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美容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2024-01-14 21:15张园园马肖琳洪涛李谋多陈芸芸张新
高教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教学体系课程建设

张园园 马肖琳 洪涛 李谋多 陈芸芸 张新

摘  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中医美容凭借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整体调理身体等诸多优势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如何建设适合专业发展的中医美容教学体系,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中医美容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课程思政教育、校企产教融合、适宜技术训练、国际交流合作与参与技能竞赛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医美容;教学体系;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1-0107-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uidelines for 'Healthy China 2030' emphasizing "Build and Share, National Health", Cosme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high safety, little side effect and whole body conditioning. How 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sme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ivate the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of Cosme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eded by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production-education, appropriate technic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kill competition.

Keywords: Cosme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system; course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中醫学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其丰富的诊疗经验为增进我国人民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尤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作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医美容、养生、保健凭借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整体调理身体等诸多优势,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值此全民健康发展时期,医学院校应该始终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首要目标[2]。

基于行业企业对高层次美容技术人才的需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07年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并陆续开展中医美容类课程教学,教学内容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强调运用中药、针灸、推拿和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形体养护与损美性疾病诊疗,以达到防病健身、维护人体形神之美的目标。经过十余年的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中医美容教学体系。

一  学情背景

我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创建于2007年,是浙江省内高校中唯一开设的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后因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于2018年成立医学美容系,设有医学美容技术、美容美体艺术、美容美体艺术(中韩合作)3个专业,每年设置6个行政班,招生近300人。目前系部共有医学美容技术、美容美体艺术2个实训中心,占地约2 500 m2,设有美容美体技术、中医美容技术、中医保健技术、美容医学技术、美容物理技术、美容形象设计、药物及化妆技术和美发美甲技术等多个实训室;另建有美容师职业资格鉴定站、“1+X”美容光电仪器操作师职业资格鉴定站、美容保健品研究所及马肖琳美容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共建)。

医学美容系现有校内专业教师20人,中医课程教学团队共有专职及兼职教师8人,团队成员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及临床工作经验。近年来随着中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陆续开设有中医美容基础、传统美容养生、中医保健技术、中医美体技术和中医美容治疗学等多门中医类课程,系统讲授中医美容、养生、保健知识、损美性疾病中医防治方法以及中医适宜操作技术。学生入校前均无中医知识学习基础,第二学期开始学习中医课程。

二  课程体系建设

(一)  强化课程思政,培养优秀品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凸显所有高校课程育人功能[4]。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意蕴?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在课程总体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有效把握时代要求,在体现区域特色、满足行业产业需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凸显人才培养特征等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改革,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探索[5]。

中华传统医德内涵丰富、体系完善,既有对医学价值的阐释,也有对医者技术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评价标准,是开展中医学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中医传统文化中德育主题的挖掘,将中医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融汇贯穿于教学实践中,使智育与德育二者结合,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中医文化德育教育的熏陶,必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6]。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对中医传统文化中德育主题进行挖掘,选取历代名医的生平事迹作为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使同学们更加细致地体会名医大家“仁心仁术”的医德理念以及勤奋钻研的治学精神。

如在绪论教学中,通过讲述“医圣”张仲景立志求医,精究方术,挽救苍生之苦的感人事迹,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所载经方“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加减配伍组成的“清肺排毒汤”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通过介绍“药王”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篇中,系统阐述的医德原则、医德修养、医德规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人道精神、普同一等的仁爱之心、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进而引申出中医学“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观。

在“藏象学说”教学中,通过介绍“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生平故事,讲述其生逢乱世却刻苦钻研、无私授业,创建“脾胃学派”的教学案例,向学生展示中医大家百折不挠的求学之路、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以及毫无保留的传艺之心,进而强调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医师徒相授、匠心传承的传统美德;在“气血津液学说”教学中介绍另一位“金元四大家”代表性人物朱丹溪因母病弃儒习医,最终创建“滋阴学派”的教学案例,展示中医大家“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的优良作风。

在“病因病机”学说教学中,介绍东晋医家葛洪将行医、游历过程中收集和整理到的常用、廉价救急医方记录为《肘后备急方》,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的教学案例。强调《肘后备急方》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简、便、效、廉”的特点,是一本真正以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实用型方剂合录。进而通过书中对中药“常山”“青蒿”治疗疟疾的相关记载,引出屠呦呦教授经过数百次试验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凭借“青蒿素”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伟大事迹。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通过上述中医药特色案例介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国家历史事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引导学生以名医大师立志学医、刻苦钻研、不顾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的感人事迹为榜样,培养其自强、自律的学习精神,进而感受“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中医文化精髓。

(二)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研融合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深化产教融合,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7]的要求。作为浙江省内高校中唯一开设的医学美容专业,十余年来系部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实际的企业需求为着力点,推进产教研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超强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中医美容人才。

在中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我校与中国5A级美容企业、浙江省五星级美容单位、宁波市五星级企业、宁波名牌企业宁波市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早在2011年即获宁波市教育改革试点“美苑医美”示范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并陆续开设美苑“我行我秀班”“美苑医美管理”订单班,设立“美苑医美”奖(助)学金,并于每年9月开学季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始业教育活动。2016年校企联合成功申办举行全国第一届卫生职业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技能大赛,获得良好反响。十余年来,我校系部与宁波市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标准,培养行业企业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在校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互聘与挂职锻炼,学生实践实训等多方面紧密合作,协同发展。

