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产品包装“源头减废”的设计评价规范研究

2024-01-12 02:34施爱芹杨砚战刘玮
湖南包装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品包装主体指标

施爱芹 杨砚战 刘玮

(1.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过度包装设计治理智能评价”重点实验室,湖南 株洲 412007;3.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数字和智能化社会全面来临[1],大数据的实时预判将为设计评价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与自动化。日排放量巨大的包装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社会负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要解决包装固废减排这一复杂性难题,需要采用信息化社会的大数据等技术与方法,从“源头减废”的思路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视角[2],形成减废包装设计的规范,建立相对客观公正的设计评价体系。

“设计评价是对设计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判断设计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预期,从而筛选出当下的最佳方案”[3]。基于“源头减废”的包装设计评价是一项复杂工作,即便采用大数据方法,也需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3个方面来实施其设计评价规范。

1 评价主体: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元评价主体

“综合评价的主体是评价者,即由谁来评价。评价者可以是某个个人或者团体组织。而综合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指标的赋权以及评价模型的运用都与评价者息息相关”[4]9-10。由于评价主体不同(图1),评价主体的诉求不尽相同,往往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

图1 产品包装减废设计评价规范的评价主体。

1.1 单一评价主体

“所谓经典综合评价研究往往是单一评价主体(单个评价者)对具体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单一评价主体的经典综合评价是在实践应用中最常见、发展也最为成熟的评价模式”[4]3-4。在包装设计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单一评价主体的研究也很常见,其视角也多种多样:有从包装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有从消费者使用的角度出发;也有从整个包装行业发展的角度做评价研究等。单一评价主体通常是对象明晰、要求明确的情境下设定,有时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或者了解某一特定的包装产品或使用场景等。在减废包装设计评价体系中,单一评价主体通常可能是负责对其包装减少废弃物排放及其他环保性能进行评估的独立组织或机构。这种评价主体可能会集中在一些研究型机构或者学者专家,例如环保部门、专业的环评公司或行业监管机构。它们通过其相关制度、专业要求、知识经验等对产品包装进行减废设计的环评效果评估,包括资源消耗率的高低、废物生成量的多少、可回收性的评估等。单一评价主体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和集中性,局限性在于难以全面考虑相关所有因素。因此,虽然单一评价主体在专业性、权威性、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为了实现更全面和更客观的减废包装设计评价效果,建议考虑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和协作。

1.2 多元评价主体

“具有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被称为群体综合评价”[4]3-4。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相关理念的不断发展,包装设计评价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因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多方利益。为平衡好对各方的影响,避免个体判断的局限性,通常需要来自包装产业上下游不同部分的决策者从各自相关的各方角度来协同开展评价分析。在产品包装“源头减废”的设计评价中,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的方法涉及多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构、设计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环保团体、社会垃圾处理机构、再生材料生产商等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这些主体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为评价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和专业知识经验。多元评价主体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形成更全面、更综合也更客观的决策。通过参考与融合不同主体的意见和需求,可以确保评价结果不仅关注废弃物减排等包装物废弃后的环境影响,还涵盖产品包装设计的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例如,生产者可能更关注设计带来的成本效率、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而环保管理机构则着重于资源消耗、废弃物及排放等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消费者的反馈则直接体现了该设计的市场接受程度和体验需求。

然而,这种方法也面临挑战,如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以及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和耗时问题。尽管如此,多元评价主体的方法在推动产品包装设计朝着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沟通与合作,它有助于实现更有效的“源头减废”策略。目前包装减废设计评价的相关研究通常针对不同评价者群体的选取、各个评价者的权重分配、群体决策等方面。多数关注产品包装的评价研究是基于设计师或者企业决策者的立场进行评价分析。另外,有研究会更多关注消费者的使用偏好,在进行包装设计评价的过程中重视消费者的因素;国内外研究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方法较常见,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施评价,例如原材料到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乃至废弃处理,因而评价主体也更加多元。

1.3 评价主体的选择与转变

单一评价主体在特定对象被指定的情境下常见,但由于多数被包装产品面对的消费客群并非单一,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用户群进行评价主体的设定。面对多数商品消费客群多元的情况,其包装设计评价结果则多是由面向多元主体形成的评价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主体的多元和全面是客观评价结果的保证。在包装设计评价方面,评价主体是单一主体或是多元主体通常是具体工作需求的实际选择。不同评价主体在“源头减废”的评价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而多元评价主体间的协作机制也是有效实现“源头减废”包装设计评价体系建构的关键。在信息技术非发达时期,受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研究对象等限制,涉及多元评价主体的工作难度较大,因此相对受限。而大数据时代则为更多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提供了技术便利。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评价需求的多元,展现了减废包装设计评价与社会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同时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但是也更高效的节约型社会治理时期。

