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评《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2024-01-14 13:01凯丽比努尔·色提尼亚孜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学类专业课思政

书名:《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作者:马建辉,张明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890-9

出版时间:2022 年12 月

定价:78 元

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奉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意在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相结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专业教育和德育作用。中国文学类课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要素,能够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究既有益于中国文学类课程的发展,同时也为思政建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有利于发挥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由马建辉、张明新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是全国首部文科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该书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指南和多个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案例两大方面展开论述,其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推动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可引导教师注重专业实施讲授的同时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教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传统教学思想一般都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挖掘中国文学类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形成中国文学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中国文学类课程包含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以及语言、文学理论、美学概论等多种课程,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具有深厚和丰富的多方面教育资源。例如,在中国文学中自古到今不乏爱国志士,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更注重的是对作者和作品的剖析,屈原写出了《离骚》;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塑造了阿Q,写下了《药》。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和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将古人到今人的爱国情怀熔铸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明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赶考之路,爱国精神永不过时并历久弥新。

有利于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课程思政的载体是所有课程,包括思政课程,只不过思政课程是显性思政,而其他课程为隐性思政。中国文学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是致力于融隐性思政和显性思政为一体的全课程育人实践。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有利于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显性思政——思政课程重在以传思想、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认识。中国文学类课程这一隐性思政则注重教师将专业知识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因素挖掘出来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其融入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局面。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的建设以中国文学类课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寓于其中,增添了思政教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优化了课程体系。

二、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和课程思政建设下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项举措。每一类专业课程都具有其独特的专业属性,都意在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只有达到德才相济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旨在挖掘中国文学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政治教育融入学科知识当中,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学科个性与思政共性相结合。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既保留了中国文学类课程的个性又吸收了思政教育的共性,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中国文学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处于教育体系中,在教育原则、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但是又因其专业性和课程目标等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讲究在遵循中国文学类课程的规律上找准切入点和角度将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进行讲授,将共性融于个性之中;并非直接生搬硬套地引入一些文件和复制一些政治教育概念,而是要真正做到盐入水中,不见其盐,却得其味。

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政课程显性思政与中国文学类课程隐性思政的结合。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中国文学类课程中所包含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应将其挖掘出来,对其加以合理应用和引导。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专业课中国文学类课程如若有隐性思政教育内容可对其加以利用,如若没有则不应生拉硬扯。如中国文学类课程中关于诗歌讲授方面,关于诗歌的句法句式和韵律等语言性内容较强的知识并不包含思政内容,则教师专注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即可。但部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有的为隐性思政资源,则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同向而行。

三、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实践。课程思政符合当前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新时期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现实实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教师思政意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的思政意识有极大关系。教师只有具有思政意识,才能自觉主动地从言行举止、从课堂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影响到学生。培养和树立教师的思政意识可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中思政文化氛围的塑造方面着手。在教师培训中加入对中国文学类专业教师的思政培养,帮助教师树立思政意识。另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和办公室装扮中融入思政元素,营造浓厚的思政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专业课教师,使其内心中树立思政意识。

增强教师思政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导者,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的有力实践离不开中国文学类课程的专业教师的支持,因此增强教师思政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可邀请专业思政课教师对中国文学类专业教师进行知识普及并深化相关思政内容知识的讲解。其次,可邀请思政能力较强的中国文学类专业教师分享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指导。最后,中国文学类专业教师个人需有意识地在备课和授课中挖掘此方面知识并不断应用此能力,课后能够作到及时总结和反思,在自我学习和摸索中不断提高个人思政能力。

改善课堂教学方法。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力推动离不开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传统的中国文学类课堂教学主要以书本和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一定的创新和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热点案例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和联系,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可以结合电影对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中国奇谭之鹅鹅鹅》《长安三万里》《满江红》等影视剧作都与中国文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吸引力。如在对《七律·长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展示长征的场景和画面,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来学习古诗的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长征精神,实现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转变教学理念。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转变唯专业课为一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教师要在日常学习和测验中以及最后成绩评定中加入对学生的思政素养的评价,激励学生对思政内容培养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需在备课、授课和评价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形成专业知识和德育内容共同育人的统一完整的教育体系。

加强制度保障。对于中国文学类专业课程国家和学校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保障系统保障专业课知识讲授的展开,则相应地要进行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也要加强思政教育的制度保障。从制度上对思政教育进行明确的规定,才能使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据可依。制度保障应贯穿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建立、运行和监督等方面。以明确的政策和规定严格规范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并在建设中给予足够的资源和人才供给与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建设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使思政建设制度体系不断臻于完善,为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

中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顺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对立德树人目标的积极践行,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不仅详细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关于专业课思政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详细阐述,而且还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引入具体的实践教学案例论述了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广大教师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教学指南,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

猜你喜欢
文学类专业课思政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文学类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