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及行动》
作者:陈武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9078-2
出版时间:2023 年8 月
定价:80 元
客观上,尽管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及指标众多,但“知行合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标准及共识度较高的指标。而将“知行合一”映射于高校教育场域之中,其中“知”表现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品质等方面,而“行”主要表现在实操、实践及实战等维度,其中就包括特定领域人才在特定职业场景中的生产、研发、管理等能力。所以,高校必须重视“知与行”的统一,主动将学校教育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衔接起来,以保障高校学生毕业之后有落脚之处、有成长机会、有发展空间,从而改善“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然而,现实维度下的传统高校教育机制及行动模式,并不具备将学校教育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统一起来的功能,这就要求高校从内部改革着手,系统性重构教育实施途径与手段,为学生建立一座“从课堂情境到职业场景”的过渡桥梁,这也正是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及实施的价值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及行动》一书由陈武林编著,该书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一种“认知教育”,强调它的功能并非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创造出来”及“创新生成”具体的实物,而是塑造出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意识、掌握特定职业的基本规律。基于此,该书详细介绍了创新创业运行原理、机制构成、行动载体及影响要素,以及提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行动的可行建议,对于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解决相关问题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对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就业育人’实践与研究”开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该书理实一体、论证充分,清晰解读出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脱节的根本原因。该书建立起“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的关系模型,基于理论、实践两个维度阐释整个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提炼出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在教育场域内脱节的原因、加以解读。一方面,两者在时空维度上并不统一,其中创新创业教育被界定为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一,往往与特定专业高度绑定,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教育方向,已然下沉到基础教育范畴(如高中阶段),事实上仍有更进一步下沉的空间,如配合学校教育中的“远大理想”概念下沉到学前、小学教育场景中,时空上的不对称性必然导致两者脱节,同时还存在计划外变量的影响,例如专业与职业完全切割的情况。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践执行不同步,尽管“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两个概念都着眼于高校学生毕业之后,但教育及规划场景仍滞留在高校学生在校阶段,缺乏真实就业、创业及职业条件支持,这就导致理论研究长期领先于实践执行。
该书通过调研、整合案例,深入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该书并未局限于理论探究,通过对粤港澳、珠三角等区域高校的调研,整合法律类、管理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让读者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何影响。整体上看,“双创教育”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归纳如下:首先,通过系统的“双创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生涯的上限,因为无论是创新活动还是创业挑战,都需要高校学生去执行一系列计划,即立足“所知”开拓“所行”的条件与资源,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个体检验能力和查找不足,避免学生进入职业场景后一腔热血沦为一地鸡毛。其次,亲身参与“双创教育”之后,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做好运维职业生涯的准备。事实上,“职业生涯”概念具有复合型特征,它既是长期性的,也是动态性的,不可能完全按照规划去执行和落实,为了能够更接近学生预设的职业生涯目标,充足准备是不可忽视的,“双创教育”可以兼顾知识、技术、人格、道德、协同等多领域的素养准备。再次,“双创教育”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业挑战均属于就业范畴,相当于提前为学生开启了职业生涯体验之路。
该书目标清晰、方法具体,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途径。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稳步实现这一目标,该书第六章提出了“双创教育”的行动建议。一是打造“双核互动”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核是“稳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核是“自我定位”,高校应同等重视、加强关联,从教育科目、实施手段、考核标准等方面促进两者融合。二是树立学科交叉的创造精神,以确保高校学生成为职业人之后具备多元化能力,也彻底打破“专业与职业必须一致”的偏执认知。三是有意识地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执行力,尤其“双创教育”的成果方面,不应只停留在方案设计、竞赛成绩等层次,应该通过产教融合的创业实践促成成果,这有助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落实的信心。综上,该书为读者阐释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机制与详细行动方案,该书可作为高校职业教育的教材,也适合学生研读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