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又与岁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自公历的元旦至农历的除夕,人们对年节的向往与期盼日趋热切。伴随挂起的灯笼、熙攘的集市、归乡的人群,新的一年悄然而至。新年,意味着岁序更迭下的珍重告別和重整出发,也满载着除旧纳新、迎春接福等充满“仪式感”的浪漫奔赴。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新年的庆喜,“福”无疑是贯穿其中最恰当的文字。福之历史,悠远绵长;福之内涵,兼容并包。《礼记》中贤者的福,是事事顺备;《说文解字》中的福,是庇护和保佑;《尚书》中的福,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桓谭《新论》中的福,是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之于个人,富贵康宁、家庭和睦是福;之于民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皆可谓福。福,寓意吉庆、圆满、和谐、久安,它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恒久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观念。
过年的愿景,莫过于祈福、纳福、祝福、送福。福,是最吉祥的象征,也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人们将福写在纸上、绘入画中,以对联、福字、年画、窗花、中国结等形式迎福入门,也以寄语、红包、赠礼等形式传递福运。过年最质朴、最诚挚的祝愿莫过于“福星高照”“福寿康宁”“五福临门”“百福具臻”。一个“福”字,寄寓的是年年岁岁赓续不变的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过去,我们在红纸上写福、在家中贴福,如今,我们在手机上扫福、集福,过年的形式在改变,迎福送福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年节所蕴含的团圆的温情和幸福的本质始终如一。岁末甫至,福气东来。随处可见的“福”,跨越寒冬,迎接春光,用希望书写着家国同福、国富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