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扬 黄玉 万长林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在当今快节奏、多样化的信息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流行文化、大众娱乐以及新兴媒体的多重夹击。中国传统非遗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遗忘和消失的风险。由于受众趋向追求新奇和刺激,非物质文化很容易被忽视或认为过时、无趣,导致传播渠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非物质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其中包含着独特的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非遗对学龄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自信心。针对传统非遗进行信息筛选,选取学龄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触摸屏、声音、动作等与展示传统非遗的装置进行互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对传统非遗加深理解,并且可以通过互动体验获得更加深入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非遗本身就有严肃性,这是文化本身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决定的,也是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普及传播路径失灵的主要成因。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财产,中国的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仍然面临严重的宣传路径失灵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以及传承遭受“断层”打击,文化保护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亟待强化非遗传播力度,以此维系民族文化的活力与生机[1]。
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有扎实的教育和传承基础。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水平相对较低,文化属性被稀释,泛娱乐化和同质化趋势明显,这一现象使得传统文化的权威性被稀释,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属性丧失。然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这也是信息爆炸时代快餐式信息消费所带来的结果。因此,将本土非遗纳入学校教育,通过对学龄儿童进行知识普及,有助于塑造身份认同感,并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来增加其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结合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造出吸引年轻人的、新的交互传播形态,这是新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转型的方式。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形态,其传播渠道丰富,包括网络计算机、卫星通信,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智能设备在内的多种终端。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多元性、交互性的特点,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优势[2]。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等多种传播渠道,将传统文化推广,以此达到拓宽传播范围、受众群体和传播路径的目的。新媒体数字时代将媒介之间的界限打破,传播推广的信息不要局限于文字和单一的图片,动态图片、微视频、交互H5等都可以作为承载信息的介质,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生动的体验感[3]。
目前为了将非遗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积极探索[4]。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学龄儿童中的教育和传承工作。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是古代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不同时代都呈现出中国造物思想的价值与意义[5]。 对于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缺失,是近10年来广泛受到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教育行业尝试在教育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此方式提高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设计行业也尝试从学龄儿童的特殊心理特征出发,筛选合适的信息进行交互设计,结合相应的教学用具,满足面向这个特殊年龄阶段儿童的教学使用需求,来帮助教育行业改善这一社会现状。信息交互设计在其中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以清晰明了易懂的视觉呈现和趣味化的游戏文本,从而将晦涩难懂的本土非遗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播。将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设计的加工,融入到教育课程中,使学龄儿童可以对本土传统非遗进行初步的探知,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学龄儿童泛指年龄处于5—12岁的儿童群体、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认知能力、可以进入小学进行知识学习的儿童群体。皮亚杰在儿童认知理论中提出,学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考虑。通过交互设计,可以增强用户与信息内容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感,提升用户体验。学龄儿童主要是指7—12岁的儿童,这个发展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直接学习能力。
学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能力,但具体运算仍需要事物的支持。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因此,在针对儿童为受众的交互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感官刺激,使儿童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记忆下来。儿童的心智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导致了注意力会随着影响因素改变。当做重复且单调的事情时,其注意力极易分散;在做趣味且有吸引力的事情时,其注意力能够达到一定的持久度,但注意力仍然也会伴随兴趣的流失而分散。在多感官的刺激下,可以弥补单一感官的注意力丧失。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调动五感意识,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例如,在视觉上,高饱和的亮色相较于沉稳的灰色更加能够吸引学龄儿童的注意力;在触觉上,合适的反馈机制可以产生正向的促进,加强注意力的集中,从而在合适的时机将分散的注意力引回到内容本身。通过交互设计出简洁、易用、有趣的交互界面和互动体验,可以吸引更多的学龄儿童参与到非遗的学习和传承中,提高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
