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简述档案编研发展历史,分析其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优秀档案编研产品,旨在汲取智慧力量,唤醒集体记忆,发挥档案特色优势资源,顺应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特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提升档案编研产品的服务价值,让档案作证、文物说话及历史发声,全力推进档案编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倾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推动档案文化成果社会化发展,让档案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档案编研;发挥价值;社会化发展
引言
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在从事各项社会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要想在社会中发挥价值,档案编研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档案利用服务的高级形式,更是最终实现档案利用目的的最优方法。通过国内外关于档案编研产品的相关报道和实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档案馆都将档案编研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兼具专业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的特点。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材料,在不同范围发行。
一、档案编研历史概述
档案编研,如果单纯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是编纂和研究,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以史为镜,资治通鉴。
1.古代档案编纂活动
我国古代档案编纂历史,由私人编纂走向政府机构组织编纂的过程,距今大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先秦将穿连简牍的皮条或绳子称为“编”,《论语》有“子读《易》,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因为非常喜欢读《易》,多次阅读,以致连接书的皮条磨断了三次。《说文解字》中也曾经记载:编,次简也;攥,开始指五彩的条带,用来束帛成卷。白居易的《河南元公志铭》中最早出现“编纂”一词,内有“观其著作编纂之旨,岂止于文章刀笔载”,意为条理组织,顺序排列。档案文献编纂始于对档案文献的整理,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针对当时中央官府档案文献的编纂,成就了《别录》《七略》;班固编纂《汉书》、范晔编纂《后汉书》。明朝时期编纂《永乐大典》,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纂《六经》,司马迁编纂《史记》,清朝政府编纂《四库全书》,史学界称之为文献的编纂,古代文献编纂活动,就是对档案文献的编纂活动。
2.近现代档案历史进程
进入20世纪以后,档案编研工作大致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当时北京大学的学者联合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的工作人员,通过编撰公布出版等编研方式,对清朝内阁大库档案盒及其他明清档案资料实施开发和利用;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档案史料整理阶段,也产生很多相关的理论书籍、史料文集。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加强了档案的各项编研活动。1954年成立了国家档案局,开始统筹规划档案编研相关建设发展,文献公布、文献编纂、文献编研向研究性、科学性方向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开发性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博物馆、图书馆和纪念馆等文物文献保管单位配备研究人员,产出一系列编研产品和编研成果。例如,中科院教授戴逸、王思治利用馆藏史料,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出了高水平的专业论著;第四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属于集成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档案编研方向倾向于知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伴随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工作的展开,新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或辅助,开始融入档案编研活动中,并向智能化编研方向发展。
二、档案编研社会化概述
1.档案编研社会化的提出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档案领域首次使用编研这一术语是在1950年左右。1959年,河北省档案馆专门设置了编研科,档案发展领域才逐渐有了编研这一说法。直到1980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工作基础较好的档案馆要着手开展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研究档案内容,汇编档案史料,参加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到编研工作这一术语。所谓档案编研,是指以馆(室)藏档案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对档案资源展开整理、收集和筛选,并实施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深度再加工,使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能够以不同形式的出版发行物的形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为社会大众提供利用等服务职能。
可以看出,档案编研是一种文化创造,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通过档案的发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档案文化所赋予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升档案的社会影响力,使优秀的档案编研产品被赋予社会化标签的同时,也可以更加通畅地走向社会。
2.档案编研社会化的内涵
(1)档案资源的社会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与社会各项工作之间的互存性、制约性和整体性等呈现出不断强化的特征。21世纪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进入全面发展,发展过程更加民主化,文化发展也更加繁荣化。无论是国家级档案馆,还是地方性档案馆,日益重视档案文化发展,并通过社会渠道收集了很多的私人文档。国内外很多档案馆,通过收集家谱、族谱等形成特色突出的编研成果,經过档案专业人员的创意性开发,呈现了很多趣味性很强的编研产品,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度。通过举办展览、学术讲座、开辟档案专栏以及制作文化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利用电视台专栏节目、新闻杂志媒体连续报道等多种渠道,提高档案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和使用率。
(2)编研对象的社会性
档案编研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为社会提供编研产品的价值输出。以档案工作的社会性作为基础,编研产品输出的对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例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让人们将档案带回家,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国内外知名度高、社会信誉度高、美誉度高的档案馆有很多著名的档案编研产品。
例如,《纽约时报》在博客网站上,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编研网站,将其600万张照片通过Google的API工具做成数字化的编研成果,这600万张照片是了解全球编年史非常重要的资料。跟图像一样有价值的是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海量信息,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清晰的时间标记、摄影师姓名、照片摘要、剪报以及档案库位置编号等信息。可以说,优质的编研产品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档案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利于推动优质档案编研产品的文化推广,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
三、档案编研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档案专业编研人员思想意识因素及智力因素