2 评价客体:从单项指标到多维指标

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包装减废设计评价的客体是产品包装的设计,而“源头减废”是其目标。在设计评价问题中,评价指标是用以反映评价客体的最基本的工具,是用于评估与衡量评价客体的某个特征数值。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描述或定量的数据,从不同角度体现评价客体的某个特征以及特征的指数。举例来说,在教育领域,常见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成绩、考试通过率等;在健康领域,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治愈率、生命期望等;在包装设计领域,评价指标可以是其材料消耗率、废弃率、回收率、使用率、生命周期等。因而,根据评估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对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图2)。“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守的原则是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测取(或可观测)性、(尽可能的)相互独立性”[4]9-10,[5]。“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应被评价对象的真实属性,指标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且尽可能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各个指标的选择应当尽可能全面,从而尽可能全面反映被评价的对象属性,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6]7-8。

图2 产品包装减废设计评价规范的评价客体。

2.1 单项指标评价

针对某个单一具体方面的评价问题,单项指标评价有时就已能够解决指定需求。单项指标的评价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比较年龄大小、比较物体重量等。包装评价相关研究的指标关注包装某一方面的性能,例如安全性、防护性等。例如,黄媛媛等(2005)针对纳米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作深入评价[7];王军等(2010)针对包装系统的可靠性评定做了研究综述[8]。包装设计评价由于视角、对象、目的、范围等不同,所涉及的单项指标多且广,从设计风格、设计效果、体量、耗材率、成本、性能、回收率、使用率等角度都能形成各自的单项指标。

2.2 多维指标评价

面对复杂的综合评价问题,指标也应更加多维,例如产品方案的选择、环境状况的评估等。减废包装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涉及材料科学、工程技术、设计学、管理学、人文科学等交叉性领域,影响因子繁多,并且因子之间通常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因而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往往不能全面反映产品包装的真实性能和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产品包装的减废设计评价必须是基于系统性的综合评价。而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做好包装减废设计评价的先决条件。

评价体系由指标集构成,每个评价指标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评价对象的某种特征以及特征的表现程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将评价对象的多个指标“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9],[4]9-10。“在确立指标的过程中,定性描述常依赖专家个人的主观经验,容易带来不必要的系统误差,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兼顾指标的定性与定量要求,以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4]18-19。对评价指标的评估可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从而判断设计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评价目的。例如,对功能性维度的评价指标可以反映设计是否能够解决目标问题,对环保性维度的评价指标可以判断设计是否满足环保相关的要求。

2.3 评价客体的指标维度及扩展

评价客体的维度常经历从单一指标到综合指标体系建构的扩展过程。整合多种评价指标,对构建有效的多维评价体系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包装设计评价研究提高了对于绿色度、生态理念设计[10]的重视,但程度有所差异。不少评价体系对包装的绿色度仅体现在单个评价指标,甚至构不成单独的评价指标。有的评价体系研究针对包装的绿色度有众多细分的评价指标。减废包装设计评价是以减少废弃物为明确目标,因此,废弃物减排效果成为其重要的评价对象。但其减废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却是多维的,也受到诸如资源消耗率、回收率、使用率等其他维度指标的影响。多维指标的减废包装设计评价在评价客体上突破了单一指标的限制,将包装多个方面的减废性能和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产品包装的综合环保性能。多维指标评价不仅是多个单一指标评价的单纯叠加,其多维指标需要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数据来源、量化方法不尽相同,权重分配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需要把不同指标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也纳入考虑因素。这其中的复杂性因此呈指数级上升。但正是由于把包装减废设计的各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也带来了“1+1>2”的评价效果,可以大大丰富相关研究人员的思路。因此,同样是以减废为目标,设计师不仅可以考虑包装的材料或结构等单一指标,运用多维指标评价方法还有助于综合包装的运输、销售、使用率、回收率等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协同开发新的设计解决方案。

3 评价方法:从传统方法到现代化方法

伴随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包装理念的深化,有关绿色包装的定义、绿色包装设计的衡量标准,以及该如何来评价包装的绿色化和绿色度等问题就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由此有关设计评价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10],[11]。随着信息社会先进科技的广泛应用,产品包装的评价方法也呈现多样化,在经典、成熟的传统评价方法基础上,新的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丰富、有效的多种路径,并向基于大数据的现代化方法演进(图3)。

