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辉 雷道仲 张雷
摘 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岗位实习和赛事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强化证书考核和学历教育的联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长空间。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对“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对该模式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赛证融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Taking the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as an Example
Huang Yahui Lei Daozhong Zhang Lei
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HunanChangsha 4102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society.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jor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the research and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and proposes a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tegration",which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strengthen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improve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hrough job internships and competition competitions,and strengthens the linkage between certificate assessment and academic education,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growth space.This article takes the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integration",and evaluate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is mode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Keywords: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Talent training mode;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s;Practical ability;Comprehensive quality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然而,在当前电子技术行业的竞争激烈和技术更新速度快的情况下,如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場需求的高素质电子技术人才,成为电子技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电子技术教育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的重视,难以满足电子技术产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注重实践、强调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因此,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为提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1 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专业,它主要涉及电子元器件的制造、电路的设计、电子系统的开发等方面。然而,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理论授课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理论授课往往是基于课本和PPT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和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难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此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涉及实验室、实习、项目等多个方面,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脱节,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1.2 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然而,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1]。
首先,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不足是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但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限,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
其次,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缺乏启发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培养,使得学生难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更好的创新潜力。
最后,学生在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在现代企业中,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但是,由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缺乏与人交流和团队合作的机会,导致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
1.3 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脱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往往存在脱节的情况。学历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证书教育则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2]。
首先,学历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其次,在证书教育中,学生通常需要参加一些专业性的考试,以获取相关的证书,以证明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然而,这些考试的内容往往不够全面,无法覆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所有技能和知识点,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最后,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在学生获取证书后,学历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更新和提升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之间需要加强衔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岗位实习、课堂教学、竞赛实践、证书考试”四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实训为主、教学辅助、竞赛推动、证书考核”,即将实训作为主要手段,辅以课堂教学、竞赛实践和证书考核等环节,实现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4]。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践性强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岗位实训”,通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该模式还注重竞赛实践和证书考核等环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2 强调综合能力
该模式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3 实现教学和实训的有机结合
通过将教学和实训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4 重视证书考核
证书考核是该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证书考核来评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总之,“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教育与企业等多种要素融合在一起,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解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岗位实习和赛事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强化证书考核和学历教育的联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长空间[58]。
3.1 岗位实习
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践环节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岗位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岗位实习来培养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
3.2 课程赛事
在课程中引入各种赛事,如电子设计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赛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参加赛事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3.3 证书考核
在学历教育中加强对证书教育的引导,将证书考核融入课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证书考试。通过证书考核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际操作和技能认证,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同时,证书考核也能够促进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长空间。
结语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融合。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种模式,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使其能够适应“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适用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社会和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准.依托法学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7):198200.
[2]余愿.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J].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43(02):4146.
[3]曹雪姣,沈晓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实践——基于1+X证书制度的视角[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01):3843.
[4]黄亚辉.OBE理念下的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探索[J].科技风,2022(32):124126.
[5]万木君,雷英.“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究——以高职新工科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22,504(36):4446.
[6]潘书才,张爱芳,陈丽娜.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训创”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2):8992.
[7]史晓慧,杨盏.“岗课赛证”四维联动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效能的路径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2):5558.
[8]赵婉珍,田曦,贾国军,等.“岗课赛证”融合的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3(11):145148.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立项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H20210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多传感器融合的AGV导航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2C1179);2021年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文件编号:湘信院发〔2021〕44号)
作者简介:黄亚辉(1990— ),男,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