2021年1月我校与宁波市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马肖琳美容大师工作室”,共同构建教学、研究、创新、产品研发与技术交流平台。校企双方通过成立联合教研室、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订单班培养、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等举措,共同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室设置“中医养生部”“古法保健部”“皮肤美容部”“生命科学部”四个部门,依托马肖琳女士既有化妆品、保健品研发基础,在中医养生保健产品、美容护肤产品等开发项目中实现突破,并积极进行专利申请、课题申报,推动科研育人工作。目前已开发出“肖琳”牌灵芝滋养洗发水、沐浴露系列中药美容产品,并将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三)  重视实践操作,提升应用技能

中医美容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即有“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等关于损美性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记载。后经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养颜、美肤、美发及磨瘢等美容方法日益完善,及至明代《本草纲目》已记载有美容养颜功效中药约270余种,《普济方》新增损美性疾病防治及美容养生方剂1 100余首,艾灸、敷药、鼻梁修补、唇裂修补及义眼术等外用及手术疗法也多有记载,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中医美容宝库。

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我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借用中药、推拿、按摩、针灸、刮痧、穴位敷贴及食疗等技术手段,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进而美化、修饰人的形体与容貌,实现治疗与保健、“内在美”与“容貌美”的协调统一。中医美容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中医美容课程更应该侧重于实践操作,注重基本理论、技能、常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中医美容基本技能、护理技术、养生保健方法。同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容基本手法、各种仪器操作技法,以及针对常见损美性疾病提出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计划[8]。

中医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授课期间,我们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当前学习水平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强化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在中医美容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中医基础知识及经络学说、适宜技术学习,后续传统美容养生、中医保健技术、中医美体技术等课程则更加重视中医美容技术的学习与练习。

随着课程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练习中医经络与腧穴功效,并通过应用调查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研,分组练习艾灸、拔罐、推拿、刮痧与穴位敷贴技术,亲自动手制作中药面膜、药膳调养搭配等实训项目,构建完整的中医美容养生保健理论以及辨证诊断与技能操作体系,为以后实习实践,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四)  开展国际合作,传播中医文化

我校自2010年始与韩国又松信息大学进行交流合作,2012年始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韩交流学习,并于2018年共同开办美容美体艺术(中韩合作)项目,这也是我国首个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中外合作项目。该项目采用“国内2年+韩国1年”的“双校园,双文凭”培养模式,两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互认学分,联合培养,学生完成本项目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中方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高职)毕业证;选择第三年起赴韩方学习的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与学分,考核合格,可获得韩国又松信息大学毕业证书和韩国副学士学位证书。该项目已招生四届,前两届共26名学生已于2020年、2021年分批赴韩国学习。

在该项目的中医类课程建设中,我们积极组建优秀师资团队,发挥教师个性优势,促进教学研讨及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引进韩国中医美容学专业教师,并积极与我校聘任的韩国美容专家及校内韩语教师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在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及调整,制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能够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教学计划并实施课堂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施中医知识体系与适宜技术操作教学的同时,授课内容适当介绍韩国的中医药政策、中医工作环境以及中医技术的应用范围,并通过融入中医术语的韩文翻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网络课程教学方面,运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建设线上中韩双语教学案例库,涵盖中医名家介绍、中医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操作等内容,既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进行知识巩固与韩语练习,又能通过历代名医典故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赴韩学生成为未来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五)  “赛、教、学”结合,实现教学相长

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的时代重任[9]。当前,我国各类高校都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明显提升教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内涵[10]。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可以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训练,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各项技能练习,必须加强学习,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最终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近年来,我们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突出中医特色,优化实操内容,通过“赛、教、学”相结合充分提升教学实效性。自2015年起,我校在校级技能竞赛中增设中医美容保健技术项目,系部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对学生的中医技能操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强化经络腧穴美容保健功能的学习,以及推拿、按摩、艾灸、刮痧及美容手法的练习,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大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在历年赛程中,我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于2016年获第一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技能大赛护肤技术比赛一等奖,2017年获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暨行业医学美容技术技能竞赛“中医美容技能”三等奖,2018年获第二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技能竞赛护肤技术比赛三等奖,并多次在省、市、校级比赛中获得荣誉。

三  结束语

中医美容起源于文明社会萌芽时期,至宋元明清已发展至鼎盛成熟,系统归类医籍增多,美容方法与方药极为丰富[11]。得益于中医美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内外兼修、美容与养生保健一体、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等明显优势,在“健康中国”这一崭新的治国理念推动下,中医美容行业必将获得持续发展,使中医美容标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行业企业对于高层次的中医美容人才需求也将逐年增加[12]。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始终牢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崇高理念,抓住发展机遇,在保护和传承中医特色的同时进行现代化创新,及早建立、健全规范化的中医美容教育教学体系,明确中医美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出真正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美容人才,推动中医美容行业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 王喜梅,李晓阳,严玉梅,等.大健康背景下医学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评价标准探析[J].高教学刊,2022(4):60-66.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 张菊霞,张启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之意、推进向度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35-40.

[6] 曾雪萍,沈雁,赵虹.医德信念与行为养成融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4):9-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5)[2022-04-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l.

[8] 易玲利,梁菁.基于校企合作平臺的中医美容专业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12-13.

[9] 王扬南.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5):5-8.

[10] 何廷树,赵喆,黄廷林,等.大学生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探究[J].高教学刊,2022(6):80-82.

[11] 曹毅,吴妍静.古代中医美容渊源发展史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044-5047.

[12] 张小卿,吴景东,王俊,等.中医美容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6):6-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医精诚’医德思想的中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KZZ20210102);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Y202248705);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RC202300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方剂学”(2052307)

第一作者简介:张园园(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候与辨证论治基础。

*通信作者:李谋多(1981-),男,汉族,吉林舒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教学体系课程建设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