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认知特征,主要表现为将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这种能力的发展使得儿童可以建立起对于事物之间联系和规律的初步认识。但是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概念还没有达到非常抽象和一般化的程度,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发现来加深理解。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着特殊的心理认知,在教学场景中与教具的互动使用是影响儿童认知和理解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在进行信息交互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复杂的文本进行筛选分析。选取符合这个特殊年龄段可以认知的信息,避免复杂的信息流影响认知判断;其次,要利用学龄儿童的符号建立语序,利用符号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建立,将难以阅读的文字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案,实现信息的转化;最后,要注意交互逻辑的建立,不应建立复杂的交互操作。
在教学场景中,儿童与教具的互动使用是影响他们认知和理解的重要因素。教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让他们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和体验来加深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征,通过图示教学、感性体验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教学产品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用于辅助教学和感知的模型、实物等用具[6]。作为互动双方,借助教学产品达成教学内容的传递,使得这些产品天生具有交互的属性。目前市面上的辅助性教学用具数量虽然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且交互形式单一,互动性差,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使得学习效率无法满足预期。将市面上常见的教学用具进行横向对比(图1)。在将常见的几种带有教学属性产品进行对比后,可以直观地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教育产品较多是符合家长心理需求的,主要以教育性为主,赋予产品的功能都是以学习为第一要素设计,设计上表现过于急功近利[7]。
目前产品的设计方式简单,只是将现实情况缩小,游戏过程单一乏味,并未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认知学习,认知效率较低[8]。新媒体技术助力新的产品形态模式,推动多元化的课堂交互形式,传统的教学产品也被附加了更多样的功能。运用新的设备可以满足更新形式的信息传播交互。借助新的设备,可以实现更加多样的信息传播手段,以此满足传统文化在学龄儿童间的信息传播。在实际使用中,有效地使用教学用具可以增进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辅助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也同时要将学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使用需求纳入考量。
伴随素质教育的推动,校园课堂更加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变动。师生作为教学场景中的活动主体,需要通过互动达到授课与学习的目的,这其中就存在交互的使用需求。在目前实际教学情境下,教学场景下的交互形式还是采用以板书和多媒体幻灯片为主、视频游戏为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转述。这种教学方式中的交互形式是单向线性的教学互动(图2),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单一,仅在提问的环节师生之间有简单的互动。低频率的互动也就意味着课堂反馈不及时,这之中缺乏相对应的教具使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低、互动性差且注意力不易集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图2 传统教学流程图。
在接受新的信息时,儿童需要及时的反馈机制来加强学习成果。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时,需要借助多媒体工具来辅助学习,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推动学习内容的内化,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传播给儿童。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播中,更要注重传播路径的多样化,以此吸引儿童注意力,达到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的目的。
如果要对学龄儿童教学用具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需要将学龄儿童设置为产品的用户,以此作为设计产品的用户,平衡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将学龄儿童作为用户进行用户模型分析,明确设计产品中的使用需求与情感需求。采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方式,对学龄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行为与情绪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儿童在使用现有教具过程中存在功能和情感两个层面的需求[9]。根据图3可以直观地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儿童注意力的散失是随着时间波动,在一些手段和工具的介入之后,例如互动课件、影视片段以及实物教具,儿童的注意力得到新的提升。同时,及时的反馈也带来了积极的效果,这也体现在教具设计的各项需求之中。面对知识传播时,适当的游戏或影视视频不仅不会消散儿童的注意力,反而得到了加强。
图3 用户体验地图。
(1)功能需求主导:学龄儿童在功能层面的需求体现在教学用具能否在合适的时机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智发展。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要格外关注传统文化的抽象性转化,在使用教学用具辅助教学时,关注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行为,有效地运用教具,把握课堂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进一步加强儿童对于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2)情感需求主导:儿童的情感发展仍然处于特殊的阶段,在儿童使用教具过程中,其身体器官作为接收信息的通道,感官不如青少年发展成熟,要格外关注对其发育的影响。通过身体与教具间的具身交互,旨在强调身体在认知环节中起到的作用。通过身体的触觉获得了多模态的感官刺激,大脑将得到的这些刺激内化,最终形成稳定的认知。
运用多感知模态理论,将产品使用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从需求出发,构建关于四大名绣知识的交互模型(图4)。在儿童的认知过程中,其需要运用多重的感官来帮助学习。在具身交互中形成认知体系。这一流程中儿童的感官通道与客体间的交互主要分为离身交互和具身交互两大类。离身交互主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遥在感,使得人类意识可以与认知载体产生遥在分离[10]。根据不同的媒介表现,认知的流程也会不同,调动的感官也不同,带来的学习效果也不同。
图4 交互模型。
