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晖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教材是教学蓝本,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教材质量直接反映课程建设的水平、教学改革成果和育人质量。在学校提档升级的“双高”计划建设中,升级换代开发新形态活页式教材势在必行。如何确定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流程、如何进行活页式教材结构设计、如何遴选活页式教材的内容、如何选取与活页式教材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些问题成为教材开发的痛点和难点。本文以茶艺课程为例,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开发活页式教材。
活页式教材兼具“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是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和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有机组合动态调整灵活编写教材。茶艺课程开发为活页式教材,形式新颖操作便捷,能更好地反映茶艺操作和服务流程,便于教学和1+X证书的培训;内容更新及时,能融入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茶艺课程教材出版现状和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来看,新形态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的编写应该重点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开发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育人性,确保教材的育人价值得到落实。在活页式教材中,引进课程思政的内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以德树人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在不同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中,融入茶艺师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融入茶人的职业道德,知行合一,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融入茶文化的精粹,培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融入茶道的灵魂,精行俭德,廉美和静,修身养性,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材开发要牵手企业,拓展与旅游行业、茶馆业的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教材。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围绕课程对应的岗位,结合岗位工作要求,列出职业能力清单。专业教师团队对职业能力清单进行教学化处理,设计成活页式教材体例。教材开发要基于企业真实场景,展现行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教材开发要突出创新性、实践性、职业教育属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新工艺引入实训工作任务中,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职业特色。教材内容从工作领域转化而来,能反映行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活页式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通过活页重设和再现茶艺操作流程,能使教材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开发活页式教材,应该从岗位要求出发,选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或应用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程序步骤、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组织教材内容,使学习过程与完成企业岗位任务一致。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了解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与内容;通过学习技术实践知识直接指导个体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从比赛要求出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比赛项目内容和规则要求融入活页式教材,可以以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补充,为学生参赛提供技术指导。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出发,对接茶艺师资格证书,依据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解构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达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的目的。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对于茶艺课程活页式教材的革新具有引领和借鉴作用。它着重运用企业调研方法,深入产业行业,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设置、职业角色、职业标准,明确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系统掌握工作环节中的行动场。然后从企业到学校,依据工作中的行动场来确定教学中的学习场。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发茶艺课程活页式教材,应与岗位工作相衔接,聚焦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精准合理设置教材目标、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
产业集群的变化和企业岗位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依据。围绕需求侧、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构建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为了使教材编写目标定位更加精准和细分,教师要走出去,到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企业岗位用工需求、工作流程、岗位行动场的变迁趋势,掌握企业岗位的类型分布和用工层次的动态变化,从而确立与职业标准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规模。
专业教师团队可以邀请茶艺师或行业专家共同研讨,从茶艺课程所对应的岗位(群)中罗列出茶艺师的职业能力清单,作为整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再根据学生职业阶段发展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梯队设计。职业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典型工作任务情境中的综合表现。职业能力清单中的每条能力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可以追随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规范,灵活更换能力条目,动态更新教材内容,实现了“活页式”教材编写的意义。
教师要梳理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和技术等级要求以确定教材内容。以典型工作过程为载体,以普适性工作过程为尺度,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构建教材框架,设计教材内容。教师要归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性、相关性来构建教材结构,以学生技能迁移水平为依据,从易到难排列教材内容。
学生职业能力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中逐渐养成和发展的。茶艺课程的教材内容要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过来,体现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茶艺师的职业标准有职业道德、茶文化基础知识等基本要求、还有技能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求和技能等级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理清思路,将茶文化知识揉碎重组镶嵌到不同的模块中,作为技能培训的前置知识准备。然后依据茶艺师的工作流程,设计有难易梯度的、逐级进阶的多元情境式活页式教学材料。
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组织逻辑是决定教材质量的关键。教材结构设计可以将模块化的思想引入“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中。活页式教材的本质是在最小构成单元的设计上要保证独立性。[2]每个模块之间是一种内聚与耦合的关系。每一部分的内容既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承前启后,与其他单元建立逻辑发展序列。
