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2024-01-11 21:25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县域机械化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需了解乡村振兴的基本定义,分析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了解各地粮食生产安全所需,搭建并完善相关长效保障机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对农业机械生产过程的把控,以此来发挥出农业机械在各个阶段的根本效能,并需结合县区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农业机械技术优化、管理改善,推动当地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

1 乡村振兴概述

乡村振兴是2017 年10 月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目的,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以此来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文化环境,为村民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乡村的兴旺发展。

2 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

县域指的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发展区域,分析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可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展开。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2.1 以简易合约形式为主

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相互之间比较了解,非正式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故而河南县域的各项农业经济活动中,口头契约、名义担保在合约经营、产品销售、资金借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农业机械化发展来说,多是农户以口头契约向机械经营者提出托管要求,阐述托管服务的内容、要求,商定托管服务价格,以此来达成口头合约,这种简易合约形式抛弃了复杂的流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来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1]。

2.2 集约化发展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逐渐集中连片,河南很多发达县区开始出现大规模农场,这些农场基于当地的农业机械发展格局朝着更高程度的专业机械化操作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叶县等较为发达的县区主张因地制宜的自主研发农业机械,发展更为自动化、智能化的智慧农业,依附高端装备制造,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集约化发展。

2.3 监管力度增强,“平安农机”建设成效卓著

近年来在河南农业部门的领导下,基本上所有的县区都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置于首要位置,严抓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稳固“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落实“六个一”农机安全生产要求,实现农机服务、农机生产管理的有效融合,对农业机械、农机驾驶员进行现代化管理,驾驶员持证率、拖拉机上牌率、农机检审率等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稳步展开,粮食生产安全得到了更高的保障[2]。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搭建途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依靠农业振兴[3]。乡村振兴,不但需政府在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还需当地民众能够以乡村振兴为己任,团结协作,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流程,为河南县域粮食安全、高效生产贡献力量。

3.1 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要推动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需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这要求河南省相关部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在政策、技术、资金等各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以此来确保县域农业机械化规范发展,遵循相关要求,按照固定的流程搭建完整的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机制。关注以下要点:(1)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快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四优四化”为关键任务,落实“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发展机制,稳中求进、大胆创新,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加大力度,尤其是在拖拉机、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水稻插秧机等利用效率较高的机械设备上加大补贴。(2)根据各个县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下派专人负责协助其制定完整的、可优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案,集合乡村振兴下的各项资源优势,更新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实施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专项措施,并结合实际应用反馈对相关措施加以调整、优化,使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

3.2 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

虽然河南省在农业机械发展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带,农业机械化程度仍旧不足,多是以人工生产为主,如此不但粮食生产效率较低,还可能会因人员因素影响而造成粮食生产质量、安全下滑,故而有必要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规范农业机械生产过程,把握以下要点:(1)加大对农机的扶持力度,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引导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着力补齐短板,加快提档升级,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农业机械成为该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2)灵活利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粮食生产与农机设备、机械化、数字化深度融合,推动粮食生产设施建设与机械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配置等进一步相适应。给予各个县区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撑,树立正确发展目标,如至2030 年,河南省全省建成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0 个、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0 个、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100 个、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00 个、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100个,以此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粮食安全生产[4]。(3)在粮油产业机械化建设上,河南可将重点放在推广机械化栽培、保护性耕作、机收减损等先进技术以及小型收割机、小型插秧机、微耕机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不但可在平原地带展开安全生产,在洛阳孟津区、栾川县、嵩县、汝阳县等极少数的丘陵山区亦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河南县域的整体化发展;并需注重粮食烘干、优化育秧育苗、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设定,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全程机械化,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安全[5]。