图3 产品包装减废设计评价规范的评价方法。

3.1 传统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经验、直观判断以及现场调查等,这些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产品包装等在内的各类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估。传统方法的核心特点是依赖于人为的直接参与和判断评估,诸如常见的专家小组评审、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实地考察等。专家评审是通过聚集行业专家、学者等,经由其知识经验形成判断来评判产品包装诸如废弃物排放、资源消耗率等设计影响和作用因素。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研、面对面采访或者小组讨论来收集消费者对于产品包装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考察通过直接访问包装产业链中诸如产地、零售店、回收站等一个或几个地点,让评估者直观地观察包装材料的使用、销售、废弃物处理等具体情境,并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供设计者、管理者等参考。可供产品包装“源头减废”设计评价研究参考的传统经典评价方法多数起源于20世纪中叶至晚期,包括经济分析法(PEST)[11]、层次分析法(AHP)[12]、熵权法(EMM)[13]、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14],[15]、灰色关联评价法(GRA)[16]、数据包络分析法(DEA)[17]、生命周期评价法(LCA)[18]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采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数学和统计技术,在很多方面至今仍然十分有效,尤其在需要结构化处理复杂问题、处理模糊信息或者评价多维指标系统时,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合分析的精度方面具有不足。如采用经济分析法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评价,“从制造成本与产生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包装的成本不应超过被包装物自身的价值,否则商品反而成了包装的附属品,则与绿色包装要求相违背;经济分析法的重点在于经济,通过分析包装设计过程中的成本、生产效率、回收价值等方面的数值从而对包装的绿色度做出判断”[10],[11]。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计算性强、易于比较、结论明确;缺点是模型建立困难、评价因素不宜过多,否则计算会非常复杂[10],[11]。

3.2 现代化评价方法

在解决复杂性问题方面,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而现代化方法则在大数据时代以其高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脱颖而出。现代化评价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这些方法能够从多维度、大规模的数据库集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辅助决策制定和策略优化。组合评价方法(CA)[12]、群体综合评价方法(CEMA)[6]101、动态综合评价方法(DE)[6]120,[19]、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FAHP)[20]等被视为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现代化评价方法,在处理和分析复杂数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方法与产品包装“源头减废”的设计评价体系结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和优化包装设计,以减少废物的产生。通过采用数据整合、方法组合、决策支持、利益者相关参与、大数据分析、持续监测、模型调整、共识建立、动态决策、优化设计等增强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1],提供动态和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数据、提供深入洞察,从而有助于“源头减废”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的制定和减废目标的执行。大数据技术结合多种技术和理论能够促进评价过程更能适应复杂和多变的数据环境,并提供智能化的动态解决方案,全面处理量化数据和定性的评价,适用于多元视角和利益平衡的评价场景,以及提供更灵活和实效性强的评价结论。这些现代化评价方法能够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技术的优势,在处理大规模、多维度、动态变化的数据方面表现出色。它们为各种复杂决策和评价问题提供了更灵活、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工具。尤其在评估如产品包装减废设计这样具有多元影响因素的问题时,能够带来深刻的洞察和有效的决策支持。然而,正确应用这些方法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包括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结果解释等。现代化评价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评价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使评价结果更具操作性。通过大数据的精确分析,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调整产品包装设计,降低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并提高使用率和回收率,从而实现“源头减废”。

3.3 评价方法的融合与现代化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评价方法需要跟现代化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设计评价的准确度、全面性和效率,从而创建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整合传统经验和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减废包装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在提供深入的行业知识和直观洞察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识别减废包装设计的模式和评价趋势,在保证行业专业性的同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范围。其次,采用互补性应用的方法,因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例如,专家评审在处理复杂的技术问题时非常有效,但可能受限于个人偏见;而数据驱动的方法在处理大量信息时效率很高,但可能缺乏行业特定的深入理解。这种互补性使得融合后的评价体系更全面和均衡。另外,开展案例研究与数据模型的结合探索,融合具体案例研究的深度分析和数据驱动模型的广度分析,更全面地理解产品包装减废设计的制约因素。此外,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综合包装工程、设计学、环境科学、数据科学、经济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更深入细致地理解和解决“源头减废”包装设计的复杂问题。最后,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大数据反馈循环技术,将消费者反馈和市场数据纳入及时评价体系,实现用户需求到设计改进的动态协作的闭环管理。评价方法的融合与现代化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推进产品包装“源头减废”设计评价的关键[22]。这种融合不仅利用了传统方法的深度和现代技术的广度,还增加了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跨学科合作和持续技术创新,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源头减废”的更高效、更全面和更可持续的产品包装设计评价体系。

4 结语

在“源头减废”包装设计评价规范研究的最新进展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维化是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研究者不再局限于材料、工艺、结构等基本的层面,而是更多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用户体验、品牌形象等多元的追求。而随着包装设计工作的数字化、技术化和智能化,利用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的科技辅助设计和分析数据是发展的新趋势。全新的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的潜能,为包装减废设计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地提供实时、立体的综合依据,从设计源头考虑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本研究为实现产品包装设计的“源头减废”提供了一套客观的评价规范。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减废型”环保包装设计的实践,还为相关的政策制定、行业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从“源头减废”的视角对产品包装开展设计评价有利于在提供优质服务且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监督且督促企业能够生产更加生态环保的包装产品,从而促进整个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包装主体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产品包装设计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产品包装在线评价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立体纸塑的产品包装设计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网购产品包装设计的新思考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