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教育与农民美好生活的逻辑理路

2024-01-11 21:25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民生活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而“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因此,新时代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使农民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民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合理地利用好闲暇时间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问题。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美好生活意味着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同富裕、个人与乡村发展相统一、产业与生态环境共向荣,而休闲教育是“对人们休闲生活方式的理念、方法和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人‘成为人’的过程”,其本质在于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理论逻辑:休闲教育与农民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

以休闲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研究,涉及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民生观,以及我国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思想,充分体现休闲教育与农民美好生活具有理论根源统一性。

1.1 马克思主义蕴含休闲观与美好生活理念

虽然马克思在经典原著里几乎没有直接提过“休闲教育”和“美好生活”一词,但与休闲教育和美好生活相对的“劳动”,以及与休闲教育和美好生活相关的“自由时间”“享受”和“解放”等词出现次数很多。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占有,而是用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留下广阔的余地。在人类社会中,自由时间是实现休闲教育和美好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被无情剥削与压榨,并从事着肉体经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的劳动。这种劳动带来的并不是美好生活,而是使工人产生仅仅在运用人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的非人感受。因此,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由时间等同于个人得到充分发挥的时间,而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正是财富本身。此处的自由时间也是人类休闲时间,它是人们发挥自身爱好、兴趣和才能的个性发展时间。增加个人充分发展的自由休闲时间促使个体全面发展,个体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有生力量反用于劳动生产力,实现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增长。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享受文化创作、艺术欣赏、优质社交等精神层面的高品质美好生活。

1.2 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民族复兴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利用鸦片和炮舰强制性打开中国的大门,国家主权被侵蚀,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直到党带领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免受压迫和奴役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家家户户的农民生活水平才逐步提高。历史证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农民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保证,广大农民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努力奋斗。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所决定的。习近平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赋予其新的内涵。我国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充分的保障,科学技术使人们用更少的时间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工作时长的缩短和闲暇时长的增加使休闲从乡村社会的边缘走向乡村社会的中心。休闲教育致力于树立科学的休闲理念,帮助农民利用闲暇时间提升其内在精神涵养与境界,满足其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它与党的奋斗目标同向同行,能够满足当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3 天人合一思想是休闲与美好生活的传统文化基础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指路灯塔,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精神沉淀,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我国古人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积淀而成,经历不断传承和创新所形成具有深厚价值底蕴和高尚精神追求的文化价值体系。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人追求休闲与美好生活的智慧所在。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古人把“天”当作神,人可以通过占卜祈求战事、农事、病患等天遂人愿,把对生活的美好希冀寄存天意。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他认为以事类相合来看,天与人是一体的,对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北宋时期张载在《正蒙·乾称》中首次明确提出这四个字:“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天人合一思想一直被历代延续和传承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体现着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间接体现出他们对休闲与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所谓的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因此与现实世界相衔接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自然,他们用于物质生活生产的土地,水源,农作物等都来自自然世界,满足其自身精神需求的休闲活动和能够带来经济收入的休闲产业也依靠于自然资源条件。由此可知,通过休闲教育增强农民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知,以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基础。

2 价值逻辑:休闲教育对农民美好生活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休闲学家马惠娣在强调休闲的误区指出:“闲似乎仅仅是都市人的专利,而广大农村和业余生活如何安排,城乡休闲文化如何交流、渗透、结合,更是亟待全方位地考虑”。在传统观念中,休闲似乎与城市生活联系更紧密。但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使得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加并使其拥有更加充足的闲暇空间,休闲也成为乡村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通过休闲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与空间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出来。

2.1 广大农民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活休闲观

农民的生活品质高与否,除了由农业经济基础相关外,还与其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密切相关。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内容积极向上、具有文化意蕴的休闲活动,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审美能力、人生境界,对其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广大农民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活休闲观使他们离美好生活越来越远。农民不科学不合理的休闲观念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休闲与劳动关系的认知模糊。我国自古以来秉承以劳动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劳动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生存与创造的动力,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休闲作为人类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目的,农民辛苦劳作为的正是能够过上悠然自得的美好生活。但他们却习惯于把劳动看作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从而忽视了休闲生活的内在需要。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物质生产资料的匮乏,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之上。随着经济条件水平的提高,他们才逐渐产生超越物质生活的休闲观念,但是从萌芽到形成经历的时间较短而无法科学成型。三是农民在平衡期望与现实过程出现偏差。由于大部分的农民并未认识到休闲是非常重要且富有生活意义的,他们为了尚不明确的计划蓝图,期望将来可以得到利益和报酬而辛苦劳作。即使他们切实地使先前的期待变为现实,可又会对未来产生新的期盼。这种无休止的循环会使他们无法安心地享受现实生活,更别说实现真正的美好生活。

