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明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系统工程之一,它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石。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学习汉字大多是机械拆解汉字为单独的笔画或者偏旁,采用死记硬背、重复抄写的方式识记,学生学习非常枯燥且十分吃力。有部分电脑实验班直接把汉字教学拼音化,学生只是学习拼音识读,能通过电脑打出字形词组,具体字源意思不清楚,汉字有拼音化的倾向。还有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随意拆解,是非无正、巧说邪辞的现象。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要符合全方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基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从基础教育教学开始普及。应用甲骨文一脉相承的文字初始特征、文化融合特征和艺术创造特征,在小学教育中找到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契合点,创设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整合多学科内容,探索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一直探索的方向。
王鹏伟教授提出的“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主张为我指明了方向。所谓“桥式学习”,是指从一个已知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出发,向未知目标领域探索,建立通向未知领域的桥梁。
桥式学习有如下特点:首先,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展开,形成一个开放系统。其次,在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在探究过程中产生新问题,从而导向更加广泛的未知领域。其基本思路是以汉字构形为桥,解读汉字;以汉字为桥,解读古代文化。
甲骨文具有字体的形象性、文字的延展性、图形的识别性和人文的精神性等特征。其本身就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体的属性,以此为桥式学习的内容,通过水墨的表现形式在学生心目中构建通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让学生认识汉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历史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我设计的甲骨文综合课程“人、大”一课为例,谈甲骨文综合课程“桥式学习”的实践运用。
一、依据甲骨文字体的形象性架设理解字义之桥
甲骨文作为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源于原始的近乎图画的符号,象形成分相当重,保留了30%以上的象形字。孙诒让在《名原》中提出文字“本于图像”。象形作为一种造字方法,东汉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水”“火”“山”“川”“马”,等等。课堂中我们以甲骨文字为桥,从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入手,让学生表现出这个字的形象,既形象又生动,学生浸润其中,过程体验中深刻领会到其中的要义。
二、依据甲骨文造字的延展性架设字理探索和字族拓展之桥
甲骨文字体的延展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一个字最基本的字形延展出其他字义的甲骨文,学生从一个最基本的汉字拓展出与之关联的很多汉字。
字形与“从”相似但是位置不一样,“从”字是前后关系,“比”字是左右关系,像两个人并肩而行。“化”
由人字引申出有关人或人体以及人造之物的象形字有很多。与人有关的直接是人体的器官,如口、齿、舌、眉、目、自、首等,还有表示各种人的名称如人、儿等,不一一列举。现代简化汉字讲授中,人们很少把“大”与“人”联系起来理解,而在甲骨文体系当中,它们都属于“人”组系统内的。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甲骨文“大”,以及由“大”引申出来的汉字:“大”()表示正面站立的人,由“大”引申出“夫”:甲骨文“夫”()在“大”()的头部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发簪,造字本义指成年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
汉字另一个方面的延展性是指汉字从甲骨文经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后来逐渐发展到现在使用的简体楷书,其中的变化是以甲骨文为基因。后来,基于甲骨文的演变,尤其作为形旁表义演变出许多形声字,如人字转变为单人旁的付、代、仪、仟、仗、他、仔、仡、仙、们等,人字头的令、伞、佘、介、命、仓、企等,由大字转变为偏旁后出现的夸、奔、奋、奇、奈、奄、奖、奎、契、奕等。我们可以由此编辑出汉字树,让学生探索出与之相关联的更多汉字。这样的学习,教师只是提供了一把打开汉字大门的钥匙,搭建了一座古今链接的桥梁,让汉字学习具有探究性和发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依据甲骨文图像的具象性架设汉字综合艺术之桥
文字的起源“进取诸身,远取诸物”,先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很深刻,被加入文字的创造中命题,借用人的身体的文字,或者象形,或者指事,或者会意。同样是一个人的身体的形态,不同的姿态或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侧影是“人”,正面是“大”;从人的具象到甲骨文的抽象可以找到清晰的脉络和线索。
从心理学理论上说,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模式中甲骨文综合课程教学正契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研究发现,4~12 岁的孩子喜欢画画,画画属于图像思维,结合甲骨文“因形赋义”的特点,甲骨文恰好具备图像思维的特点,我们结合中国水墨画表现形式和特点,在甲骨文形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并借助水墨画的意象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思维水平,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图片展示—甲骨文启迪智慧—古今文字传承比较—汉字树形拓展—画前讨论编故事—画中穿插水墨技法—画后故事分享点评作品。如在笔者自编的甲骨文综合课程第一模块“人”字系列第一课学习“人”和“大”,首先学习甲骨文“人”和“大”字形及来源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甲骨文字,然后辅导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这些甲骨文字编出一个故事,再用水墨画形式把这个故事创作出来后跟大家分享。在创作中融入水—墨—画的教学技法技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同时又体现出书画同源的精神内涵。这种综合课程学习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和专家的鼓励。
四、依据甲骨文的文化内涵架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桥
从教育学理论上说,在小学,任何学科教学都提倡直观性原则,甲骨文综合课程教学借鉴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理论精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直观呈现汉字的组构规律,深入浅出,一节课一个(组)汉字就是一次文化活动,一次美的熏陶。
陈寅恪有一句反复被人征引的名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我们不能把汉字割裂开来分析,需要综合和整体的认识。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教师在讲解汉字时需要厘清汉字的源头和文化含义,把一个个汉字讲活,汉字才不至于仅仅成为语言交际的“工具”,而是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的符号。这种学习在学生的头脑里会留下深刻的烙印,为以后了解和学习中国人文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甲骨文综合课程“人、大”一课中,教师结合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的校徽,让学生理解“北大”两个甲骨文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象征北大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讲述章叶青设计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以三个并列的甲骨文“人”字图形为基础,其中“人民、人本、人文”的寓意深刻。
汉字作为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早已成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的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根植于汉字书写,以汉字独特形体而成就的书法艺术,受丰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积淀成了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标识之一,成为彰显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品格的典型代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甲骨文综合课程“人、大”这一课仅仅是一个引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将改变汉字教育的课程形态,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在启蒙教育伊始,就将这把钥匙交给未来的中国公民,让他们去开启中华文化的宝库,窥探汉字文化的奥秘,传承中华文化的火炬。通过甲骨文学习,让汉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延续发展,让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上永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