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 李勇坚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 职业院校 学生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推动实体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主导,更加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最重要渠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
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上关于“技工”“职教”的刻板印象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学难以致用”等情况一直存在,而技能型人才本身也面临着职业上升通道有限、职业认同感低、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等问题的困惑,导致我国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高达2∶1,这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我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全国各类职业院校中建立了数千个产教融合基地,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院校热企业不热、中央热地方不热”现象,一些学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大小不一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但是质量不高、效力有限,出现“政府主导、学校本位、企业缺位”的尴尬局面。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职业教育“教非所用”“学非所用”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根据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积极引入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标准体系建设,从而解决产教融合的困境,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已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我国职业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产教融合重“量”轻“质”,不能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的支撑不够。
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无法适应产教融合的需求。虽然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教育机构对产教融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仍无法与产教融合的需求相契合。一是现有的付费机制不能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形成激励。我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于两块,一块是财政性教育经费,这部分资金总额有限。一块是人社部失业保险专项资金以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这两块资金相对于我国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从资金结构上看,很多资金是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投入的,在标准规范建设方面投入不够。
二是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不能适应产教融合的需求。从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来看,受传统的惯性思维影响,职业教育机构天然存在着“重教轻产”的倾向。一些学校追求“去职业化”,这从很多高职院校改校名、追求升本等倾向就可以看出来。在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之后,很多职业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其最终目标。我们调研的一所地方职校,其毕业生的升学率已超过50%,这使该学校成为当地的名校,成为学生和家长追捧的对象。在这样的氛围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在学校就容易流于形式。即使部分学校在表面上对产教融合放到很高的地位上,相当一部分是对标省或国家示范校排名靠前的高职进行“指标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倾向于与大企业联名建立冠名学院、争取财政资金补助的合作方式。在实际中,很多人认为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工作量太大,不愿意去做产教融合的基础工作。
三是职业教育滞后于行业发展导致产教融合难以真正发挥出实际效果。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仍然按照传统学历教育的“专业教学”模式教学,而非按照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等同产业岗位需求脱节。从教学的模式来看,有“理论+实操”的课程,但大多是基于人为设定的固定内容,不能适应实践工作岗位多变的需求;课程标准、教材、课件等资源受到的约束较多,职业教育要求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正规出版的教材等,缺乏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独立开发的实战化技能培训教材和课件,这些资源的时效性较差,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过时。从师资力量来看,职业教育师资供应链尚未形成,基本上都是按照公务员标准招聘录用,很多都没有对应教学岗位实际工作经验,在其从事教学工作中,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经验的指导。实地调研发现,即使在产教融合学院里毕业、按照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到企业之后可能也要进行3到6个月的脱产培训才能上岗。
四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比较复杂。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动机来看,其核心目标是为企业获得稳定的人才资源。但是,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校企衔接不紧密,专业关联度不高、针对性不强,使企业对校企融合的热情下降。加上普遍存在的学生顶岗产品的质量问题、校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学生人身安全、劳动安全、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等问题,使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因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取决于其生產规模、项目建设等,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而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之间对产教融合在需求上存在着分歧,这是影响企业合作积极性的重要根源。从调研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非常复杂,有些企业是为了提高其知名度,有些企业是基于企业家的个人人情(在很多与老家职教机构合作的企业家中非常普遍)等。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部分企业作为其发展的“新商机”,将产教融合中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财政补贴等,作为其一种新的盈利来源,从而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产业,这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
学生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动力不足。从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的实地调研来看,学生的参与意愿低及热情不足也是产教融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层面,“学历是第一块敲门砖”的观念根深蒂固,职业院校校名“去职业化”与用人单位有形无形的门槛又往往强化了这一观念,这使职教学生本身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在国家层面,虽然建立了职业技能等级体系,并出台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职业技能等级观念还没有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在部分领域未能和实际收入、待遇等联系起来,因此,很多职教学生并不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其上升通道的一个重要途径。调研发现,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产业界、教育界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协同不够,这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信力与含金量不够。
既有的职业观念使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技能型人才正在向技能型、知识型劳动转型,工作规范化、职业化的水平持续在提升,但在社会方面,技能型人才缺乏相应的职业公会,对其自身的工作内容不能向社会进行持续的宣传,从而难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身份认同的认知,这使很多技能型人才自身也难以改善对其职业身份的认同。正是因为缺乏职业认同感,《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3.97%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愿成为“蓝领”。
以单一企业为主和职业学校为主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平台化趋势下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将职业院校纳入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链中,有利于融合职业院校、企业、地方政府,整合输出产教融合服务,构建一个开放的、多边共创共享的职业教育资源生态集聚。
首先,积极引导产业互联网平台参与产教融合,以产业互联网思维赋能职业教育。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同职教机构的深度合作,通过线上平台+实训基地等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人才培养社群,解决院校和企业人才供需无法对接的难题,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在政策层面,应清除平台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资金、场所、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划清其权利、责任、义务,尤其是对平台、企业、学校之间的利益分配等进行明确。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建立健全平台、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工作推进、管理程序、财税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平台企业开展基于实际工业场景的仿真线上培训,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参与共建实训基地。
其次,依托产业互联网建立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引导其在需求预测、完善实训标准、优化培养方案、规划职业生涯、改进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行业和人才全成长周期的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动其至少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才需求分析精准化,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定期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聚合产业生态内众多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解决单一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工种单一、持续性差,与职业教育需要招生、专业、师资等相对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建立行业人才信息库,通过对平台上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深入研究行业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广大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合理预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推动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标准体系。通过多元化的数据采集以及大数据分析,确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岗位标准,为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及诊断工作提供改进意见。通过大数据分析项目对接岗位的实训能力,推动政府部门、院校和平台、企业共同制定各专业职业教育目标及培养标准,制订产教融合有关的硬件、软件、师资、课程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标准化,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根据标准体系,确定培养方向,建立岗位技能矩阵和能力标准,形成以手册、制度、流程和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训管理体系。根据标准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从专项投入向标准规范建设转型,建立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评估。按照标准规范,整合行业内的实习资源、培训资源,建立行业人才技能培训档案,避免重复实习、重复培训。依托平台大数据,综合考虑职业技能、就业稳定性、技能岗位匹配度等多种因素,构建科学衡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重塑现有着眼于入学率和短期就业率的补贴模式,提高财政资金支持职业教育的精准度,推动形成以政府政策性优惠投入为引导、受益企业付费为主体、金融机构等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性职业教育共同投入机制。
最后,構建“政府—学校—平台—企业”协同育人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各方的作用,共同建立更具适用性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系,制订更为科学的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信力和含金量。应推动落实打通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评定,构建在人才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与薪酬、晋升、评先创优等相挂钩的制度。鼓励“以赛育人”新模式,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将其颁发的技能奖项和人才岗位能力证书纳入国家认可体系,并将其与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等结合起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氛围。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数字经济基础理论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CJYB01)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配套项目“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动能转换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李一丹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