因此,教师需要仔细梳理不同层次的学习性工作环节,依据职业能力清单和职业能力成长的路径,将内容按照从易到难、基于工作过程发展逻辑进行排列,让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围绕能力点进行呈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迁移水平,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和逐步进阶的学习任务。
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范式主要包括典型工作过程、普适性工作过程、参照系和学习情境等要素。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有几个关键步骤。
3.1.1 典型工作过程与普适性工作过程匹配。典型工作过程是职业领域中同一范畴的若干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操作性较强,重在操作技能训练,克服认知瓶颈。普适性工作过程是对各类真实工作过程的高度归纳和高度抽象,重在心智技能训练,克服技能瓶颈。它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6个工作环节,可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新形态活页式教材应按照职业要求,设置低、中、高三个不同难度的工作环节,按照时间流程排序,形成三个以上典型工作环节,由一系列典型工作环节构成典型工作过程。
3.1.2 选择恰当的参照系。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的安排要求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根据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特征等,合理选择参照系,将知识和技能巧妙糅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设计中,参照因子的选择、组合与变化,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3.1.3 设计逐层进阶的教学情境。教材内容要围绕工作逻辑,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进行组织,将工作的基本规范融入不同情境中,培养学生在不同工作情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3]教师要在同一范畴内归纳形成三个以上具有并列、递进或者包容关系的学习情境。这些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能力迁移,最终使职业素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3.1.4 构建行动逻辑的内容目录。首先,教师依据职业中的岗位工作逻辑构建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引领,将工作领域划分为几大块,形成学习任务模块。工作任务按照进阶式、模块化设计,可以展现任务开展、准备、实施、分析、复盘的全过程。然后,将学习任务项目化,制定任务书,设计子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对任务情境进行描述,依据工作流程安排学习活动,如:接受任务、制定方案、实施作业、验收交付、总结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总结完成项目的规范和核心技术,通过普适性工作过程中同类项目的轮回式和递进式练习,熟悉任务操作步骤,攻破技能关键节点,强化职业技能。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活页式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目录的设计应将企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有机融入教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基本步骤依次为:职业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描述-项目实践-教学项目(课业)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为了方便增删替换,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教材采取活页形式,依据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页码按照项目、模块、任务依次编号。
3.2.1 教学情境的设计。
划分项目模块。依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考核要求,茶艺课程的教材内容可以划分为八个项目模块,包括接待准备、茶艺服务、茶间服务、茶艺馆创意、茶饮服务、茶事活动、茶事创作、茶事管理。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职业能力清单和技能点。
归纳典型工作过程。茶馆服务流程和茶艺师工作过程主要有七个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依次为接待准备、茶室准备、茶席设计、冲泡备器、茶艺演示、茶饮推介、商品销售。
设计学习情境。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系,依据工作情境设计三种以上的学习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接待准备可以选择国家、地区作为参照系,针对不同民俗风俗、不同宗教信仰的宾客特点进行仪表准备和礼仪接待。茶室的布置注意茶叶与茶具的搭配、器物配放与装饰、商品陈列与展示。
茶艺服务可以选择茶类、顾客、地区作为参照系,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进行冲泡、备器和茶艺演示,向客人推荐不同茶类的鉴别、冲泡和品饮方法,表演三种以上各地风味茶艺或少数民族茶艺。
茶间服务可以选择顾客、季节作为参照系,根据顾客需求和消费特点,运用不同交谈礼仪与顾客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商品销售,根据不同季节饮茶特点推荐不同茶饮。
茶席设计可以选择地区、国家作为参照系,根据不同题材,设计不同主题的茶席,融入少数民族茶俗和不同国家茶礼。
茶艺演示可以选择国家、地区、民族作为参照系,进行仿古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式下午茶的茶艺解说、茶礼演示,展示各地风味茶艺和茶俗。
茶品推介可以选择顾客、茶类、季节作为参照系,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推荐茶叶,根据不同茶类、不同季节搭配茶点。
商品销售可以选择顾客、季节作为参照系,根据市场需求、季节变化、节假日特点、消费群体进行茶文化宣传和茶旅活动项目推荐。如:少年儿童的茶文化研学旅游,青年人的茶文化观光游,中老年人的茶文化康养旅游。
茶事和茶会活动的创意组织,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和不同茶类作为参照系。茶馆主题设计特色鲜明,风格迥异,展现民族特色、异域风情,如:中式、欧式、日式、韩式等茶馆的布置显示不同国家茶文化、茶礼茶俗。
3.2.2 学习任务单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任务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中心内容,教师通过对任务进行情景化设计、创建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持,将任务发布给学生加以指导。[4]在活页式教材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典型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载体,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由教师以学习任务单形式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典型工作过程描述、学习目标、任务描述、学时安排、对学生的要求、参考资料等要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按普适性工作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依次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保证人人有任务,通过团队分工与合作,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任务单的具体设计,要依据岗位工作中的行动场,来确定教学中的学习场。然后设计学习情境,布置学习任务,描述典型工作过程,确立学习目标,细化学习活动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
3.2.3 学习评价表的反馈。教学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克服了教学活动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学生不断地开展自查和互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逐一填写学习评价表。每份学习评价表的设计包含不同的学习场、学习情境、典型工作过程描述、N个子学习任务和学时安排,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相互之间开展自评和互评,企业参与评价,师生共同开展讲评交流总结,最后由学生、教师、企业代表签字。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多地自主学习,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使知识通过行动转化为技能,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