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连那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9702-7
出版时间:2022 年5 月
定价:72 元
在新时代,构建全面丰富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是适应世情、国情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立足国家政策文件和高等学校实践,推进高等学校思政育人工作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成员必须从强化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明确挖掘育人资源的主要任务,加强多方机构的协同合作,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家庭、社会、学校联动育人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育人体系相结合。
由连那编写,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22 年5 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研究》是一本系统分析和总结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优秀著作。笔者结合该书与相关课题:2019 年度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具体名称”(19YG55);2022 年上海市开源数字“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基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下的我国数字经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行性及创新路径研究”(23CX0207)——来自上海自贸区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全面系统地剖析了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可作为当前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书对高校思政教育相关概念、特征、原则进行了阐述,并从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等角度论述了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同时,也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育人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改革趋势预测,在提高高校“大思政”工作有效性、创新性、针对性方面均卓有成效。
高校“大思政”应当强调有效性。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不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而是应当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一方面,高校思政育人课程内容安排可以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广阔的视野和学科交叉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社会和民生问题,拓展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创造,自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人才。
高校“大思政”应当着力创新性。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不能照本宣科,削足适履,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状况以及学生的状态,设计具有创意、同时又适合学生学习的思政教学体系。首先,高校大思政要做到理念创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探索、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内容创新,对于新涉及的热点问题,需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喜好、综合素质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填补学生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空缺。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兴趣,创新内容和形式,引入游戏化、媒体化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形式创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高校“大思政”应当注重针对性。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不能做泛泛空谈,而是要深刻理解高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精神状态和身心需求,从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找到精神价值,提升思想水平。一方面,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应当充分了解并关注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特点,思政工作者需要通过日常一对一谈话、班级座谈、匿名问卷收集、班级团建活动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关切问题,并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心理引导和教育指导,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也要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开展监管和评估工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专项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诉求期待,对于学生的负面反馈应当及时自查自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同时,也要注重日常教学管理,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和改进思政育人工作内容和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本书对当前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度研究,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是一本值得参考收藏的权威性著作,在高校思政育人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书不仅适合高校领导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用于学习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关联学科领域的师生和学者深入研究的材料,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