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勇?温逸洪
【摘 要】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少先队实践育人的新目标、新任务之一。文章以深圳市大鹏新区红色研学资源开发实施为例,通过生成研学主题、设计研学路线、开展研学活动,让队员亲自体验,引导少先队员在研学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研学 红色资源 少先队社会化
红色资源是新时代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传承红色基因是少先队实践育人的新目标、新任务之一。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科学、系统地开发红色研学课程,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是少先队扎根中华大地,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社会化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一、调研当地红色研学课程资源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红色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见证,对落实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有着独特的意义。
深圳市大鹏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史。这里是东江纵队诞生地和主要活动根据地,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洋东纵抗战史迹历史文化游径成功入选“广东历史文化游径”。袁庚祖居是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从这里走出了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
这么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对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立足地方红色资源开发研学课程
学校通过实地考察和探索,深入了解并研究红色历史、发掘红色文化。设计开发少先队红色研学课程时,将红色资源与少先队研学实践方案的设计相融合,串起红色研学素材,整体谋划、区域联动、有效实施。
(一)依托地方红色资源生成少先队研学主题
设计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需要选定一个好的主题,使其与当地的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将地域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与研学实践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地区建立的抗日武装。不仅东纵司令部设在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村,大鹏新区也曾作为广东临时省委驻地长达三年之久。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铁心向党、赤心为民、不畏艰险、不懈奋斗”的“东纵精神”,成为广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一面旗帜。学校依托这些红色资源,牢牢把握红色场馆中的核心教育点,提炼了立意高远的“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东纵精神”的红色研学主题,每年开展研学活动,正确引导少先队员在研学实践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
(二)整合地方红色资源设计研学路线地图
整合运用相关部门命名、授牌、管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深入发掘研学点的教育价值,绘制红色研学地图,设计适合的研学路线。
大鹏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拥有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和“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6个。2021年,深圳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线路发布了6条红色旅游线路,其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土洋烈士纪念公园、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袁庚祖居、刘黑仔纪念馆等位于大鹏新区。学校整合这些鲜活的红色教育资源,设计推出了学生感兴趣的研学路线,引导少先队员在研学中牢记红色历史,在实践中感悟“东纵精神”,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
三、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课程实施路径
红色研学以红色文化为主线,以研学实践为载体,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活动环节。
(一)问需于童,贴近队员需求的菜单式设计
确定研学活动主题后,就要设计少先队研学单。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问需于童,考虑队员政治思想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规律,想方设法将静态的学习材料变成动态的课程资源,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层级,贴近少先队员的成长需求。
如设计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东纵精神”的红色研学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少先队员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从“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方面整体设计一张表格式的研学单,聚焦研学主题,包括现场观摩、仪式教育、情景体验、红色宣讲等特色活动。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观看东江纵队抗日题材的电影,收集整理一些“东纵”故事,感悟“东纵精神”。高年级队员通过参观、绘画、拍照、描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活动,做好研学记录,了解“东纵精神”的内涵。
研学的每个主题都有对应的研学活动任务做指引,少先队员带着问题去寻访、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學习的形式来完成研学活动。这样满足了各学段学生的红色研学需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二)问计于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
红色研学活动的学习重在实践、重在体验。开发富有特色的少先队红色活动课程,需要问计于童,用项目的理念和组织方式统筹研学活动,安排红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成长的独特体验。
实践中,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开展的“穿越百年时光,追寻红色印记”研学活动,让少先队员全方位了解袁庚这位从大鹏新区走出的抗日勇士和“中国改革之星”。研学课程以“一枪一炮定江山”为核心驱动问题,设计相关的研学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观、问、览、查、绘、讲,开展系列研学活动,追寻一代改革传奇人物——袁庚的足迹,探寻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初心,有效引导少先队员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党史、家乡史,感受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
(三)寻根铸魂,激发家国情怀的沉浸式体验
深挖研学点情境性课程资源,引导队员积极参与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新起来”。
1.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打造“行走的红色教育课堂”
走进红色教育场馆义务讲解,开展“争当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走进博物馆和红色旧址,开展“红领巾小导游”活动,让红色旧址成为“教室”。同时,学校与社区工作站携手,在红色旧址、纪念馆等培养“小小讲解员”,打造以红色教育基地为支撑的现场教学点,传播红色文化。
2.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打造有深度的红色教育课堂
将红色故事改编成舞台剧、课本剧,再现战争年代的英雄历史,如举办红色课本剧《抗日英雄王二小》《刘胡兰》等展演活动,让学生走近英雄,身临其境地感悟先烈们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队员们编演的舞台剧《孤胆英雄刘黑仔》,再现了抗日英雄刘黑仔的战斗故事,还原了一位真实的英雄人物形象。
(四)奖章聚能,创新设置激励性评价
“红领巾奖章”是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评价体系的核心载体。学校将红色研学活动和红领巾争章活动相结合,创新设置类型丰富的“红领巾奖章”,如“学党史章”“传承章”等,对队员的研学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一般情况下,一个研学点设计一枚“红领巾奖章”。如果能汇集一条研学路线上的多个研学点的奖章,集成奖章组图,对队员更有吸引力。在设计“传承章”时,学校分年级设定争章标准要求,让队员多角度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增强研学活动课程的效果。(见表1)
(五)专业指导,实行学校、社区“双辅导员制”
红色研学活动,立足学校、依托社区、动员家长,引导少先队员进行有深度的实践体验。在红色教育研学点,需要聘请专业的辅导员进行讲述、指导,实行学校、社区“双辅导员制”,使红色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和家庭。比如,葵涌第二小学“东纵中队”的队员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多次走进葵涌沙鱼涌,在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开展研学活动;在园内专家指导下,深度探究東纵北撤山东的传奇故事,感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士理想坚定、不怕牺牲、勇敢机智的崇高精神,引导少先队员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
一场红色研学,一段难忘历程。在设计研学活动课程时,少先队辅导员抓住队员们的兴趣点、关注点、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钻研、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合作和探究,了解大鹏新区的革命历史,增强爱国情感,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深化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提升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蕾,叶茂.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天山脚下的纪念”为例[J].地理教学,2022(4).
[2]舒珂.少先队红色研学课程的开发[J].少先队研究,2022 (4).
[3]沈亮.惠州:东江上的嘹亮战歌[J].珠江水运,2021(14).
[4]董艳,和静宇,王晶.项目式学习:突破研学旅行困境之剑[J].教育科学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