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芳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它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了芝麻和胡桃(即核桃),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人们就用胡桃仁做馅,做成了一种圆形饼,叫作胡饼。
月饼与中秋节联系起来,的确与拜月、祭月有关。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随口将其命名为“月饼”。从此,“月饼”这一名称便在民间流传。“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苏轼曾经写过一首《留别廉守》的诗,里面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句子,描写的“小饼”就很像现在的月饼。
明代,中秋节食月饼的习俗盛行。各类书籍中出现了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性文字。《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升,品种也不断增加。北京皇宫中祭月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如今,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