计省下65万元。
“这是一场共同缔造的成功实践,掌握了这项法宝,村里的难点、痛点都能迎刃而解。”村党支部书记杨红英说。
一拍一剪 托起幸福
“婆婆,看镜头,露出牙齿笑一个!”日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位白发老人的美好瞬间。这是都镇湾镇水竹园村“小幸福”行动的一幕。
在都镇湾镇,不少空巢老人独居偏远山村,除了那张“几十年不变”的登记照外,都不曾拥有一张生动、清晰的生活照片。
于是,来自各村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們,走进老人们家中,用镜头定格一张张最美的笑容。截至目前,1000余名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幸福照”。
同样的“小幸福”,也在鸭子口乡马连坪村上演。
10月28日,是村里一月一次的“银丝关爱日”。当天,村里3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享受了理发服务。
马连坪村面积较大,村组分散,自从几年前村里唯一的一名“流动剃头匠”去世后,老人们个个都面临着“理发难”的问题。
为此,该村组建起包含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剃头匠小分队”,采取“集中剃”与“上门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山高水美、环境宜居的长阳,也面临着不少老龄化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今年6月,该县立足群众需求,推广共同缔造5+N“小幸福”行动,充分发动群众,办好民生实事,培育共同精神,通过修好一段通户村路,开展一次下访活动,组织一次幸福拍照、义务理一次发,开展一次废旧回收等志愿服务,让群众的“微心愿”变成一个个“小幸福”,不断强化共同缔造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