3.3 机械化“代耕代种”,解决“撂荒田”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河南大多县区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农业振兴,但是因人才、壮劳力大多流入城市,使得乡村很多的撂荒地缺乏人手继续开发,使得其逐渐荒废,这对于粮食创收、安全生产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针对该种情况,有必要推动机械化“代耕代种”,解决“撂荒田”问题,关注以下要点:(1)建议乡镇、村干部紧抓乡村振兴契机,引导群众将周边的“撂荒田”“边角地”等托管给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或者相关农业机械生产公司,实现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连片耕种;在该种托管方式下,可将由单一的村民流转土地拿租金,延伸到合作社帮群众“代耕代种”的新模式,在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同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农村土地的整体规划、粮食一体化栽种,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6]。(2)可通过乡村振兴专项债募集资金,或者是争取中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乡村振兴的资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涵盖大轮拖及配套农机具、谷物联合收割机、深松机、青贮机、植保机和秸秆还田机等,覆盖到农作物耕、种、收、植保和秸秆处理等领域,提升直接流转和托管耕地面积、服务耕地面积,以此来提升“代耕代种”效果。

3.4 优化农机结构、提升作业标准

河南当前包括82个县,其下又有相应数量的乡镇、农村,不同县域有着不同的农业机械发展状况,要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进程,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完善发展机制,有必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农机结构、提升作业标准。可从以下数点出发:(1)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机械化种粮大户等农业机械发展核心力量给予必要的支持,提升县域各类农业生产机械拥有量,实现从耕田、播种到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以及从无人驾驶拖拉机到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全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均实现全程机械化[7]。(2)充分发挥农机服务中心的窗口职能,严格程序、标准,进一步强化农机监管,针对新注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采取上门服务、集中检验的方式严把“年检关”,检验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设备的性能指标;严格落实报废更新补贴制度,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农机报废点,细化操作流程。(3)以“提升作业标准”、“减少机收损失”为抓手,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的主要工作,成立农机检修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共检验、检修各类农机具,确保不会因农机具质量问题而影响到粮食生产安全[8]。

3.5 注重信息化发展,强化农机管理智能化

注重信息化发展,提升对农业机械的全过程把握,强化农机管理智能化水平,避免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因可参考数据不足、人员决策失误而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可从以下数点落实相关对策:(1)给农业机械装上智慧大脑,推动农业机械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出发点,实现卫星定位、智能控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生产、作业中的有效应用,培育社会化产量监控、墒情监测、测土配方、地理信息等数据支持体系,强化农业机械化大数据整合、应用,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制造水平以及质量管控能力,确保各项农业品种的定量、变量、精准作业,以此来满足粮食安全生产所需。(2)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管理。推进农机设备机械化生产物联网建设,整合信息化资源,搭建具备农业机械维修诊断、远程调度、作业监测的信息化平台,以此阿里完成对农业机械各个阶段的信息化调度、管理,提升对其的把控水平;推广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人脸识别、农机管理app 等的光范围应用,确保农机用户能够在网上实现全流程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管理,激发农民农机购置热情。(3)提升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安全监理、试验鉴定等业务管理水平,推动各项相关业务的互联互通,提升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效率、质量;建设农业机械智能设备数据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管理、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农机作业检测等对接数字化转型,强化粮食生产安全管理[9]。

3.6 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下,虽然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给予了技术、资金支持,使得河南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很多智能农机单靠留守人员很难操作,故而有必要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农业发展人才实力,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需。可从以下数点着手:(1)进一步深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从播种插秧到中耕、施肥、杀虫和收割,全部由机械化操作,包括智能飞机施肥、杀虫等程序,这种智能化耕作方式对“农机手”要求更高,通常需中专以上学历人才,为青年人才回村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才回村建设,推动家乡振兴。(2)强化培训工作。在正式开始培训前,需深入到县区、乡镇、农村了解农机手对相关技能的需求度,集中在互联网+农机作业平台、智能监测、精准作业、无人驾驶、自动导航等方面展开培训工作,且在执行培训的进程中,除了各项农业机械操作技能的培训外,还应涉及各项农艺理论知识,提升农机手对粮食生产的了解,如此可保障其在操作相关农业机械时,避免误伤粮食,为粮食栽培提供更好的条件。

4 结语

综上,文章就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县域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分析河南县域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真实所需,把握粮食生产安全现状,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与根本目的,推动农业机械化管理改革,为粮食生产安全加一层保障,维护河南农业的整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县域机械化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