档案编研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表现出鲜明的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专业编研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意识,博采群智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合作,如研究中心、高校、历史名人、文化咨询服务中心、志愿者以及数字化企业等其他类型社会群体,做到跨学科、跨系统“合作编研”,使档案文化所赋予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传播。同时,编研专业人才需要按照多元化方式实施配置。既需要具备档案与历史相关专业知识,也需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法律条文、影视制作和编辑策划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还要有工匠精神,多下功夫打磨专业水平,提高学术含量,推出优质成果,打造文化精品,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同时,也要注意开阔视野,善于用敏锐的政治嗅觉捕捉社会热点,高度的政治觉悟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具备严格的政治标准,能够准确诠释和利用好原始档案资料。例如,在国家出入境、海关等机构的档案人员需要掌握多种语言技能,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熟悉相关专业术语,才能整理、使用和开发好类似领域的档案资源,做好相关的编研工作。否则,这些档案就会被遗忘,成为沉寂档案尘封在岁月里。
2.社会信息化发展因素及社会需求因素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档案编研成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認识,从一开始的少关注和不了解到目前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展自主传播和推广。尤其是那些优质的档案编研产品,人们在高度关注度的同时,也成了产品的推广者、宣传者、传播者。例如,故宫博物院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大型文博综艺系列节目,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借助综艺节目的热度,使用还原历史的记录手法,是传播档案文化的一种全新尝试。节目通过华丽的服装道具、精致的舞台设计,演员的细腻表演,真实还原了故宫文物当时的历史渊源,使人们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更是增加了社会大众对文化的自信心,也是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作为专业编研人员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关注社会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档案文化的开发和传播方式有了新拓展。积极推动推进档案文化精品建设,建立对优秀档案文化产品的扶持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档案文化的传播方式。充分开发档案利用功能,积极把握时机,注意选题切入点,调动媒体连载,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加强档案优秀文化产品官方网站建设,适时推出线上商店、某信公众号、开发游戏软件,让社会大众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了解馆藏,利用馆藏资源,做好文化宣传。另外,还可以多利用节日、节令和纪念日等,助力国家推行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多关注群众感兴趣的点及社会热点,触碰群众关注焦点等,做好文化传播、文化传承。
四、档案编研社会化发展路径探讨
1.选题注重时效性,靠近生活、立足大众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这样的政策的指导下,建议多采用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提升趣味性,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例如,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制作完成的《明清秘档话澳门》等4部反映澳门历史的专题片,合拍4集文献纪录片《帝国商行》,协拍12集专题片《故宫》,将昔日皇宫档案搬上屏幕,直面社会大众。特别是一史馆推出的28集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旨在“走出戏说,走进真实”,生动再现了世人关注的宫廷及历史人物秘史,解开了很多谜团悬案。在中央电视台、香港、澳门等地连续播放,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因此,选题社会化,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时代热点,借助新型社交平台,如某博、某信、短视频平台等,整合热点资源,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由重视政治性选题向经济性侧重,由重视历史性选题向现实性侧重。档案编研应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服务大局,突出馆藏特色,反映时代优势。
2.编研手段注重借鉴信息化手段的融入
档案领域非常著名的编研产品,也是编研手段与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威尼斯虚拟时光机》,就是对存放在威尼斯教堂的修道院里1000多年历史的地图、手稿、专著等文件,经过扫描和数字化处理,研究者利用了机器学习手段,通过识别文字形状,在不同文件之间开展信息交叉引用和匹配,对数据解读,帮助开发者建立起威尼斯当时的各种社会关系脉络。另外,威尼斯建筑建造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对地图数据的分析建立起来,通过分析商业文书手稿及地图信息,与现代照片、结合历史上各个阶段绘画实施交叉比对后,历史学家可以重塑威尼斯在各个历史时刻的城市风貌。提取的数据集涵盖了古代威尼斯从贸易和金融市场到公关卫生和疾病传播的方方面面,历史学家及社会大众可以了解古代威尼斯的全貌,此项计划的研发技术,也可以使用在其他古老档案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学习和了解古老历史,为威尼斯各行各业提供了丰富的史学资源,对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价值。
3.借助网络时代科技新技术
网络时代新科技的快速发展,转变了传统档案编研的观念,开阔了档案编研的视野。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档案信息网络管理软件的普及发展,赋予了档案编研工作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编研依托网络先进的存贮、检索、传输技术和网络编辑技术,利用计算机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技术,展开编研工作,以网络作为平台,将档案编研成果用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利用者。与传统档案编研工作相比较,网络编研显现了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例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2004年开通档案馆网站,有十大板块220多个栏目,设计精品展台、史料出版、研究成果、档案揭秘以及文化精品等吸引了众多的网民前来参观浏览,通过网上发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加强了互动合作,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明清档案中的经典史料也实现了全文检索,大幅提升了其开放水平,也是创新社会服务方式的突破。特别是利用某信公众号平台以来,累计推送文章上百篇,关注人群持续攀升,阅读总量高达近70万次。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夏至、端午、中秋等应节气文章,利用AI技术生动还原清代宫廷节令,为广大群众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历史知识,进一步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可以便捷地了解明清档案,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服务,充分享受中华文化带来的魅力。
五、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档案资源开发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档案文化建设的理念在积极调整和转变,档案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也在不断进步。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做到准确的政治站位,全力打造档案编研精品,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独特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实现文化强国发展战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魏怡勤.拓展档案编研成果社会功能的认识与实践[J].档案与建设,2012(1):66-68.
[2]王晓璐.从公众档案文化需求视角论档案编研工作出路[J].浙江档案,2011(5):32-35.
[3]孙 华.高校档案编研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档案,2011(12):34-36.
[4]丁华东.档案文献编纂的文化功能及其发挥[J].档案学通讯,2001(5):18-21.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姓名:董琳(197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