在四大名绣的知识信息交互设计中,利用多感知模态理论来构建交互逻辑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模式,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四大名绣的知识图谱。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在前期阶段,用户(即学龄儿童)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互动操作,如滑动、点击等,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而在中期阶段,设置语音交互功能,利用听觉感官模式进行交互。在用户进行操作时,通过动画、声音等方式提供交互反馈,让用户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成功。在后期阶段,可以引入触摸和运动感官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手势控制设备,模拟刺绣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从而亲身感受技艺的魅力。这样的创新方式将使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儿童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器官获得多感知通道的认知,再经由大脑进行整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学习闭环。在色彩、形态、声音、气味和材质上影响着学龄儿童对于学习产品的第一印象。儿童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这决定了他们在知识认知上无法像成年人那样进行大量的知识内容阅读。因此,在认知结构方面,需要对庞大的四大名绣知识体系进行筛检和梳理,以符合儿童发展中的认知体系。
首先,色彩对于儿童的认知至关重要。鲜艳的色彩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设计中,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名绣的关键知识。其次,图形也是影响儿童认知的重要因素。有趣的形态设计和触感舒适的材质能够引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配备合适的声音效果,例如播放与名绣相关的音乐或故事,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情感联系,增强他们对名绣文化的情感认同。
对于儿童的知识认知,需要通过设计具有多感知通道的学习产品,结合色彩、形态、声音等元素,以符合他们特殊的认知需求。这样的创新设计将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四大名绣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大名绣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充满着中国工匠的智慧,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1]。通过上述的设计策略,信息时代新兴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设计互动性的四大名绣信息交互设计,儿童可以通过交互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以此开展具体的设计实践路径探析。
4.3.1 交互框架建立
交互设计的基础就是交互逻辑框架,通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框架的组建,来串联相关的交互层级,如图5所示。以此得到交互设计最为基础的交互逻辑。
通过4个主次层级的交互层级区隔,以此达到对于四大名绣相关知识的整理。首先,通过交互逻辑框架,可以将四大名绣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其次,交互逻辑框架能够提供清晰的导航和流程,使用户能够有序地浏览和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明确的交互操作方式和交互层级之间的关系,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导航,快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逐步深入学习。此外,交互逻辑框架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随着用户的不断使用和反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交互框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
总之,通过交互逻辑框架的建立和优化,可以实现对四大名绣相关知识的整理和呈现,为用户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交互逻辑框架也是交互设计的基础,为后续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操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4.3.2 交互界面设计
设计用户界面,包括布局、颜色、图标等,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图6所示的针对儿童设计的信息交互界面,在整体的设计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图6 “识·绣”交互界面设计效果展示。
(1)风格清新明亮:交互产品是依托于电子设备进行视觉呈现的,因此在设计中也格外注重各项规范的要求(图7)。上文中提及,学龄儿童处于特殊的生理发展阶段,因此在设计中时刻关注作为用户的儿童生理特征。例如主题色调上要避免高明度、高饱和及高对比的色彩对于学龄儿童视觉带来的疲劳。儿童对于有趣的图形更加喜爱,因此可爱的图案可以促使枯燥的信息转化,达到促进信息传播的目的,营造愉悦的氛围。同时,界面的布局也要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以便儿童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图7 “识·绣”交互界面设计规范。
(2)用户流程清晰:上文中已经明确交互框架是交互设计中的核心,交互界面也要按照交互框架进行界面间逻辑构成。在清晰的交互架构下,明确各层级之间的交互逻辑从属关系,交互流程清晰。用户流程的顺畅决定了在设计使用过程中对于信息的接收情况。作为用户的学龄儿童具有特殊的心理行为特征,四大名绣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将内容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呈现,针对学龄儿童进行特殊的用户流程设定(图8),使其可以更好地接收传达的信息。
图8 “识·绣”交互界面设计用户流程。
(3)交互反馈及时:交互的及时反馈是整个交互系统中最易被忽略的环节。为了增强交互体验,交互界面应该提供即时的反馈,确保学龄儿童在操作时能够及时获得回应和确认。例如,当点击一个按钮或完成一个操作时,界面给予声音、动画或简短的文字提示,以提示用户操作。
儿童教育是国民素质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儿童的成长对于国家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在儿童间传播路径失灵的原因,探讨了儿童传统文化交互设计中的关键要点。结合学龄儿童的独特认知特征和实际需求,搭建了面向儿童的非遗信息交互模型,为儿童传统文化交互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视角。通过运用认知理论来分析玩教具设计的核心要素,探讨未来儿童玩教具设计中的多模态设计策略。
“识·绣”APP作为面向学龄儿童的传统文化信息交互设计的一条实践路径,通过数字化传播方式和交互设计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传统文化在学龄儿童中的传播效果。结合学龄儿童的特点,采用了适合的交互模式和互动体验方式。这种面向学龄儿童的交互设计路径为传统文化在数字化传播方式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在学龄儿童中的传播效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