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董
【摘 要】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2修订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文章提出“重视家校合育,打造平和情绪环境;聚焦个体体验,创设良好情绪情境;借助班级载体,营造情绪表达氛围”策略,以期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绪自控力 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一、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小哲,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火山”:稍有不顺心,不是出口骂人,就是出手打人。一天,教室里闹哄哄的,桌椅被踢翻在地,地上遍布纸屑,而小哲喊着:破卷子!不公平!原来,那天发下了数学练习卷,小哲考砸了。笔者向他妈妈了解,小哲在家里也是如此,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小哲的“火山体”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近年来,在小学阶段像小哲这样出现情绪失控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长。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一)家庭原因
父母对待孩子普遍宠溺,只要孩子一闹,家长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发生后受到了关注、赞扬或奖励,这种行为将来很容易再次出现。父母一味迎合、无条件忍让的态度,“强化”了这类孩子的“人小脾气大”,助推了情绪化的个人表达。
(二)个人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情绪自控力差的学生普遍存在与人交往能力差、自我效能感弱、挫折忍受度低、行为与心理偏差大等问题。加上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明明想要考出理想分数,却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为避免羞愧、自责,将原因归于其他因素。
二、提升学生情绪自控力的培养路径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情绪的调控,思考提升学生情绪自控力的培养路径。
(一)重视家校合育,打造平和的情绪环境
1. 改变教养方式,关注“做到的事”
像小哲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开展多次家访,实地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家长真情沟通,聚焦家长的心理建设,減少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同时,指导家长改变教养方式,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优秀家长的微讲座、微论坛,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或有进步的地方,关注孩子“做到的事”,关注过程,肯定孩子积极向上的态度。
2. 学习父母话术,接受“暂时落后”
如果家长总是指责孩子“爱发脾气”,那他真的会变得脾气差。因此,教师可指导家长在生活中遇到孩子暂时“落后”的情况时需要改变视角、改变话术,利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如孩子遇到难题发脾气时,家长可以鼓励他:“这道题确实挺难的,没办法解答心里不舒服,对吧?没关系,我们陪你一步一步解决。那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呢?”将孩子从不良情绪中平复下来,聚焦“事件”,关注问题解决的行为上。
3. 丰富亲子时光,感知“我的存在”
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定期开展家庭会议,让家庭成员相互表达感谢与爱意,共同商量家庭生活计划,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家务等家庭活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的内心会得到关注,那么他的情绪将会变得更加平和,表达将更加自信。
(二)关注个体体验,创设良好情绪情境
1.自然表达共情,给予心理支持
要让学生情绪良好,教师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有一天,班级小朱哭诉自己的个人风采照被人恶意涂画。在照片上如此涂画,实在不应该。但笔者转念一想:没有谁会愿意这样做,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安抚了小朱,并比对字迹,悄悄地找到了小董。笔者知晓“炽烈的情绪是无法让人表达出共情的”。于是放缓谈话节奏,在小董的情绪得以缓和后进行平静、关切的开放式对话。得到心理支持的小董很快说出了这样做的原因,这一事件才得以解决。
2.重塑个人认知,觉察情绪变化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意识到情绪的变化,并感知每一种情绪。
如在教学情商课程中的《认识情绪小怪兽》一课时,笔者设置了班级教室后方的板贴区域。课间大家穿梭于板贴区域之中,指着说、笑着猜;还在班级组织开展了“情绪猜猜猜”的小游戏活动,学生随机抽取卡片进行情绪表演,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并在班级墙上挂上了属于班级的个人情绪脸谱,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自然和合理的重要性。
3.提升自控能力,练习情绪表达
笔者乘势进行情绪管理策略指导,帮助学生管理情绪,继续开展《认识情绪小怪兽》系列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多次练习:当情绪来临时,引导学生归类相同颜色的情绪,尝试觉察情绪;认识人体大脑,了解大脑的构成,知道人为什么会有情绪;利用头脑风暴分享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当你的好朋友情绪不对时,你可以伸出手,做出类似握拳的动作,代表提醒“你看来不大对劲,要平复下心情哦!”
还有情绪转盘,面对情绪异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做些什么,适时调整情绪;学习“我”的句式,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需求,真诚请求对方的帮助。此外,教师也要关注到有些不善言辞和表达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多维度地表达自我。
(三)借助班级载体,营造情绪表达氛围
1. 建立“暂停角”——找回“美好心情”
当学生情绪失控时,也是他最茫然最无助的时刻。这时他找不到情绪的起点,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他们需要冷静,需要“暂停角”。
班级“暂停角”是指学生情绪不良时,可以选择让自己的情绪平复或冷静下来的一个地方。“暂停角”不是用于惩罚学生,而是用于安抚学生情绪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由他们来对“暂停角”进行选择、命名、布置。值得一提的是,情绪不良时的学生待在“暂停角”,不是逃避眼前的问题,而是等待情绪平复缓和后再处理。因此,当有学生进入“暂停角”时,其他同学应该尊重他并不打扰。
2.组建“灭火小分队”——稳住“第一现场”
当学生情绪异常时,第一时间感知的是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为了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班级成立了“灭火小分队”:当有同学情绪失控时,“灭火小分队”各司其职,开始行动——现场控制力强、颇受同学信赖的班长稳住局面;小杨飞速传递信息,快速通知班主任或就近找到值日教师;幽默风趣的小吴缓和氛围,安抚情绪激动的学生;小周和小孙待命,如发生激烈打闹,第一时间拉开双方,并使他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成立特色微社团——收获“信心能量”
教师要充分利用班本文化和资源,成立班级特色微社团,鼓励学生广泛交往,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表达,树立做自己情绪主人的自信心。小哲参加了班级“爱绿小卫士”社团。渴望成为焦点的他在社团里发光发热:在“干净的水”主题活动中,他以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成了社团里的“智慧担当”;在以“神秘的土”主题活动中,他用轻泥捏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模型,成了社团里的“巧手担当”。小哲在这里得到了关注,自我效能感增强,有了表达自己的自信。
三、提升学生情绪自控力的行动路径初见成效
笔者将提升学生情绪自控力的行动路径具体化为分“三阶九步”,环环相扣,初步收获了一定成效。在班级“每日一记”中学生这样记录:
原来我生气时这么可怕,我要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小哲
我喜欢待在“暂停角”,这时候我总会心情舒畅。——小朱
当然,笔者也收到了不少家长的反馈:原来改变一个孩子要从家长出发,还好遇见了你,谢谢……
只有重视家校合育,打造平和情绪环境;聚焦个体体验,创设良好情绪情境;借助班级载体,营造情绪表达氛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助力家庭、班级、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