2.2 休闲教育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生活需要

马克思把与休闲相关的自由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属于享受性休闲;二是用于个人发展智力的“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属于发展型休闲。休闲教育致力于后者,它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使农民在精神上掌握自由时间以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要,目的在于让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教会农民怎样种地、怎样赚钱对其实际生活用处很大,但“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新音乐也毫无意义”,精神财富会使人变得更充实。在传统思想中以有益于他人的劳动是被提倡的,自得其乐地利用闲余时间却不被认可,劳动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但农民不知道如何休闲和健康,那获取无尽的物质财富也毫无意义。首先,休闲教育让他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寻找现实世界中真理的试金石。它尝试着规避极端功利主义的危险,使广大农民不会为了所谓的“实用”或“效率”而牺牲人生命中本该发展的审美和想象力,因为具有欣赏美好事物的鉴赏力和闲情逸致,才能领悟美好生活的真谛。其次,在乡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所描述的不良消费,把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定位于物质财富的多寡和奢侈品的消费之上,妄图以庸俗的物欲来弥补心理与精神的空虚。在休闲中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是一种理性力量和审美自由的统一,反映的是个性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综合形态,既可以自由地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生活需要,又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2.3 休闲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使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包括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人存在的恶劣伤害的深刻剖析,其实也在警示人们在实践中扬弃异化劳动,将目光转向可以使劳动发生根本变化的休闲,利用休闲对人存在的积极作用,去消除人自身生命活动与类本质、类特性的对立和冲突。在乡村休闲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干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首先,通过休闲教育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合理科学地安排闲暇时间对个人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各种能力,在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其次,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和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调,顺应时代发展去改善农民的休闲生活文化和方式,发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最后,通过休闲教育引导农民发展生态休闲产业,以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有效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建构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土地、资金、产业相汇聚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3 实践思路:休闲教育构建农民美好生活的践行方向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首要任务,需要把教育的重点从“为工作而工作”转移到实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合理地使用闲暇。因此,休闲教育成为当代乡村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需积极探寻利用休闲教育构建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3.1 引导农民树立休闲与劳动相统一的价值观

健康合理的休闲观念是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因为休闲观念是休闲行为的价值先导,但个体的鉴别能力和价值体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与引导。通过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可以使农民在社会中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休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农民树立休闲与劳动相统一的价值观。古人告诫“不妄作劳”,意思正是平衡生活中的劳动与休闲,劳闲适度方可形神俱在颐养天年。从休闲哲学的意义上说,休闲教育使作为主体存在的人与作为客体存在的对象世界保持内在的和谐一致,其目的在于消除世俗纷扰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干扰,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减少现实存在的各种异化现象。如果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劳动,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人只是作为劳动的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那人类存在的意义便被堙灭。自由时间是人本质的体现,自由时间也就是农民日常休闲时间,也是发展其个人兴趣、爱好、才能的广阔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时间和空间里,农民不用为谋生奔波劳累,而是充分发展个人的科学和艺术才能。受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虽然还达不到马克思所描绘的不受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的限制而人人享有充裕的休闲时间去实现自身的才能和爱好的理想王国,但对于当前认知基础和行动能力的农民来说,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这就需要农民通过休闲教育有效增强自身在休闲过程中的休闲理性抉择和休闲实践能力。因此,乡村休闲的发展需要休闲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引导农民树立休闲与劳动相统一的价值观,并传授农民休闲知识、提高其休闲素养,培养其休闲技能,引导农民在休闲中不断完善自我并全面成就自我,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命体验。

3.2 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的现代休闲生活方式

生产力的进步使农民用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休闲时间也因此增加,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对充实内在和自我发展的精神层面需求产生更强烈的渴望。休闲是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划分中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充分发掘人内在的潜能,摆脱外在世界强加的桎梏,实现人真正的价值。休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的现代休闲生活方式,满足其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需求,获得幸福美好生活。首先,引导农民利用休闲活动作为润滑剂,有效地缓和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让其在对未来抱有合理期望的同时,进行能够愉悦自身的休闲活动,使其在现实生活得到应有的满足和充实。通过休闲教育使农民不断探索新的、感兴趣的休闲活动和方式,这样才能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进行更优化的休闲选择。其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的休闲消费方式。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也是农民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休闲消费的前提在于自身具备理性的选择能力,这时便需要休闲教育来提高农民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其在消费行为中的休闲自由和休闲自觉,使农民远离低俗、庸俗、媚俗消费,并按照兴趣和意愿进行合理的休闲消费。最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农民休闲生活方式。休闲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在弘扬和传播主流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鼓励农民参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3.3 鼓励农民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休闲产业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慢慢地步入休闲时代,休闲文化与休闲经济在乡村地区得到发展,广大农民对休闲文化精神需求也逐渐高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关注农民的休闲需求、休闲方式、休闲生活,为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休闲舞台。通过休闲产业,农民作为创业者超越了昔日的职业界线,获得对世界新的认知和精神动力;作为休闲者超越了日常的生活规范,以另一种生存规则存活于新的时空范畴。因此,需要鼓励农民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休闲产业。首先,需注重开发乡村休闲产业的层次性,兼顾不同群体的休闲需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会产生不同的休闲需求结构,统筹各种需求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使农民产生不同的感观体验和精神享受。其次,立足于乡村特色,注重保护当地文化物质遗产。乡村的历史、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必定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与形式,在创建乡村休闲产业基础设施时,在保护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树立具有特色与个性的精品品牌,为农民自己提供休闲场所,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最后,加强城乡休闲产业融合,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正是与城市不同的地域、民风赋予了乡村文化的特色基底,充分发挥乡村特色建立生态农业观光、果园采摘、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产业。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满足长期生活在繁忙拥挤的大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尤其是户外休闲空间的需求,形成良性的城乡休闲资源整合关系。

3.4 创新休闲教育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战略,它以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主要发力点。休闲教育致力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它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相一致。因此,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文关怀形式创新乡村休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根本出发点人本身,因为精神文明离开了人,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从精神文明的角度审视休闲,“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在本质上其实不是实用,而是在于精神文明的创造,它使人在追逐精神自由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人文关怀是休闲文明的本质要求,它具有益智性、养育性和交际性等特点,既实现农民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又实现精神生活的满足。为了更好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现代化,要更多地体现对农民的人文关怀,真诚地尊重他们内在人格差异,深入地了解他们内心需求,切实地关注他们实际利益。利用休闲教育方式所具有的人文性、社会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建设乡村休闲文化体系,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农民生活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