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珍
摘 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技师院校中的重要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汽车电工电子领域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进步,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技师院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基于职业素养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接着分析职业素养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则,最后提出了教学策略,包括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依托实践教学活动、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和助力学生树立职业目标等四个方面,旨在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课程 原则 策略
1 职业素养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职业素养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人才。本文将从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三个方面来阐述职业素养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是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技术与知识更新换代快。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行业趋势和需求,不断修订和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技术。同时,课程内容还应植入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引入行业案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并应用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常识和职业能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驱动。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实施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學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最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保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职业素养。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笔试能力,缺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因此,可以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报告、综合实践评估和实习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职业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指导。
2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则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则是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这些原则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具备适应行业发展和实践工作的能力。下面将从培养实践能力、注重职业道德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来阐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原则。首先,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紧密。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实验实训等方式来达到。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注重职业道德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作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观念。他们需要尊重职业规范和行业要求,遵守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准则。教师们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案例研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最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学生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教师们应该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不断发展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持续成长和发展。通过遵循培养实践能力、注重职业道德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教师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具备适应行业发展和实践工作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学生将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优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3 基于职业素养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3.1 依托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职业素养
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技工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输出机会以及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更深程度理解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完成对学生爱岗敬业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汽车电源系的检测”课程为例”,详细说明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职业素养。通过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方面,技工院校可以邀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来到学校进行“汽车电源系统检测”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实际的汽车电源系统检测的案例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提前熟悉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为他们爱岗敬业职业素养的增强提供适宜的温床。如,企业技术人员可以介绍汽车传感器的三种检测方法,仪器检测、仪表检测、更换件检测法,后两种重在对比,如检测一个好的传感器得出一个数值,再检查车上用的传感器,在比较中鉴别,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个流程,这也是爱岗敬业职业素养的体现,企业技术人员在讲述这一点知识点时,可以将爱岗敬业精神作为底色,让学生明白爱岗敬业对于职业生涯的意义。同时,汽车电源系的检测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要求较为细致,而且该领域的知识涉及到了多种汽车技术,如电工电子学知识、电源系统、起动系统、仪表系统等,企业技术人员在讲述时也可以为学生阐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让他们对这份职业拥有敬畏感,实现爱岗敬业精神的有效培养,促进课程改革。
另一方面,针对本节课,专业教师可以与汽车维修相关企业共同设计出实训项目“爱岗敬业我在行”,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具体的实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解决专业问题。例如,设置一个模拟汽车电源故障的实验台,学生需要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和诊断,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例如,可以设置“电源系统不充电的故障的诊断排除”,通过故障现象“起动发动机,充电指示灯仍然点亮,电源系统存在故障,发电机不能正常的给蓄电池充电”让学生探寻故障原因,从爱岗敬业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将此次项目的实践当做真实岗位的工作,在分析过程中认真负责,时刻怀揣着敬业精神,找出故障原因。如学生通过探究找到了具体现象,若将发动机转速由低速逐渐升高至1500r/min时,打开大灯,其灯光暗淡;按喇叭,其音量小,充电指示灯亮,说明充电电流过小。发动机中速时,测量充电电流的大小。如果电流表指示的充电电流为8A-12A,正常;如小于5A( 在蓄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则说明电源系存在充电电流过小的故障。而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最终原因是个别整流二极管损坏、定子三相绕组局部短路或有一相接头断开、调节器电压过低、发电机皮带过松、打滑等,找到故障原因后,再通过检查传动带的挠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相关线路连接情况;拆下调节器和电刷组件总成,并按前述方法检查调节器和电刷,如不正常,则需检修或更换;检修发电机总成的方法完成排除,通过这样的实践,一个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另外还能够在具体的发现故障、分析故障、解决故障的过程当中,实现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岗位,全方位提升自身素养。
3.2 依托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依托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喇叭控制电路的连接”课程为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现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实际的案例。一辆上海大众桑塔纳2000轿车,喇叭不响,故障诊断考虑到这一段时间雨水较多,怀疑喇叭进水损坏,于是便直接更换了一对喇叭,但是按动喇叭开关,喇叭仍然不响。在分析该车的喇叭故障时,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学生团队分工合作,每个团队不同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一部分成员负责分析该车喇叭控制电路,检查熔丝S18和S16,有没有发生熔断;一部分成员连同点火开关,按动喇叭实施能否听到“哒哒”声;另一部分成员用万用表测量黑/黄导线上的电压是否为12V;最后一部分成员按下喇叭开关,测量棕/黑色导线的搭铁情况。通过团队的合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检测,最终电源和搭铁都正常,但是喇叭为什么还不响?难道喇叭是直接供电?这个时候维修便陷入了僵局,也是对团队合作的一种考验。最终通过团队内各个成员的努力,发现故障的原因在于线束,在更换了线束后试车,喇叭响亮,一切正常。如此,通过这样团队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是通过困难锻炼了团队的凝聚力,在面对困境是团队每个人该如何做,怎样发挥出团队的力量而非单兵作战,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在发生困境时培养学生良好沟通的习惯,实现职业素养的有效培育。
3.3 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从内而外塑造学生工匠精神
以“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码和数据流的读取”课程为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从内而外塑造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码和数据流的读取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讲解各种故障码和数据流的含义和解读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这将激发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热情,并逐渐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和探索精神,建立起自己对技术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码和数据流的读取。在实践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仪器设备,进行实际的数据读取和故障码解读,这对学生的耐心和技术细节要求都是一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实践,不断调试和研究,从错误中学习和改正,这将培养学生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还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神奇和乐趣,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自信和热爱。
3.4 助力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助力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在汽车类专业中为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是基于学校内的专业学习规划,学生可以将职业证书的获取作为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时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如A类中高级证书:汽车内饰装调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涂工。B类中高级证书: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师;汽车(碰撞)估损师;汽车配件营销师;汽车碰撞修复师;电子电器系统维修师;发动机维修师;变速器维修师;底盘系统维修师等等,通过职业证书的考取,不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另一方面,提供职业导向的相关课程,作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我们可以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任务和项目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前景。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工作场景,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和职责。同时,在课程中可以介绍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薪资待遇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等信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发展方向,并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最后,提供职业规划的指导和资源支持。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规划讲座和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心得。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和实习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拓宽自己的职业视野。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职业素材库,整理和记录自己的技能、项目经历和成就,为未来求职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于技师院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职业素养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总结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职业素养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包括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依托实践教学活动、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和助力学生树立职业目标等方面。通过对职业素养的关注和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同时,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技师院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赫.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有效培育途径研究[J].时代汽车,2022(21):37-39.
[2]邵春祥.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2):147-148.
[3]韩萍.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研究[J].时代汽车,2021(06):81-82.
[4]李西妮.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探讨——以汽车类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20(23):179-181.
[5]王辉.提升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7(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